濟寧人注意了!本月起,企業社保費由稅務部門徵收

2020-12-12 濟寧廣播電視臺

國家稅務總局山東省稅務局、山東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山東省財政廳、山東省醫療保障局四部門聯合發出通知:自2020年11月1日起,山東企業職工各項社會保險費交由稅務部門統一徵收。對徵收範圍、徵收方式及徵收期限等具體事項,《通知》同時給予明確。

記者注意到,此次稅務部門統一徵收的企業職工各項社會保險費既包括企業繳納的職工基本養老保險費、職工基本醫療保險費(含生育保險費)、工傷保險費、失業保險費,同也包括無僱工的個體工商戶、未在用人單位參加職工基本養老保險、職工基本醫療保險的非全日制從業人員及其他靈活就業人員(以下簡稱「靈活就業人員」)繳納的職工基本養老保險費、職工基本醫療保險費。

在徵收方式及徵收期限上,《通知》指出山東省企業社會保險費徵收採用「社保(醫保)核定、稅務徵收」模式。繳費人按照現行方式和渠道向社保(醫保)經辦機構辦理參保和人員變更登記,申報應繳納的社會保險費,按照社保(醫保)經辦機構核定的應繳費額向稅務部門繳費。企業應於每月規定期限內向稅務部門繳納當月費款。

同時,靈活就業人員社會保險費徵收採用「繳費人向稅務部門自行申報」或「社保(醫保)核定、稅務徵收」模式,由各市稅務、人社、醫保部門聯合確定並告知繳費人。靈活就業人員按月、按季或者按年向稅務部門繳費,具體期限按照各險種統籌區政策執行。

根據《通知》,稅務部門為繳費人提供「網上、掌上、實體、自助」等多元化繳費渠道。繳費人可以通過辦稅服務廳、政務服務大廳稅務徵收窗口、自助辦稅(費)終端、單位客戶端、電子稅務局、手機APP以及商業銀行等渠道進行繳費。

版權及免責聲明:本網所轉載稿件、圖片、視頻等內容僅出於向公眾傳遞更多信息的目的,不希望被轉載的媒體、公司或個人可與我們聯繫(jnxww@163.com),我們將立即進行刪除處理。所有文章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

相關焦點

  • 15省市同日啟動社保費稅務徵收,專家稱「老闆莫慌」
    社保核定、稅務徵收自我國社會保障制度建立以來,社會保險費就一直採取「二元」徵收的模式,即一部分省份由社保部門徵收,一部分省份由稅務部門徵收。今年11月之前,全國所有地區的城鄉居民社保費和機關事業單位社保費,以及18個省(區、市)和3個計劃單列市的企業社保費交已經由稅務部門負責徵收。其他13個省(區市)、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和2個計劃單列市的企業社保費,由社保(醫保)經辦機構負責徵收。
  • 社保費轉歸稅務機關徵收,繳納社保費,近期熱點問題要知道!
    一、社保費入稅的基礎事項根據規定自2020年11月1日起,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費、基本醫療保險費、失業保險費、工傷保險費、生育保險費等各項社會保險費陸續交由稅務部門統一徵收。那麼,當前社保費具體徵收模式有哪些呢?
  • 由當月徵收改為次月徵收!湖州市區社保費個人繳費部分屬期調整
    7月6日,記者從湖州市人力社保局獲悉,從本月起,社會保險費徵繳模式由當月徵收調整為次月徵收,在職職工個人社會保險費的徵繳時間往後順延1個月。圖片來源於網絡調整後,實行社會保險費自行申報繳納的單位和個體工商戶7月份向稅務部門正常申報繳納單位部分各項社會保險費,個人繳納部分稅務申報系統無提示數據無需填報。8月份起正常申報繳納上月單位部分和個人部分應繳納的各項社會保險費。
  • 深圳社保交由稅務部門徵收,對企業和個人有哪些影響?
    深圳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網站 國家為了提高社會保險費用的徵管效率,將各項社會保險費用交由稅務部門統一徵收,也就是我們常說的「社保入稅」,這項規定原本計劃在2019年的1月1日開始實施。 現在,這項政策已經落實執行,深圳先行!
  • 注意啦!防空地下室易地建設費劃轉至稅務部門徵收!
    注意啦!防空地下室易地建設費劃轉至稅務部門徵收!,平穩有序推進水土保持補償費等四項非稅收入劃轉工作,現就有關事項通知如下:一、自2021年1月1日起,將水土保持補償費、地方水庫移民扶持基金、排汙權出讓收入、防空地下室易地建設費劃轉至稅務部門徵收。
  • 2019年社保由稅務部門統一徵收,是不是全國社保已經聯網統籌?
    2018年,國家提出了社會保險費徵繳制度改革,社會保險的徵繳工作2019年1月1日之前將移交稅務部門。這一舉措,確實是推動社保全國聯網的重要措施。畢竟大家都知道稅務系統的效率是非常高的。但是,社會保險移交稅務部門,只是國家社保全國統籌的一部分而已。
  • 五險改由稅務部門統一徵收後,你的到手工資社保待遇會有何變化?
    最新公布的《國稅地稅徵管體制改革方案》要求,從2019年1月1日起,將基本養老保險費、基本醫療保險費、失業保險費、工傷保險費、生育保險費等各項社會保險費交由稅務部門統一徵收。雖然只是變了一個收錢的部門,但這個改革直接關係著企業的人力成本和員工個人的錢袋子。一些員工的到手的工資可能會因此而降低,但卻可以讓自己的社保待遇大為提高。
  • 汕尾陸豐稅務部門推動階段性減免企業社保費政策落地生根
    央廣網汕尾12月17日消息(記者官文清 通訊員李海軍 許芬芬)據了解,在貫徹落實國家支持疫情防控工作的各項社會保險費優惠政策的同時,為進一步推動企業復工復產,支持、穩定和擴大就業,汕尾陸豐稅務部門深入企業回訪調研,助力企業紓難解困,有力促進階段性減免企業社保費政策落地落實。
  • 追蹤社保費追繳:稅務部門暫停追繳,避免企業更大恐慌
    圖/視覺中國根據中辦、國辦印發的《國稅地稅徵管體制改革方案》,從2019年1月1日起,各項社保交由稅務部門統一徵收。由於稅務部門掌握企業和個人收入信息,特別是社保費進入金稅三期系統後,漏繳、欠繳社保的行為將無處遁形。
  • 繳費企業輕裝前行 揚州稅務人社部門協同推動社保新政平穩落地
    為了方便企業便捷繳費,國家稅務總局揚州市稅務局協同揚州市人社局,提前對社保費申報系統中執行的費率進行了調整,及時對社保費數據傳送系統進行了維護。企業申報的社保費經人社保門核實無誤後,稅務部門會通過電子銀行系統自動扣繳,整個過程中,無需企業辦理任何額外手續。
  • 一圖秒懂企業社保費徵收那些事兒!
    一圖秒懂企業社保費徵收那些事兒!來源:深圳稅務供稿:社會保險費處編發:納稅服務和宣傳中心喜歡此內容的人還喜歡原標題:《一圖秒懂企業社保費徵收那些事兒!》
  • 湖南2020年社保費稅務代徵常見問題匯總
    答:徵管職責劃轉至稅務部門後,參保登記、轉移接續、權益記錄、待遇享受等仍然由人社醫保部門負責,僅僅徵收和繳費在稅務部門。所以人員異動要先到人社醫保部門去辦理,然後由人社醫保部門將信息推送至稅務部門,進行測算申報繳費。
  • 社保徵收要穩字當頭
    近期,「明年起社會保險費交由稅務部門統一徵收」引發廣泛關注。綜合來看,本次政策調整是提高社會保險資金徵管效率的一大舉措,也是推進我國財稅體制改革的必要環節。然而,考慮到不少企業尤其是中小企業的盈利能力將明顯受到影響,應做好統籌協調並留有足夠的彈性空間。
  • 社保交由稅務機關徵管,這樣的改革好在哪兒?
    根據《國稅地稅徵管體制改革方案》,從2019年1月1號起,基本養老保險費等各項社會保險費,就開始由稅務部門來徵收啦。這是我國社保歷史上一次重要改革。其實,很多人可能不知道,在我國,社保費到底由哪個部門徵收,這個問題曾經爭論了二三十年。這究竟是為什麼呢?
  • 社保費徵管部門變化為何引發擔憂?「養命錢」不能只看短期
    >從明年開始,我國基本養老保險費、基本醫療保險費、失業保險費等各項社會保險費將交由稅務部門統一徵收,目前,各地稅務部門已著手開展徵管職責劃轉交接工作。一些企業擔心社保負擔加重、用人成本上升,也有員工擔心社保繳費增多、實際收入變少。從社保部門劃轉稅務部門徵收,一個簡單的徵管部門變化,既沒有提高社保費率,也沒有改變徵收方式,為什麼就招來眾多對社保負擔增加的憂慮?
  • 專家:社保徵收劃歸稅務的政策、影響及應對措施
    社保局解決有多少人要交,工資是多少,實際徵收的時候社保局委託稅務局代為徵收。以上兩種模式是我們過往中國過去十幾年社會保險管理最主要的模式,基本上各自佔到50%。3)社保由稅務局管,也由稅務局徵收。全國有兩個城市,廣州、廈門,是按照這種方式執行的。  這是現有的社會保險管理模式。
  • 社保繳費比例均降到16%以下,企業員工個人繳費比例是否有新變化?
    我是北京的企業,5月1日後我們的基本養老保險是不是都到稅務部門去繳納? 根據《方案》,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和企業職工其他險種繳費,原則上暫按現行徵收體制繼續徵收,即原由社保徵收的繼續由社保徵收,原由稅務徵收的繼續由稅務徵收,穩定繳費方式,「成熟一省、移交一省」。具體到北京,涉企險種原由社保部門徵收,5月1日起還是繼續由社保部門徵收。
  • 中大管院 | 「社保改嫁稅務」與個稅新法後企業的痛點及用人成本...
    課程主要內容:一、新納稅徵管環境給企業用人成本帶來的影響分析1.社保由稅務部門統一徵收的大環境、給企業帶來的影響分析2.國地稅合併的影響3.社會保險由稅務部門徵繳的影響二、稅務機關與人社部門對接,社保秋後算帳誰說了算?
  • 北京頤和園、天壇門票收入明年起由稅務部門徵收
    北京頤和園、天壇門票收入明年起由稅務部門徵收 張欽/北京青年報 2018-12-14 22:01
  • 人民大學教授、財稅專家朱青:中國社保費主要矛盾是未富先老
    據人民日報中央廚房9月13日報導,明年開始,社保費統一划歸稅務部門徵收。不少人心裡不踏實,嚴格徵收會不會增加企業和個人負擔?對此,上周的國務院常務會議明確,抓緊研究適當降低社保費率,確保總體上不增加企業負擔。 對於社保來說,保障和負擔是一對矛盾,這個問題究竟應該怎麼看?降低社保費率,到底有多大的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