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認為老子更有智慧,因為老子的智慧源於天道與大自然,而孔子的一些言論,多半是自己人生志向與內心情感的抒發。
老子的《道德經》開篇就是「道可道,非常道」,講的是天道,大自然的規律,立論深遠,智慧非凡。其中,如「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這個句話就非常具有辯證思維,也很符合大自然與人類社會運行及發展的規律。
而孔子,看其言論,多半是一些人生哲理,如「既來之,則安之」,「是可忍,孰不可忍」,「言必信,行必果」,「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戚戚」等,都是講一個人要怎樣處世,怎麼修為的,境界完全沒有老子的高,談不上有什麼大道。
以致後來他晚年開始學易,感嘆世事的無常,寫下了「君子不知命,無以為君子。」這句感嘆人生命運奧妙無窮的話語。
可見,孔子曾經去拜訪老子,是真的,老子是孔子的老師也是真的。
至於孔子為什稱為「聖人」,名氣比老子大,那是孔子的言論更符合當時統治者的須要,能為統治者提供一套統治人民思想的倫理道德,而老子的言論太高深,則難以讓人讀懂及普及。
當然,上述只是本人的觀點,並不代表所有人,有不同看法,歡迎大家下方評論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