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面我們講了關於三皇五帝中的三皇,爭議頗多!從不同的歷史記載中能得到不同的結論。那麼之後的五帝呢?你能想到哪些人物?
說到五帝,可能大家首先想到的就是黃帝、炎帝了吧!畢竟華夏兒女,炎黃子孫。我們想到的肯定是作為我們華夏文明起源的關鍵人物。不過我們還是根據歷史書籍的記載來判斷。
與三皇的來由一樣,五帝一說乃是後世逐漸形成,形成時期與三皇差不多。古人信奉「五方」「五行」之說,東南西北中,金木水火土。將「五」的概念應用於社會的方方面面,當他們將之賦予了生命力的時候,「五帝」概念也就形成了。為了將它更加的具體化,後世便將五位遠古傳說中的領袖人物稱為五帝,這樣五帝才有了具體指稱。但傳奇人物眾多,後世之人觀點也不同,又不像後世一些人物被皇帝追封一樣有官方統一的說法,於是眾說紛紜。但無論是誰書寫記載,五帝都是作為首領或統治者才能入選。下面我們就來看看最具代表性的史籍中推舉的五帝是哪些人吧。
史記大家都很熟悉,其歷史參考價值也是不可估量的,《史記.五帝本紀》中記載的五帝是:黃帝、顓頊、帝嚳、堯、舜。其依據是黃帝製作了象徵萬世不易的制度。顓頊代表專政天下之道的意思。嚳是極之意,代表最講究德行。堯有清妙高遠之意,能博採眾長。舜意味著綿延不絕。在封建統治剛剛形成的時代,這種表述符合時代的特點及人們的某種期望。
《禮記.月令》則以「五方說」為根據:東方木也,其帝太皞;南方火也,其帝炎帝;中央土也,其帝黃帝;西方金也,其帝少昊;北方水也,其帝顓頊。五帝也就成了太皞,炎帝、黃帝、少昊、顓頊。其說法更加神話,難免有臆斷成分,但以當時人類的認知水平,對那個未知的年代有些虛無縹緲的認識也屬正常。那麼你們心中更加認可哪些人物為五帝成員呢?
「三皇五帝」你知道三皇指哪些人物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