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7成企業難找合適人才 本科生困惑不如普工

2021-01-17 搜狐網

  拿什麼留住你……

  深圳節後用工市場遭遇「結構性缺工」缺口約20餘萬

  71.3%的企業表示漲薪;70%的企業表示最難是找「合適人才」

  文/記者廖嘉明、阮元元、周偉良、高靖、崔寧寧

  圖/記者軒慧

  用工市場大起底之一

  開篇語:

  「用工荒」是外來務工者用腳投票的結果。

  來自深圳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的數據顯示,節後深圳用工缺口約20餘萬,且主要是結構性缺工。隨著正月十五的來臨,外來務工人員離開家鄉,來到深圳,勞動市場迎來了「暖流」。然而,新一股勞動大軍的到來,是否則意味著深圳「用工荒」得以緩解?結構性缺工到底缺在哪?企業招工難在哪?

  留人先留心,除了加薪,還有什麼是企業可以做的?是調高最低工資標準?還是日益完善的法制?提供醫療、教育等各方面的社會福利待遇?本報將為你一一道來。

  隨著正月十五的來臨,返深勞動大軍隊伍日益壯大,當「招工潮」遇上「應聘潮」,企業的用工缺口是否有所緩解?深圳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相關負責人表示,節後深圳用工缺口約20餘萬,呈現季節性特點,主要是結構性缺工。

  記者走訪各大人才市場和企業調查,請企業招工者講述他們為吸引外來務工留下腳步而各出奇謀的招工故事,也請讀者傾聽一下新生代勞務工的所想、所憂、所惑。

  企業

  人少:一天只招到三四十人

  「哎呀,招工好難啊!」曾獻武一聽要採訪招工,就向記者訴苦:「來深圳的火車上擠得水洩不通,但每個廠都缺工,人都去哪了?」

  曾獻武是龍崗賜昌製品廠的高級專員,這是一家外資工廠,主要為一些品牌運動鞋做代工,整個工廠對女工需求量非常大。

  每年年初,都要肩負起招工的重擔。「往年別的工廠缺工,我們感覺不太明顯,但今年缺口太大了,龍崗兩個廠區滿員要3萬多人,現在至少還要招5000人(普工),惠州廠區更缺。」

  曾獻武給記者細數了一下,當天主動來廠門口應聘的有三四百人,在附近片區設的6個臨時招聘點一天下來總共只招了三四十人。

  「這還算好的。周一、周二來找工作的人會多些,到了周三往後,人就越來越少,等過了周末,人又多了起來。」在賜昌廠工作10餘年,曾獻武發現今年招工不是一般的難。「樂觀估計,今年整個正月可能都要招工。」

  「我們普工算下吃住來,每月都不少於2000塊,待遇每年都在提高,人卻越來越難招。」

  曾獻武向記者介紹道:「現在找工作的要求太多了,有的想多加班多賺錢,有的想少加班,有的看發薪日是哪天,有的看押多少工資,有的看娛樂設施是否完備,有的看重工作環境……」

  不對口:

  技能人才供求不對稱

  「來求職的人不少,但是我們緊缺的工種還是招不到人。」深圳吉陽自動化科技有限公司的招聘專員黃小姐介紹,對於設備製造行業來說,機械、硬體和工程工程師是他們最緊缺的,一個上午下來,招聘攤位前求職者絡繹不絕,但她只收了20多份簡歷,大部分還是他們不怎麼缺的。

  在該公司的招聘廣告上,良好的福利待遇吸引了不少求職者。「員工福利優厚,購買社保,包住包工作餐,每周5天8小時工作制,定期組織登山、燒烤等豐富的業餘活動,定期參加職業培訓,公司內設工作休閒吧、圖書館,為員工辦理入戶深圳手續……」

  「我們的崗位要求是至少3年工作經驗以上的,但事實上,多是工作一兩年的大學生,求職的工作經驗不足,卻想著工資高、福利好。只工作一年以上,行業一般的工資水平就是4000/月,卻想往5年以上的待遇靠,開口就要6000元以上,我們請得起,卻用不上就沒意義了。」黃小姐說。

  在短短的時間內,陸陸續續來了兩名求職者,分別應聘電氣調試工程師和硬體工程師。是否需要出差、職別,工資待遇不約而同地成為必問的選項,「工資待遇要面試後,依據你的能力,再面議的,不是我能決定的。」對回答不滿意者,直接掉頭就走。

  「我們提供的待遇從幾千到上萬的都有,關鍵是要合乎要求,否則來再多也沒用。」黃小姐說。

  工資要求高:

  送水工月薪3000元

  技能型人才的缺工是常態,但是如今卻連門檻低的服務業也大喊「缺人」。記者昨日在羅湖人才市場看到,大大小小的送水公司貼出五花八門的招聘廣告。在招聘簡章中,僱主開出了2500元/月的起薪,部分甚至高達3000元每月。3000元每月可以算是體力勞動行業的高薪,送水公司還要搖搖頭,因為他們還提供食宿。

  「以前我們只招聘18到30歲之間的壯勞力,現在40歲、45歲都可以接受。」該名招聘人員表示,為了不妨礙送水業務的開展,公司已經提高了300元的工資,吸引人儘快入職。

  然而,提高工資這一個曾經的「法寶」也不再管用。隨著勞動密集型企業的內遷,沿海用工大戶開始轉戰內地招人。一家勞動密集型公司的人力資源負責人說,隨著內地工資水平的提高,許多農民工選擇就近就業。今年的民工荒比起往年更加嚴峻。「一方面深圳工資水平已不如從前那麼具有競爭力,另一方面許多農民工喜歡離家近的地方工作。」

  解讀

  元宵過後用工缺口有望縮小

  「我們的用工情況仍存在兩個『滯後』。一是勞動密集型企業的粗放管理水平滯後於農民工尤其是新生代農民工對就業環境的期望;二是技術工人的整體技能水平滯後於深圳市的經濟發展。」深圳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勞動就業促進處處長董文紅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說,「元宵節過後,隨著返深勞務人員人數的增加,缺口有望縮小。」

  填平與90後務工者的「代溝」

  市人才交流服務中心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陳水蒲表示,招工難的主要矛盾在於90後農民工和企業之間有「代溝」。企業應增加和求職者之間的默契,要針對新生代民工的普遍求職心態的變化,改變「打卡上下班,住集體宿舍」機械固定重複的模式。「尤其是製造業的老企業要轉變自己的固有文化,增加和年輕員工的交流。」

  直至4月中旬才結束的「春風行動」,市、區兩級公共就業服務機構將舉辦近500場免費招聘會,為外來勞動者提供免費職業指導、職業介紹、政策諮詢、就業信息服務。

  談工資:

  2000多元/月根本不夠用

  年前辭掉的生產技術員的工作,一個月才2000多元,雖然包住有工作餐,但還是不夠用,「往家裡寄錢是不可能的事。」10多個月的工作,張建國工資收入2萬元,但是在辭職前,他的工資卡裡只剩下5000元不到,平均每月花掉1100~1200元。

  「很難說錢都花到哪了,吃飯、聚會、買東西,有時老鄉、朋友來了,要招呼招呼一下子花出去了。」張建國說,「而且深圳東西本來就貴,吃頓飯都要十幾塊錢。2000多塊錢其實一點盼頭都沒有。」

  「原來的工作說是基本工資1800元,想著算上加班費,一個月能有個2500元,沒想到進去以後才知道是底薪1100元,再加700元津貼,加班費按1100元算,一個月不休息,每天加班也就是一千多的加班費。」張建國說,感覺被騙了。

  跳槽,首要原因就是工資低,張建國希望憑著學歷和工作經驗能找到3000元/月的工作。

  談困惑:

  為什麼本科生連普工都不如?

  跳槽另一個主要的原因,就是工作前景。一天下來,雖然滿場的企業都在招工,但他知道找到自己喜歡的工作並不容易。

  「現在普工都2000多元一個月,相比之下,我們這些本科生像什麼?」張建國一言,道出時下不少畢業生的困惑。

  回想畢業之初,張建國自認自己還是一個很有想法和銳氣的人,沒有想過在老家待著,一心一意來到大城市闖,「想著自己有點學歷,不會比別人差,但卻一直受打擊,打擊慣了,現在也就無所謂了。」張建國說。

  「受什麼打擊了?」記者問。「你看嘛,這些工作都要求有工作經驗的,像我們這種,人家要麼直接就不要,要麼招進去把你放在一個不相干的位置,釘子碰多了,就磨平了。」他說,「要我從低做起可以,但是要有一個盼頭,比如說半年,半年後讓我在喜歡的崗位上定下來,再一步步學。」

  做了一年的生產技術員,加了一年的班,讓張建國感到非常疲憊,也明白這不是一份長遠的工作,「長不了知識,周而復始地重複相同的工作」。剛開始,當了十幾年機修工的父親很不贊同他辭職的行為,「後來也就慢慢同意了,他也明白沒有學到一技之長,待多久也沒用,還不如早點走。」

  談未來:

  在深圳定下來?買房?

  「安家」那是張建國從來沒想過的事情,一年才存了五千不到,「從來沒有想過在深圳買房。」張建國說,現在的他只會想著未來兩三年的事,再遠的,就是自尋煩惱,以目前沒有一技之長、低收入的情況來看,長遠的問題想了也是白想。

  「去年的遺憾就是沒有學點東西,今年一定要抽時間進修一下。」張建國自認不是一個怕吃苦的人,加班可以多賺點錢,沒時間了,也可以少花點錢,從某種意義上看,挺好的。但是他卻完全沒有了自己的時間,身心都很累。「周一到周五,每天2~3個小時,周六周日也經常加班。寧願賺少點錢,少加點班。」

  「如果想留在深圳,還是要往金融、電子方向轉型才有前途,我自己也對這方面感興趣,打算今年自己看看書,讀點課程。」張建國說。

  至於工作,自認著急過,操心過都沒用的張建國向記者強調他現在是抱著平常心找工作的,「實在找不到機械設計方面的,就先找份替代的,但是要少點加班的。這樣,我也有時間做自己的事情。」

  對話「新生代」

  2月13日,結束了假期的張建國(化名)從江西返回深圳。結束了一上午的求職後,張建國坐在招聘攤位前,閉目養神。手裡拿著幾份複印的簡歷,上面簡單地交代了他畢業兩年的「軌跡」,像很多80後、90後一樣,張建國不差一紙文憑,2009年畢業於江西景德鎮陶瓷學院的機械設計專業,2010年3月「投靠」深圳的父親和姐姐,進入坂田一家工廠當生產技術員,負責生產線上生產流程的順利進行,2011年1月離職。

  「深圳金融、電子行業發達些,工業方面需求少,招機械設計人才的需求比長三角少很多。」「逛」了一圈以後,在某LED生產公司前,張建國投了設計崗位。「你心目中的薪酬要求是多少?」 「2500吧。」一個上午下來,張建國只投出了兩份簡歷,一份結構工程師的,一份設計崗位的。

  「為什麼選擇剛才那家公司?」記者問。張建國不好意思地笑笑,「其實我不記得投了哪些公司,現在有點海投的感覺,就像逛街一樣,很輕鬆的,這周或者這個月都不一定能找到,反正在這可以蹭蹭,不餓著肚子,希望能找到自己想做的。」

(責任編輯:劉曉靜)

相關焦點

  • 普工難招 生手沒關係但年齡是個坎
    一位現場招聘的人力資源主管透露,招來新員工,一個月後可能只剩下七成,因此在做招聘計劃時,要把這些因素都計算在列。在江北智成人才市場,某企業的招聘代表羅先生在招聘前就開始做準備工作,除了提前在網上發招聘信息之外,還找了一個業務骨幹現場現身說法。但結果還是不盡如人意,上午兩個多小時的時間只敲定了10個普工,還有幾個說考慮一下。
  • 58同城解碼2020二季度人才流動趨勢:普工/技工招聘求職需求大...
    從重點城市來看,58同城招聘研究院《2020二季度人才流動趨勢》表明,成都為企業招聘活躍榜第一名,其次是深圳、北京、重慶和東莞。今年二季度,成都發布新基建專項規劃、科技創新能力建設18條等多個政策規劃,提升城市產業能級,新經濟發展和營商環境躋身全國前列。
  • 深圳電子廠普工4千多,做滿3個月不超過30%,中介說招工越來越難
    深圳工資並不像傳說中的那樣高深圳的企業在全國遙遙領先,地方小,工廠多,成為很多農村來的年輕人首選,並覺得一線城市的工資、相比其他地區要高些,但是對於很多來過深圳的打工者來說。上班的工資並未傳說中的那樣高,工資大部分在4000上下不等。
  • 深圳節後缺工80餘萬 普工「招工難」尤為明顯
    新華社深圳2月22日電(記者 吳俊)深圳「用工荒」形勢嚴峻,「招工難」問題凸顯。記者22日從深圳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了解到,深圳今年年初的用工缺口預計達80餘萬,其中普工「招工難」尤為明顯。    深圳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就業處處長宋獻華告訴記者,春節前,深圳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門已經對705家企業節後兩個月的用工需求、工種、數量、技能要求和工資待遇等進行抽樣調查。調查發現,90%的企業在節後兩個月內有招工需求。其中80%的企業在一個月內急需用人,45%的企業迫切需要在半個月內補充新員工。從行業來看,用工需求最大的是製造業,佔到了60%,其次是服務業。
  • 本科生求職當技工遭拒 企業:要求大專以下學歷
    關旭穿著棉服,早早來到瀋陽市人才市場舉辦的招聘會現場,他握著精心準備的簡歷穿梭於招聘展臺之間,終於中意了一家汽車配件生產公司的操作工崗位——月薪3000元,工作24小時,休息48小時,繳納五險一金。沒想到投簡歷時,負責招聘的工作人員卻退回了他的簡歷,理由是「我們要求大專以下學歷,不招本科生」。
  • 廣東1600家製造企業聯合招聘:急招上萬崗位 普工6000元難招人
    來源:21世紀經濟報導原標題:廣東1600家製造企業啟動聯合招聘: 急招上萬個崗位,普工6000元難招人面對高端人才招聘的問題,林江認為,粵港澳大灣區應該有一個統一的標準,城市之間也應該有信息的互通。儘管薪水頗具吸引力,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在佛山的招聘現場採訪了多家製造業企業,卻發現他們幾乎都面臨普工和高端人才招聘的雙重困境。「就我們公司而言,包括其他一線品牌的陶瓷公司,今年招聘的壓力挺大的。「一位陶瓷企業招聘負責人告訴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今年都不知道人才跑到哪裡去了,經常去招人,但還是缺。」
  • 深圳某工廠招聘普工要考英語,60人參加海選,最後只要10個人
    深圳面試最嚴工廠:普工要考英語,60人參加海選只有10個能留下今年由於疫情的影響,很多工廠都進行了裁員。有一些甚至直接倒閉了。去深圳找工作也越來越難了。最近就有網友爆料,自己在深圳某工廠應聘一份普工的工作。結果發現普工也要考試,甚至還要考英語。從下面這份普工招聘考試題中可以看出。考試的內容相對來說還是比較簡單,但是最後一題卻要考英語題,要默寫26個字母,這讓很多沒有學歷的打工者答不出來,結果就被淘汰了。
  • 廣東1600家製造企業聯合招聘:急招上萬個崗位,普工6000元難招人
    儘管薪水頗具吸引力,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在佛山的招聘現場採訪了多家製造業企業,卻發現他們幾乎都面臨普工和高端人才招聘的雙重困境。「就我們公司而言,包括其他一線品牌的陶瓷公司,今年招聘的壓力挺大的。「一位陶瓷企業招聘負責人告訴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今年都不知道人才跑到哪裡去了,經常去招人,但還是缺。」
  • 為何博士也難找工作?教授3句話道出原因,很現實卻又很心酸
    為何博士也難找工作?教授3句話道出原因,很現實卻又很心酸在網上瀏覽求職貼時,會發現一些博士也來吐槽,說自己讀到博士,找工作依然很艱難!在我們心目中,學歷的排位是博士、研究生、應屆生,學歷越高,工作越好找,薪資越高,但為何現實情況中,仍然有不少博士也難找工作呢?教授教授3句話道出原因,很現實卻又很心酸。01、專業屬於市場冷門博士畢業難道不是工作任由他挑嗎?其實博士畢業後反而就業面比較窄。
  • 深圳大學生進廠打螺絲,不敢報真實學歷,害怕不被錄用!
    有網友在網上發帖,說自己工廠的同事有一位本科生,兩位大專生,覺得如此高學歷進廠打螺絲實屬少見!在和其中一個人聊天才知道他只是暫時進廠一段時間的,進來的時候沒有跟面試主管報自己的真實學歷,他以為廠裡怕他眼高手低,不錄用他,於是只寫了高中學歷,這位同事之前在外面上班,一個月5000塊在上梅林,之前參加培訓編程1萬多塊學費還沒還完,學完出來發現自己不合適,最後進廠了!個人感覺廠裡也有很多崗位,有學歷崗位提升還是蠻快的,不知道他怎麼想的,有學歷都不說!
  • 港中大(深圳)第二屆本科生畢業啦!八成選擇繼續深造
    香港中文大學(深圳)2019年本科生畢業典禮現場深圳新聞網5月18日訊(記者 餘俐潔 通訊員 馬明霞)5月18日,香港中文大學(深圳)舉行了第二屆本科生畢業典禮,近600名2019記者獲悉,截至5月初,該校2019屆本科畢業生中約80%的學生將去往世界各地最優秀的大學深造,其中,美國排名前50的大學中就有42所錄取了280名同學,理工學院第一屆本科生已獲得44個直博「通行證」。
  • 寧波普工月薪漲至4000元 應聘者不多企業仍淡定
    昨天上午(農曆初七),中國寧波人才市場(寧波市人力資源市場)開市,猴年首場勞務技能人才專場招聘會拉開了寧波企業招工的帷幕,53家企業進場招聘,推出崗位377個,需求人數1578人,招聘會吸引了500餘人進場洽談。  記者現場走了一圈後,隨機採訪了6家來參加首場招聘會的企業人力資源工作人員,他們都表示,招人壓力比往年要小一些,因為企業薪資福利還不錯,員工返崗率挺高。
  • 深圳最不缺的就是人,缺的是高端人才,不想離開就只能往上爬
    上世紀80年代改革開放以來,深圳緊抓發展機遇,率先實行土地改革,大量吸引外資到深圳辦廠,經過幾十年的快速發展,深圳的經濟和城市建設水平均處於全國領先水平,一躍成為我國經濟最發達的城市之一,創造了舉世矚目的深圳速度,有著創客之城、鋼琴之都等美譽,成為全球四千多個經濟特區頭號典範城市!
  • ...合適你就來~|工程師|機械工程師|設備有限公司|技術員|普工...
    眾多知名企業高薪崗位等你來試    招聘企業崗位信息  1. 震旦(中國)有限公司  工廠操作員.倉庫管理員.銷售.室內設計師  2. 上海穩強科技有限公司  裝配鉗工.電工.銷售助理  3.上海曼億包裝機械有限公司  普工.氬弧焊工.機械設計師  7. 上海聖試電子科技有限公司  繪圖.普工.銷售  8.
  • 本科生親歷工廠普工,幹些啥?工資怎樣?
    人才過剩,經濟不景氣,大學教育質量下降等種種問題,其實都會影響就業問題。作者本人本科畢業,幹過工廠普工。至於時間,就不透露太多,就是近幾年的時間。我在兩家工廠幹過,一家是臺資工廠,一家是內地工廠,都是電子廠,也就是生產筆記本,桌上型電腦,投影儀,手機等的電子廠。
  • 易學佳家——溫州市本科生買房7折,提升學歷這麼重要?
    最近,溫州發布住房新政策,本科生買房7折,租房3折,根據已婚人員的家庭情況可以分配租比較大的住房。3月3日下午,溫州市委人才辦聯合市人社局、市住建局,發布《2020年溫州市首批人才住房配售公告》,首批籌集1700多套房源(其中市本級300套左右),共計約18萬平方米,將於本月15日啟動申領。優秀本科生買房打7折,10年內為共有產權。
  • 打工妹在深圳電子廠打工,曬出普工月薪,直言賺的多,消費也高
    職場案例: 現如今,相信很多年輕人在畢業以後,由於找不到合適的工作,都會選擇進工廠賺取穩定的工資,而有很多學歷比較低的打工者,他們會選擇去深圳或者北京這樣的大城市發展。
  • 深圳節後用工市場缺口約20餘萬(圖)
    深圳節後用工市場遭遇「結構性缺工」缺口約20餘萬71.3%的企業表示漲薪;70%的企業表示最難是找「合適人才」文/記者廖嘉明、阮元元、周偉良、高靖、崔寧寧圖/記者軒慧用工市場大起底之一開篇語來自深圳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的數據顯示,節後深圳用工缺口約20餘萬,且主要是結構性缺工。隨著正月十五的來臨,外來務工人員離開家鄉,來到深圳,勞動市場迎來了「暖流」。然而,新一股勞動大軍的到來,是否則意味著深圳「用工荒」得以緩解?結構性缺工到底缺在哪?企業招工難在哪?留人先留心,除了加薪,還有什麼是企業可以做的?是調高最低工資標準?還是日益完善的法制?
  • 高職生就業率超過本科生,你信了嗎?
    比如,校企聯合是職業教育人才培養新趨勢。職業院校以市場需求為導向,多為訂單式的培養,學生入學就意味著就業了,在學習過程中一方面學校要講專業課程,一方面企業也會定期安排專業技術人員、專家到學校講課,講一些專業技能。因實操課程較多,加上採取引企入校的教學方式,職業院校走出來的學生進入企業後都能很快上手操作。
  • 深圳寶安龍崗招工薪酬普漲15%
    新華社深圳2月18日電(李南玲 楊麗萍)今年春節後深圳特區外的寶安、龍崗兩區勞動力市場供求兩旺,雖然沒有出現去年大面積缺工的現象,但是勞動密集型企業仍然「普工難招」。寶安、龍崗兩區的不少企業今年紛紛通過調整薪酬和內部管理來留住員工,有的甚至考慮增設夫妻房、送節日禮金等吸引員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