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是我國西部省級行政區,地理位於我國西部-西南區域,全省域面積約49萬平方千米,其中四川的山地面積佔總面積的74%;四川2019年生產總值高達4.6萬億;常住人口高達8千萬,四川放在全國來看也是名副其實的經濟大省、人口大省,放在西部也是首屈一指的「老大」
大而不聚;資源過度分散
四川雖大,總量雖高,但人均卻僅有5.5萬元,沒有達到我國人均7萬元的門檻,因此四川只能說是經濟、人口大省,不能算之為強省。
四川看似很大,其實四川一點也不大,四川山地面積高達74%,平原面積僅約8%,丘陵僅約11%,因此四川的適宜開發面積並不高。在這樣的情況下,四川能不落後沿海平原強省太多已經實屬不易。
四川平原本就稀少,還十分集中,四川平原多數集中在「成都平原」;成都自古便是西南腹地,西南中心,因此四川選擇了強省會發展戰略,用成都留住四川的優質資源和人才,再用成都帶動全川發展,顯然這一戰略已初步成功。
四川省會成都自然不用說,但省內地級市卻十分不均衡,長期未培育「經濟副中心」的劣勢已經凸顯,隨著四川推動經濟副中心建設,未來四川經濟將相對均衡。
但此時,四川地級市過多的劣勢便直接再次腰斬了四川資源,使得本就脆弱的地級市,變得更弱。
地級市的劣勢;
省級行政區的四級大:省-市-縣-鎮(鄉);而直轄市卻是3級:直達區縣鎮。
從精簡行政的角度來看,無疑是直轄市更加精簡,但現在省級實現直轄市架構不現實,也不具備可操作性。
但從現實出發,四川需要合併地級市,實現資源相對集中,省域相對協調發展的新格局。
四川地級市多到什麼可怕的程度四川共轄21個地市州;其中排除地域廣闊的3個自治州;此時四川的面積約8萬平方公裡,但就在這8萬平方公裡之內,竟然誕生出了18個地級市!
四川本就不多的資源再次被多餘的行政區域所弱化,這就會出現一個死循環,弱的更弱,資源過度零散,也不利於培育經濟副中心。
內江-自貢可以先行合併:
內江、自貢是四川地級市;他們位於四川川南區域,兩城的經濟、人口、產業等都相對接近,如若合併將成為川南的超級城市,一舉成為經濟副中心。
內自城區直轄距離不過30餘公裡,從地理上的角度來看,兩城合併完全不存在時空問題。
內自的經濟體量都十分接近,都在1400億區間(2019)兩城都在四川第十左右徘徊,如若合併兩城將直接突破2800億,近2900億,逼近綿陽,並且可以預見的是2020年兩市經濟總量相加是一定會超越綿陽的。
內自也意識到兩城抱團取暖的合作帶來的經濟價值;內自同城化啟動;
同時,交通方面內自快速通道已經啟動,屆時兩地城區的通勤時間將急速縮減至30分鐘內;
公交方面已經啟用了一卡通,內自社保一卡通也已經啟動,諸多民生工程兩地已經融為一體。
如果兩地合併,在關鍵核地帶建設新區,未來將使得兩地城區較為融合,形成新核+內自兩面城區的新格局。
內自在省內其實算是經濟強市,但觀察發現,四川的發展重心並不在內自;川南有宜賓,川東有南充,兩大新扶持城市,還在培育期間,如果內自合併將主動改寫四川經濟發展格局,為自身爭取更大的話語權和主動權。整合優勢資源,利用現有優勢甚至有機會拿到國家資源,當前新西部大開發+內循環正悄悄的發展助力西部發展,而成渝經濟圈便是撬動西部發展的支點。
你覺得內江、自貢有必要合併嗎?私信回復(城市)獲取更多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