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廣東前世歷史:廣東三大民系如何形成?粵語是正宗古漢語?

2020-12-04 西樓青門外一笑談文史

廣東在語言、歷史等方面都有著獨特的一面,內部有三大民系,由於中原、北方地區漢族在不同時期遷徙到廣東不同地區,與當地原住居民融合,形成了廣東的廣府民系、客家民系和福佬民系。

廣府人以珠江三角洲為中心分布於世界各地,以粵語為母語。普遍認為,肇慶是廣府文化的發源地,廣州、佛山是發揚地, 香港、澳門是揚名地。

廣府人主要由早期移民與古越族融合而成。廣府民系文化特徵以珠江三角洲最為突出,既有古南越遺傳,更受中原漢文化哺育,又受西方文化及殖民地畸形經濟因素影響,具有多元的層次和構成因素。廣府民系由於至少從漢代開始與國外文化就有接觸交流,所以廣府民系的人民,在三大民系中最具開放性,比較易於接受外來新事物,敢於吸收、效仿和學習西方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並將傳統文化與之相互融合。所以廣府人視野比較寬廣,思路比較開闊,商品意識和價值觀念較強,精明能幹,善於計算,創造了珠江三角洲多元化農業商品經濟,以廣府人為主的「廣幫商人」在清中期就已經馳名全國了。

客家先民的歷史開始於秦徵嶺南融百越時期,歷經西晉永嘉之亂、東晉五胡亂華,唐末黃巢之亂,宋室南渡,中原漢族大舉南遷,陸續遷入南方各省,經過千年演化,最遲在南宋已逐漸形成一支具有獨特方言、風俗習慣及文化形態的漢族民系。

客家人以粵贛閩主要是現在的惠州、梅州、深圳、贛州、汀州、河源、韶關等地為基地,大量外遷到中國各地(含港澳臺)以及南洋(今東南亞)乃至世界各地。

福佬民系也是漢族的一個支,主要分布於閩南地區、廣東海陸豐地區、以及廣東西部茂名電白至雷州半島,海南以及臺灣,所說方言為閩南語。福佬民系在唐朝中後期已開始向粵西遷移,就在茂名地區俚族漢化結束之時,他們也已佔據了大片相連結地區大規模地定居下來,形成與廣府民系相獨立的區域居民,這就是電白縣福佬民系方言島的狀況。他們操持黎話,其實是福建移民與俚族遺裔及廣府民系等相融合而形成的,黎話屬於閩南語系,但與閩南語已有不少差別。

在高州,廣府民系佔優勢,福佬民系只能是滲透式進入,而且這些福佬民系的後裔大多已不講閩南語。明清時期,福建來的商人在高州城、化州城、吳川城、梅籙等商業繁榮城鎮佔據了各行各業的經營,在當地經濟佔有重要地位,他們的商業才能由此也顯現出來了。

廣州的方言又稱「廣府話」、「白話」,是粵語的代表方言,廣府話本身也在不斷變化發展。廣州方言一方面繼承、保留了古代漢語的特點,另一方面也吸收了一些南方非漢語成分,與普通話和其他方言有較大差異,具有自己特有的語音特點。並且粵語在發展過程中變得規範化與書面化,因此也形成了比較獨立的語言體系。

唐代大詩人白居易在《送客春遊嶺南二十韻》中寫到「瘴地難為老,蠻陬不易馴。土民稀白首,洞主盡黃巾」,描述的就是嶺南廣東地區的窮惡環境,所以唐朝時期,不少官員以及文人都被貶到過嶺南,這也使粵語吸收了不少中原語音。

現在的粵語還保留著很多中古時代的漢語語音,在朗讀很多唐詩時,廣州話比普通話更押韻。而普通話現代語音中卻不同韻,這點是目前大家都公認的事實。

唐末宋初,粵語整體上也已經十分接近唐朝古語。其語音、詞彙,大體上已奠定了現代粵語的基礎。唐朝滅亡至南宋滅亡,燕雲十六州淪陷達四百年之久,這一時期中原地區又是戰火紛飛,於是大量的中原漢人源源不斷經珠璣巷南下珠江三角洲,漢文化的大舉進入廣東地區,使得古粵語與古漢語更加的融合。唐宋時期算是粵語的定型時期,因此現代粵語仍能對應宋朝《廣韻》的發音,但難以對應元朝或以後的古漢語發音。

南宋之後,中原地區再無大規模南下的移民,雖然還有小規模的中原人南下嶺南,也帶去了北方的語言文化,但對粵文化已經產生不了大的影響作用了。廣東地區相對安定,常年極少有戰亂,而中原地區歷盡女真族大金國、党項人西夏國、蒙古族元朝以及明朝之後的女真族大清的影響與統治,中原古漢語受遊牧少數民族語言文化衝擊以及融合,已慢慢胡化。

此時粵語已與北方漢語語音開始出現差距,且相距甚遠。廣州與珠江三角洲一帶,也成了粵語流通區域的主體。

清至民國,由於與外國人交往增多,粵語中也吸收了一些外來語,現在的粵語基本上也就是在這一時期,算是真正定形。

相對而言,粵語是保留最好最接近古漢語的語言。而隨著大量的廣府人出國及遷居港澳,粵語的影響力就更大了,不僅是香港、澳門的官方語言,還是美國、加拿大的第四大語言!

相關焦點

  • 廣東三大方言,是如何形成的?
    廣東人不必去吃福建人,因為,省內就有近2000萬人說福建話。除了粵語,廣東還有兩種與之呈三足鼎立的方言——客家話和閩語。同處嶺南地區,地域如此接近,三者為何會形成涇渭分明的區域性?廣東方言的「三國演義」地理格局,是如何形成的呢?
  • 嶺南三大民系同居一地,語言不通被認為是三個省,就在廣東
    嶺南三大民系同居一地,語言不通被認為是三個省,就在廣東東北和廣東可以說在我國是兩個非常奇葩的地方了,東北三省看上去像是一個省,而廣東省卻又像是三個省。這是怎麼回事呢,今天小編就詳細的給大家介紹一下這些由來。
  • 作為廣東最靚的仔,為什麼不會說粵語?
    廣東人:● ● ●很多人可能不知道,嶺南自兩宋以來就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廣府民系、潮汕民系、客家民系。這三大民系主要的標誌是不同的方言。以廣州方言為標準音的廣州話,以梅縣方言為標準音的客家話,以潮汕方言為標準音的潮汕話。不同的三種方言,構成了嶺南的廣府,潮汕、客家三大民系。
  • 「客家」非客,廣東三大民系之一
    廣東作為現今中國經濟最為發達以及活躍的地區之一,吸引著來自五湖四海的朋友,經商、旅遊以及學習等等,了解一點廣東本地特色文化對自身的各方面頗有益處。例如廣東的三大民系:客家、潮汕和廣府,大凡要理解廣東,欲融入嶺南之人,必須了解嶺南三大民系,否則很難明白眾多廣東獨特的人文特點。要不然很多人以為珠三角都說粵語,在廣州碰到講客家話的人,誤認人家不是本地人,鬧出笑話。
  • 廣州粵語與香港粵語,哪個才是正宗的廣東話?
    為何近代史上只有廣東人大規模地遷徙外國,並誕生了孫中山這樣改變中國歷史的人,以及「辛亥革命」這樣改變中國歷史的轉折?這些都涉及到漢民族發展歷史上的眾多重大事件,並且是一環扣一環地一直發展到如今!以下詳細講述! 廣東、廣西在秦朝統一中國之前,並不屬於中原政權,被稱為「百越」,但也沒有形成「國家」,全是刀耕火種的少數民族氏族部落。
  • 廣東人都講粵語?NO!其實廣東有三大方言!
    在大學時候教同學唱粵語歌曲時,因為當時都是用磁帶放的歌曲,找不到歌詞,我就邊聽歌邊把歌曲中的歌詞寫在白紙上,一句句地教同學們發音,我印象最深的就是教他們唱陳百強的《偏偏喜歡你》和張國榮的《風繼續吹》等等,正因為這個,我在我們系裡也算得上一個小小的風雲人物。
  • 廣東三大民系之客家人來源(上)
    歡迎來到囉裡羅說講故事,從歷史中品味人生。我是你們的朋友,阿強。廣東有三大民系:廣府、客家、潮汕。今天我們來講講歷史悠久的客家民系。客家人分布廣泛,並且不以地域來區分。根據歷史記載客家形成伴隨著六次大規模的南遷。第一次是秦始皇統一中原,派遣任囂、趙佗率領軍隊南下徵服百越,即是現在廣東周邊的地區。經過艱難的平定徵服,最終設立嶺南三郡。桂林郡、南海郡、象郡。後趙佗覺得在該地區中原人較少,很難真正融入中原,便請求從中原遷移人口過來這邊。就這樣第一批的客家先民便開始形成。
  • 粵語,客家話,學老:廣東三大方言奈家最正宗?
    地處嶺南的廣東方言對於北方人來說晦澀難懂,乃至常常被譏為「鳥語」。不過野百合也有春天,近年廣東一躍成為最發達的省份之一,大量外來人口抱著發財夢南下廣東,接受「鳥語」薰陶。不過,廣東的「鳥語」到底是如何來的呢?
  • 廣東最難懂的方言,比粵語還要複雜,被稱為「古漢語的活化石」
    我國是地域遼闊,歷史文化底蘊深厚的文明古國,語言文化更是獨具特色。我國每個省份都有屬於自己的方言,甚至一個省內還會有好幾種不同的方言發音,正所謂「十裡不同音」。東北的方言最容易把人帶跑偏,四川、陝西、河南的方言都十分有趣,說起來朗朗上口也容易聽懂,在很多影視作品中都有體現。
  • 廣東三大民系區分明顯且獨立成系,分布廣泛全球影響力巨大!
    廣東省有三大民系(或三大文化體系),分別是廣府文化、客家文化和潮汕文化,這三大文化體系不僅在語言上絕然不同,就連飲食口味和風俗習慣也基本上是獨樹一幟。粵語歌曲廣受歡迎其實在廣東,三大文化區(或民系)的人數都不少,廣府文化(粵語/白話/廣州話)分布範圍最為廣泛,主要分布在珠三角地區,粵西北雲浮、粵西南的陽茂湛等地區。
  • 粵語,客家話,潮汕話:廣東三大方言哪家最正宗
    不錯,這些句子都是粵語寫成的,廣東人看著很親切,「北佬」想讀可就一頭霧水啦。地處嶺南的廣東方言對於北方人來說晦澀難懂,乃至常常被譏為「鳥語」。不過野百合也有春天,近年廣東一躍成為最發達的省份之一,大量外來人口抱著發財夢南下廣東,接受「鳥語」薰陶。不過,廣東的「鳥語」到底是如何來的呢?
  • 粵語,客家話,潮汕話:廣東三大方言爭鬥史
    粵語,客家話,潮汕話:廣東三大方言爭鬥史 2015年02月16日 16:34 來源:澎湃新聞網 作者: 字號 內容摘要:其實,廣東的漢語主要分為三類:粵語、客家話和潮汕話,分別為廣府人
  • 廣東人講粵語的多,為何深圳說粵語的越來越少呢?
    筆者認為,「廣東人講粵語的多,為何深圳說粵語的越來越少」的主要原因是:深圳是多民系混居區、深圳是多語言交匯區。廣府民系自珠三角地區向東、客家民系自粵北地區向南、潮汕民系自粵東向西,三大民系共同交聚於深圳市,深圳市因此也成為了廣東三大民系共同的聚居區,這在廣東省內的21個地級市中是非常有特色的。
  • 知道這些你才算廣東人:粵語與普通話的關係、廣東人的組成與由來……
    為何近代史上只有廣東人大規模地遷徙外國,並誕生了孫中山這樣改變中國歷史的人,以及「辛亥革命」這樣改變中國歷史的轉折?這些都涉及到漢民族發展歷史上的眾多重大事件,並且是一環扣一環地一直發展到如今!以下詳細講述!  廣東、廣西在秦朝統一中國之前,並不屬於中原政權,被稱為「百越」,但也沒有形成「國家」,全是刀耕火種的少數民族氏族部落。
  • 粵語的發展歷史
    粵語是發源於北方的中原雅言(漢族母語)而於秦漢時期傳播至兩廣地區與當地古越語相融合產生的一種語言。廣東、廣西在秦朝統一中國之前,並不屬於中原政權,被稱為"百越",但也沒有形成"國家"。
  • 嶺南三大民系共居一省,語言不通被認為三個省,你知道為什麼嗎?
    ·我們都知道東北和廣東可以說在我國是兩個非常特殊的地方,東北三省看上去非常像一個省,他們說的方言都是一樣的,而廣東省卻又像是三個省,這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呢?今天我們一起來看一下吧。嶺南三大民系共居一省,語言不通被認為三個省,你知道為什麼嗎?
  • 廣東三大民系,廣府人,潮汕人,客家人,誰最早來到廣東定居?
    八大民系是指北方民系、晉綏民系、吳越民系、湖湘民系、江右民系、廣府民系、閩海民系和客家民系,十六個民系則是將進一步北方民系又拆分成九個民系,分別是東北民系、燕幽民系、冀魯民系、膠遼民系、中原民系、關中民系、蘭銀民系、湖廣民系和江淮民系。
  • 哪個省份語言才是正統古漢語?粵語、吳語、北方話?答案意外!
    哪個省份語言才是正統古漢語?粵語、吳語、北方話?答案意外!文/暢遊歷史故事《詩經》是我國開端最早的詩歌總集,屈原的《離騷》是古代最長的抒情詩,後來漢賦唐詩宋詞元曲等等,這些都是中華文化的瑰寶。可是這些著作和我們現在讀的並不一樣,這是由於古代語言和現在語言不同,所以表達的情景已經很難再現。那麼古漢語到底是什麼樣的,我國那麼多方言漢語到底誰才是正宗的呢?
  • 廣東話和粵語有什麼區別?為什麼有客家潮汕?
    但是要說到廣東,情況就複雜了。1.廣東三大民系潮汕(閩南) 客家 廣府(粵語)是廣東三大民系。這三大民系的方言,飲食文化,建築文化等等風格迥異。廣府民系全球人口6600萬左右,客家民系全球6500萬左右,閩南語系全球人口7500萬左右。
  • 廣東將搶救「三大民系」古村落
    新快報訊(記者 陳琦鈿 實習生 李斯璐 通訊員 夏濤)昨日,廣東省文聯五屆六次全委會傳出消息,廣東今年將搶救兩大民間文化———「古村落搶救與保護工程」和「廣東民間故事(縣級版)」。據悉,首批正式命名的「古村落」有望年內就掛牌。廣東省委副書記蔡東士,省委常委、宣傳部長林雄,副省長雷於藍出席了昨天的會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