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
鄭州市居民李映雪(應受訪者要求,使用化名)萬萬沒有想到,她只是在房產中介留下自己的房產證、身份證和戶口簿複印件,中介轉眼就把房子「賣」給一個她素不相識的人。
「這是我的房子,為啥我沒有出面,房子就網籤過了?」李映雪質疑說,購房者不在現場中介就能網籤,這是不是屬於房管部門監管不到位?
【遭遇】
房子「賣」給陌生人,自個兒不知情
提起自己的遭遇,李映雪氣不打一處來:「我都沒到現場,中介就把我的房子賣了。你說,這合理嗎?」
她說,自己在鄭州有一套價值百萬的房產,一直想賣出去。4月初,她找到鄭州伯樂房地產營銷策劃有限公司(花園路店),公司經理稱會給她找到合適買家,但需要李女士的身份證、房產證和戶口簿。出于謹慎,李女士把身份證、房產證和戶口簿的複印件提供給這家公司。
5月,李女士通過朋友介紹,為自己的房子找到合適的買家。但是,當她和買家一起去房管局辦理網籤手續時,她傻眼了:房管局網籤系統顯示,她的房子已被「賣給」一個她素不相識的人,網籤的時間是:2013年4月25日。
【疑惑】
壓根兒不認識買房人、辦理網籤的中介
「房子已辦了網籤,不能退房。」鄭州市房屋登記交易中心工作人員提醒李女士,要想把房子賣給其他人,需要網籤的雙方到房管局,把網籤取消。
李女士不明白:「我壓根不認識那個所謂的買房人,我連他的聯繫方式都沒有。」
還有一個困擾她的問題:她怎麼也弄不明白自己的房子如何在4月25日和一個陌生人網籤了,辦理網籤不是需要雙方當事人都在場嗎?
網籤信息顯示,為李女士辦理網籤的中介公司是鄭州常興房地產營銷策劃有限公司。李女士一聽頭更大了:我從沒有和這個公司聯繫過,它是怎麼得到我的信息的?
【調查】
兩家中介私自搞定「網籤」
看來,想弄明白真相,還得從這個名為「常興房產中介」的公司入手。
昨天下午,記者和李女士一起撥通「常興房產中介」的電話,那頭一聽「李映雪」這個名字,立即掛斷電話。李映雪說,她當時想弄明白自己房子究竟是如何被「賣」的時候,也吃了不少閉門羹。
房管部門涉入調查後,李女士才弄明白,自己的房子原來是被伯樂房產中介和常興房產中介聯手賣掉的。
鄭州市住房保障和房地產管理局相關負責人說,2013年4月25日,伯樂房產中介花園路店經理拿著李女士和另一個人的身份證、房產證、戶口簿(均為複印件),到常興房產中介辦理網籤,常興公司在買賣雙方沒有到場、沒有核實買賣雙方資料原件的情況下,就辦理了網籤。
根據鄭州市的規定,房子網籤時,買賣雙方當事人必須在場。
昨日,記者聯繫到伯樂房產中介,詢問網籤當天,為什麼不通知李女士在現場。工作人員稱主管負責人不在,拒絕記者採訪要求。常興房產中介也沒有回答記者這個問題。
【回應】
兩家中介已經被暫停網籤資格並通報批評
鄭州市房管局相關負責人昨日受訪時表示,這兩家公司的行為,嚴重違反《鄭州市存量房網上交易和結算資金管理辦法》的相關規定,給交易雙方造成極為惡劣的影響。鑑於以上原因,對這兩家中介公司暫停網籤資格並進行通報批評。
河南省房地產業商會常務副會長兼秘書長趙進京說,2010年,鄭州市特許有資質的房產中介在門店內進行網籤,這本是一項便民措施,但個別中介沒有認真執行有關規定,坑害消費者。
還有一個問題李女士搞不懂,即使是中介私自辦了網籤手續,可真要辦理過戶手續時,買賣雙方還是要到房管局,「這一點,中介是做不了手腳的」。那麼,中介為啥要費盡心機網籤呢?
對此,房管部門工作人員說,中介的目的是防止李女士不通過他們賣房子。「中介把李女士房子網籤給別人後,李女士就不能賣房子了。相反,中介找到合適買家後,可以通過解除網籤的方式,將李女士的房子賣給真正的買家。中介可以掙中介費甚至非法的差價費用。」
鄭州市房管局相關負責人說,目前鄭州市還缺乏對違規辦理網籤中介的強硬處罰措施,只能夠暫停網籤和通報批評。下一步,房管部門將加大監管力度,並計劃出臺措施補住這個漏洞。
請您支招
房屋中介特許網籤,是鄭州市一項便民措施。但由於監管不力,個別中介開始鑽漏洞。即日起,針對中介拿著房主的身份證、房產證複印件私自辦網籤,本報聯合鄭州市房管局向讀者徵求「高招」防範,三種方式聯繫我們:
1.微博聯繫本報官方微博@大河報
2.撥打本報新聞熱線:0371-96211
3.電郵:wanglei6872@163.com
名詞解釋
二手房「網籤」
簡單地說,就是二手房交易雙方籤訂合同後,在房管部門進行網上備案(也可以在有資質的房產中介門店進行這一過程),網籤過程中買賣雙方必須到場。
網籤後,這套房就不能再進行其他交易,否則就是「一房兩賣」。網籤後,交易雙方去房管部門辦理資金監管、過戶等手續後,這套房子最終歸屬到買房人名下。(大河報 記者王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