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怎麼上廁所

2020-09-23 史說長安

在上古時期,廁所很簡陋,就是露天挖一個大坑,人們在坑邊上如廁,後來,人們在坑上搭建了小屋。古時候上廁所是一件危險的事情,《左傳•成公十年》記載:晉景公「如廁,陷而卒」,就是上廁所時候掉進糞坑淹死的。

到了漢代,廁所一般設在宅院後方,搭建在高處,下面連通豬圈,這種廁所叫做圂廁。古代還流行一種可攜式的如廁器具,叫做虎子,也就是我們俗稱的夜壺。到了唐朝,由於開國皇帝李淵的爺爺叫李虎,古人講究避諱,於是虎子改為馬子,後來馬子的形制加大,變成了桶形,馬桶因而誕生。

馬桶一經發現,廣受城市居民喜愛,有專門收集運送糞便的職業,在唐宋時期叫做傾腳工,文獻記載:「會世副其業,家財巨萬」,由此看來,掏糞工在唐朝是高薪職業。

明清時期,北京城內從事糞便清運職業的人被稱為糞夫,他們將收集到的糞便運到郊外的糞廠,糞廠將糞便晾曬成肥料賣給農民來獲利。

直到近代普及抽水馬桶後,糞夫的職業才慢慢消失,一部廁所發展史,就是一部人類文明進步史!

相關焦點

  • 古代沒廁所嗎?古人怎麼上廁所?
    俗話說:人有三急,廁所雖小,卻與每個人的生活息息相關。據統計,一個成年人平均每天上廁所6-8次,一年需要上廁所2500次,人這一生大概需要上一年的廁所才算完結,現代人上廁所不會害怕踩上粑粑,也不會害怕沒有紙擦屁屁,更不會挑糞。那麼問題就來了,古代有公廁嗎?古人是怎麼上廁所的呢?出門在外的人如果尿急該怎麼上廁所呢?今天,我們就來探討一下這個有意思的問題。
  • 你知道古人是怎麼解決上廁所的嗎?
    古人的日常生活我們大部分是從影視劇裡了解到的,但一些細小但又不可或缺的東西影視劇裡一般都省略了,就比如廁所。不知道你們有沒有注意過自己一天上幾回,假如一個成年人每天上6次廁所,那麼一年365天就是2190次,古代沒有馬桶,也沒有衛生紙,那麼古人又是如何解決三急的呢?
  • 穿越指南|古人怎麼上廁所?有味道的廁所發展史
    世界廁所組織WTO(沒錯,確實有這樣一個組織,而且確實叫WTO)統計過,一個成年人平均每天上廁所6~8次,算下來一年至少就有2190次。按照平均每次2分鐘、壽命80年來計算,我們一生大約有243天的時間是在廁所中度過的。
  • 古代人怎麼上廁所?漢武帝蹲廁所見大臣,慈禧上廁所精緻
    古人怎麼上廁所?遠古時期,人口稀少,地廣物博,人們面臨著生存這個亙古以來的問題,庇護所和下一頓飯在哪裡都不知道,更不要說關心什麼社會衛生問題,自己怎麼方便怎麼來。春秋戰國時期,當時社會上的「頭條新聞」估計是晉景公去上廁所的時候,掉下去淹死了,你說這事兒……還被載入史冊了。可能也是因為有了前車之鑑,後代君主沒怎麼出過這檔子事。
  • 沒有手紙的古人如何上廁所?
    都說人有三急,前段時間敦煌的「陷阱廁所」事件鬧得沸沸揚揚,不少人因為上廁所的事情吃了啞巴虧。原以為現在的廁所已經非常普及了,即使是公廁普及率也非常高,誰能想到坑人的人花樣還能這麼多呢?既然說到了廁所,我就想到了一個問題,沒有衝水馬桶的古代人是怎麼上廁所的,沒有廁紙的年代又是如何做到便後清潔的?
  • 古人上廁所的智慧
    今天我們聊一聊古人上廁所的那些事兒。很多人會說,這個話題難登大雅之堂,其實也不然。上過廁所的人都有體會,廁所的環境不好,很難影響一個人的心情乃至健康。有一個新加坡的公廁協會的組織統計過,人的一生在廁所裡待的時間加起來超過三年。所以,古人努力的追求更好的如廁條件的過程,就是文明不斷進步的過程。當我們回顧歷史的時候,也無法否認廁所在人類歷史中的重要性。
  • 古代沒有紙的年代,古人上廁所是怎麼結局的
    現代人生活便利,取水、生火都很容易,上廁所用衛生紙擦就乾淨,但在紙還未發明前,古代人如廁後如何清潔呢?每一個國家與朝代,擦拭屁股的用品都不同,中國古代平民基本上就是就地取材,而法國宮廷使用麻繩、英國皇室用鮭魚片,中國古代貴族則會在廁所放木棍與一盤棗子,但棗子究竟有何用途?
  • 故宮一個廁所都沒有,上萬人上廁所怎麼解決?讀完佩服古人的智慧
    故宮內各區域作用不同,如三大殿被用於舉行盛大典禮,養心殿和齋宮區被用於皇帝和嬪妃們居住,然而,偌大的一個故宮,竟然沒有一個像樣的廁所,那麼上萬人住裡面是如何解決上廁所的問題呢?先來說說擁有最高權利的皇帝和嬪妃們是如何上廁所的,他們用的是一個可移動的且為長方體的檀,上完廁所後會有專人把排洩物倒掉,然後清洗乾淨,往檀裡堆香料以備下次使用。太監和宮女們上廁所用的是便盆,用完之後將排洩物倒到指定的運輸車裡,送出宮去。
  • 沒有紙古人上廁所怎麼解決?擦屁股的是要反覆使用的,說來很尷尬
    贈人玫瑰,手有餘香)說到上廁所怎麼解決這個問題我們現在社會當中也有你可能有所了解,我們中國人上廁所解決是用紙來擦屁股而印度泰國可能那邊是用水來衝洗的 這是現代社會,都有差別上廁所是一件煩心的事,可能會用軟的樹葉或者別的等等後來發明了紙,但也並不是每一個人都可以用到,因為古代的紙是很貴的,一般只有貴族也就是有錢人才可以用才用得起,對於普通的人來說,也就是老百姓買紙,可能都需要思前想後那我們先來說說在沒有紙的時候,古人上廁所是如何解決的?
  • 沒有廁所的故宮,皇帝是怎樣上廁所的?太佩服古人的智慧了
    、保留最完整的古代建築之一,然而,令人驚奇的是,這個生存上萬人的地方竟然沒有廁所,那麼故宮為何不修建廁所?古代生活在宮中上萬貴族和奴才是怎麼解決排洩這個無法避免的生理問題的呢?首先來說說故宮為何沒有廁所這件事。
  • 古代故宮沒有廁所,上萬人是怎麼解決的?看完佩服古人的智慧
    古代故宮沒有廁所,上萬人是怎麼解決的?看完佩服他們的智慧。在古代,皇帝擁有至高無上的權利,按理說皇帝所居住的地方也一定是最好的,畢竟是一國之君,只有居住的好吃的好,才能彰顯自己的尊貴的氣質。不過,說起皇帝所居住的皇宮,相信大家對此都是特別的好奇,因為在我國古時候故宮是沒有廁所的,那麼這上萬人是如何解決的呢?在看完之後,不得不佩服古人們的智慧。
  • 古人上廁所用的是什麼?
    上一篇的發布向大家講述了古人的廁所長什麼樣,。現在來繼續跟大家探討一下古人如廁之後,是用什麼擦屁屁的? 現代人都是用紙來擦屁屁,那麼在古代;古人都用什麼來擦呢?造紙術是漢代的時候才開始推廣的,漢朝之後即便有了紙,大家也很少將它用來擦屁屁。
  • 古人上廁所用什麼擦屁股?古人的方法簡直太辣眼睛了!
    人只要吃東西就免不了要上廁所。那麼時候在發明造紙技術之前是怎麼解決的呢?在解決完了之後可以用來把屁股弄乾淨。那他們沒有紙,解決完之後,會選擇用什麼把屁股弄乾淨呢?下面我們就來看看他們的方法。紙還沒有出世的時候,古人解決完之後,一般會選擇用光滑的石頭,麥稈,甚至是貝殼這一類的東西把髒了的屁股弄乾淨。這些東西用在屁股上想著就不是很舒服,後來發展成了用木棍或者是竹片來解決,把屎刮乾淨之後再去洗屁股,但是這種方法容易弄傷屁股。古人把這樣的方法叫廁籌。這個時候,如果是有錢的人家,在上廁所的時候,就會有婢女準備好甲煎粉、沉香汁等物品,所以上個廁所跟沐浴差不多。
  • 故宮裡沒有廁所,太監宮女是怎麼解決的?古人真是太聰明了
    曾經的故宮其實是沒有修建廁所的,大家看到這裡可能比較疑惑,沒有廁所的話,那麼多人是怎麼上廁所的呢?相信大部分人對於這個問題都是很感興趣的,想要知道這個問題的答案的話,最好先來了解一下故宮的一些歷史。明朝和清朝是我國封建歷史最後兩個朝代,一共經歷了20多位皇帝的統治,這些皇帝都是居住在故宮裡面的。
  • 故宮沒有廁所,上萬人是如何解決的?不得不感嘆古人的智慧
    說到故宮我們都非常熟悉,它是明清兩代皇帝們居住的地方,所以自然而然的住在皇宮裡面的人會很多,宮女,太監,侍衛很多,除此之外少不了皇帝們的後宮三千佳麗,但是你可能不知道的是原來故宮裡面沒有廁所,那麼這麼多人是怎麼上廁所的呢?
  • 古代皇宮沒有廁所,人們都是怎麼上廁所的
    還真不是空間擁擠,古代的人到底是怎麼上廁所的時候,一直都是一個正在被關注的問題。這麼多人在一起,想要方便的地方總該是有的。但如果有這樣的想法,那就大錯特錯,在明代剛剛修建起這個紫禁城的時候,其實並沒有對於廁所的設計,所以從剛開始建起一直到清朝結束,這座皇宮裡面都沒有出現過任何一個廁所。
  • 故宮房間千千萬,卻沒有一間廁所,那古人是怎麼解決如廁問題的?
    傳聞故宮有九千九百九十九間半的房間,但實際只有8707間,可這也不是小數目了,就是有這麼多房間的紫禁城,卻沒有一間廁所,那麼古人是怎麼解決如廁這個問題呢?紫禁城裡有上萬人,沒有一間廁所,那麼古人是怎麼解決的呢?那就是恭桶了,它差不多就是長這樣,作用差不多就是現在的尿盆。
  • 古人來「大姨媽」怎麼辦?古人怎麼上廁所?古代最全八卦看這
    古代沒廁紙,怎麼上廁所?人們上廁所還有的用樹葉、秸稈、卵石,甚至土塊。元朝以後,用長條形的木片或竹片。直到20世紀初,衛生紙才開始走向世界。古人冬天怎麼取暖古代人怎麼認路
  • 古人怎麼上廁所的呢?今天講講那些有味道的事
    茅房大致的設置就是有挖個坑,放了一個大缸,上面架著一塊橫著的模板,供上廁所的人坐著拉大小便。但是從小被教育,最好大便在茅房,小便去房間裡的尿盆或尿桶。然後,我們小孩從小就不聽話,偏要大小便都在茅房解決。
  • 古人是如何上廁所的?居然有皇帝掉糞坑淹死了!
    上廁所對於我們來說是生活當中必不可少的一件事,現在我們有各式各樣的馬桶、潔白的廁紙,那麼在衣著長衫、沒有廁紙的古代,古人是如何上廁所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