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崑山4月23日電(黃瑩)以「小橋流水人家」著稱的中國第一水鄉周莊,正悄然點亮「夜色周莊」,吸引海內外遊人留步周莊。
4月22日晚,周莊隆重舉辦花間堂之夜活動,蘇州評彈、旗袍秀、阿婆茶、崑曲表演、香道品鑑等內容貫穿其中,海內外嘉賓置身真實的古客棧,在走馬樓間體驗古人雅聚,頗有穿越時空之感。
據悉,在今年旅遊節期間,馬曉輝二胡沙龍、古琴雅集、桃花屋木刻年畫等一系列獨具特色的文化藝棧將相繼亮相,並舉辦「崑曲名家名角名戲展演」、「蘇州吳門琴社古琴雅集」、「馬曉暉二胡藝術沙龍會」、「吃講茶」等不同形式的文化匯演,遊人將不僅可以在白天步入「故蘇繁華圖」,還可以在迷人的夜色周莊,觸摸活態的江南文化。
古鎮周莊景區不足一平方公裡,以往慕名而來的遊客大多成了步履匆匆的看客。如何讓遊客的腳步停留下來,從走馬觀花到深層次的體驗度假遊?「我們試圖營造慢生活氛圍,打造一個適合遊客『發呆』的地方。」周莊鎮黨委書記趙坤元表示, 周莊將徹底從旅遊「觀光點」轉型為旅遊「目的地」,一個「全景遊」周莊將呈現在遊客眼前。
近年來,周莊每年接待海內外遊客超300萬人次,其中散客人數佔比達到60%左右,趙坤元認為:「旅遊項目的引進建設與遊客結構的變化相互影響、相互促進,造就一個更加精緻、更加完善的古鎮形態,必然會帶來更多遊客,進而形成多元化消費。」
隨著「夜色周莊」系列活動的推進,夜遊周莊將變得更熱鬧,屆時遊人可在舟楫往來間慢品阿婆茶,在古戲臺前欣賞梨園風採,在《四季周莊》中置身江南風土人情,在古藝棧文化雅聚,別有另一番水鄉生活情趣。
據介紹,同樣為帶動夜遊周莊的中國第一部原生態水鄉實景演出《四季周莊》,自2007年9月試演以來,累計上演900多場,已實現收支平衡,向30餘萬海內外遊人真實生動地再現了周莊古鎮水鄉的生活狀態。
首次亮相的花間堂位於古鎮中市西街貞豐橋畔,前身是周莊當地有名的大宅子——戴宅,始建於民國初年,由浙江商人戴氏三兄弟幾經選址建設而成,坐北朝南,共五進,每幢四進二廂房,形成了前店有坊、下店上宅、深宅大院的水鄉建築格局。花間堂創始人之一張蓓介紹說,古棧保留了原有建築結構和珍貴古蹟,你可以從班駁的古牆間重拾千年滄桑,也可以感受到現代休閒的生活元素和時尚氣息。花間堂將為夜周莊增添更加迷人的色彩,為周莊晨與夜的休閒文化注入新的內容。
當晚,王羲之後裔,著名書法家王煥之先生現場揮毫,並進行了益拍,所得善款將推動「蓓蕾花開」慈善計劃,資助貧困山區「特困特優」孩子的學業。同時「夜話周莊」全球華人散文·詩歌創作大賽、「周莊印象」中國旅遊工藝品大賽宣布正式啟動。(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