-
陳小魯:當年參與1967年的香港暴動是年輕衝動
搜狐財經訊 12月29日,中國金融博物館書院主辦,搜狐財經深度合作的「江湖」沙龍舉行第十五期,本期邀請到的主講嘉賓是陳毅元帥之子、標準國際投資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長陳小魯。由他來講述自己的江湖故事。
-
香港故事----「六七暴動」
香港六七暴動,亦稱六七左派工會暴動、五月風暴,當時參與者稱之為反英抗暴。
-
1971年國慶期間的香港(視頻)和文革在香港之「六七暴動」(珍貴歷史圖片)
文革在香港----六七暴動香港六七暴動,亦稱六七左派工會暴動、五月風暴,當時參與者稱之為反英抗暴。1967年,大陸文革愈演愈烈,中央政府此前確立的長期港澳政策也被激進的「解放香港」路線所取代。1967年5月,親共香港左派在大陸文革影響下,由最初罷工、示威,發展至後期暗殺、放置炸彈,八歲女童黃綺文及其兩歲弟弟黃兆勳被炸得肚破腸流、死狀至慘,結果51人直接在暴動中喪失性命,超過800人受傷。6月3日及6月10日,《人民日報》兩次刊登支持香港左派反英抗暴的社論。
-
【鉤沉】香港歷史的轉折點「六七暴動」
可是很少人知道這一切的來源就是幾十年前的六七暴動,六十年代的香港跟大陸有過之而無不及,英國殖民統治下的社會,外國人的高壓統治,殖民者的貪汙腐敗,香港資本主義的貧富差距,社會黑幫盛行等等在香港司空見慣,香港的轉變是驚人的,究其原因還是當年的六七暴動。
-
被港英政府鎮壓的香港六七暴動
六七暴動,亦稱六七左派工會暴動、五月風暴,當時參與者稱之為反英抗暴,1967年5月於香港爆發。
-
照片:回顧美國1967年的種族暴動
1967年7月,在新澤西州紐瓦克的騷亂中,兩名士兵坐在商店門口,在破碎的假人之中。 1967年7月在密西根州底特律發生種族騷亂後,街道上留下了破壞和垃圾。
-
記憶香港,老香港人應該知道的香港歷史大事件
1920年西環碼頭。1924年滙豐銀行大廈,現在已經成為香港三大銀行之一。1840年之前的香港還是一個小漁村, 20世紀70年代香港離島小漁村。近看小漁村,曬了很多鹹魚幹。1934年油麻地。1962年街景。日軍於1941年12月26日在香港島北岸舉行入城儀式,陸軍司令酒井隆(左二)在海軍司令新見政一(左一)陪同下,向在軒尼詩道列隊的日軍士兵敬禮。香港公園。香港皇后大道中段。在香港工作的印度警察和被當街示眾的中國犯人。該明信片1908年由香港寄往英國。香港山頂輕軌。該明信片1914年由香港寄往英國。
-
1967年香港「反英抗暴」的前前後後
1967年「文革」狂飆波及到了香港。同時,毛澤東始終密切關注香港及其愛國同胞。1959年,當他在內參上看到題為《內地對香港食品供應量減少後所產生的影響》一文後,立即在旁邊作出批示:「敦請大家注意並採取相應措施」,保證了香港同胞的足量食品供應。1967年,香港的「五·六」「五·一二」「五·二二」血案相繼發生後,香港愛國同胞反英抗暴鬥爭風起雲湧。
-
【思考】香港正在經歷「文革」?「六七暴動」五十周年了,正視歷史!
1967年5月6日,九龍新蒲崗香港人造花廠發生工潮,後來演變成「六七暴動」,震驚中外。正視歷史:香港「六七暴動」五十周年作者:陳浩泉1967年5月6日,九龍新蒲崗香港人造花廠發生工潮,後來演變成「六七暴動」,震驚中外。
-
話當年:1956年香港「雙十暴動」
對於香港的歷史,很多人都不熟悉,畢竟從1841年第一次鴉片戰爭起,香港就逐漸淪為英國的殖民地,先是香港島,接著九龍,到1898年又擴張到廣東新安縣屬,就是現在我們所熟知的「新界」,直至1997年香港回歸。
-
「六七暴動」——香港戰後歷史的分水嶺
《繼園臺七號》的故事背景設定在 1967 年香港的「六七暴動」期間,講述了還在英國殖民下的香港,一名大學生、單身的母親與年輕女兒,三人錯綜複雜的感情故事。有趣的是楊凡導演在 1965 年於香港定居,兩年後,香港就爆發了大規模的左派抗爭事件「六七暴動」,楊凡表示這部他籌備十年的動畫長片,正是一封送給香港與電影的情書。
-
特稿:「六七暴動」與反修例抗爭的「前世今生」
1967年左派群眾到香港總督府大門外貼大字報,並高呼口號。(網際網路) 香港特區政府擬修訂《逃犯條例》所引發的民間抗議浪潮,延宕了近兩個月。 香港示威群眾年輕化的趨勢始於2014年的「佔領中環」運動,暴力化則始於2016年農曆春節的「旺角暴動」。這次示威者口中的「反送中」運動,則是「佔中2.0」和「旺角暴動2.0」版本的複合體。
-
「六七暴動」50周年 港府未舉辦紀念活動
香港左派抗議者1967年5月16日「六七暴動」期間在南九龍裁判署外手揮《毛主席語錄》高喊口號,與警察對峙。
-
香港警方:6月至今拘捕5890人 理大事件和平落幕
新華社香港11月29日電 香港警方29日表示,由6月至今,警方共拘捕5890人,包括4368男和1522女,年齡介於11至83歲,涉嫌暴動、非法集結、藏有攻擊性武器等。在行動中,共有483名警務人員受傷。 香港警方29日召開記者會。
-
1967年5月15日 我國政府強烈抗議香港英國當局對香港居民的暴行
1967年5月15日 我國政府強烈抗議香港英國當局對香港居民的暴行 2014-03-14 12:28 來源:人民網 作者:
-
香港16人涉暴動罪被提堂 最高可判10年監禁
西九龍法院(東網)海外網9月2日電據港媒報導,上周六(8月31日)香港灣仔及銅鑼灣一帶遊行演變成多場衝突,16人被控暴動罪,2日下午在西九龍法院提堂。據「東網」報導,16人涉嫌於8月31日在銅鑼灣百德新街、灣仔軒尼詩道和修頓球場等地參與暴動而被捕,被控暴動罪。他們分3案,於今日(9月2日)下午在西九龍法院提堂。首宗案件涉及年齡由22至48歲的5男3女被告,控罪指他們涉嫌當天在灣仔軒尼詩道修頓球場一帶,連同其他人參與暴動。
-
1967年金庸被指為「頭號漢奸」險遭暗殺
摘自:傅國湧 著 《金庸傳》 北京十月文藝出版社 2004年21967年,「文革」波及香港,釀成了「六七風暴」(又稱「六七暴動」、「反英抗暴鬥爭」)。由5月6日,工人自發的靜坐罷工開始,到左派工會介入,號召各行各業工人起來聲援。5月10日,金庸發表社評《住下來了,不想走了!》,「香港儘管有它一千個不好,一萬種不是,……我們都是來自五湖四海,走到一起來了,住下來了,不想走了。」5月11日他在社評中強調工潮不要涉及政治。
-
香港工運領袖楊光去世 曾領導1967年「反英抗暴」
楊光畢生愛國愛港,積極參與工會運動及國家公職,包括曾出任工聯會領導層逾30年,積極爭取工人合理權益。他於上世紀70年代起出任港區人大代表,對香港順利回歸祖國和貫徹落實「一國兩制」,貢獻良多。 1967年香港民眾發起「反英抗暴」鬥爭期間,楊光曾擔任「香港各界同胞反對港英迫害鬥爭委員會」主任,後來被港英政府無理拘禁在摩星嶺政治部集中營。
-
科普:為什麼有些香港電影裡的警察都自稱是「香港皇家警察」?
如果各位經常看電影的話,可能會發現這麼一個現象,香港電影裡的警察都會稱呼自己為「皇家香港警察」。前面加上「皇家」兩個字,聽上去是非常高檔的,就像複姓「上官」一樣,那麼為什麼他們要自稱為「皇家香港警察」呢?今天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
-
香港地產「四大天王」風雲錄:抄底1967
鄭裕彤趁亂抄底1967年春天,一場從罷工遊行演變為暴力反對英國殖民政府的「五月風暴」爆發,這場社會危機著實讓香港經濟受到了不小的打擊,其對香港地產的影響僅次於二戰當此之時,時任中國國務院總理的周恩來沒有動搖「暫時不動香港」的決心,也沒有放棄保持香港邊境平靜和社會穩定的正確政策,給香港營造了一個穩定的政治環境。1968年,這個由263個島嶼組成的東方角落便迅速進入了新一輪經濟增長周期。騷動的疼痛直接讓當時的英國香港當局改善了施政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