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嘉棠找杜月笙想做豬鬃買賣,杜大亨說了一句話,洩露做生意秘訣

2021-01-12 歷史店

杜月笙的一生充滿了傳奇,而傳奇的背後,也需要睿智與經驗的保駕護航。作為上海灘的一代大亨,他為了躲避戰爭,流落港地後,杜月笙曾被邀請參加一宗大生意,他經過思索,對這樁生意婉言謝絕,而其下屬卻自作聰明地投入巨資,最終下場卻悽慘不已。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如果您想知道,就讓小編來為您揭秘:

(本文所有圖片,全部來自網絡,感謝原作者,如侵犯您的權利,請聯繫本號作者刪除。圖片與內容無關,請勿對號入座)

1949年時,當時國內最繁華的城市上海也宣告被解放。在上海解放前夕,舊上海的幫會和富商們開始紛紛逃亡各地,身為上海灘三大亨之一的杜月笙也不例外。

曾經的杜月笙在上海灘呼風喚雨,對於杜月笙來說,上海灘是自己的故鄉,他不忍離開卻又不得不離開,但是杜月笙清楚的知道,他不能前往臺北,因此港地便成為他最好的去處。

杜月笙命人將自己位於上海灘的房產賣掉,並且吩咐朋友在港地堅尼地臺18號租用了一棟房產,並持著船票拖家帶口奔赴於此。在杜月笙的隨行人員中,不僅有他的家人,同時也有其管家、僕役以及保鏢。鼎盛時期的杜月笙,身邊有「四大金剛」,他們分別是顧嘉棠、高鑫寶、芮慶榮以及葉綽山。

杜月笙身邊的「四大金剛」,可謂是個個身懷絕技,顧嘉棠世代居住於上海,他長得方頭大耳,雖個頭不高,卻武藝高強,在四人中最有威望。高鑫寶為人十分聰明,且略通英語,屬於軍師角色。葉綽山曾在美國領事館開過汽車,並有一手好槍法,稱得上是百發百中。芮慶榮曾是打鐵出身,不僅力大過人而且還練過幾年的功夫。他們一直跟隨在杜月笙的身邊,凡事都聽其吩咐,曾為杜月笙的崛起立下過大功。

杜月笙逃亡港地之後,在上海的收入幾乎全部被切斷,只能靠攜帶來的30萬美元維持生活。可是古話說的好,叫做「坐吃山空」,相比於杜月笙日常奢靡的花費,其所攜帶的資金必然會在日後,有捉襟見肘的一天,為此杜月笙感到十分著急。同樣的道理,一些上海的資本家們來到港地,也面臨著這一尷尬的狀況,他們急需找到一條發財的門路。

資本家們在百般打聽之後,終於找到了一條好門路,這條發財的捷徑就是做豬鬃生意。早年時候,豬鬃的用途非常廣泛,它們不易彎曲、卷繞與折斷,適合製成各類刷子,是生活與生產的必備品。由於當時戰亂的原因,盛產豬鬃的四川地區,出現了貨物愁運的問題,大量的豬鬃被收購上來之後卻難以運出,只能停留於川地便宜出售。

逃亡港地的資本家們認為,只要能夠湊夠一筆資金買下滯留的豬鬃,再利用停留於成都的軍機將其運至港地販賣,必然會得到幾十倍甚至百倍的利潤,不得不說,如此一單生意的確令人感到垂涎三尺。當然,現如今資本家們已經成了窮光蛋,他們所湊出的錢還遠遠不夠作為本錢,故此便想到了同處港地的杜月笙。

當資本家們信心滿滿地找到杜月笙時,他卻對此事一口回絕,因為在他一生的經商生涯中,一直秉承著「不發橫財,投機勿做」的觀念,在自己呼風喚雨的上海如此,在人生地不熟的港地也是亦然。儘管資本家們磨破了嘴皮子,最終也沒有勸動杜月笙投資一分錢,失望的他們只能尋找下一個目標——顧嘉棠。

顧嘉棠跟著杜月笙混了一輩子,雖談不上大發橫財,卻也出手闊氣,如今的他手中仍有幾十萬美金處於閒置狀態。當資本家們找到顧嘉棠時,他本身還是非常猶豫,因為在此之前,他一直聽命於杜月笙,並且從來沒有走過彎路。不過此時的顧嘉棠卻也不信邪,非要證實一下自己的眼光不遜於杜先生,故此便痛快地掏出了30萬美金,進行了人生第一次的「自主投資」。顧嘉棠並非意氣用事,他也算是半個老江湖,雖然自己不是商人,但是思忖之下,還是認為其中巨大的利潤同樣值得一搏。

顧嘉棠進行投資之後,收購豬鬃便在四川迅速展開,可是正當資本家們準備坐在家裡數錢時,卻頓時迎來「當頭一棒」。在幾天後的報紙上,赫然刊登著一則駐留川地軍機投誠事件,航空公司與航空公司的負責人,帶著12架飛機一道飛往了北京,而其中的幾架飛機,正是這些資本家們專門用作運送豬鬃的「僱傭機」。此噩耗傳來之後,顧嘉棠氣得頓足捶胸,直嘆自己不該聽信他人之言,而忽略了杜先生的決定,到頭來,自己賠個精光不說,還成為了全港的笑柄。

談到這裡我們不得不感嘆,杜月笙能夠成為一代大亨確實名副其實,在紛擾的亂世之中,他有著異於常人的定力與眼光,完全不被眼前的利益誘惑,最終保住了自己辛苦攢下的家業與名聲。

文瀾海潤工作室主編文秀才,本文撰寫:特約歷史撰稿人:常山趙子蟲

相關焦點

  • 杜月笙死後,追隨幾十年的顧嘉棠竟卑鄙變臉
    杜門中人說,杜先生的交易多半是在賭桌上談的,一晚賭桌上的抽頭最少也有大黃魚一條,其他人打這種算盤突兀,顧嘉棠做就很自然。算算帳,若是把杜先生這尊江湖大神搬進去,只要住上一年半載,僅憑抽頭一項,顧嘉棠所有花園營造布置的費用,不僅完全可以撈回,而且一定還有盈餘,杜先生若有特別大的交易,他更是要近水樓臺,十拿九穩地發上一筆大財。
  • 杜月笙:14歲闖蕩,賣梨小工到黑幫大佬,上位秘訣是吃「3碗面」
    他的秘書胡敘五曾說過:"杜月笙的勝利,不在於做事,而在於做人。"他的成功秘訣,就是"吃麵"杜月笙曾經說過,做人有三碗面最難吃:人面、場面、情面。要想成功,這三碗面要吃好。當時不管是誰,只要有困難了,來求助杜月笙,杜月笙都不會擺架子,什麼事都會盡力去幫忙。那時候,在上海灘有這麼一句話"在上海灘,沒有杜先生擺不平的事情。"當時過年的時候,全上海灘的人都會去給杜月笙拜年。他們都知道,給杜先生拜年,他是絕對不會讓你空著手回去的,就算是乞丐也一樣。
  • 杜月笙從孔祥熙處拿了一個文件,做了一筆生意,狂賺3500萬元
    青幫大亨杜月笙是民國時期最具知名度的幫派人物,關於他的出身、發家、收徒開派的故事網上已經汗牛充棟,這裡就不贅述了。這裡僅介紹他與戴笠、孔祥熙等人交往,依靠這兩人大發橫財的故事。
  • 【重慶掌故】杜月笙在陪都的大買賣
    香港畢竟是避難的場所,並非發跡的地方,原本習慣了上海稱王稱霸、呼風喚雨生活的杜月笙,肯定會覺得香港有諸多不便,甚至感覺很失落。另一方面,杜月笙僅太太就有五房,每一房有服伺的小丫頭老媽子等,幾十號人的大家庭,開支自然不會少,外加自己還要尋歡作樂,仗義疏財,抽鴉片、逛青樓等,沒多久就感覺有點捉襟見肘。而大本營上海的生意已經無法做,經濟來源也斷了。
  • 顧嘉棠當了幾十年小弟,杜月笙死後暴露出卑鄙的一面
    提起顧嘉棠這個人,很多在杜門中的老人都會不約而同的嘆一口氣,不會過多說些什麼。因為這件事,顧嘉棠出了名,在釋放的那天很多人都認他做了大哥,於是顧嘉棠突然明白了有時候有勇氣的人反而更加會獲得好處。而杜月笙和顧嘉棠的相識也是在瀘西的黃牛賭棚之中,兩個人都是一樣的處境,於是順勢成為了患難之交。
  • 一襲布衣杜月笙,江湖夜雨十年燈
    此時,他也只能想辦法回香港。到最後是千辛萬苦,以「找杜月笙增資」為名,杜維藩開出了路條。但是,還需要一個保人。杜月笙清楚,杜維藩回到香港,是不會再來上海的。這樣,保人必然要受牽連。杜月笙在上海灘摸爬滾打多年,什麼樣的生意能做,什麼樣的生意不能做,早已經一清二楚。以他的經驗,這個朋友靠得住,這筆生意更是十拿九穩。所以,杜月笙投了10萬美元。
  • 晚年落魄的杜月笙去借錢,此人問都沒問說要多少杜先生自己填
    晚年落魄的杜月笙去借錢,此人問都沒問說:要多少杜先生自己填 文/煮史論道君 提起杜月笙,世人都知道他是20世紀上海灘呼風喚雨的人物,他有「三百年幫會第一人」、「上海皇帝」之稱。從一個鄉下小癟三,到成為中國最大黑幫老大,到黑白通吃,杜月笙一生極富傳奇。
  • 截然不同的雙面杜月笙:交遊廣闊收買人心,為達目的不擇手段
    若干年後,戴笠仍不忘恩情,與杜月笙結成異姓兄弟。都說戴笠殘酷無情,六親不認,但卻最買杜月笙的帳。當然,杜月笙在政界的交往並不僅限於幾位國民黨要人,無論南北軍閥、官僚政客、外國名人,只要人到上海,他必要聯絡應酬一番。李頓調查團到上海時,杜就曾設宴款待。以至於在上海,杜月笙成了「路路通」,江湖上也流傳著一句話:「杜先生一句話,人人都要買他的面子」。
  • 上海三大亨之二杜月笙,一生風流,迎娶5個妻子,這個流氓真君子
    杜月笙曾經說過一句話:「我只做雪中送炭的事,錦上添花的事留給別人好了」,說實話在上海三大亨裡說起名聲最響,聲望最高,實力最強的人物,肯定是非杜月笙莫屬了。杜月笙從水果小販到黑幫老大,一生風流,迎娶了5個妻子,但是不得不說這個流氓是真君子!其實剛開始的時候杜月笙只是一個賣水果的小販,因為杜月笙善於結交,之後被黃金榮重用,從此平步青雲,飛黃騰達,而且杜月笙成立了「三鑫公司」,開設賭場,大量收聚錢財,不斷地提高自己的社會地位。
  • 杜月笙逃難來到香港,他輕信人言,做生意「賠」得哮喘病發作
    杜月笙晚年時期,曾做過一單大生意,不過向來精於算計的他,最終遭遇了一次「商界滑鐵盧」,同時也成為了他去世的導火索。杜月笙究竟吃了怎樣的大虧?他所做的生意又會是什麼?作為上海的著名大亨,杜月笙趕緊變賣家產,帶著全家老小,倉皇登上客船逃到了港地。不過杜月笙如何也不會料到,這次出逃是自己與家鄉的最後訣別,此後的歲月中,他再沒有回到過曾經叱吒一生的上海灘。
  • 上海灘大亨「杜月笙」的悲哀
    曾經的上海灘一代大亨杜月笙,在上海名噪一時,也算得上一方霸主,可謂隻手遮天。晚年間卻是窮愁潦倒,這樣叱吒風雲的人物心裡又有著什麼樣的悲哀?杜月笙在年輕時是黃金榮的手下,黃金榮的老婆林桂生得病時,黃金榮讓杜月笙端水遞藥照顧林桂生。
  • 杜月笙駕馭人心的奧秘究竟在哪裡?大富豪在杜公館浸泡多年才明白
    為了把杜月笙駕馭人心的奧秘琢磨透徹,在隨後的幾年裡,每年他近乎有一半的時間都泡在上海灘,泡在杜公館裡。劉航琛後來跟朋友說,那幾年,長久地盤桓在杜公館裡,我是有自己一套道理的。想研究清楚杜先生駕馭人的秘密,面對面地和他交談,向他請教,只能學到皮毛,爐火純青的東西說出來都很簡單,沒有長期的耳濡目染,是難以體會其中精髓的。
  • 杜月笙最邪惡門徒,芮慶榮一生壞事幹絕,發瘋前說的怪話發人深省
    百家號熱銷專欄《杜月笙108堂江湖智慧課》番外篇:杜門四大金剛之芮慶榮篇杜月笙的四大金剛,得善終的只有顧嘉棠一人,另外三個,高鑫寶1940年在一品香旅社門前被亂槍打死,葉焯山1951年在逸園跑狗場被公審槍斃,剩下那一個最邪惡的芮慶榮則印了那句古訓,「舉頭三尺有神明,不畏人知畏己知」,1942年前後在重慶被老天爺收了去。
  • 杜月笙發跡後,大姨太沈月英做了什麼,導致在老宅被囚禁致死?
    其實在杜月笙跟沈月英結婚之前,杜月笙有個相好的,叫阿桂。阿桂並不是做皮肉生意的,也算是一個小家碧玉,在她父親得病需要救治,弟弟需要撫養缺錢的時候認識了杜月笙。混跡於上海灘大小賭場的杜月笙贏錢後難免經常去找女人消遣,但是他覺得阿桂跟其他女人不一樣。
  • 靠蛤蟆糞存活的杜月笙,發家後找冷落他的窮親戚,杜:吃十天宴席
    為了維持生計,只能把妹妹賣給一個富商做女兒。後來杜月笙發達後多次尋找妹妹,也沒有找到。沒過多久,杜文卿又找了一個媳婦張氏。沒過多久,父親因為勞累死去了,這個家只剩下了張氏和杜月笙。8歲那年,張氏離奇的失蹤,留下了形單隻影的杜月笙。有人說她是不願意養活杜月笙跑了,可是杜月笙根本不相信,因為再苦再難這個後媽也拿他當親生兒子看待,還有人說看見她是被當時的人販子給拐賣了。
  • 靠蛤蟆糞存活的杜月笙,發家後找冷落他的窮親戚,杜:吃十天宴席
    為了維持生計,只能把妹妹賣給一個富商做女兒。後來杜月笙發達後多次尋找妹妹,也沒有找到。沒過多久,杜文卿又找了一個媳婦張氏。這張氏心疼杜月笙。寧可自己少吃一碗飯,也不讓杜月笙挨一次餓。沒過多久,父親因為勞累死去了,這個家只剩下了張氏和杜月笙。
  • 王亞樵要動張學良,杜月笙只說了一句話,讓王亞樵不敢輕舉妄動
    杜月笙、黃金榮、張嘯林是上海灘三大亨。上海灘任誰都要給這三人一些面子,可偏偏有一人要三人都退避三舍,這個人就是王亞樵。這個時候他身為上海警備司令,手握重兵,可以說是上海的土皇帝,竟然沒敢還手,搞得非常狼狽,黃金榮在這個時候事情後,要自己手下遠離斧頭幫,畢竟這些人都是亡命之徒,惹不起。張學良下野後來到上海,杜月笙得知他來到上海,主動承擔了張學良在上海的衣食住行,張學良知道後十分感動。
  • 不論是領導還是普通人,都該看的8句杜月笙語錄,受益匪淺
    從一個上海小癟三到流氓大亨,從打工仔到觸及政界、商界、軍界的杜先生,杜月笙能成功,很大程度在於他的膽識和手段。今天我們總結杜月笙的8句經典語錄,這8句話貫穿他的一生,也教會了我們很多做人的道理。找他辦事的人,他幾乎有求必應,寧願為了管閒事受累賠錢。1924年,杜月笙竟幫一戶普通居民找回了遺失物品,這位百姓到官家報案,根本沒人管,他聽聞「有事就找杜先生」,便通過層層請託見到杜月笙。盜賊聽聞杜月笙的名號,自動物歸原主。
  • 江山社稷 青史留名 二、讓杜月笙從吃人的大上海活下來(中)
    有一次,林桂生派人去搶一單鴉片生意,但在路上卻弄丟了一袋,其實丟了不心疼,但如果被查出來,以後的鴉片生意就不好做了。杜月笙得知後主動請命,帶人沒出三天找回了丟失的鴉片,並且將相關人等處理了乾淨,此事後林桂生更加信任杜月笙。可見,我們這位杜老闆雖然長相斯文柔弱,但骨子裡心思縝密,心狠手辣,絕對是黑社會殺人越貨的高級人才,有膽子有腦子,這與林桂生很像。
  • 杜月笙有兩句口頭禪,第一句很義氣,第二句卻沒人想聽
    杜月笙是舊上海幫會勢力的代表人物之一,其一生甚為傳奇,在上海灘中頗具影響力。杜月笙一生有兩句口頭禪,第一句講出來很夠義氣,而第二句卻沒有人想聽到。此時讀者們肯定會好奇,杜月笙的兩句口頭禪究竟是什麼?杜月笙拿起電話撥打了此人的號碼,他只是淡淡的說了一句話,「聽說有人得罪了你,杜某人安排人過來磕頭賠罪,你能否讓一步路讓別人家走走?」。電話掛斷之後,僅過去了一天,《啼笑因緣》的播放危局便被徹底解除,電影公司三巨頭皆誇杜月笙果然神通廣大,如此棘手的事情,他只是輕描淡寫的一句話解決,其「閒話一句」的威力實在不容小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