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一個縣,名字吉祥安康,馮夢龍曾任知縣,世界木拱廊橋之鄉

2020-12-07 時空大觀

壽寧縣,隸屬於福建省寧德市,位於閩東北部,地處閩浙兩省交界,總面積1424平方公裡,總人口28萬。明代著名文學家馮夢龍曾任壽寧知縣,著有《壽寧待志》。壽寧是中國花菇之鄉、中國名茶之鄉、世界木拱廊橋之鄉。

一、歷史沿革

1、明景泰六年(1455年)析福安縣西北地和政和縣東北地置壽寧縣,屬建寧府。

2、清雍正十二年(1734年)改屬福寧府。

3、1913年屬東路道(1914年改稱閩海道),1928年直屬福建省。

4、1949年後屬第三專區、福安專區,1971年屬寧德地區。

5、1999年屬寧德市。

二、地名來歷

明景泰元年(1450),福建沙縣農民起義軍鄧茂七的餘部鄭懷茂(浙江括州今麗水人),在浙江泰順羅陽村被浙江布政使孫原貞擊潰後,聚眾兩千多人,由今之浙江泰順縣羅陽鎮經壽寧縣坑底鄉司前村奔入官臺山,盤踞黑風洞,與官府對抗武裝採銀。於是明朝廷為鞏固統治於景泰六年,派出閩浙都御使劉廣衡和按察副使沈訥「……議創壽寧縣於官臺山,以清盜窟。討平處州賊。」(《明史·卷二百十三·列傳第九十一》)。鄭懷茂為首礦民起義遭鎮壓後,取寓意「福壽安寧」而名。

 「事定,僉以地勢險遠,非置邑無以控制,遂疏請於朝,沐準於楊梅村設縣治,割政和、福安兩縣地隸之,名縣曰壽寧,蓋欲斯民之壽且寧也,時為景泰六年(1455)」(《柳氏宗譜·志肇基》)。

三、風景名勝

1、楊梅州風景名勝區。位於壽寧縣東北部閩浙邊界的楊梅州大峽谷中,風光旖旎,絢麗多姿,有「江南第一漂」開發潛質和有「閩東小九寨」美譽。其峽谷風景成帶狀分布,以楊梅州溪為中線,自西北向東南傾斜,南北長約18公裡,東西平均寬約8公裡,總面積約144平方公裡。

2、西浦千年名村。位於福建省壽寧縣東北部閩浙邊界的犀溪鄉,至今已有1100多年的歷史,這個方圓不足2公裡的村落和在這裡世代居住的繆姓族人。這裡是南宋御賜狀元繆蟾的故鄉,歷朝歷代繆氏家族還湧現出18名進士,為全國少有,被譽為「狀元故裡,進士之鄉」。

3、仙巖。位於壽寧西南方向20公裡處,與浙江省慶元縣交界的榧梓尖峰上,海拔1527米。仙巖又分大仙巖與小仙巖,方圓數十裡怪石嶙峋,千姿百態。萬畝杜鵑山,十裡杜鵑長廊,是目前福建省最大、華東少有的杜鵑林。

4、壽寧南山風景區。位於壽寧南陽,由金雞山、南山頂、赤陵洋、紫雲山、龜湖五個風景區組成,擁有明代古剎龍巖寺,明代文學家、壽寧知縣馮夢龍塑像,壽寧革命聖地赤陵洋,閩東第一鐵索橋——龜嶺索橋,以及眾多摩崖石刻,及眾多的廳石異洞。

5、三峰寺。坐落在鰲陽鎮西南部,建有大雄寶殿、天王殿、藏經殿、念佛堂、山門亭、鐘鼓樓等,始建於後梁開平三年至後唐清泰二年間(公元909-935年),千年來幾經毀建,但香火從未間斷。

6、壽寧廊橋。廊橋,濃縮了千百年的鄉土文化發展史,為壽寧贏得「世界貫木拱廊橋之鄉」的盛譽。從年代序列上講,壽寧木拱廊橋最齊,從清乾隆、嘉慶、道光、同治、光緒至民國時期,乃至解放後還在建造,這在全國罕見。壽寧貫木拱廊橋,被著名橋梁專家茅以升稱為中國橋梁史上「侏羅紀公園」。

相關焦點

  • 浙江麗水最偏遠的縣,縣城到市區約200公裡,是中國廊橋之鄉
    浙江省麗水市有1個區、7個縣、1個縣級市,麗水市中心就在蓮都區的城區。在麗水的這些縣市中,距離市區最遠的就要數慶元縣了。從慶元縣城到麗水市區,接近有200公裡,導航上顯示需要花上約兩個半小時,可以說慶元縣是麗水最偏遠的縣的。
  • 問政人文|用了上千年的浙江古廊橋:無釘無鉚無橋墩
    《說文解字》中是這樣解釋橋的,「用木跨水,即今之橋也」,且從字型上看橋從木,最早的橋梁營建應以木為始。今天,安小居便帶您探索木拱廊橋。木拱廊橋是一種「河上架橋,橋上建廊,以廊護橋,橋廊一體」的古老而獨特的橋梁樣式。
  • 福建省資訊|福建寧德這地,一灣峽谷五座廊橋都未開發,被譽為「閩東...
    福建省的朋友們,一起來看下最近身邊發生了什麼新鮮事兒~~1、福建寧德這地,一灣峽谷五座廊橋都未開發,被譽為「閩東小九寨」福建旅遊有一處地方值得推薦給大眾,那就是寧德,可能很多人沒有聽說過寧德這個地方壽寧位居閩浙兩省交界,素有「兩省門戶,五界通衢」之稱。境內最為出名的就是楊梅州大峽谷,「狀元故裡,進士之鄉」的西浦村,千年古剎三峰寺,馮夢龍遺蹟等景點。壽寧的一大特色主要還是是它的廊橋,境內存有較完好的明清時代貫木拱廊橋19座,被譽為「世界木拱廊橋之鄉」。而今日所要說的便是這楊梅洲。
  • 那些散落在閩東深山的廊橋,世界上獨一無二的古橋瑰寶
    漫步在廊橋上,剎那間仿佛穿越了時光隧道。目前全國僅存木拱廊橋百餘座,寧德是保存最完整的集中地之一,共55座,分布在壽寧、屏南、周寧、古田等縣。而壽寧以其廊橋之多、保存之完整,被稱為廊橋之鄉。在這裡也曾經上演了一出悽美的愛情故事——《愛在廊橋》。
  • 吳京謝楠都被驚豔到旅遊景點——中國廊橋之鄉溫州泰順
    被當地景色完全驚豔到了 今天,我們一直來領略一下泰順的美 泰順,中國廊橋之鄉「風雨橋」,是世界橋梁史上的一個奇蹟。
  • 福建省寧德市壽寧犀溪廊橋文化小鎮項目案例
    項目簡介犀溪鎮擬採取「廊橋文化+」模式,打造集狀元和夢龍文化研究、特色生態農業、紅色旅遊、民俗體驗、休閒度假等功能於一體的廊橋文化特色小鎮。項目優勢1、廊橋資源豐富廊橋是壽寧的「文化名片」之一,現存貫木拱廊橋19座,其中下黨鸞峰橋等6座廊橋為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素有「世界貫木拱廊橋之鄉」稱號。
  • 浙江未通高速的縣城,被譽為「中國天然氧吧」,是中國廊橋之鄉
    泰順在明景泰三年設縣,取「國泰民安、人心效順」之意,這裡距離浙江杭州432公裡,距溫州市區152公裡,這裡是國家生態縣,縣域森林覆蓋率高,空氣清新,很適合來這裡養生,最有名的是這座廊橋,目前,全縣共有970多座橋,古廊橋33座,15座古廊橋和「仕水性能30700分;步」已被登記為國家級文保部門
  • 秋高氣爽 不妨到泰順的「國石故裡」去看看龜湖廊橋
    如果你喜歡廊橋,也喜歡泰順石,在這樣秋高氣爽的季節,不妨去泰順縣的「國石故裡」——龜湖鎮走走。這裡不僅是世界第二、亞洲第一的「蠟石之都」,也有全國單孔跨度最大的木拱廊橋,你或許會一邊感嘆大自然的造物之神奇,一邊感嘆泰順民間建橋師傅技藝之高超。
  • 浙江麗水「最偏遠」的縣,縣城到市區約200公裡,是中國廊橋之鄉
    浙江省麗水市有1個區、7個縣、1個縣級市,麗水市的中心位於蓮都區市區,在麗水的這些縣市中,離得最遠的是慶元縣,從慶元縣政府所在地到麗水市區有近200公裡,根據導航大約需要2個半小時,慶元是麗水最偏僻的縣。
  • 胡淼× 木拱橋傳統營造 | 風雨廊橋是吾家
    它有一個美麗的名字,廊橋——架設於峻岭山谷之間,橫跨於清川曲水之上,集山水屋橋於一體,它不僅僅是一座橋,也是每個慶元人心裡的家。時間回到2006年的8月,超強颱風「桑美」帶來的洪水衝毀了慶元竹坪村的蜈蚣橋,從縣城趕回的大木工師傅胡淼,一回村看到破落的橋頭遺址,心頭就是一陣心酸。「我要重建蜈蚣橋!」
  • 【徵稿】關於開展「夢龍杯」馮夢龍文化主題楹聯海內外徵稿的啟事
    馮夢龍,蘇州吳縣長洲人,明代著名文學家、戲曲家、福建省歷史文化名人,「三言」著作者,曾任壽寧知縣,著有《壽寧待志》一書。馮夢龍任壽寧知縣期間,政簡刑清,首尚文學,遇民以恩,待士有禮。習近平總書記曾多次點讚馮夢龍,既稱讚他「才高八鬥,寫了三言」,又肯定他「為官一任,造福一方」,「減輕徭役、改革吏治、明斷訟案、革除弊習、整頓學風、興利除害打造了一個百姓安居樂業的壽寧。」為進一步挖掘和宣傳馮夢龍文化,促進壽寧縣以馮夢龍文化為主題的傳統優秀文化的保護和傳承,打造「閩東之光,壽寧夢龍」文化品牌,決定舉辦「夢龍杯」馮夢龍文化主題海內外徵聯活動。
  • 尋香景慶,探秘山哈~走進麗水感悟畲鄉、廊橋、香菇、百山之祖……
    廊橋博物館 此次踩線之行首站是我國著名的「香菇之鄉」、「廊橋之鄉」—慶元。 考察團首先來到慶元香菇博物館和廊橋博物館實地參觀了西洋殿和有著「廊橋之首」之稱的蘭溪橋,深入了解慶元的香菇文化和廊橋文化。
  • 旅遊好去處:泰順雖是廊橋之鄉,但是這些風景更能讓人大飽眼福!
    旅遊好去處:泰順雖是廊橋之鄉,但是這些風景更能讓人大飽眼福!泰順擁有著悠久的歷史,它和福建靠的很近,但誰又能想到它所佔據的位置曾是江西南山區上的一處交通要道,就算現在世事變遷,它的底蘊始終沒有絲毫的改變,縱然這裡的人口不怎麼多,但泰順這裡的歷史文化卻絲毫沒有改變,全國最美的廊橋群和豐富多樣的古村落都能給人留下深刻印象,細細在這片土地上欣賞著它的風光,又何嘗不是幸運,它的每一種美麗都會讓人浮想聯翩,今天,咱們就來介紹一下泰順那些不容人們錯過的精華景觀
  • 政和:廊橋飛跨險峰 天塹變通途 四平戲唱響古韻留新聲
    書院建成後,朱松職事之餘,常在書院讀書觀理,授徒講學,施教於民,開政和文化教育之先河。 據記載,政和境內的木拱廊橋曾有數十座,到如今仍保存著七座清代的木拱廊橋,被列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的赤溪橋便是其中一座。
  • 發現深圳(音頻)|新安設縣之初艱難創業的知縣
    直到明朝萬曆元年,從東莞縣分立新安縣,又把縣治設在南頭,才記載了新安知縣的名字。今天就來聽聽文物保護專家彭全民的文章,了解一下深圳古代設縣見載最早的縣令的故事。明代新安設縣初期艱難創業的知縣◎彭全民東晉鹹和六年(331年),從番禺分出了一個縣叫寶安縣,從南海郡分出了一個郡叫東官郡,郡治、縣治設於南頭。
  • 用12根棉籤搭一座拱橋,探索古代「三無」廊橋的奧秘
    古代木拱廊橋木材分布較廣,取材容易,而且採伐加工不需要複雜工具,所以天然木材是我國古代廊橋的主要建造材料。由於巧妙地運用了力學原理,即使無釘、無鉚、無橋墩,整座廊橋也非常紮實、穩當,故而能佇立在深山古道間,跨越無數個春夏秋冬。目前全國僅存木拱廊橋百餘座,除了中國廊橋之鄉浙江泰順外,寧德是保存最完整的集中地之一,共55座,分布在壽寧、屏南、周寧、古田等縣。
  • 慶元九座古廊橋受颱風桑美影響被衝毀 其中2座為百年絕品
    中新網麗水8月24日電  (記者 呂煊通訊員周大彬趙劍芳)浙江慶元縣委宣傳部日前在對受超強颱風「桑美」影響鄉鎮的古廊橋進行調查後發現:有9座古廊橋被洪水衝毀,其中2座為百年絕品木拱廊橋。至此,慶元境內的古廊橋只剩88座。
  • 浙南的偏僻小縣城,全縣有超200座廊橋,被譽為中國「廊橋之鄉」
    從浙江省的溫州來到下轄市泰順縣,這是浙江省內離福建最近的一個縣城,縣城雖然不大,但是卻擁有200多座廊橋,被譽為中國的廊橋之鄉,這裡有世界上最美的廊橋,也有保留了500年的世界最美廊橋。泰順這個地方山多水溝多,交通受阻,所以要造這樣一個橋,把它連接過去,唐朝詩人羅隱「遙聞千山相對語,跨其老澗數裡程,這裡有木料,有技術,做橋的人有,所以就出現了那麼多廊橋。
  • 修繕保護和民間造橋行動 泰順廊橋有了新的傳承
    如今,在泰順,一系列的修繕、保護和民間造橋行動,讓沉寂千年的廊橋又有了新的傳承。  邂逅  煙雨濛濛時節,筆者有幸在「中國廊橋之鄉」的泰順縣圓了廊橋夢。廊橋如虹,高懸溪澗,與青山、碧水相互輝映,曾經的陌生,立刻化為莞爾一笑。
  • 半月談丨泰順廊橋:橋架山澗,意通古今
    泰順境內有保存完好的唐、宋、明、清代的木拱廊橋達30餘座,其數量之多、工藝之巧、造型之美,堪稱一絕文物遺珍:崇山中的長虹飲澗踩著潺潺溪水中的一排水泥矮墩,穿過被歲月打磨光滑的卵石路,佇立橋頭的兩棵參天古樹掩映著廊橋和老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