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這一段旅途雖然看似不長,但卻從不曾短。
在這一段看似不長但也不短的旅途中,我們自然也不止擁有一次步驟,而是有很多次,乃至無數次。
就像,你可能要走路,或是坐船,乃至別的什麼。
簡單點的說,是因為當下所遭遇到的情況和處境不同,因而所適用的方步驟自然也就有所不同。
那麼,問題來了!
適用於以後的步驟,放下當下,合適嗎?
——題記
晚上,跟群友閒聊,他說:「最近看了一篇文章,他說,越厲害的人便越是懂得什麼叫「君子藏器」。」
隨口問了聲,道:「嗯!那文章的主要提綱講什麼呢?」
群友回了聲,道:「藏鋒,守拙,隱忍。」
見了這幾個詞之後,想了想,又問道:「你出社會多少年了?」
他回道:「剛踏出社會不久。」
見此,回道:「那不管這一篇文章寫得再如何的好,意見如何的正確,都不適合你。」
他不解,問道:「為什麼啊!我覺得挺不錯的啊!」
回復道:「君子藏器是出自《周易、繫辭》中有一段話,原文應該是說:「公用射集於高墉之上,獲之,無不利。
子曰:集子,禽也;弓矢者,器也;射子者,人也。
君子藏器於身,待時而動,何不利之有?動而不括,是以出而有獲,語成器而動者也。」
他道:「這一段文我知道啊!感覺挺有深意的啊!而且,懂得藏鋒,守拙,隱忍才能更好的生存,不是嗎?」
有些無奈著道:「「君子藏器於身,待時而動,何不利之有?」這一段話,從某些方面上來說,是沒錯的。但你要明白,藏器,藏器的藏,是因為你首先有,其次是恐唯鋒利而傷人,故而藏起。
但現在剛出社會的你,有器可藏嗎?
其次,夠鋒利嗎?」
群友默然了,許外沒有回話。
搖了搖頭,又道:「人生有很多個步驟,有些適合於未來,卻未必適用於當下,如,一個成年人的衣服不管如何的好,當給一個小孩子穿上時,他十有八九不合身。
你,明白我的意思嗎?」
結束跟他的閒聊之後,在想,很多時候,有很多事情,都擁有屬於自己的特定群體。
如雞湯文,或是哲學類的。
這些文章,不能說是全數都錯了,但也不能說是完全對的。
就像一隻手掌伸出來,還有一面向陽,一面向暗呢?
因而,懂得取捨,知道合不合適,才是當下的我們所最該考慮到的問題。
換句話也可以說,你首先得知道你當下所處的位置,站在那個層次,當下所急需要面對和解決的事情,都有哪些?
等你將這些都解決或處理好之後,再去思考那些關於未來的某些步驟,這樣才會來得更為妥當與適合一些。
反之,卻就是一種無謂的浪費了。
「「君子藏器於身」:隱忍,從不適用於年輕人!」
……
篇外文:本文只是隨筆所編,只可觀賞,卻從不可當真!
註:圖片皆來自網絡,與正文無關!
文:看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