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與孔子誰更有智慧?

2020-11-20 亞倫說易

我認為老子更有智慧,因為老子的智慧源於天道與大自然,而孔子的一些言論,多半是自己人生志向與內心情感的抒發。

老子的《道德經》開篇就是「道可道,非常道」,講的是天道,大自然的規律,立論深遠,智慧非凡。其中,如「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這個句話就非常具有辯證思維,也很符合大自然與人類社會運行及發展的規律。

而孔子,看其言論,多半是一些人生哲理,如「既來之,則安之」,「是可忍,孰不可忍」,「言必信,行必果」,「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戚戚」等,都是講一個人要怎樣處世,怎麼修為的,境界完全沒有老子的高,談不上有什麼大道。

以致後來他晚年開始學易,感嘆世事的無常,寫下了「君子不知命,無以為君子。」這句感嘆人生命運奧妙無窮的話語。

可見,孔子曾經去拜訪老子,是真的,老子是孔子的老師也是真的。

至於孔子為什稱為「聖人」,名氣比老子大,那是孔子的言論更符合當時統治者的須要,能為統治者提供一套統治人民思想的倫理道德,而老子的言論太高深,則難以讓人讀懂及普及。

當然,上述只是本人的觀點,並不代表所有人,有不同看法,歡迎大家下方評論留言!

相關焦點

  • 老子智慧,比孔子高在哪裡
    老子、孔子是我國歷史上兩個最著名的的哲學家,對中國文化歷史的發展有很大的影響,都被評在世界文化名人的前列。《史記》等多個歷史文獻記載,孔子曾多次向老子問道,孔子還曾對弟子說,老子是他真正的老師。從兩個人的智慧比較來看,筆者感覺老子的智慧,要高出孔子很多。
  • 從孔子和老子的核心思想,看誰對我們更有用更厲害一些
    從孔子和老子的核心思想,看誰對我們更有用更厲害一些文·段宏剛先秦諸子百家爭鳴,開啟了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大師輩出的時代。尤以孔子和老子的成就最高,他們的思想就像我們的左膀右臂,改進和完善著我們的覺悟和人格,讓我們這輩子構建著人生的圓滿。儒家學說是大聖人孔子大約2500多年前,開創的一個學派,俗稱儒家,中國人喜歡把它叫做儒教。
  • 為什麼老子比孔子在國外更受歡迎?關鍵原因有2點
    文/史海弄潮在我國歷史上有不少著名的思想家,在當今的社會都開始走出咱們中國到世界上去放射智慧的光芒了,今天小編就要來對比咱們國家歷史上的兩位思想家在國外影響力,你知道為什麼老子比孔子在國外更受歡迎?再說正題之前,大家要先端正一個態度,那就是不存在誰應該比誰更受歡迎的問題。因為對於外國人來說,當然對於現在的中國人來說也一樣,選擇誰的學說和接受誰的思想都是自己的權利和自由,不會有像古代強制的行為。
  • 春秋三傑,孔子老子墨子,誰更厲害?
    春秋三傑,孔子老子墨子,誰更厲害?春秋戰國,在中國歷史上是一個人才輩出的時代,在這個時期,湧現出了眾多的學說學派,各家之間不相融合而又彼此學習,故而形成了『百家爭鳴』的壯觀場面。在這些學派之中,最有名氣又最厲害的三家當屬儒家、道家和墨家,而孔子老子墨子也被成為春秋三傑,那麼,在這三位當中,誰更厲害呢?孔子,倡導仁義並建立了儒家學派,新創了私人講學這種模式,在各地廣收弟子,極大地促進了中國的古代教育。孔子曾經周遊列國多年,到各地講學,積極傳播儒家思想。後來,孔子創立的儒家思想也逐漸成為了我國傳統文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 老子到底有怎樣的智慧?讓聰明如孔子,都驚嘆「猶如龍邪」
    在《道德經》中,我們確實可以看到老子的智慧無所不包,上至治國之道,下到個人修身養性之法,甚至窮究天人之際,都統統包含在這五千多字的經文當中。因此,在孔子看到,老子這樣智慧,確實深不可測,世間的智慧根本無法比擬,就像傳說中的「龍」一樣,洞曉一切,非人之智慧所能及。
  • 老子和孔子到底誰更厲害
    老子的生平不是很祥,約前571年出生於春秋時期楚國的苦縣,相傳老子曾經做過周朝的典吏,管理周朝的書籍,並通覽周籍,有著深厚的學識和智慧。約前523年孔子曾向老子問禮,並探討了周禮及人生哲學,孔子對老子推崇備至。前516年,周室內亂,相傳老子蒙失職之責,辭官歸隱,西出函谷關,路遇函谷關守官關尹,受關尹請求之後著書上下兩篇,共計五千言遺世,便是我們通常所說的《道德經》。
  • 孔子與老子的思想誰的更勝一籌?
    孔子和老子在當時曾經會晤過一次,兩人對彼此的觀點和有興趣的問題互相交流,孔子走了很遠,老子還站在那裡久久凝視,「曲高和寡」,兩人的靈魂深處都是孤獨的!「陽春白雪」來形容老子,用「下裡巴人」來形容孔子,老子格調再高也得娶妻生子、柴米油鹽,孔子就像小品裡的「趙本山」,說到喜劇小品誰也繞不過去趙式詼諧。
  • 孔子與老子誰更厲害?看看他們對美色的態度就知道了!
    孔子與老子雖然是同時代人,並且都是流傳了兩千多年的思想家,但是孔子與老子的評價,卻總是沒有取得一致。有的人說孔子更務實,有的人說老子更高遠,那麼,到底誰要厲害一些呢?首先,我們需要比較一下孔子與老子的相同之處。
  • 道家老子的弟子都有誰?孔子師事老子
    據《文子·上德篇》記載,道家老子跟隨常樅學習。那老子的弟子都有誰呢?《老子列傳》記載,老子出函谷關,勉力為關尹著書「上下篇」。關尹,又稱關尹子,尹為官名,其名喜,即尹喜。一說尹喜又名環淵。尹喜的著作為《關尹子》。
  • 老子送孔子三句話,孔子自嘆不如老子,老子如龍也
    有學問,有見識又能說話的人最容易給自己帶來禍患,因為他會揭露別人的短處。為人子者毋以有己,為人臣者毋以有己。你既然做別人的子女,就別天天只想著自己,要為父母多想一想。作為臣子的,不要總想著自己利益,要為自己的君主想一想。富者贈人以金,我沒有金子,就贈你這幾句話吧!老子認為孔子流於形式,太拘泥於周禮。
  • 孔子與老子的這短對話,經典又有智慧!
    否則,人未至而聲已聞,體未至而風已動,張張揚揚,如虎行於大街,誰敢用你?」解釋:老子說,為什麼不學習水的德行呢?孔子說:水有什麼德行。老子說:上善若水,水利於萬物而不爭搶,處在眾人厭惡的地方,這是謙卑的德行。
  • 孔子和老子誰的地位高,為什麼老子是神仙而孔子不是
    在中國孔子的地位要比老子高,在世界上老子的影響力要比孔子大,在思想的深度以及學識的淵博上老子勝孔子一籌。至於老子被列入仙班,而孔子未被列入,就如孔子被尊為至聖先師,而老子沒有一樣,因為他們根本就不是一個學派。
  • 老子和孔子誰更厲害?一個小學老師,一個大學老師!
    孔子不止於說教,更是行動派,由每個人知禮而行禮,推及到人際的和諧,進而推及到國家的昌隆。孔子希望人人成為君子,人人知禮而行禮。是對人道的發揚和推動。孔子立人倫,未必是他認為這是唯一正確的標準。而是禮崩樂壞,天道已經不能成為人們追求認可的東西。需要一種更實際的東西來替代。這是孔子的仁,也是孔子的道,更是後世認為的人道。
  • 老子和孔子誰的學問高?
    個人認為應該是一樣的,很難去分別誰高誰低。老子和孔子都是各自教派的創始人,兩人的文化也都影響中華歷史上千年。無論是地位還是文化對後世的影響都一樣的。老子世稱「李耳」、「李聃」或「老聃」,是道家的創始人和代表人物。其思想核心是樸素的辯證法。
  • 老子和孔子誰更偉大?誰對人類的貢獻更大?
    如果非要從兩人之間爭出個第一來的話,我個人的立場是支持老子。因為從哲學角度來講,我認為老子的思想比孔子的思想更純粹。老子是屬於哲學的老子,是真正的哲學家,而孔子一定程度上是屬於政治的。孔子是站在一個國家的立場,從憂國憂民的層次來闡述總結他的思想,從政府到個人,從制度到道德,他的思想裡面關注的是社會的本身,而不是跳出當下社會把目光投射到宇宙萬物的高度。而老子,套用一句話來說,他的徵程從來不是眼下時代的發展,而是星辰大海。
  • 孔子3見老子,老子說了3段話道出傳承千年的智慧,值得後世學習
    兩人離別時,老子指著黃河說道:「你為何不能學習水的德行呢?」孔子不解,問道:「水的德行又是怎樣的?」老子回答說: 「善行的最高境界就像水一樣,滋潤萬物而不爭名逐利,處於天下眾生所厭惡的地方,反而更接近於道,這是謙虛的德行;江河之所以能夠成為一切河流的歸宿,是因為它善於處在下遊的位置上,成為百穀之王。
  • 孔子、墨子、老子,這三位百家爭鳴的代表人物,到底誰更厲害?
    諸子百家其實有上千家之多,但是真正影響較大的不過十家,分別是儒、墨、道、法、陰陽家、縱橫家、名家、雜家、農家、小說家。十家之中以孔子、墨子、老子三人為代表,形成了中國最早的哲學體系。那麼這三位同時期的人傑,到底誰更厲害呢?
  • 孔子三見老子,老子說了三句話,道盡天道玄機,傳承千年的智慧
    吾所見老子也,其猶龍乎?學識淵深而莫測,志趣高邈而難知;如蛇之隨時屈伸,如龍之應時變化。老聃,真吾師也!」這是「孔子問禮於老子」後,孔子對老子的評價。雖兩人所持觀點不同,但是文化同源,求同而存異,中華文化才能豐富多彩。
  • 儒家有孔子,道家有老子,孔子和老子哪一位貢獻大?
    雖然每個學派都有其各自的鮮明特色,但是入世意味頗為濃烈的儒家,以及出世意味頗為濃烈的道家,直到今天,亦是最受人們的歡迎的學派。儒家有孔子,道家有老子,孔子和老子在我國歷史上的地位,幾乎難以撼動,那麼這兩位大先賢,哪一位貢獻大呢?1、儒家孔子,道家老子各有千秋,不可籠統對比首先,我們要有比較的原則。
  • 孔子曾求學於老子,孔子從老子學到了什麼?
    老子對孔子的教誨,讓孔子對老子的崇拜,如滔滔江水連綿不絕!老子是楚國人,他創立了道家學說,後來更被尊稱為中國道教的始祖,中華民族偉大的思想家。在世界文化史上,老子也是最偉大的哲學家之一。孔子對老子仰慕已久,很早就計劃去拜見,向他請教關於禮的問題。但「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萬事俱備,孔子就差錢了。幸好孔子開辦的私人學校,有兩個有錢有勢的「官二代」,他們是魯國執政孟僖(xī)子的兒子,一個叫孟懿(yì)子,另一個叫南宮敬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