廈漳泉三地市打算打破行政區劃限制 推進環保一體化

2020-12-11 閩南網

三地聯合整治環境,可使大家更好地享受生態人居。圖片攝於漳州江濱公園

  海都閩南網訊 廈漳泉地理位置相近,環境聯繫緊密。為此,三地將打破行政區域限制,推進環保一體化。昨日,記者從漳州市環保局獲悉,《廈漳泉大都市區生態環境保護合作專項規劃》初稿出爐。

  在生態保護方面,擬聯合構建生態走廊,大力保護漳江口、深滬灣等生態區;在水環境保護方面,擬在九龍江、龍津江建立上下遊斷面水質交接與生態補償掛鈎機制;在大氣汙染防治方面,聯防聯控,揚塵汙染控制區應達到建成區面積的80%以上;在固廢處置方面,將汙泥納入三市嚴控廢物名錄。

  今年,初步建立生態環境保護和資源協同開發利用機制;到2015年,基本建立區域環境保護合作體制機制,基本實現生態環境資源的協同保護和合理利用;到2020年,建立高效政策體系,生態環境步入良性循環,建成生態文明示範大都市。

【現狀】

三地各自為政 難以解決環境難題

  廈漳泉三地,環境保護與經濟發展矛盾日益突出。重大基礎設施尤其是交通、能源設施大規模建設,使得三地的環境汙染特徵正在發生轉變。

  當前,三地市區域內,水體富營養化問題較為突出,飲用水源存在氮、磷超標現象。而機動車快速增加,大氣汙染物排放加大,導致PM2.5、臭氧等汙染有所增加,酸雨和灰霾天氣出現頻率上升。同時,城市化和工業化發展,使得城鄉綠色空間破碎化嚴重,生態系統結構單一,特別是城市(城鄉)之間產業準入標準、環保執法力度、汙染治理水平存在差異,環境基礎實施建設缺乏統籌規劃,未能發揮最大效益。工業固體廢物、危險廢物、放射性汙染源等的種類和數量持續增加。面對目前存在的各種環境問題和未來的環境壓力,單靠各個城市自身的力量各自為政,已經難以有效解決。

【破解】

  按照規劃,廈漳泉三地將打破行政區劃限制,明確了以廈漳泉三市城區及龍海市、長泰縣、南安市、石獅市、晉江市、漳浦縣、惠安縣等為核心區,以三市全域為目標,在生態保護、水環境保護、大氣汙染防治、固體廢物的處置等領域展開合作,推進環保一體化。

關鍵詞:生態保護

聯合構建生態走廊

  規劃提出,優先保護「生態高地」,聯合構建生態走廊,提高廈漳泉大都市區生態保育水平。

  優先關注博平嶺和戴雲山脈等地、廈漳泉沿海大通道生態廊道、廈門珍稀海洋物種國家級保護區、雲霄漳江口紅樹林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晉江深滬灣保護區、漳廈門的雲洞巖和九龍江生態綠帶,廈門與泉州之間的小盈嶺生態綠帶生態保護,提升區域的環境品質。

  統籌規劃建設區域綠地和區域「綠道」,實施生態資源的同保共育,合理構築整體聯結的控制性生態防護系統,打造生態安全屏障。

  逐步開展生態修復,消除裸露山體形成的區域自然生態系統破碎化。加強沿城、沿路、沿海防護林帶建設,形成以山體、河流、灘涂溼地、紅樹林、農田等自然綠色要素為基質,城鎮鑲嵌其間的區域生態格局,創造良好的人居環境。

關鍵詞:水環境保護

兩江建補償掛鈎制度

  在水環境保護方面,規劃提出,優先保護九龍江、龍江溪、晉江、洛陽江主要幹流等飲用水源河道。

  在九龍江、龍津江建立上下遊斷面水質交接與生態補償掛鈎機制,嚴格執行水環境功能區劃,實行區域限批,從嚴審批高耗水、高汙染及有毒有害汙染物行業的建設項目。此外,鼓勵相鄰區域打破行政區限制,共同規劃,共建共享汙水處理設施,實行管網互聯互通。適當調整行政區邊界已建汙水處理廠配套管網規劃,以滿足周邊處理需要。

關鍵詞:大氣汙染防治

建成區面積的80%以上 為揚塵汙染控制區

  改善區域空氣環境質量,打破行政區劃界限是首要前提。規劃提出,三地將著力構建「統一規劃、統一監測、統一管理、統一評估、統一協調」的大氣汙染區域聯防聯控機制。開展區域大氣環境聯合執法檢查,集中整治違法排汙企業。共同研究並整治大氣二次汙染和灰霾,逐步開展臭氧和PM2.5汙染控制。針對複合大氣汙染形成的關鍵問題,全面系統地開展汙染監測、危害評估和預測預警,建立監測、預報互動機制,減少灰霾、酸雨等區域性大氣汙染出現的頻率。

  同時,針對機動車快速增長的情況,廈漳泉三市將啟動區域機動車尾氣汙染防治工作,實施機動車黃綠標三市聯動機制。在機動車環保標誌的發放、尾氣檢測、黃標車輛限行、三市機動車排氣監督管理信息網絡體系建立等方面展開合作,提高新車源頭汙染控制水平。

  而在揚塵方面,規劃明確要求,揚塵汙染控制區應達到建成區面積的80%以上,嚴格落實施工工地圍蔽和清運餘泥渣土、噴水降塵等措施,有效控制揚塵汙染。

關鍵詞:固廢處置

汙泥納入嚴控廢物名錄

  規劃鼓勵相鄰地區統籌規劃、合理布局,按照區域共享的原則,共建生活垃圾、汙泥等固體廢物處置場所。

  鼓勵日處理能力10萬噸以下的汙水處理廠,聯合建立區域性汙泥處置處理中心。將汙泥納入三市嚴控廢物名錄,對汙泥轉移、處置實行計劃備案和轉移聯單管理。

  基本統一相鄰地區垃圾處理收費標準,鼓勵整合兼併,培育大型骨幹環保產業集團,為環境基礎設施共建共享創造條件。同時,三地市將從源頭上聯合整治「海漂垃圾」,強化重點海灣的環境汙染控制。(本網記者 陳群 戴江海)

責任編輯:hdwmn_cjf

相關焦點

  • 「五個一體化」的廈漳泉都市圈探索與實踐
    早在上世紀80年代末,習近平同志主持編制的《1985-2000年廈門經濟社會發展戰略》中就提出「建設以廈漳泉為主體的城市群體」,2002年調研廈門時明確指出「未來國家和區域間的競爭是城市群之間的競爭」,為廈漳泉都市圈建設指明了方向。廈漳泉三市始終牢記習總書記的囑託,以「五大發展理念」統籌新型城鎮化與大都市區建設,區域競爭力、影響力持續增強。
  • 廈漳泉大都市區 核心區達7772平方公裡
    意見稿長達53頁,由十二部分組成,從廈漳泉同城化的基礎和條件著手,制定了三城同城化的指導思想與發展目標,就廈漳泉三地的空間格局與產業布局、基礎設施同城化、建立共同市場、推薦公共服務共建共享等10個方面做出規劃,形成指導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同城化建設的綱領性文件。
  • 廈漳加快同城化進程 廈漳泉3市有望合併區號
    我市將力爭與漳州合併區號或者免收區間費用,移動通訊廈漳兩地同城化不收漫遊費。民革廈門市委會今年兩會上提出《關於以廈漳一體化為先導加快推進廈漳泉大都市區建設的建議》,市發改委和市經發局近日分別給予辦理答覆:下一步,我市將進一步協調各部門,順應同城化發展的要求,不斷拓寬兩市合作領域,拓展民生共建共享的領域。
  • 廈漳泉合併分析,有什麼好處?
    打造廈漳泉大都市區,該從哪裡著手呢?今日,省政協十屆四次會議將拉開帷幕。昨日,廈門市省政協委員小組已帶來一個策略性的提案——《關於以廈漳一體化為先導,加快推進廈漳泉大都市區建設》。舉個簡單的例子,廈門與漳州可以合併區號0592,移動通訊廈漳兩地同城化不收漫遊費。
  • 2020年廈漳泉融為一城 "同城化總體規劃"浮出水面
    昨日,記者從相關部門獲悉,規劃已經過三市研究討論,廈漳泉大都市區的範圍、發展目標、戰略定位和空間布局漸漸清晰。    廈漳泉長途編號加快編制實施深化"三網融合"試點    大都市區涵蓋三市全域    規劃提出,廈漳泉大都市區目標範圍包括三市全域,面積約2.6萬平方公裡,2011年總人口1666萬人。
  • 廈漳泉爭取同城化發展規劃報批國務院 欲形成國家戰略
    關鍵詞共同市場 建一體化資本市場  廈漳泉將不斷打破行政性壟斷,建立統一開放、競爭有序的市場體系,統一規範企業登記註冊條件和程序以及重點行業準入標準。   三市計劃一起推進金融服務同城化,建立廈漳泉大都市區金融風險處置聯動機制。
  • 漳州或調整市區行政區劃 對接廈漳同城化
    廈門網-廈門日報訊(駐榕記者 張小燕)昨日,十屆省政協常委會第二十一次會議上,政協漳州市委在《關於進一步推進廈漳同城化的調研報告》中提出,為了在更高層次上加強與廈門的互動合作,應把漳州市區行政區劃調整提上重要議事日程。
  • 廈門房市低迷,漳州、泉州伺機而動,廈漳泉經濟一體化再上日程?
    廈漳泉同城化概念,是2011年福建省政府提出的重要發展策略,根據當時《廈漳泉大都市區同城化總體規劃》中提出的目標,廈漳泉大都市區目標範圍包括三市全域,面積約2.6萬平方公裡,包括廈門全域,漳州、泉州兩市中心城區,龍海市、漳浦縣、長泰縣、南靖縣、華安縣的部分區域,泉港區、
  • 2015年廈漳泉「閩南金山角」 初步實現同城化
    廈門、泉州和漳州同屬於「閩南金三角」地區範疇,從歷史來看,三地的語言、文化、習俗等相近,經濟交往、人員往來更是非常頻繁。正是在這樣的現實與歷史背景之下,廈漳泉大都市區同城化應運而生。省發改委主任鄭柵潔表示,推動城市一體化發展是當今世界城市發展的新趨勢,是統籌城鄉區域協調發展的新途徑。
  • 曾經諱莫如深,廈門再提總部經濟引發新一輪「廈漳泉一體化」猜想
    他強調,廈門市召開總部經濟發展大會,就是深入學習貫徹學習高層講話精神,站在新的起點上,讓企業與城市共同成長,加快把廈門打造成東南沿海重要的總部經濟集聚地。「把廈門打造成東南沿海重要的總部經濟集聚地」的提法很容易讓人聯想到2011年啟動的「廈漳泉一體化」。
  • 廈漳泉會同城化嗎?真相被揭開
    2020年廈漳泉融為一城 "同城化總體規劃"浮出水面根據《廈漳泉大都市區同城化總體規劃》(以下簡稱規劃)中提出的目標,廈漳泉大都市區目標範圍包括三市全域,面積約2.6萬平方公裡,2011年總人口1666萬人。
  • 廈漳泉將合力打造"大廈門灣" 制定統一環保規劃
    廈漳泉將合力打造"大廈門灣" 制定統一環保規劃 xm.fjsen.com 2011-10-26 08:14  鮑娜 來源:東南網    我來說兩句 東南網-海峽導報10月26日訊(記者 鮑娜)「倡導大廈門灣概念,推動三地制定統一環保規劃,推動大廈門灣生態監測管理系統建設,共同努力保護海洋生態環境。」
  • 「廈漳泉大都市圈」悄然崛起,泉州市離真正的大城市還差幾步!
    建立「廈泉漳」大都市圈,推進廈門、泉州、漳州同城化發展,這是一個老命題。不過,近來屢屢被擺上議事日程,還是很鼓舞人心的,對廈泉漳三市都是一次歷史的機遇。早期公開的廈漳泉大都市區地圖回顧:廈漳泉大都市區,又稱閩南金三角,三地總面積約2.56萬平方公裡,規劃都市區面積約7772平方公裡,具備加快一體化發展的良好條件和基礎
  • 廈漳泉同城化日益加深 「鐘擺族」將越來越多
    廈漳跨海大橋將於明年實現通車 (曉飛 攝)發揮廈門經濟特區龍頭帶動作用,加快推進廈漳泉大都市區建設 ——報告摘要工作生活雙城化、房子兩地買、婚姻周末化、社交網絡多城交叉——如今,越來越多的人突破城市界限,原有的單一城市生活工作模式被打破,「鐘擺族」應運而生,他們每周過上「5+2」的雙城化的工作和生活。
  • 廈漳泉同城化總體規劃出爐 3市形成大心臟
    ;「三帶」指綠色山地生態保育帶、沿海產業城鎮集聚帶、藍色海洋保護與開發帶;「兩軸」指廈漳-龍巖-贛州發展軸和廈泉-三明-撫州發展軸。海西晨報(微博)10月11日報導,在昨天的廈漳泉大都市區同城化黨政第二次聯席會議上,三市研究討論了《廈漳泉大都市區同城化總體規劃》(以下簡稱規劃),在總體空間形態上,《總體規劃》把三市簡化為「一核、三帶、兩軸」,即:「一核」指大都市核心區;「三帶」指綠色山地生態保育帶、沿海產業城鎮集聚帶、藍色海洋保護與開發帶;「兩軸」指廈漳-龍巖-贛州發展軸和廈泉-三明-撫州發展軸
  • 廈漳泉樓市調控聯動 嚴查購房資格防出地王
    XMHOUSE消息(文/劉雅鳴)本網獲悉,廈門市國土局發布《廈漳泉房地產調控聯動機制實施方案文件指出,結合廈門實際,建立廈漳泉房地產調控聯動機制,促進廈漳泉三市調控取得成效,共同維護房地產市場穩定。調控我市及漳州、泉州兩市周邊範圍內土地出讓規模和節奏,實行相對集中供地,防控出現新「地王」。文件還強調,加強購買商品住房資格審查,非本市戶籍居民家庭在我市購買商品住房(含新建商品住房和二手住房),嚴格按我市現行的調控政策執行。
  • 廈漳泉聯動調控今後相對集中供地 嚴防出現新「地王」
    海西晨報訊(記者曾昊然)日前,記者從廈門市國土房產局了解到,根據福建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關於建立廈漳泉房地產調控聯動機制的要求,《廈漳泉房地產調控聯動機制實施方案》已公布並印發執行,今後將實行相對集中供地,嚴防出現新「地王」。
  • 廈門港務:推動廈漳同城化一體化發展
    2017年04月20日09:57 來源:廈門日報 本報訊(記者 徐景明 通訊員 湯鷺紅)昨日上午,省重點項目、廈漳同城化一體化發展項目
  • 廈漳泉聯動樓市調控 嚴防新「地王」出現
    原標題:嚴防新「地王」 廈漳泉聯動調控廈門第一季度樓市有多火?最直觀的就是樓市的量價數據。昨日,廈門中原研究中心發布了2017年第一季度廈門樓市數據。第一季度,一、二手房包括別墅、SOHO都呈現量價齊漲的現象,特別是二手住宅,共交易11766套。
  • 官方:推動「廈漳泉」都市圈建設上升為國家戰略
    廈門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黃強指出 將積極推動「廈漳泉」都市圈建設 上升為國家戰略 4月24日下午,閩西南協同發展區辦公室召開第四次主任會議,協同區五市領導通過「雲見面」方式,深入交流,共商、共謀閩西南協同發展之路,明確下階段重點舉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