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學霸畢業做房產中介:到底是讀書「無用」,還是知識改變命運

2020-12-18 小青糖果屋

教育的實質正是在於克服自己身上的動物本能和發展人所特有的全部本性。--------教育學家蘇霍姆林斯基

現在網上常開這樣一個玩笑:沒有學歷的做老闆,清華學歷去搬磚。

隨著大學的擴招與教育政策的推進,如今社會:「研究生遍地走,本科生不如狗」。

各種高等學府畢業學霸從事工地、賣豬肉、銷售的新聞層層迸發,「讀書無用論」誕生了。

部分家長受到這樣的風向迷惑之後,竟然真的對孩子學習的關注度降低,認為有本事比有學歷更重要。

但是讀書真的沒有用嗎?

北大學子做房地產銷售爆紅網絡:

知乎上的一個熱門話題討論量高達上百萬。

內容是北大女生畢業後買房,是不是證明讀書沒有用。

其實這樣的問題不知第一次在網上出現了,可每次都會引發熱議。

賣房、銷售=讀書無用?

一位北京大學的女孩,從小到大都是周圍人眼中的天之驕子

但是畢業後,她放棄了高薪職位,選擇了當一名房產中介。

她認為如今正是房屋銷售的好時期,於是勇敢踏進了這個職業。

而周邊人感嘆的都是惋惜與不理解

一些不和諧的聲音也開始出現:北大賣房討生活,說明當今社會讀書沒有用。

不等主人公辯解,一份數據就打了他們的臉:

這位女孩畢業後賣了227套房、共價值13億,算下來收入已達到了1300萬。

而之前北大賣豬肉的陸步軒,因為職業走紅。

很少有人知道如今他也是一位億萬富翁。

教育決定了孩子的格局:

切斯特菲爾德曾說:

知識有重量,但成就有光澤。有人感覺到知識的力量,但更多的人只看到成就的光澤。

在這漫長的學習生涯中,與其說孩子完成了知識的積累,不如說學習打開了孩子的格局。

學習帶給孩子們改變命運的機會。

這兩位學霸之所以能靠賣房、賣豬肉年入上千萬。

就是因為學習改變了他們的格局,讓他們的眼界變得更加開闊,抓住了成功的「風口」

所以作為家長的我們一定要抓住重點,帶領孩子真正走入學習。

如何帶領孩子學習?

一、引發孩子的學習興趣

美國著名心理學家曾提出了關於學習舒適區的理論:

舒適區、學習區、恐慌區舒適區就是我們熟悉的周邊環境,離開舒適區會讓孩子直接進入恐慌區。而恐慌區會帶給孩子巨大的壓力與不安。

我們要幫助孩子走出舒適區,輕快的的跳過恐慌區,直接進入學習區。

家長們可以給孩子報一些學習夏令營、或者與孩子做一些學習與遊戲進行聯合的相關訓練。

「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

只要我們能挑起孩子的學習興趣,就會讓他們愉悅的過度到學習區,更快找準學習狀態。

二、制定明確目標

學習就像是打遊戲,必須有目標才能前進。

美國斯坦福大學曾經做過一項調查,經過25年的追蹤訪問發現:

沒有目標的人大部分淪為社會底層,目標模糊的成為了工人階層,而目標明確的則成為了白領。目標及其明確,且不達目的不放鬆的人成為了各個領域的頂尖人才。

「不積跬步,無以至千裡」

目標必須量化,嚴格細緻到每一次考試中。

家長要注意,提出的目標不能超過孩子的自身極限,不要高不可攀,也不要觸手可及。

持之以恆堅持不懈才會有所收穫。

目標太高只會引發孩子的牴觸心,帶來負面效果。

三、獎懲適度

《孫子兵法》有云:「主孰有道?將孰有能?天地孰得?法令孰行?兵眾孰強?士卒孰練?賞罰孰明?吾以此知勝負矣。」

獎懲的及時反饋不僅會讓孩子們查缺補漏,還會調動孩子們的積極性。

每個孩子自身都有著無限的潛力,適當的獎懲會提高孩子的抗壓性。

懲讓孩子自我鞭策,獎讓孩子進步。

家長一定要把握這個度。

我是小青,一位正在成長中的多平臺育兒作者,在育兒領域有著豐富的經驗,每篇科普都是根據相關科學文獻和多年自我育兒經驗進行的總結,關於今天的討論內容,各位家長有任何想法都可以分享到評論區,我會及時觀看並進行溝通,如果科普內容有什麼不足,歡迎大家指出,我會及時進行更正,帶給大家更科學有效的育兒好方法。

相關焦點

  • 北大畢業女生做房產中介,賣227套房:賺錢,才是你最大的使命
    最近有條新聞很火:北大畢業的女生黃燦,在大學畢業後,進入了北京房地產行業當中介。據了解,黃燦這些年已經賣掉了227套二手房,還有7套新房,同時出租了21套房子。 有細心的網友們測算過,按照每套房600萬來計算,她賣出去的房子都有13億金額之高了!
  • 知識改變命運永遠都是真理,別讓讀書無用論害了你
    他們或許有的也去幹了學歷門檻要求低的銷售工作,幹得好的或許還算小有所成,幹得不好的,還是繼續漂泊,就算是幹銷售,他們可能也會發現會讀書的很多也會幹事,做得好的也是那些書讀的比較多的人。我寫此文並不是只想泛泛而談,說讀書多一定過得好,不讀書一定過得不好,那麼我們來將此文核心思想做一個升華,告訴我們為什麼要讀書,知識是不是能改變命運。首先大的方面我們來看看中國目前那些富豪大佬,哪些不是名校畢業的。
  • 千萬不要相信讀書無用論,擁有知識,你的心靈才會不死
    「讀書無用論」在一些偏遠的農村開始盛行,很多農民認為孩子讀書無用,到頭來不但沒有找到好工作,反而花掉家裡的積蓄。甚至有人覺得,讀書是在荒廢大好時光,與其這樣還不如早點步入社會,掘到「第一桶金」。任何時候都不要相信什麼「讀書無用論」,僅僅以眼前的利益和功利心態來看待讀書的話,讀書大部分時候沒什麼用處。讀書改變命運不是一天二天的事情,而是一個長期的過程。
  • 唯有讀書高還是讀書無用?
    現代人的讀書無用論和南懷瑾的看法當然不同。南懷瑾著眼於國家、民族等宏大的方面來談問題,而現代人則從個體方面來談問題。讀書到底有無用處,其實是個複雜的問題。中國傳統主張,「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國人對於讀書賦予太多的含義,希望讀書能帶來實際的東西。這種實用論讀書直接帶到了現代社會教育。很多人寄希望於讀書改變命運。
  • 讀書真的能改變命運嗎
    這樣的家庭出生的孩子,隨便讀個學校,大學畢業後還能在小城市找一份銷售、或者外賣之類的工作。如果,大學都沒有上,大多數只能到建築工地上做苦力,或者發個傳單之類。如果,這樣家庭出生的孩子,父母鼓勵孩子讀書,願意靠自己出賣體力掙的微薄工資,供養孩子讀書,大多孩子都能考一個好點的大學,接著上研究生。
  • 讀書改變思維!女碩士劉雙會不會成為下一個北大陸步軒?
    32歲的雙語女碩士做家政一夜之間刷爆網絡,只因她的履歷怎麼看都不像保姆:擅長法語、英語,碩士學歷,不僅有大型企業外派非洲的工作經歷,還從事過早教工作,年薪曾達30萬。一、讀書可能不能夠改變命運,但一定能改變思維作為降維打擊的典型,這類事件早已屢見不鮮:前有北大畢業去賣豬肉的,後有北大畢業生去連結做房產中介……其實,本科生去海底撈做服務員的,早就一抓一大把了。北大畢業去賣豬肉的陸步軒,當年被很多人拿來證明「讀書無用論」。
  • 七萬碩士送外賣,讀書無用論捲土重來:不是讀書沒用,而是你沒用
    同樣,在一則新聞報導中,鏈家APP上,北京市認證為「雙一流大學畢業」的房產中介佔比達到4.4%。也就是說,每23個人當中,就有1個是名牌大學的高材生。 而在一份杭州餘杭區的公示名單中,裡邊清一色是來自清華、北大的碩士和博士生。某街道的辦事處,公開應聘上崗的竟然是八竿子打不著的北大地球物理專業博士。
  • 北大女高材生做房產中介:看了她的收入,才知道什麼叫無知的偏見
    最近有條新聞很火:北大畢業的女生黃燦,在大學畢業後,進入了北京房地產行業當中介。據了解,黃燦這些年已經賣掉了227套二手房,還有7套新房,同時出租了21套房子。有細心的網友們測算過,按照每套房600萬來計算,她賣出去的房子都有13億金額之高了!
  • 誰說讀書無用?691分清華學霸工地搬磚,工頭每天多加50元!
    讀書無用論不知道大家發現沒有,基本認為讀書無用的人都會舉出這三個觀點,那麼今天中學教師就來逐一反駁。高三考生至於大家吐槽的中國大學學不到東西,我想還是學校的檔次問題,二本、三本甚至專科確實混時間的學生多,但211大學,985大學,甚至是清華北大這種級別的大學,如果你還是覺得太無聊的話
  • 北大學子畢業賣豬肉年入18億,讀書無用論是否不攻自破?
    ,有一位備受爭議的演講者,他叫陸步軒,從北大畢業後,陸步軒跑去賣豬肉,一時在社會上掀起讀書無用論的議論熱潮。但是如今的陸步軒已經不再是那個僅僅靠賣豬肉維持生計的人了,截止2019年末,陸步軒靠賣豬肉賺了18個億,並且拿出9個億捐給了北大,讀書無用論的說法在他身上仿佛有雙面性的體現。
  • 讀書不如早工作?《平凡的榮耀》白敬亭實力打臉「讀書無用論」
    01讀書不如當網紅?不知道何時讀書無用論總會在我們身邊出現,以下這些話語你是否曾聽過:讀書有啥用啊?你看人家北大才子畢業出來還不是成了一個賣豬肉的。王阿姨家兒子名牌大學畢業,現在還是給人打工,一個月就幾千塊錢,還不如我兒子早早出來工作,現在都有車有房了。
  • 富豪排行榜100強,排名靠前是清北、985和211,你還說讀書無用?
    旁邊的大媽深表贊同:「是啊,北大畢業還有賣豬肉的呢,我兒子初中畢業賣豬肉,比大學生掙錢都多……」我聽著,有點吃驚,很想坐下來和她們理論理論:上大學也不一定有好工作,那麼不上大學,就一定有好工作嗎?北大賣豬肉的畢業生,已經賣成了企業家,您兒子呢?他比大學生賺得多,是比華為還是比騰訊的大學生賺得多?海綿媽媽認為高考就是我們這些平凡人改變命運的事情。讀書是改變自己命運最直接的方式。
  • 00後多數不認同高考改變命運,讀書無用?學歷的力量超乎你想像
    近日就看到新浪教育搞了一個高考的態度調查,得出的結論是「超過半數的00後不認同高考改變命運」。看到這個結論我並不吃驚,不過想跟千禧年後的寶寶們說,too young too naive。不可以說讀書無用論,其實讀好大學,人生肯定會有個好的起點,更好地認識世界。「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說人要想致富,就得多讀書。這在中國長達幾千年的封建時代,一直都是管用的。士農工商,讀書人始終排在第一。
  • 讀書真的無用嗎?如果您認為教育成本太高,那試試看無知的代價!
    蓋茨從未獲得自己的學士學位,但哈佛大學還是在2007年授予了其榮譽博士學位。「我是一個反面教材,這也是為什麼我被邀請參加你們畢業典禮的原因所在。」蓋茨在哈佛大學畢業演講時如是說道。越無知的人,越會為自己找藉口就像「北大畢業生賣豬肉」的新聞不知道被人說了多少年,很多人覺得,「北大畢業又怎麼樣,還不是去賣豬肉?我小學畢業,也一樣賣。」我們總是用這樣的例子安慰自己,說服自己,可以不用努力,不去讀書一樣可以成功, 但是真正做到的又能有幾個呢?
  • 普林斯頓校長畢業演講:「學歷無用論」是史上最可笑的謊言!
    每年高考之後,有關「學歷無用論」的言論總是甚囂塵上,被各大朋友圈、微博給瘋狂刷屏。諸如「北大學生賣豬肉」「煎餅大媽月入三萬」「985、211大學工地搬磚」,這些看似駭人聽聞的灰色娛樂消息充斥在你的周圍,似乎就要印證那句話,學歷是多麼的無用。
  • 北大本科畢業生離開華為去賣房 做一名房產中介
    來源:中新經緯「我,北大本科畢業,現在是一名房產中介」「門檻低」「流動大」「滿嘴跑火車」,是外界貼給房產經紀人這一群體的標籤。但近幾年,一些知名院校畢業生去賣房的報導屢屢引起社會關注,個別名校畢業的經紀人還不負眾望,取得令人羨慕的銷售業績。
  • 孔子說學而優則仕,貧困學霸2度考上北大2度復讀?人為什麼讀書
    小陳稱自己第二次填報北大護理系但不報導是為「幫校長一個忙」。 毫無疑問,小陳此舉引來了網友的熱議,有人認為他對未來有目標,有規劃,應該尊重他的選擇;也有人則質疑他復讀是為了「錢」。 小陳只是千萬學子中的一位,而拒絕名校的學霸,他不是第一人。
  • 讀書無用是不學無術者的藉口!
    是不是你也發現自己曾經也會或多或少的抱怨過讀書無用?讀書到底有用還是無用?當今社會,越來越多的人被這個問題困擾。那麼,我們現在假設「讀書無用的結論是真的」,現在要大家證明這個結論。在我們剛出生時,我們大腦的信息量幾乎為零,我們的成長過程也是學習的過程。
  • 人生科學:「讀書改變命運」Vs「學好數理化,不如有個好爸爸」
    "讀書改變命運""知識就是力量",教育是中國億萬家庭,特別是貧困家庭子弟的一劑強心針。這個曾是底層人向上流動期盼以此改變命運的獨木橋,如今充滿的許多因素讓其在實際生活中不知不覺地改變了這種改變命運的方式:第一、教育的起點已經在當前社會環境下逐漸提高,如今教育需要付出很大的成本,但得到的也不過是最基礎與必須的教育。
  • 為什麼好多年輕人排斥做房產中介?房地產中介很低端嗎?
    房產說理第147篇原創 前幾天有個朋友幫他表弟找工作,他表弟今年20歲,去年大專畢業。找工作不是很順利,一心想賺錢,卻不知道該做些什麼。我說做房地產中介吧。沒想到朋友說,算了,房產中介太不穩定了。還是讓他找點別的工作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