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啊,聖誕節了?!聖誕節啦!!
中年婦女不相信聖誕節,但是中年婦女的孩子相信啊!
從大寶開始,每天的聖誕節,都是中年老母親殫精竭慮的時刻。
送什麼禮物?怎麼送?用怎樣麼的方式給孩子以夢想和希望?點點滴滴,無不滲透著中年老母親對孩子的期望和愛!
早早的,和聖誕老人寫信,早早地盼望著聖誕老人的到來。
在孩子們似真似假的期盼中,平安夜像做賊一般把禮物放在家裡粉飾太平的聖誕樹下,一個不倫不類,但是充滿希望的聖誕節還是出現了。
大寶的時候,每年鼓勵他用稚嫩的筆,寫出最為滿足的給聖誕老人的信箋,最終不忘落上一句:親愛的聖誕老人,我是個好孩子哦!
然後,早早的根據他的夢想,不管是在實體店還是在網絡上,儘可能的滿足他的小願望,以達到他的夢想以及認可他是個好孩子的心願。
曾經,大寶在半夜12點還未入睡,只為偷偷目睹一下聖誕老人的風採;
曾經,大寶是那麼深信不疑,源自於那句「信則有,不信則無」的說法『;
曾經,大寶開始有所懷疑,聖誕老人真的存在嗎?
每年每天的冬天,隨著聖誕音樂響在大街小巷,他開始有無數的問題:「聖誕老人真的存在嗎?」「聖誕老人怎麼來到我們家的?」「聖誕老人怎麼知道我的願望?」「聖誕老人怎麼把禮物送到家裡來的?」……
漸漸地,他長大了;漸漸地,他不再圍著我問這些問題;漸漸地,他長大了!
來自埃克塞特大學的心理學家克裡斯·博伊爾教授向全世界徵集人們對聖誕老人故事的心裡變化,如果得知聖誕老人並不像他們所認為的那樣,是否對會影響他們對父母的信任感。
最終教授收集到了1200份該調查的相關答覆,主要是來自於成年人對於其兒童時代的回憶。
調查結果表明:
34%的人希望自己仍然相信聖誕老人的存在;另外還有50%的人表示不會再愛了。34%的人認為小時候相信聖誕老人的存在有助於約束自己的調皮搗蛋;另外47%的人表示沒啥卵用。有65%的小孩子曾經和化妝後的聖誕老人玩耍,儘管他們也知道這不是真的。大約三分之一的受訪者表示發現聖誕老人不存在時他們感到沮喪;15%的受訪者表示感覺被父母出賣,另有10%的受訪者表示非常憤怒。大約有56%的受訪者表示他們對父母的信任沒有受到聖誕謊言的影響;而有30%的受訪者表示有所影響。有31%的父母在孩子向他們質問聖誕老人的真實性時會撒謊來肯定聖誕老人的存在;而40%的父母則不會直接肯定聖誕老人的真實性。72%的父母樂意向他們的孩子講述聖誕老人的故事並和他們一起度過歡樂的聖誕節,而剩下的28%則表示不會這麼做。熊孩子們不再相信聖誕老人存在的平均年齡大約是8歲。
也就是說,在孩子8歲左右的時候,就已經開始懷疑或者壓根兒不信任聖誕老人的真實存在了。
仔細想來,我家大寶差不多也就是在那個事情,開始對聖誕老人的認知從感性上升到理性的。他會認真地和我討論聖誕老人的真實性,以及聖誕老人的各種各樣匪夷所思的行為。
比如一夜時間把所有的禮物送給全世界的孩子;比如如何為孩子準備各種各樣的禮物;比如如何爬過煙囪或者翻過窗戶用他胖胖的身軀;比如他又是如何收集孩子的信箋以及心聲等等……
但是,小小的人兒,又因為禮物的誘惑,而迫使自己去勉為其難的相信聖誕老人的存在,期盼聖誕老人的禮物如期到達……
如今,大寶已經10歲有餘,而小寶又到了似是而非的年齡。對於聖誕老人,正處在神秘嚮往的狀態,可惜,大寶用他依舊童稚的真與純,「殘忍」的傾訴著聖誕老人的虛幻與不真。
偏偏,我無言以對。
大寶說:「聖誕老人都是騙人的,他根本不存在!」
大寶說:「聖誕禮物都是媽媽送的,你直接向她許願就好!」
大寶說:「聖誕節就是一個節日而已啊!」
……
小寶說:「聖誕老人會送小朋友禮物哦!」
小寶說:「聖誕禮物都是小朋友的心願呢!」
小寶說:「聖誕節就是一個節日啊!」
……
我曾經分外糾結於聖誕老人的真實感,但是在大寶與小寶的交流中,忽然產生了平靜感。
是啊,聖誕老人存在與否,又有何重要?
我不能因為大寶揭露了聖誕老人的真相而去譴責他的真實,雖然他的直言不諱的確也有自己的私心;我更不能因為小寶的存在而盲目的強調聖誕老人的真實感,畢竟小寶會常常接受大寶的思想薰陶……
好吧,聖誕老人存在不存在又有何幹?關鍵在於我們可以一家人快快樂樂的度過這個節日啊!
聖誕老人送不送禮物又有何幹?關鍵在於媽媽同樣可以滿足好寶寶的心願啊!
所有的童話都會隨著孩子的長大而湮滅,但是那些美好的記憶和回憶會留在孩子記憶的深處,不離不棄。
所以,如果孩子還相信聖誕老人,就圓他這個美麗和虛幻的夢想;如果孩子不相信聖誕老人,也可以和孩子一起度過一個美好而真實的聖誕節啊!
快樂幸福就好,何必糾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