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發布2019年中國語言生活狀況報告 垃圾分類等熱詞備受關注

2020-12-22 新華網客戶端

新華網北京6月2日電 今日,教育部召開新聞發布會介紹2019年中國語言文字事業發展狀況和中國語言生活狀況,並發布六大年度報告,包括《中國語言文字事業發展報告》《中國語言生活狀況報告》《中國語言政策研究報告》《世界語言生活狀況報告》《上海語言生活狀況報告》《中國語言服務發展報告》。

教育部語言文字應用管理司司長徐曉萍介紹,2019年,我國完成對924.64萬人次的普通話水平測試、39.33萬人次的少數民族漢語水平等級考試、3.78萬人次的漢字應用水平測試。據統計,2019年,中西部12省份培訓教師46.3萬人次、青壯年農牧民195.8萬人次、基層幹部21.3萬人次。

「總體上看,2019年中國語言生活豐富多彩,展現蓬勃生機。」教育部語言文字信息管理司司長田立新介紹,國家語委積極推進《信息技術產品語言文字使用管理規定》的立法進程,加強「微語言」治理,引導社會語言應用。「2019年是網際網路即時通訊工具QQ面世20年,網絡語言從『小眾』到『大眾』再到『分眾』,虛擬世界與現實世界的邊界正在消解,網絡語言正全面走進現實語言生活。」

田立新表示,2019年教育部指導開展「漢語盤點2019」活動,評選出的「我和我的祖國、東風快遞、學習強國、基層減負年、5G時代」等年度字詞新詞語、流行語、網絡用語等映刻時代印跡,折射家國情懷。

社會發展、技術進步催生語言熱點。2019年,垃圾分類成為人們生活中的一個熱點問題,京滬不同的垃圾類名引起熱議。圍繞垃圾分類,產生了指示牌、表情包、兒歌童謠、春晚小品等新的語言產品,成為語言生活新景觀。此次發布的《中國語言生活狀況報告》也在熱點篇對垃圾分類進行了重點描述。此外,該報告還關注了留守兒童語言生活、辭書媒體融合、少數民族語言狀況數據分析、國際學術論文中文表達、新詞語「5G元年」等語言生活熱點問題。

據了解,《上海語言生活狀況報告》《中國語言服務發展報告》為國家語委皮書系列今年新增的兩個報告。田立新介紹,《中國語言服務發展報告》是國內首部專題性語言生活皮書,該書分領域、分區域、分人群對語言服務發展狀況進行調查研究。

相關焦點

  • 教育部發布黃皮書 關注各國語言生活熱詞
    中新社北京6月2日電 (記者 馬海燕)中國教育部2日舉行新聞發布會,介紹《世界語言生活狀況報告(2020)》(黃皮書)有關情況。今年的黃皮書主要介紹2017年至2018年的世界語言生活狀況,其中「語詞篇」通過年度熱詞評選活動,觀察不同國家社會生態和社會心理。
  • 教育部、國家語委發布2019年中國語言文字事業和語言生活狀況
    中國日報6月2日電(記者 鄒碩)6月2日,教育部、國家語委在京發布2019年中國語言文字事業和語言生活狀況。2019年,語言文字服務國家發展戰略取得突出成效,漢字傳承構築文化自信,語言資源保護理念付諸實踐、影響深遠,國家語言能力理論建設與實踐取得進展。這一年,語言生活圖景多彩斑斕。
  • 教育部舉行2019年中國語言文字事業發展狀況和中國語言生活狀況
    原標題:介紹2019年中國語言文字事業發展狀況和中國語言生活狀況,發布年度《中國語言文字事業發展報告》《中國語言生活狀況報告》《中國語言政策研究報告》《世界語言生活狀況報告》《上海語言生活狀況報告》《中國語言服務發展報告》  6月2日,教育部舉行新聞發布會,請教育部語言文字應用管理司司長徐曉萍
  • 教育部、國家語委發布《中國語言生活狀況報告(2016)》
    2016年5月31日,教育部、國家語委在京發布《中國語言生活狀況報告(2016)》。這是教育部、國家語委連續第11次向社會發布年度語言生活狀況報告,同時發布了我國第一部地方和城市版的《北京市語言生活狀況報告》。
  • 《中國語言生活狀況報告(2020)》(綠皮書)有關情況
    原標題:《中國語言生活狀況報告(2020)》(綠皮書)有關情況《中國語言生活狀況報告(2020)》主要介紹2019年我國語言生活中的重大事件、熱點問題和實態數據。2019年是甲骨文發現和研究120周年,習近平總書記專致賀信,強調甲骨文是漢字的源頭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根脈,值得倍加珍視、更好傳承發展。
  • 2012年中國語言生活狀況報告 -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政府門戶網站
    《國家中長期語言文字事業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2—2020年)》(以下簡稱《語言文字規劃綱要》)描繪語言文字事業科學發展藍圖;講短話、講實話、講新話蔚然成風;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推廣和規範邁上新臺階;科學保護各民族語言文字取得新成就;提高國民語言能力成為社會共識;熱詞新詞不斷豐富語言生活;語言熱點問題廣受關注;媒體用字用語穩中有變;語言文字合作與交流深化發展。
  • 2019年中國語言文字事業和語言生活總體狀況
    二、2019年中國語言生活總體狀況2019年是新中國成立70周年和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關鍵之年,對語言文字領域也是具有特殊意義的一年。新中國語言文字事業走過70年,甲骨文發現120年,中國語言資源保護工程一期建設收官,語言扶貧攻堅克難。這些重要的時間節點伴隨著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啟動、北京冬奧會日益臨近等語言需求,以及智能時代對語言文字的影響,構成多彩斑斕的語言生活圖景。
  • 《中國語言生活狀況報告(2016)》發布 「重要的事情說三遍」等入選...
    新華社北京5月31日電 教育部、國家語委31日在京發布《中國語言生活狀況報告(2016)》。「重要的事情說三遍」「世界那麼大,我想去看看」「你們城裡人真會玩」「主要看氣質」等成為2015年度網絡流行用語。
  • 2010年中國語言生活狀況報告 -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政府門戶網站
    2010年中國語言生活狀況報告 一、中央政府重視語言文字事業2010年中央政府出臺了4個與語言文字事業有關的重要文件和規章,即1.中共中央、國務院7月29
  • 教育部舉行2017年中國語言文字事業發展狀況發布會
    原標題:介紹2017年中國語言文字事業發展狀況,發布有關報告  5月29日,教育部舉行新聞發布會,介紹2017年中國語言文字事業發展狀況,發布有關報告。今天我們要向各位發布的是2017年中國語言文字事業發展相關報告。今天也請到了多位嘉賓,有教育部語用司、語信司司長田立新,還有幾位專家,也是我們手裡拿到的幾本報告的主要負責同志:《中國語言生活狀況報告》副主編、商務印書館總編輯周洪波先生,《中國語言政策研究報告》主編張日培先生,《世界語言生活狀況報告》主編趙蓉暉女士,《廣州語言生活狀況報告》主編、廣州大學黨委書記屈哨兵先生。
  • 從年度熱詞看社會變遷
    每年6月份,教育部和國家語委都會向社會發布年度語言報告。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語」不同。今年,教育部和國家語委發布了《中國語言文字事業發展報告》《中國語言生活狀況報告》《中國語言政策研究報告》《世界語言生活狀況報告》《上海語言生活狀況報告》《中國語言服務發展報告》等幾份報告。
  • 2011年中國語言生活狀況報告 -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政府門戶網站
    2011年中國語言生活狀況報告   2011年中國語言生活生機勃勃,健康多彩。總體狀況為:中央政府高度重視語言文字事業;國家語言文字工作的視野和領域進一步拓展;大力推廣和規範使用國家通用語言文字、科學保護各民族語言文字穩步推進,亮點突出;殘障人士的語言文字權利得到切實保障;社會大眾廣泛關注語言生活;國際化、市場化進程中的語言文字問題受到關注;海峽兩岸語言文字學術交流活躍;媒體、教材等的用字用語情況穩定。
  • 三大語言研究報告發布,改革開放四十年當選去年年度國內詞
    三大語言研究報告發布,改革開放四十年當選去年年度國內詞 澎湃新聞記者 廖瑾 2019-05-31 12:39 來源:澎湃新聞
  • 2008年中國語言生活狀況報告 -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政府門戶網站
    2008年中國語言生活狀況報告 一、總貌2008年,我國語言生活呈現出健康有序、豐富多彩的發展態勢。受教育部語言文字應用管理司委託,內蒙古、廣西、海南、貴州、雲南、西藏、甘肅、青海、新疆等9省(區)舉辦少數民族教師普通話培班13期,培訓少數民族教師1108人。語言文字信息管理穩步推進  2008年《現代漢語常用詞表(草案)》首次以「中國語言生活綠皮書A系列」形式出版。教育部語言文字信息管理司應邀組織專家審定了北京奧運會204個代表團中文名稱漢字筆畫序表。
  • 檸檬精、好嗨喲、硬核……入選2019年十大網絡用語
    在6月2日教育部新聞發布會上,由國家語言文字工作委員會編寫的《中國語言生活狀況報告(2020)》(以下簡稱「報告」)正式發布,報告顯示,以上用詞入選為2019年十大網絡用語。報告表示,2019年流行的網絡用語反映了這一年來的社會生活圖景:有對國計民生的關注,也有對生活娛樂的追求;有對社會現象的熱議、吐槽,也有對自己生活的打趣、自嘲,描繪出生動鮮活的草根百態。
  • 網絡時代的新詞熱詞反映當下社會生活
    過去的一年產生了哪些新詞、熱詞?近日,教育部、國家語言文字工作委員會發布了《2010年中國語言生活狀況報告》,收錄的500多個新詞語包括了潮丐、李剛門、給力、喝水死等詞,它們大部分源自網絡,其中微博是傳播新詞的主要領地。從這些詞語中,可以折射出社會流行的信號、媒體關注的話題。
  • 教育部、國家語委發布「年度字詞」
    原標題:教育部、國家語委發布2019年中國語言文字事業和語言生活總體狀況——年度字詞鐫刻時代印記語言文字是文化傳承發展的重要載體,也是折射社情民意的重要窗口。透過這些熱詞熱語、新詞新語、網言網語,可以窺見哪些年度熱點和怎樣的時代變遷?
  • 教育部、語委發布2017中國語言文字事業狀況:「享」和「初心」當選...
    中國網5月29日訊(記者 祝穎麗)今天上午,教育部與國家語委在在北京召開發布會,介紹了2017年中國語言文字事業發展概況。  據悉,2017年普通話普及攻堅邁出堅實步伐。工程標誌性成果《中國語言文化典藏》(20冊)出版,「中國語言資源採錄展示平臺」正式上線並已收錄展示620個調查點3,300多位發音人的音視頻資源。  外語人才培養方面,全國經教育部備案或審批同意的外語本科專業覆蓋83個外語語種,比上年增加11個。
  • 漢語盤點:2019年中國媒體十大流行語發布
    作為「漢語盤點2019」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12月6日,國家語言資源監測與研究中心發布「2019年中國媒體十大流行語」。本次發布的十大流行語依次為:我和我的祖國、金色十年、學習強國、中美經貿磋商、最美奮鬥者、硬核、垃圾分類、先行示範區、基層減負年、我太南了。
  • 教育部:2020年底各學校生活垃圾分類知識普及率達到100%
    12月7日,教育部網站發布對《關於減少各類「進校園」活動的提案》的答覆。答覆中指出,教育部高度重視在中小學開展和落實環境保護教育和生態文明教育,增強學生的環境保護意識,樹立正確的生態文明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