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公裡10公裡跑配速能說明啥?朋友圈敢曬12分鐘跑距離才是玩真的

2020-12-11 御行健身

時間回到1992年,伴隨著中國足球聯賽職業化改革,一個名為「12分鐘跑」的體能測試項目步入了中國球迷的視野。足協對這項測試劃了兩根線,一根線為生死線2900米,過了這根線仍不合格,但給予補測的機會。另一根線是3200米,無論球員是一次過線還是補測過線,只要想在聯賽踢球,就必須通過這根及格線。然而就是這項測試,導致當時許多大牌球員過線困難,甚至有知名球員因無法過線而影響參加職業聯賽的情況發生。當時,還有不少電視臺現場直播球員們12分鐘跑測試的情況,據說收視率相當高。

在簡要回顧了12分鐘跑進入中國公眾視野的歷史瞬間之後,可能不少跑友會好奇,這到底是項什麼測試,居然讓以長時間跑動見長的專業足球運動員都如此困難呢?

12分鐘跑的來歷

「12分鐘跑」源起於上世紀六十年代的美國,提出者庫珀博士本身就是一位運動學家和運動醫學專家,他也是「有氧運動」概念的提出者,被稱為「有氧運動之父」。12分鐘跑,並非簡單地以跑步時間、速度或距離中的某個單項指標為依據來判定訓練者的體能,而是需要在跑後3分鐘內測得的脈搏率小於(180-年齡)的情況下,跑步成績(12分鐘內跑出的最大距離)才有效,並據此判定測試者的體力級別。這樣做的目的是為了將運動量控制在健身範圍之內,防止過度和過量。因此,也就將普通健身和專業訓練進行了明確的分界。他的這一理念,在他的一段名言中有非常清晰的表達:

「長跑運動量與健身效果的正比關係會在某一點上終止,假如一周跑步累計達到20英裡(約32公裡)以上,那就是訓練,而不是健身了。」

12分鐘跑的作用

12分鐘由於對運動強度和運動量因人不同,而進行了有效的控制,所以在指導普通人體育鍛鍊的過程中具有重要的意義,比如心血管疾病的患者也可以在疾病後進行適當的體育鍛鍊。12分鐘跑當然地也能明顯提高訓練者的耐力表現,也能有效地提升心肺功能。心肺功能適應能力好的人,12分鐘跑的距離會明顯優於心肺適應能力差的人。

資料:12分鐘跑測試前準備。第1步:走與慢跑結合12分鐘,以走為主。第2步:走與慢跑結合12分鐘,以慢跑為主。第3步:慢跑12分鐘。這三步完成後,即可進行12分鐘跑正式測試。

朋友圈炫步數不如炫一次12分鐘跑成績

現在我們應該弄明白了,平時當我們看到別人的3公裡跑、5公裡跑、10公裡跑成績時,第一反應就是不分性別、不分年齡,只簡單地以每公裡配速或總的用時來進行人與人之間的成績比較。在了解了12分鐘跑之後,可以說這樣的比較毫無意義。認真做一次12分鐘跑測試,也許你就知道自己的真實體能情況了。

當年對於足球運動員12分鐘跑的體能測試,爭議不斷,毀譽混雜,綿延數年,直到被新的體能測試項目所取代。當然,專業運動員的體能測試要求和群眾性的健身活動指標要求肯定是不同的。下面附上《男女不同年齡層「12分鐘跑」體能測試評定標準》,諸位看官可以在自行測試後進行評定,對號入座。你的成績和體力級別如何呢?

《男女不同年齡層「12分鐘跑」測試成績評分表》

本表來自《外國養生保健》,體力級別分為:極差、差、稍差、好、極好,共五級。

成年男子30歲以下,1.6公裡以下(極差),1.6至1.999公裡(差),2至2.399公裡(稍差),2.4至2.799公裡,2.8公裡以上(極好)30至39歲,1.5公裡以下(極差),1.5至1.799公裡(差),1.8至2.199公裡(稍差),2.2至2.599公裡,2.6公裡以上(極好)40至49歲,1.4公裡以下(極差),1.4至1.699公裡(差),1.7至2.099公裡(稍差),2.1至2.499公裡,2.5公裡以上(極好)50歲以上,1.3公裡以下(極差),1.3至1.599公裡(差),1.6至1.999公裡(稍差),2.0至2.399公裡,2.4公裡以上(極好)

成年女子30以下,1.5公裡以下(極差),1.5至1.799公裡(差),1.8至2.199公裡(稍差),2.2至2.599公裡,2.6公裡以上(極好)30至39歲,1.4公裡以下(極差),1.4至1.699公裡(差),1.7至1.999公裡(稍差),2.0至2.399公裡,2.4公裡以上(極好)40至49歲,1.2公裡以下(極差),1.2至1.499公裡(差),1.5至1.799公裡(稍差),1.8至2.299公裡,2.3公裡以上(極好)50歲以上,1公裡以下(極差),1至1.399公裡(差),1.4至1.699公裡(稍差),1.7至2.199公裡,2.2公裡以上(極好)

相關焦點

  • 6分鐘配速跑5公裡,10公裡,在全國處於什麼水平?
    在網上看到的到處都是跑神,你一定很自卑吧。按照2018年馬拉松賽事官方統計,中國去年跑完全馬的是37萬人次,跑完半馬的是76萬人次。注意,是人次,不是人數。有些大神,一年會跑好幾次。當然,也有一些江湖高手,沒有出山。
  • 最長一次跑了10公裡,配速6,能不能去試試半馬?
    最長一次跑了10公裡,配速6,能不能去試試半馬?先來聊聊小編的看法吧。最高一次跑10公裡,配速6,能不能去跑半馬主要取決於你自己平時是否進行其他運動,以及離你半馬的距離。通常情況下,如果你能一口氣遊上一個半小時,估計跑了1.5公裡,又能一口氣爬上2小時以上,那麼這兩種運動或其中一種運動你每周都能保持在這種狀態,即使在通常情況下一次最長跑距離僅為10公裡,跑半馬配速為6的情況下,也是沒問題的。
  • 45分鐘跑5公裡算什麼水平?
    45分鐘跑5公裡算什麼水平? 平均下來,每公裡配速9分鐘,這個速度無論從哪個角度看,都是很慢了的。 那些沒運動過的人,如果打算跑步鍛鍊身體,一般就會跑出這樣的速度。
  • 44歲中年女性10公裡跑配速7分半,水平如何?
    44歲的女性,10公裡跑配速7分30秒,這個水平到底如何呢?以13億國人為參照,你的10公裡跑水平如何?根據國家體總公布的全民健身數據推算,全國能夠每周堅持至少2次的跑步愛好者一共也就1600萬人左右,只要你能夠完成10公裡跑你的水平在13億中國人裡那也是絕對屬於名列前茅了。
  • 30分鐘跑完5公裡,這個水平怎麼樣?
    但是如果作為一個經常跑步的老手來說,5公裡是最常見的一個跑步距離了,對於保持身體健康來說,每天能跑一個5公裡是非常好的選擇。那麼30分鐘跑完5公裡,這是一個什麼水平呢?下面我們就一起來看看跑步5公裡的10個等級,看看你在哪一個級別吧。
  • 跑10公裡能提高馬拉松成績嗎?
    西班牙當地時間12月1日,瓦倫西亞10公裡路跑大賽上,烏幹達名將 切普特蓋 ( Jo shua Cheptegei)以26:38創造了新的男子10公裡路跑世界紀錄,這一成績比原紀錄快了6秒。距離依內圈最短距離,嚴格確定為10000米。10公裡指的是室外路跑,以公裡為單位,伴隨著折返轉彎和上下坡度,相對標準跑道路況更複雜,誤差也更大。10公裡應該如何跑?10公裡相比於馬拉松來說,是個短距離的路程,對於速度和體力的分配反而更加細緻和嚴苛,因此需要合理分配每公裡配速。
  • 5公裡的配速如何提升?附5公裡配速等級表,對照參考
    那麼為什麼新手要從5公裡開始呢?從難易度來看,5公裡的距離不算太遠也不是太近,具有一定的挑戰性。跑完大概需要30-40分鐘,作為跑步新手,如果能不間斷跑完5公裡,就意味著具備了30分鐘中強度耐力運動的能力。從日常訓練來看,在跑步場地的選擇上5公裡也有它的優勢。
  • 懂得跑10公裡,才有資格跑馬拉松
    更是有一些職業的跑步教練把10公裡的跑步成績,評判為個人路跑能力的重要標準,從而來判斷你有沒有跑馬拉松的潛力。我覺得對於很多的跑者來說,10公裡更像是一次又一次的速度與耐力的激情挑戰,不斷地從中提高自己的跑步能力。一場10公裡的跑步,能幫助你真正了解自己該如何配速。
  • 用什麼配速跑步最科學?用5公裡、10公裡最好成績計算自己的專屬配速
    5千米比賽的速度,每公裡快12到16秒。10公裡比賽的速度,每公裡快25到28秒。最大心率的95%~100%。對訓練有素、跑齡較長的跑者來說間歇速度有所不同:接近距離為3千米的速度。5千米比賽的速度,每公裡快6到9秒。10公裡比賽的速度,每公裡快16到19秒。
  • 5公裡跑進20分鐘難嗎?要怎麼練才能跑進20分?
    今天要討論的問題就是:5公裡如何跑才能跑進20分鐘?5公裡,一個很神奇的距離。對於初跑者而言,5公裡是他們的第一個目標,也是最容易實現和突破的一個距離,跨過了5公裡這道坎,才會有勇氣向10公裡,20公裡甚至全馬發起挑戰。
  • 5公裡你能跑多快,就證明你是什麼樣的跑者?說得太對了!
    這樣的配速應該是在8分鐘以上,這個等級的跑者,大多是上了年紀的人群,經常是大公司或工廠裡的員工,成群結隊出來快走跑。每天能堅持快走5公裡,也是挺健康的。這樣的慢跑速度,配速6-8分鐘,其實也是比較輕鬆自如的,邊跑還能邊欣賞路邊的美景,身心愉悅。
  • 如果你能跑好10公裡,就離PB不遠了!
    跑圈裡,經常聽到這樣一句話,如果你想要跑好馬拉松,那麼就先跑好10公裡吧。 對於新人跑者來說,跑個三五公裡是為了鍛鍊,保持身體健康,對於進階跑者來說,10公裡就成了他們的日常目標距離,需要不斷進步,但是對於資深跑者來說,10公裡就是馬拉松的基礎。
  • 最新跑者等級標準:5公裡你能跑多快?一起看看,你在哪一級?
    5公裡,是每一個跑者都經常跑的距離,對於大多數跑者來說,跑一個5公裡那就是再簡單不過的事了。因為我們都是從5公裡開始訓練,逐漸增加到10公裡、半馬,最後到全馬的。5公裡,不論是對於專業跑者還是業餘跑者而言,都算是一個大眾化的標準。
  • 35分鐘之內能跑8公裡,這速度能跑半馬嗎?看完心裡有底了!
    問題:35分鐘之內能跑8公裡,這速度能跑半馬嗎? 現在已經能跑8公裡,而且還跑這麼快,完成半馬當然不在話下,肯定沒問題啦。因為半馬比賽的關門時間大多是3小時,假設你先用35分鐘跑完8公裡,那還剩2小時25分鐘完成餘下的13.1公裡,時間上綽綽有餘。你只需以5.42公裡/小時——比普通人走路稍微快一點的時速(每公裡配速11分出頭),就可以在關門前抵達終點。換句話說,剩下的距離你走都能走完。從8公裡到半馬,你需要更多的長距離跑的訓練才行,以幫助你適應長距離跑需要的耐力。
  • 最新10公裡跑自測,你在哪一級?全馬成績又能跑多少?
    10公裡恰巧是一個非常合適的距離,剛開始跑步的跑友可以把它當做首選目標,而資深跑友可通過10公裡的成績來檢驗自己的訓練成果。 不過需要注意的一點,10公裡和10000米是兩個概念。10公裡指的是室外路跑,以公裡為單位,伴隨著折返轉彎和上下坡度,相對標準跑道路況更複雜,誤差也更大。
  • 1小時跑完10公裡,我可以走完馬拉松嗎?
    1小時跑完10公裡,我可以走完馬拉松嗎?40公裡,全程馬拉松距離為42.195公裡,完賽時間為6個小時,這樣算下來,即便後半程跑得慢一點,6小時完賽也是妥妥的!」
  • 先跑個5公裡,看看你是什麼等級的跑者!
    5公裡,對於每一個熱愛跑步的人來說,它是必經的裡程,是入門坎、基本功。它是跑團組織活動中最常見的距離,也是迷你馬拉松的距離,很多賽事中的迷你跑,泥濘跑,彩色跑都是5公裡。5公裡這個距離對想開始跑步的人來說是個很好的距離。
  • 為什麼說10公裡成績決定你全馬能跑多快?
    10公裡是一個很棒的距離,初跑者把它作為首選目標,因為距離適中,容易達到,堅持一段時間,你會發現自己進步明顯,而且對身體健康也非常有好處。當你能跑10公裡時,那麼過渡到半馬和全馬也不是難事。對跑步老鳥來說,10公裡的成績可以檢驗自己的訓練成果,預測馬拉松完賽時間。
  • 他才13歲,5公裡15分23秒跑完,平均配速3分04
    不過,10個月後,他又以15分47秒的成績打破了自己保持的單一年齡世界紀錄。值得一提的是,14歲和15歲兩個年齡的世界紀錄都屬於日本人。Broen Holman來自美國的加州,他的父親Darren曾參加過2000年雪梨奧運會全美馬拉松選拔賽。
  • 曼聯球星曬10公裡跑數據,前5公裡超韓寒7秒
    曼聯球星林加德就在ins上曬出了他參加10公裡跑步鍛鍊的數據。數據顯示,前5公裡,林加德用時18分29秒,平均配速3分42/公裡,10公裡,林加德用時39分26秒,平均配速3分55/公裡。值得一提的是,四天前,著名作家韓寒發布了自己的健身跑步數據,「韓寒18分鐘跑5公裡」也上了熱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