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些年大火的《甄嬛傳》,以全方位的視角展現了清代後宮生活的方方面面,因為刻畫的詳細、真實而得到一批宮廷劇迷的追捧。在《甄嬛傳》中有著這樣一幕,皇帝賞賜給沈眉莊很多的貴重禮物,由皇帝身邊的最受重用的太監蘇培盛親自送了過來,沈眉莊看見是蘇培盛送來的,便從皇帝賞賜的禮物中特地抓出了一把金瓜子給了蘇培盛,蘇培盛看到是金瓜子喜出望外,百般推辭後小心翼翼的接下了。
蘇培盛作為皇帝身邊的太監什麼貴重的東西沒有見過,為何得到一把金瓜子就這麼高興和小心?
不光是《甄嬛傳》中出現了金瓜子,更早一些的《康熙王朝》中也出現過金瓜子。劇中微服私訪的康熙看見身有功名的李名山將自己賞賜的金瓜子踩在腳下,很是生氣,之後便將李名山的功名革除了。
除了這兩部劇中出現過金瓜子,在眾多的清宮劇中都有著后妃或者宮女、太監爭搶金瓜子的情節。
從這些劇展現的金瓜子確實是金燦燦的瓜子,可知金瓜子是把金子做成瓜子樣式的。但據專家考證研究,在真實的歷史上,金瓜子是有著一段發展演變的歷史的。金瓜子一詞在宋朝時便已經使用,宋元明三個朝代把一些碎小黃金都叫做金瓜子。到了清朝金瓜子最終定型,正如其名,是黃金製作的狀如瓜子的小物件。
清朝的金銀兌換標準是一比十左右。
一個金瓜子大約是20克左右,相當於是一兩,兌換成銀兩的話,差不多是8兩左右。在那個時候,作為一個知縣,一年的工資是四十五兩銀子左右,對於一個普通人來說,不說金子了,銀兩都是非常稀罕的。所以我們在電視劇裡面,看到皇上賞賜大臣金瓜子的時候,大臣非常的激動,跪下叩謝皇恩。要知道一把金瓜子,對於一個知縣來說相當於十幾年的薪水,能不激動嗎。但是話說回來了,這都是電視劇裡的劇情,在現實中,可能會出現皇上賞賜一把金瓜子的事情。
金子的價值很高,所以哪怕是皇上,也不會肆意的揮霍。
因為金子很珍貴,就算是皇上,也不可能是取之無盡,所以皇上一般只會拿幾顆出來賞賜大臣,還是具體的還要看功勞,或者是皇上的心情來定奪的。而且金瓜子是皇上的御用品,不是任何人都可以得到的,雖然金瓜子很值錢,但是對於大臣,或者是妃子來說,它都只能是一個收藏品,畢竟這是君王賞賜的。
金瓜子的價值。
接下來我們說一下金瓜子放到現在的話,值多少錢。這還要根據匯率來算的,按照現在的黃金價值,一顆金瓜子也就是值2萬元左右。現在有一些滿清後裔還有收藏金瓜子,但是對他們來說,這是祖上的榮耀,就算是生活窘迫,也不會變賣金瓜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