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裡有女人和孩子的,水果開銷就成為了每個家庭的一筆固定開支。丁哥
不算是愛吃水果的人,一家四口每個月會支出400左右用於購買水果。不曉得你們家花費如何?
今天帶來的一個主人公叫肥仔哥,他在中山大學附近開了一家面積30平左右的水果店,目前每個月能做到4、5萬的營業額。
很偶然就做了這家店
肥仔哥說,本來這裡只有一家水果店,附近的居民、大學生貪方便都到那家店裡買水果。沒有競爭的結果就是,水果品質也不好,而且價格也不便宜。肥仔哥來這兒走親戚,聽到親戚抱怨,覺得這裡面有機會,有搞頭,於是就想在這附近開一家水果店。
剛好有家快餐店老闆要轉手,他就接了過來。沒想到,幾乎在他們開張的同時,另一家水果店也在附近新開張了。這樣一來,20米的街上,就有3家水果店。
他們只能想方設法讓自己的店生存下去。
肥仔哥知道他只能比別家的東西好,價格又實惠,才能在激烈的競爭中生存下來。所以他先是買來了3個大冰櫃,把比較貴的進口水晶葡萄,車釐子等放進去,有人買再從雪櫃裡拿出來,保證新鮮。這樣一來,在高價水果上,他們的店就比周邊的店要做得好。大冰櫃採購成本是固定的,但是耗電量比較大,但因為高價水果利潤比較高,所以結果還不錯。
在平價水果上,肥仔哥採用薄利多銷的策略,專做熟客生意。慢慢地,便有了一些回頭客。慢慢地,回頭客變成了固定客。每個星期甚至每天,都有固定客來消費,店裡的收入有了保障。
為了留住這些固定客,肥仔哥常常給他們抹零,比如20.5元,5毛錢就不收了,固定客就更願意來了。
選好鋪的核心標準在客源
肥仔哥的鋪子是臨街的,而且旁邊中山大學的宿舍區,成熟小區也有好幾個,所以基本客源有保證。
因為是外地人,所以肥仔哥還將鋪子改造成了前鋪後屋的格局,這樣能省下一筆房租的開銷。
小生意要開源更要節流
肥仔哥開這樣一家店鋪的起步資金大約5萬塊。房租佔了大頭,4個月的租金是2萬塊,然後3臺冰櫃一共花了6000多元,加上初期進水果的錢和裝修店面的錢,一共差不多5萬。
除了固定成本的支出,小店最大一個開銷就是冰櫃的耗電成本了,這一項一個月差不多就是4000多,現在生意比較穩定的情況下,肥仔哥的水果店每個月營業額差不多4萬5,刨除進水果的錢以及部分損耗,每月的純利潤大約有6000元。
肥仔哥哥說,做水果生意,最重要的就是保鮮,而給水果保鮮的最好辦法,就是儘快把水果賣出去,所以最重要的「生意經」就是多留住一些固定客。此外,他還透露了一個「秘密」:晚上有老鼠偷吃水果,所以店裡還專門養了一隻貓。
看了肥仔哥的案例,有沒想馬上去開一家水果店的衝動?雖然現在正值水果消耗量旺季,還是要三思哈,攢點錢不容易。另外,哈姐再補充幾個開水果店小貼士:
1、 開店位置有講究
對於一個水果店而言,至關重要。據小編觀察,在醫院附近有很多水果專賣店,而且規模較大,主要經營進口水果;而在居民小區附近,也是水果店集中的地方。
2、 「看」上去要有檔次
為了讓顧客感覺水果擺放整齊、種類繁多,不少店特意在店鋪兩側的牆上裝上鏡子,這樣,乍一看去,各種水果琳琅滿目,非常搶眼。
3、 搭上網際網路+的順風車
要適當地嘗試新鮮的品種;最後不要只局限於店面經營,如果有精力,也可以適當地跑一跑有需求的單位,做長期合作生意。當然也可以開發朋友圈賣水果以及外賣大家服務,以此擴大經營。
4、 注意事項
水果是應季商品,並且是消耗品,一次不要進貨太多,還要保存得當,可以添設冰箱用於冷藏水果,一般來說,適合水果的保存溫度介於攝氏7度~13度,有些水果需要更低的溫度,例如蘋果、葡萄、桃子、李子、柿子等。不過不是每種水果都適合放進冰箱保鮮。有些水果天生「怕冷」,像一些原產於熱帶的香蕉、芒果、木瓜等,放入冰箱反而會受「冷害」,造成果皮上起斑點或變成黑褐色,破壞水果品質和風味。
水果店、水果攤兒如今遍布於各生活小區和各大超市,門檻不高,但經營規模卻相差甚遠。每逢夏天,我們還常能看見開著卡車來賣熱銷水果的,相當於一個流動水果鋪子,競爭在無形之中就增大了。
一定要時刻專注這個核心問句:你要怎麼和別人不一樣,別人為什麼要買你家的水果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