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泰藍與琺瑯是什麼關係?景泰藍為什麼又叫「奇寶燒」?

2020-12-06 瑞視覺

北京南鑼鼓巷一間店鋪內的景泰藍工藝品。景泰藍與雕漆、玉器、象牙被稱為北京工藝品的四大名旦,它是工藝美術世界裡一顆璀璨的明珠。(王子瑞 攝)

景泰藍正名「銅胎掐絲琺瑯」,俗名「琺藍」,又稱「嵌琺瑯」,,中國的著名特種金屬工藝品之一,到明代景泰年間這種工藝技術製作達到了最巔峰,製作出的工藝品最為精美而著名,使用的琺瑯釉多以藍色為主,故而得名「景泰藍」。

景泰藍是一種在銅質的胎型上,用柔軟的扁銅絲,掐成各種花紋焊上,然後把琺瑯質的色釉填充在花紋內燒制而成的瓷器器物 。現代景泰藍已變成了一種工藝品名稱,而不是顏色了。

景泰藍工藝不僅運用了青銅工藝,又吸收了瓷器工藝,同時大量引進傳統繪畫和雕刻技藝,是集冶金、鑄造、繪畫、窯業、雕、鏨、錘等多種工藝為一體的複合性工藝過程,堪稱集中國傳統工藝之大成,因而自古便有「一件景泰藍,十箱官窯器」之說。

北京是中國景泰藍的發祥地,也是最為重要的產地。北京景泰藍以典雅雄渾的造型、繁富的紋樣、清麗莊重的色彩著稱,給人以圓潤堅實、細膩工整、金碧輝煌、繁花似錦的藝術感受,成為馳名世界的傳統手工藝品。

景泰藍工藝的藝術特點可用形、紋、色、光四字來概括。一件精美的景泰藍器皿,首先要有良好的造型,這取決於制胎;還要有優美的裝飾花紋,這決定於掐絲;華麗的色彩決定於藍料的配製;輝煌的光澤完成於打磨和鍍金。

景泰藍誕生於皇宮,是皇家重要的組成部分,是皇宮大殿的主要陳設,亦是鎮殿之寶。紫禁城金鑾寶殿,或者是國子監闢雍宮、頤和園排雲殿等等,在這些帝王尊屬的殿堂,景泰藍的寶石般的光芒總是令人讚嘆。

史料記載:乾隆四十四年除夕年夜飯,只有乾隆皇帝的餐具是景泰藍,底下全部用瓷器。可見景泰藍在中國歷史中扮演著怎樣的角色,她是身份與地位的象徵。

由於景泰藍的歷史意義及工藝,2006被國家列為第一批非物質文化遺產,泰和坊景泰藍是值得鑑賞、收藏、送禮的最佳藝術品珍品。

民間傳說,元朝初年,皇宮失火,金鑾殿與眾奇珍異寶燒成了一片灰燼。但廢墟中多出了一件色彩斑斕晶瑩閃耀的寶瓶。群臣驚訝,獻給皇帝,說是上天所賜。皇上得到此物愛不釋手,當即傳下一道聖旨,調集京城所有能工巧匠,限期三月仿造,如若不然,全部殺頭。聖旨一下,可忙壞了京城裡九九八十一家手工坊的工匠們。

大家百思不得其解,不能參透這上天所賜的工藝。最後只能求助於京城第一名匠「巧手李」,傳說他是女媧後人,因其善做奇巧工藝,才被人們譽為「巧手李」。不久,「巧手李」稱女媧娘娘身披霞衣、腳踏祥雲給其託夢云:「寶瓶如花放光彩,全憑巧手把花栽,不得白芨花不開,不經八卦蝶難來,不受水浸石磨苦,哪能留得春常在。」

「巧手李」參透此夢,原來皇宮大火,金鑾殿裡寶石金銀燒熔在一起形成此瓶。並下聖旨,不論「巧天工」 製作多少寶瓶,均歸皇宮所有,因為這種珍品是皇宮裡一場大火燒出來的,於是人們都稱其為「奇寶燒」。因為常人沒有資格擁有「奇寶燒」,所以這種藝術成為了宮廷藝術。到了明景泰年間,工藝水平到達頂峰。由於產品又大多以孔雀藍為主,所以人們就把這種工藝品叫作景泰藍。這個稱呼後來就一直沿用至今。

現如今,景泰藍已不是只有皇上才配擁有的物件。但因其精美,被譽為「一件景泰藍,十件官窯器」。1904 年聖路易斯世博會,中國景泰藍榮獲頭等獎。現如今,景泰藍在五洲四海名聲大震,受到了各國人民的喜愛和稱讚。

琺瑯,又稱「佛郎」「法藍「」,其實又稱景泰藍,是一外來語的音譯詞。琺瑯一詞源於中國隋唐時古西域地名拂菻。當時東羅馬帝國和西亞地中海沿岸諸地製造的搪瓷嵌釉工藝品稱拂菻嵌或佛郎嵌、佛朗機,簡化為拂菻。出現景泰藍後轉音為發藍,後又為琺瑯。1918~1956年,琺瑯與搪瓷同義合用。1956年中國制訂搪瓷製品標準,琺瑯改定為琺瑯,作為藝術搪瓷的同義詞。

景泰藍手鐲的特點:經典的色彩搭配,展示出鐲子的精美異常,傳統的工藝結合時尚,使得鐲子宜古宜今,適合搭配各種民族、現代服飾。【《高麗半島影像》百家號發布的照片全部是原創作品,盜用必究,歡迎關注、評論、轉發或者收藏!王子瑞繼續為您奉獻獨特視角、有溫度的紀實影像大餐!】

相關焦點

  • 幽藍冷豔 皇帝獨享:中國歷史上最負盛名的5件景泰藍奇寶
    因為過於珍貴,一般人不配擁有,景泰藍在很長一段時間內,只能為皇帝獨享。明朝景泰年間,銅胎掐絲琺瑯的製作工藝達到頂峰,工藝成品的精美程度,達到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境界,人們於是用「景泰」二字命名此種工藝品。又因使用的琺瑯釉多以藍色為主,故而得名「景泰藍」。
  • 景泰藍和畫琺瑯到底有什麼區別
    最近看到好多小夥伴問我說景泰藍不就是琺瑯嗎?還有問琺瑯不是瓷器嗎怎麼成景泰藍了?你是不是也有這種疑問呢。接下來傳世經典跟大家介紹一下到底什麼是景泰藍,什麼是畫琺瑯,這兩者又有什麼區別呢我們先來看一下百度百科的解釋:這麼一對比最本質的差距就體現出來了,景泰藍是特種金屬工藝品,琺瑯彩是彩瓷器。
  • 七寶燒:日本的「景泰藍」
    無獨有偶,一種與景泰藍相似的器物悄然出現,這就是在日本被奉為「無國上品」的七寶燒。日本「景泰藍」——七寶燒日本七寶燒老傳統工藝葵口碗  七寶燒的製作過程同景泰藍相似,即以金屬為胎,用細細的金屬絲掐成各種圖案輪廓,將其燒焊在內胎上,然後再根據圖案所需顏色塗點相應的琺瑯釉料,精心燒制,最後鍍光,整個製作過程需三十多道工序
  • 日本「七寶燒」就是景泰藍嗎?
    七寶燒成器於16世紀,不僅在日本的傳統工藝品中佔有相當高的地位,更以其精湛繁雜的技藝、明燦瑩潤的釉色和美妙絕倫的圖案著稱於世。而這種被稱為日本國寶的藝術品,恰恰又被稱為中國的景泰藍,是日本眾多文化藝術中深具中國烙印的一種。
  • 雜項篇——東方奇葩景泰藍
    在同光中興之前,這門工藝沒有走入民間,這就是景泰藍。我們俗稱景泰藍,它的學名叫掐絲琺瑯。我們先介紹一下什麼叫掐絲琺瑯?掐絲是指把一個細的銅絲掐成一個圖形,掐絲琺瑯它首先不是銅絲,它是一個銅片,它因為要有力牆,要往裡填彩,填這個琺瑯釉,所以它叫掐絲琺瑯,掐出圖案,填上各種色料,經過燒制、磨製最後成為成品,這就是掐絲琺瑯的由來。
  • 中國傳統景泰藍與日本七寶燒工藝比較
    本文來源於 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中國景泰藍與日本七寶燒同為金屬胎琺瑯燒制工藝 , 不論在工藝還是材料上都有很多相似之處,七寶燒與景泰藍同源,但比景泰藍工藝更為豐富,材料使用也較廣泛傳統琺瑯器中,日本的七寶燒和中國的景泰藍屬於同一種工藝的不同演化,即同以銅、銀、金為地,其上施琺瑯釉料,並通過高溫燒結完成。 但兩者在材料選擇及工藝細節上又存在諸多差異,作品效果也有所區別。本文主要通過七寶燒和景泰藍工藝及材料的比較來探討兩者之間的差異與互補性。
  • 「日式景泰藍」 | 七寶燒
    精美絕倫的七寶燒日式琺瑯器,日長慶年間,景泰藍傳入日本,工匠們在圍觀讚嘆後,在「材料不知,技法不明」幾乎原創的情況下,以「景泰藍為本」造出了「心中的景泰藍」,即「七寶燒」。一般來說,單色七寶燒較為少見。不過,也有透明釉七寶燒,即在經過藝術加工的金屬坯胎上塗飾透明琺瑯釉,經烘燒後露出胎上的花紋或圖案。七寶燒的產地較多,其中最為著名的是京都地區。
  • 日本七寶燒與中國景泰藍的淵源
    關於「七寶燒」如何在日本製作出來,曾有一段歷史故事和明確記載:日本自古即是製造銅器聞名的國家,當中國明代「景泰藍」發明製造出來後,很快便傳入鄰國日本;而日本工藝家和工匠們遂在不知所需材料和其製作方法的情形下,僅憑他們所見到的中國「景泰藍」器物,執意依樣模仿,結果仿造出來的誤以為是「景泰藍」的「非景泰藍」工藝品;即屬於他們自己燒制出來的後被命名為「七寶燒「的工藝品。
  • 七寶燒:別樣的日本「景泰藍」
    景泰藍,大家很熟悉了,葉聖陶先生的《景泰藍的製作》讓它這個常年出現在中國語文課本上,被大家所熟知。但是在我們的鄰國日本,它卻還有著一個雙胞胎兄弟,名為七寶燒。▲七寶燒鳳紋瓶七寶燒與景泰藍一脈相承,相得益彰,他們都有一個共同的名字,琺瑯,且都使用銅胎製作。
  • 收藏界瞄準景泰藍、琺瑯
    琺瑯廠錢大師藏品展一票難求2011 年 6 月 8 日至 7 月 8 日,由北京市琺瑯廠有限責任公司承辦的「首屆錢氏景泰藍作品展」,在北京市永定門外安樂林路 10 號開展。為緬懷錢先生為景泰藍事業所做的貢獻,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非物質文化遺產法》的實施,配合第六個「非遺日」的到來,北京市琺瑯廠有限責任公司將於 2011 年 6 月 8 日至 7 月 8 日,在公司一樓景泰藍精品廳舉辦「首屆『 錢氏景泰藍』作品展」。此次展覽,由北京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北京工藝美術行業協會、北京東城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主辦;北京市琺瑯廠有限責任公司承辦。
  • 北京景泰藍:紫銅琺瑯繪景泰
    1962年生於北京的鐘連盛是中國工藝美術大師、北京市特級工藝美術大師、高級工藝美術師、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景泰藍製作技藝代表性傳承人。1978年,鍾連盛考進北京琺瑯廠技校,學習國畫的人物山水花鳥、素描速寫、圖案設計,為鍾連盛打下堅實的美術基礎。從技校畢業後,鍾連盛被分配到琺瑯廠掐絲車間的青年班工作。
  • 傳統丨清代掐絲琺瑯(景泰藍)色彩研究
    這是目前有關「景泰藍」稱謂的最早記錄。另外,關於琺瑯釉色煉製的文本記錄很是詳盡。雍正六年2月22日《雜錄檔》記載:「相唐阿宋七格等奉怡親王諭:著試燒煉琺瑯料。遵此」 ;同年圓明園來帖內稱:「本月怡親王交西洋琺瑯料月白色、白色、黃色、綠色、深亮綠色、黑色,以上共六樣。舊有西洋琺瑯料月白色、白色、黃色、綠色、深亮藍色、淺藍色、松黃色、深亮綠色、黑色,以上共九種。
  • 日本七寶燒和我國景泰藍的不同之處
    )七寶燒與景泰藍的異同七寶燒這種器物,確實是日本人創造的,只是七寶燒這一名字,確實是出自中國。日本人自古以來就以制銅見長,從明代起,中國景泰藍與寶燒器傳入日本後,日本人馬上照樣仿製。只是在當時,缺乏鑑定其原料的科學技術中國製造的景泰藍及寶燒器是用什麼材料、什麼方法,並沒有記載,日本人僅憑傳入的器物進行仿造,結果就造成既像景泰藍,又像寶燒器,但又確實不是景泰藍、寶燒器的一種器物。
  • 景泰藍鑑賞與傳承之十六 「景泰藍技藝洩密」案
    圖01.北京市琺瑯廠生產車間所謂景泰藍洩密事件的種種傳聞,發生在我國改革開放十多年之際。改革開放,一方面極大地促進了我國生產力的發展,另一方面也產生了官倒、貪腐等現象,人民群眾對此深惡痛絕。這個時期,社會上的各種傳聞非常多,所謂景泰藍洩密僅是其中之一。
  • 金屬器 | 銅胎掐絲琺瑯景泰藍之美
    景泰藍正名「銅胎掐絲琺瑯」,俗名「琺藍」,又稱「嵌琺瑯」,是一種在銅質的胎型上,用柔軟的扁銅絲,掐成各種花紋焊上,然後把琺瑯質的色釉填充在花紋內燒制而成的器物 。因其在明朝景泰年間盛行,製作技藝比較成熟,使用的琺瑯釉多以藍色為主,故而得名「景泰藍」。
  • 琺瑯彩瓷器與景泰藍
    琺瑯彩瓷器的出現是瓷器發展史上的一個必然產物。琺瑯彩瓷器的前身就是景泰藍,也就是所謂的「畫琺瑯」。它興起於明代,是在銅胎上以藍為背景色,掐以 銅絲,再填上紅、黃、藍、綠、白等色釉燒制而成的工藝品。清代康熙年間這種「畫琺瑯」的方法被用在瓷胎上,其吸取了銅胎畫琺瑯的技法,在瓷質的胎上,用各種琺瑯彩料描繪而成一種新的釉上彩瓷。雍容華貴的琺瑯彩問世,雖與「康熙盛世」有關,但與雍正的關係更為重要。雍正登基後,對社會進行了一番改革,大大提高了景德鎮制瓷藝人的社會地位。而且雍正酷愛精美絕倫的瓷器,經常對宮廷瓷器加以評價,親自過問,並派得力的官員去管理瓷業生產。
  • 景泰藍巔峰之作——乾隆景麒麟香爐:圓明園被盜,天各一方
    這對景泰藍麒麟香爐高約53釐米,以銅胎為骨,胎體厚重,通體填海藍琺瑯為地,鱗甲用銅絲掐制而成,並以寶藍琺瑯點綴,頸部鬃毛飾以黑綠琺瑯,雙眼、口齒、須髯、雙角、脊尾和四蹄都以鎏金裝飾。這對麒麟形體壯碩,仰頭張口作嘶吼狀,身微後傾,作蓄勢騰躍之態。其背上有蓋,將香料置於腹內點燃後,香氣可從麒麟口中的圓孔向外擴散。
  • 高橋通子:日本七寶燒與中國景泰藍的有何區別
    無獨有偶,一種與景泰藍相似的器物悄然出現,這就是在日本被奉為「無國上品」的七寶燒。  「天下一絕」景泰藍   景泰藍,中國的著名特種工藝品之一,距今已有600多年的歷史,又名「琺藍」、「琺瑯」,別名「銅胎掐絲琺瑯」。
  • 琺瑯精品看花眼 現場製作景泰藍
    ,小朋友跟隨專業高級技師學做景泰藍工藝品 攝影/本報記者 郭謙   本報訊(記者 武文娟)雙節期間,第八屆景泰藍老物件淘寶大集在北京市琺瑯廠舉行。北京青年報記者昨日在現場看到,市民不僅可以在大集上「淘寶」,還可以帶著孩子來場親子體驗,當一回「工匠」,製作一件屬於自己的景泰藍作品。本次大集將持續至10月11日。此外,景泰藍藝術博物館正在舉行的「最美逆行者」系列主題展也吸引了不少市民遊客。   昨天上午,北京琺瑯廠大院內,擺放著數百件製作精良的景泰藍工藝品,不少熱衷於中國傳統手工藝的市民穿梭其中細心「淘寶」。
  • 景泰藍釉料知識(掐絲琺瑯畫釉料)介紹
    景泰藍釉料(掐絲琺瑯畫釉料),是製作燒制景泰藍的必用材料,為粉末和細小顆粒混合狀,爐溫燒前後色彩不一樣,比如「銀月白」,沒燒前是丹青藍色,燒了後就白了。目前景泰藍板畫也可以使用,只看未燒時的顏色選擇就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