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拼多多做新品牌:半年銷售5000萬,但虧了40萬

2020-12-18 燃財經

燃財經(ID:chaintruth)原創

作者 | 閆俊文

編輯 | 饒霞飛

半年之前,一家毛巾代工廠老闆徐堯和他的朋友在拼多多的扶持下,成立了自有品牌「甄簡良品」,在這短短半年裡,銷售額預計破5000萬元。

但徐堯並不開心。因為新品牌目前還處在虧損之中,半年時間大約虧40萬元。雖然他稱之為「可接受的虧損」,但盈利方式尚未明確。

更讓人沮喪的是,這兩個月,他一直努力在線下商超推薦「甄簡良品」,但上述銷售奇蹟敲不開大型商超採購部門的大門,商超大多不認「拼多多」品牌,對方流露出不信任,覺得拼多多上9.9元的東西沒好貨。

這是拼多多從2018年提倡的「新品牌計劃」和C2M模式的一個案例。在C2M模式下,C端,獲得了性價比最優的商品,平臺則獲得了流量。但在M端,有苦有樂,一方面,業績在大幅增長,但一方面,這些「擅長生產卻不懂品牌」的廠長們也邁入了從未涉足的深水區,需要面對各種難題,比如虧損、品牌出圈難等。

以下是徐堯的自述,他將揭示,C2M模式中,M的真實生存狀態。

上了拼多多的車

我的老家在河北省保定市高陽縣,這裡生產了中國1/3的毛巾,被稱為「毛巾之都」,當地幾乎家家戶戶都在從事和毛巾相關的行業,這是一個附加值和技術門檻都不高且競爭激烈的紅海市場。在當地頭部幾家公司的壟斷下,中小工廠只能為品牌做代工。

我們當地的領頭羊是三利集團。2008年當兵退役之後,我曾在裡面工作過一段時間。2009年,我結婚之後,離開了三利集團,做過一段時間毛巾原材料面紗的生意,給高陽縣的毛巾廠供面紗。

但是好景不長,大約在2011年的時候,我供貨的毛巾廠毛巾滯銷,無法按時回款,面紗廠的資金鍊斷了。後來,在朋友的建議下,我乾脆自己做毛巾加工工廠。

我是在2013年開始辦工廠的,主要做毛巾,毛巾利薄,利潤也就在16-20%之間。一開始,我在高陽縣城租了一個門臉做批發。當時做的主要是線下,如果有量,我加價1毛錢就走貨。工廠不求價錢多高,不賠本、有點薄利,只要轉得快就行。

後來,我在淘寶上開了一家店。那時,淘寶還是很能走貨的,用手機拍幾張圖片上傳到店鋪,流量和顧客就來了。

兩三年前,淘寶不好做了。主要的原因是流量成本太高了。一天花6000多元買「直通車」的流量,已經沒有盈利空間了。另外,淘寶太普及了,很多我們當地的批發商都在做淘寶店,這導致競爭非常激烈,利潤空間就越來越小。

阿里成立天貓店後,雖然說是與淘寶互補,但在我們看來,競爭大於互補,我們這些中小商家想要升級找不到門徑。天貓店很值錢,前段時間,我有一朋友,賣天貓店賣了30萬元。他是天貓店剛出來時就註冊了,還是全品類店。

我想升級做天貓,但天貓店太貴了。如果想將淘寶店鋪升級為天貓店,需要掏一筆6萬元的保證金,還要交6萬元的年度服務費。店鋪每年完成銷售額18萬元,退還一半保證金3萬元,完成60萬元退還全部6萬元,另外,還要扣除5個點的佣金。

聽朋友說,開天貓店還得有人,有關係,送禮才能有資格開天貓店。後來看新聞報導說,今年12月初,阿里查處了近20名涉及廉政問題的阿里小二,涉及手機、服裝等的招商,其中一名男裝招商小二受賄逾千萬元。現在看來,朋友說的也許是對的。

淘寶的小二來我們這邊,不太搭理我們這些中小工廠,他們只關注那些知名品牌大廠,比如三利集團等。

我工廠最多的時候有五六十號員工。2018年的時候,我進了6臺新設備,每臺價值30多萬元。進了機器後,一個人可以看顧兩臺設備,我削減了半數的人工,他們每月的薪資達到了七八千元。每月養設備和工人的開支,壓力還是挺大的。線上淘寶走不了大件貨,線下利薄,逐漸整個工廠的運轉就不太好了。

有一次,我看到我門臉旁邊的快遞站整天走貨,一問,才知道,走的是拼多多的貨,那時候,我開始決心要走拼多多。

我們是源頭工廠,誰能和我們在拼多多上打價格戰?最普通的毛巾,成本只有兩三元錢,加上物流費用,9.9元甚至腰斬的價格,我們仍舊可以維持競爭優勢。

做了幾個月,我就拿到了拼多多平臺毛巾類目銷量第一名。後來,拼多多的小二來我們這邊,主動請我們吃飯,或者吃飯AA制,送禮他們也不收。聽說拼多多管理嚴格,小二不收禮,更不敢收回扣。

我做了淘寶好幾年,沒去過一次杭州。但自從做了拼多多店後,我一年要去三四次上海,那是拼多多的總部,市場部和商務部的人給我們所有代工廠的人在一個大會議廳開會,教我們怎麼獲得流量,怎麼運營店鋪。

2020年6月,拼多多商務部門的人找到我,建議我和石家莊兩家做家紡的工廠一起,重新做一個品牌。拼多多將這稱之為「新品牌計劃」。他們建議我們購買某大品牌下的一個子品牌,「甄簡良品」,在他們看來,直接購買的品牌有基礎名譽,好打開市場。

以前,我們主要做代工,給潔麗雅等著名品牌代工,也給一些大批發商走貨,批發商生產出的貨物不「匝品牌」,留出邊上的針腳,發給批發商,他們自己縫上商標。這部分產量佔到我們產量的8成。

現在,電商平臺找到我,竟然要給我們做品牌的機會,還是挺激動的,畢竟有自己的品牌,就可以拿到溢價了。天貓上一塊最普通的方巾毛巾,三利集團的天貓店可以賣到20多元,幾乎一半的利潤,這就是品牌溢價。

我那時就感覺,做個新品牌,這將是拼多多最好的紅利機會。

平臺的扶持

有了新品牌後,拼多多會給予各方面的扶持。

拼多多偏好扶持品牌。比如,雙11期間,如果拼多多APP上有10個資源位,有8個會給到大品牌,只有兩個能給到白牌。

為了扶持我們,拼多多特意開了品牌發布會,有20多家媒體到訪,聲勢很大。除了營銷扶持,拼多多還以C2M模式來參與我們的生產,平臺給我們提供數據支持,比如關鍵詞熱搜指數、飆升指數等。

一開始,我想,這種模式太好了,將我們以前不確定的事情變得確定。這種訂單生產的方式,起碼生產出的貨物是走在現實需求前面的。

拼多多和我們的溝通方式很簡單,就是打電話。比如平臺上,哪些關鍵詞搜索量飆升,哪些新品類有起來的苗頭,拼多多的小二就跟我們打電話溝通。也就是說,我們的生產,拼多多是深度參與的。

拿到新品牌之後,就是擴充產能,我將一部分代工產能直接轉產「甄簡良品」。利用平臺扶持的流量政策,打爆款。

我有位合伙人陶子龍,他因一次在拼多多開直通車(投廣告)一天「燒」(投)了8萬元而得名,他名下的代運營公司,在拼多多上年銷售超過1000萬元的店鋪有十幾家。我們最不缺懂流量遊戲和運營技巧的人。

結果,雙11期間,我們拿到了拼多多家紡類目銷售冠軍;從6月份上線伊始,單月銷售就破千萬元。

我知道,單純憑藉自身的產能並不能在短時間內獲得規模優勢,這樣的投入成本太大,資產太重。所以,平臺和我們幾個人想出的辦法是聯合其他毛巾店鋪,品牌授權,聯合生產。產業帶垂直聯合,比如高陽的毛巾和河北石家莊深澤布藝的整合。

我們當下的政策是,其他店鋪申請使用我們的商標,籤訂1年的合同,繳納1萬元保證金,不收取其他費用,但接受我們的品質標準和監督。目前,獲取我們授權的門店超過40家毛巾類店鋪。

618期間,拼多多向我們反饋說,「珊瑚絨材質家用品」搜素指數飆升。在開學的大背景下,我判斷這個數據可用,當下就決定,尋找一家專供「珊瑚絨材質」的店鋪。發動朋友找到店鋪後,鑑別資質,完成籤署,貼上「甄簡良品」的商標生產。

這種加盟店模式的好處就是,在C2M模式下,當平臺反饋數據給我們時,可以快速構建供應鏈而不是改革自己的生產線。這與傳統外界對C2M的認知不一樣。這種模式輕資產,試錯成本低。

我們的授權合同一年一籤,如果出現了消費者投訴多的狀況,我們讓商家自行解決,如果次數多了,我們直接取消授權。我們和平臺官方也會不定時抽檢,用普通消費者的名義隨機買貨,假的,假一罰三或者罰十,是真罰。

拼多多專門有個抽檢部門,如果他們得到消費者反饋有假貨橫行時,就會對店鋪進行罰款,甚至關店,所得罰款全部以「優惠券」的方式返回消費者,所以,你可以看到拼多多有很多優惠券。

使用了「甄簡良品」品牌的店鋪,每月走貨量都穩定在兩萬單以上,而這些工廠店鋪,如果純做線下生意,訂單量並不穩定。之前因為疫情影響,摧毀了不少中小工廠。現在他們有錢賺,就不會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

虧損的現實

一切看上去都很美好,似乎一個新品牌與商業帝國即將興起。但實際上並沒有那麼美好,快速擴張或者其他原因導致我們這個新品牌仍處在「虧損」的尷尬境地之中,據我估算,這4個月下來,虧損在40萬元左右。

我們總結出了幾點原因,大概可以歸納為幾點。

第一,我們採取的是低價策略。比如618,雙11,利用低價策略打出我們的知名度。其他品牌的80克毛巾可能賣出20多元,那我們就100克按同樣的價格賣,只要不虧本,我們甚至可以成本價賣。

第二,這個品牌是拼多多扶持起來的,所以,目前,我們的銷售渠道僅限於「拼系平臺」,知名度也局限在平臺內。儘管拼多多官方沒有明確表示,這款產品被拼多多壟斷,但內在意涵,我們都懂。

第三,代運營和培訓服務的成本太高。我們的代運營公司,免費負責被授權店鋪的運營培訓,這部分人工成本佔據了虧損的大半。一些店鋪不懂運營,我們就得投入成本,對他們進行培訓。

我和我的合伙人並不著急盈利,我們預計明年的時候可以實現不虧本,或者實現盈利,盈利的模式我們還沒有明確。但我們目前只想把品牌做大,讓更多人知道它。

拼多多的一位大哥,也是我的老鄉,告訴我,拼多多的流量很大,但轉化率很低。和淘寶相差不大的用戶體量,但營收還不到淘寶的1/10。他給我看了拼多多和阿里巴巴的營收,拼多多第三季度營收142.1億元;阿里巴巴第二財季營收為1550.59億元。這個差別很大。

不過,有一點毫無疑問,現在我們這條路徑應該是可以跑通的,只是需要時間。比如三隻松鼠,他們是典型的「淘系品牌」,我觀察過這家的模式,就是典型靠平臺用流量捧起來的,並且開始的時候,他們還沒有自己的工廠。品牌起來後,現在他們在線下鋪門店,發展挺猛的。

代工廠的生死局

實際上,我們還要面對更多挑戰。從代工廠向品牌生產商轉化,除了內部挑戰之外,更有外部挑戰。

拿到拼多多的門票,並不意味著通向世界的大門已經完全打開。流量和低價策略並不總是適用。

這兩個月,我一直在線下商超推薦「甄簡良品」。我一個月去三四次浙江、江蘇等地,挨家挨戶敲開商超的大門,詢問是否需要供貨。但我們那些靚麗的銷售業績敲不開商超採購部門的大門。對方流露出不信任,覺得拼多多上9.9元的東西沒好貨。

低價並不總是萬能藥。線下超市更喜歡南方生活、潔麗雅等大牌,儘管在品質同等的狀況下,後者在超市的公開售價是我們的幾倍。

2020年315晚會上,高陽毛巾被點名。晚會上指出,高陽有一些廠家用下腳料再生棉等原料造毛巾。晚上播出後,迅速引發了行業內震動。除了品牌商之外,對於部分代工廠而言,無異於吃飯的飯碗被打破了。

這件事是某個毛巾大品牌捅出來的,他們甚至在事後發短視頻點名,教我們怎麼做毛巾。我和幾位行業朋友吃飯聊這個事。大家都知道,問題的確存在,但雪崩下來,沒有誰比誰更無辜。大家都心知肚明,為什麼這件事情會被媒體捅出來,但大家都不說話。

圖 / 《在遠方》

代工廠想出頭,想成長,甚至想掀翻牌局,重新洗牌,這個行業的既得利益者怎麼可能不打擊你?只不過,我們現在影響力只限於拼多多系統內,還沒出圈,還不值得他們出手,但這一仗遲早得打。

去南方城市多了,我很羨慕義烏、杭州等地。據我所知,義烏的物流成本已經降到了一兩元,而北方這邊更貴。在北方,快遞成本佔了很大一部分比重。這也意味著,我生產出的白牌毛巾,發貨到義烏,他們貼牌之後銷售,仍然有利潤空間。

但在高陽,毛巾企業之間相互傾軋,爭奪用戶,打價格戰,使得利潤空間越來越低。我不怕價格戰,就怕對方用次品和我打,這樣的糾紛過去有很多,這也是我想做品牌的原因之一。

我想聯合其他企業成立一個毛巾行業的電商協會,我也跟拼多多華北地區的人聊過,對方也說可以,但也有難題,這個協會必須引進一些地方領導擔任重要職務。我跟拼多多的人說,必須是商家主導這個協會,不然寧肯不成立,如果外行領導內行,肯定做不好。

*題圖以及部分配圖來源於視覺中國。

*免責聲明:在任何情況下,本文中的信息或所表述的意見,均不構成對任何人的投資建議。

相關焦點

  • 冰淇淋品牌冰雪皇后正式入駐拼多多 首日銷售逾1萬單
    DoNews10月13日消息(記者 翟繼茹)拼多多宣布全球知名冰淇淋品牌冰雪皇后(DQ)已經正式入駐平臺。數據顯示,開店首日,DQ旗艦店訂單量突破1萬單。據介紹,目前,DQ在拼多多平臺銷售的40種冰淇淋電子券均參與百億補貼、萬人拼團等優惠活動。
  • 南轅北轍,拼多多到底在拼什麼?
    最近新發的三季報把這家社交電商再度拋上風口浪尖,營收依然增長,但虧損23.35億元遠超去年同期的10.98億,也高於預期的12.22億,曾經飆至中國網際網路市值Top5的拼多多股價大跌23%,再度被百度、京東、網易反超。
  • 寧夏與拼多多達成戰略合作,新電商助塞上江南農業發力國內大循環
    拼多多聯合創始人範潔真也表示,拼多多將全心全意不斷探索、完善對寧夏企業,特別是優質、特色農產品企業的幫扶舉措,把「寧夏優品館」打造為省域優品線上展銷樣本,利用平臺消費者規模優勢、數據優勢、技術優勢,推動優質產區完成種植、營銷、銷售全方位的轉型升級,助力寧夏農產品企業擴大自主品牌影響力。  據了解,已經有多家入駐「寧夏優品館」企業入選拼多多「百億補貼」。
  • 賣山寨貨的拼多多被山寨:「拼少少」要做社交電商界的「天貓」
    落款是深圳虹新零售企業管理有限公司,鉛筆道在拼少少客服的朋友圈裡看到。許是拜訪的人太多,公司不得已豎起了牌子。這家同樣主打低價拼團的社交電商平臺「拼少少」,借著前不久在美國上市的「兄弟」拼多多的名氣,產品還沒上線,就紅了。根據企查查信息顯示,拼少少隸屬深圳虹新零售企業管理有限公司,大股東張靜波持股60%,張勇持股40%,公司註冊時間是2016年9月30日。
  • 拼多多的優勢、品牌商的抉擇和經銷商的生死
    作者:陳維龍-01-拼多多被忽視的核心優勢新經銷報導了近期拼多多的一件事,特別有意思,這件事體現了拼多多在社區團購的一個核心競爭力,現在分享給大家因為拼多多就是靠做這事起家的,大到蘋果手機小到衛生紙都被拼多多「玩」過一遍,都是拼多多的資源。除了價格對用戶的影響外,對於擴充品類、SKU,提升品牌效應有巨大影響。很多社區團購平臺賣網紅爆款(不穩當、不可複製),賣白牌(不穩定、複製性差、周期長),拼多多直接賣一線品牌,賣核心品類,非常穩定,可複製性極強,用戶接受度高,周期短。
  • 借力新電商拼多多 貴州銅仁「95後」半年成為「鄉村帶貨王」
    周方棚是印江縣多乾電子商務有限公司的總經理,2020年4月,他帶著年輕人的銳氣「殺入」新電商平臺拼多多,僅僅半年多時間,就把印江當地出產的金香橘、辣椒、藠頭、南瓜熱賣到全國各地,創造了近千萬銷售額,成為當地小有名氣的「鄉村帶貨王」。
  • 拼多多如何做扶貧電商?
    「還在堅持踏實做扶貧電商的網際網路公司,都是令人尊敬的中國好企業!」前不久我發過這樣一條朋友圈動態,有的人說有拼多多,有的說快手也在做,有的還補充了本來生活,字節跳動上線「值點」時也以「三農」為突破口;當然還有農村淘寶和京東,如大家所見,對於農民創業貢獻更多體現在物流配送末端上。
  • 國產化妝品品牌進入「戰國時代」:借力拼多多謀劃彎道超車
    「我們看到了明顯的銷售提升,自然使者產品電商渠道復購率超過35%,70%的消費者是90後。」 此外,臻顏化妝品公司還基於拼多多的消費數據,在一些細分品類做產品創新。該公司在拼多多開店僅2月之後,其開發的手膜和足膜產品,已經成為該品類的銷售前兩名,客單價在20元左右,月均單量超5萬。 電商平臺的數據,正在反推生產端的改變。
  • 65年民族品牌海鷗手錶借力拼多多再轉型
    (記者文雪梅)曾生產中國第一塊手錶、有著65年歷史的民族品牌海鷗手錶藉助新電商平臺實現再轉型,正在實現新的飛躍。7月底,海鷗手錶在拼多多上開了第一家旗艦店。店鋪剛開,8月2日,店鋪裡一塊單價1萬的海鷗牌手錶就被人買走了。
  • ...品牌」白雪文具全線發力拼多多,借力新電商打造「中國的百樂」
    陪伴90後走過校園時代的「國民書寫品牌」白雪文具,如今借力新電商拼多多,繼續成為00後、10後的書寫工具首選。自2018年入駐以來,白雪文具已逐漸坐穩拼多多中性筆類目的前三名,如今,各種筆類商品在拼多多平臺月銷量接近千萬支,深受消費者好評。
  • 全球第一冰淇淋品牌DQ正式入駐拼多多
    10月13日消息,《電商報》獲悉,全球冰淇淋第一品牌冰雪皇后(DQ)近日正式入駐拼多多。該品牌40種冰淇淋電子券均參與百億補貼、萬人拼團等優惠後動,優惠力度達到近7折。開業首日,訂單量突破1萬單。其中,暴風雪系列賣出逾5000份。
  • 解碼雙循環格局下的新發展機遇 拼多多「新品牌計劃」講述中國高端...
    在此趨勢下,從初出茅廬到在接近飽和的電商零售市場殺出重圍的拼多多也正處在關鍵時刻。今年,拼多多憑藉在消費端與供給端雙向積累的能力及優勢,順應「雙循環」新經濟趨勢,也迎來了全新的發展階段。在最新發布的三季度財報中,拼多多首次單季盈利4.66億元,單季度用戶增長近5000萬,年活躍買家數達到7.31億。
  • 「國民書寫品牌」白雪文具全線發力拼多多,借力新電商打造「中國的...
    陪伴90後走過校園時代的「國民書寫品牌」白雪文具,如今借力新電商拼多多,繼續成為00後、10後的書寫工具首選。自2018年入駐以來,白雪文具已逐漸坐穩拼多多中性筆類目的前三名,如今,各種筆類商品在拼多多平臺月銷量接近千萬支,深受消費者好評。
  • 拼多多:農村包圍城市
    2月15日,剛剛完成新一輪FPO的拼多多宣布,繼2018年對「品牌下鄉」補貼5億元人民幣之後,平臺將在2019年繼續聯合百大品牌,定向直補不低於5億元人民幣,以促進「品牌下鄉」和農村市場消費升級。農村,這個被電商巨頭覬覦已久的廣闊天地,有著與城市截然不同的社會結構。
  • 廣州化妝品國貨品牌崛起 拼多多新品牌計劃推出
    中新網廣東新聞11月2日電 (方偉彬 張小磊)廣州化妝品新品牌計劃大會2日在白雲區舉辦,拼多多聯合丹姿集團推出國貨化妝品新品牌「萃潤」。記者從拼多多方面獲悉,這是繼珀萊雅、歐詩漫、上美、百雀羚之後,第五家本土化妝品巨頭加入新品牌計劃。本次大會反映出多個國內化妝品發展走向,如個性化消費需求加強、反向定製催動高性價比產品、品銷合一、男性消費者在護膚化妝品上消費攀升等等。
  • ...利用3+1個品類進行突破,「拼品牌」與多多買菜推動飛輪效應
    拼多多的自營板塊在2017Q1之前是農產品銷售,2016年農產品直營銷售GMV為4.6億元,佔比16年GMV90%。根據億邦統計,拼多多2020年已與廣東省農業農村廳、湖北省農業農村廳、寧波市、武漢市等籤訂戰略合作協議,協議框架包括未來3年,平均每月不少於1場助農直播。截至5月,拼多多「市縣長直播間」累計帶動助農產品銷量超過8.5億斤,直接幫扶農戶超過35萬戶。截至2019年末,拼多多農產品活躍商家共計58.6萬戶,累積帶動超8.6萬名「新農人」返鄉,平臺的農業生產者超過1200萬人。
  • 拼多多介入星巴克咖啡中國原產地 能否邁過品牌散亂門檻
    距離星巴克烘焙工廠將雲南咖啡豆選入原料矩陣的一年後,電商品牌拼多多也介入這一咖啡基地。佔據99%國內產量,僅1.7%的國際份額,在咖啡產業鏈條利潤佔比極低的雲南咖啡豆,目前尚未形成高認知度的自有品牌。4月22日,拼多多宣布計劃推出1000個「多多農園」項目,首站落戶雲南保山,後者將藉助拼多多銷售當地的咖啡。
  • 電商平臺激戰鼠年年貨節 拼多多賦能新消費加速農副品牌數位化升級
    全品類百億大促拉動5億用戶需求中國網科技從拼多多方面了解到,年貨節期間,拼多多除了將發放總額高達40億元的紅包之外,將重點與三十萬品質商家以及近千家頭部農副產品品牌聯手,打造「年貨系列萬人團」「百億補貼」「限時秒殺」「多多果園」等多個搶購活動和現象級入口。
  • 大提琴手成為拼多多鹹鴨蛋頭部商家,全年鹹鴨蛋銷售突破三千萬元
    上午,他收穫兩份喜訊:一是拼多多的喜報,榮膺拼多多鹹鴨蛋頭部商家;一是止當日上午,全年蛋品銷售突破3000萬元。不過這位28歲的「鴨蛋大王」最讓熟悉的朋友們津津樂道的反差萌就是:他原來其實是學美聲的,還曾是樂團的倍大提琴手。大學鼓搗物流挖到第一桶金 大提琴手返鄉賣鴨蛋「也許是因為我天性愛折騰吧。」
  • 拼多多:新電商賦能農業新生態
    作為中國最大的農產品上行平臺之一,拼多多2019年實現農(副)產品成交額1364億元,2020年有望突破2500億元,依託「農地雲拼」體系,拼多多平臺單品訂單量10萬 的爆款農產品超過1500個,較上一年同期增長230%,直連的農業生產者超過1200萬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