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雷公藤這個名字,可能不少人會覺得很霸氣,而之所以會用雷公這個名字,其實人們是為了強調它的毒性,在用它治療疾病的時候應十分的小心。
那麼,雷公藤具體都有什麼樣的功效和作用,臨床上應用它的時候需要注意哪些事項呢?本期文章小編就跟大家一起來分享一下這方面的知識。
雷公藤的功效主治
雷公藤,別名也叫震龍根,在中醫當中,其根、葉、花均可入藥,有大毒,中醫認為它性涼味辛、苦,有祛風解毒和殺蟲的功效,臨床上一般為外用,不內服,可用於風溼性關節炎以及皮膚發癢等疾病症狀的治療。
雷公藤的藥理作用
雷公藤雖然是一味具有毒性的中草藥,但是其在臨床上的應用卻不少,藥理研究顯示,其主要的藥理作用有以下幾個:
1.抗腫瘤作用
體外動物實驗表明,雷公藤的內脂類成分對於小鼠白血病有療效,同時其還可抑制乳癌和胃癌細胞,抑制率可達70%以上。
2.抗炎作用
雷公藤內酯還具有抗炎的作用,對佐劑性關節炎有抑制作用,因而其在臨床上可以對於風溼性關節炎疾病起到治療作用。
3.殺蟲作用
藥理研究顯示,雷公藤還具有很好的殺蟲能力,臨床上可用於頑癬或是皮膚瘙癢等方面疾病症狀的治療。
雷公藤的臨床應用選方
前面我們提到,雷公藤常作為外用藥物,其在臨床上的應用也是比較多的,下面為大家介紹其中常見的幾個臨床應用選方:
①治風溼關節炎:雷公藤根、葉,搗爛外敷,半小時後即去,否則起泡。(江西《草藥手冊》)②治皮膚發癢:雷公藤葉,搗爛,搽敷。(《湖南藥物志》)③治腰帶瘡:雷公藤花、烏藥,研末凋擦患處。(《湖南藥物志》)
雷公藤的注意事項
1.雷公藤具有大毒,應用時一般為外用,不可內服。2.應用雷公藤治療瘡癢時,有出血者忌用。3.敷藥時間不可超過半小時,否則起泡。
雷公藤作為藥用時,由於其含有毒性,所以使用的時候一定要慎重,患者在使用的時候應注意以下事項,同時最好建議諮詢有經驗的醫師,在醫師的指導下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