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諾言的最高境界,雞黍之交:一人為準時赴約,直接自殺

2020-11-22 城市閱點

劉備曾經說過,兄弟如手足,女人如衣服,可以看出來在劉備的心中,兄弟之間的情誼大於了一切。古代的詩人也給我們留下了很多關於友情的詩句,比如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等等,從古至今,友情就是我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今天要為大家分享一個故事,看完之後內心還是很震撼。

相信大家都知道八拜之交吧,今天的主題就是雞黍之交。雞黍之交是出自於《後漢書-獨行列傳》中範式和張劭的事跡,兩人也留下了雞黍之交的美名,但是當今天看到完整故事之後,內心卻是無比的震撼和傷感。

原文地址:http://www.wenlishi.cn/jiemi/100479.html

在很久以前,有一個書生叫做範巨卿,在他上京趕考的過程中不小心染上了重病,在客棧裡面不能動彈,店中的人都怕這個病會感染,於是避而遠之。但是客棧裡面卻住了另外一個考生,叫做張元伯,他覺得生死有命,怎能因為這樣而認為是他的錯呢。於是他親自照顧,不久之後,範巨卿的病就好了。

但是兩人卻因此錯過了考試的日期,範巨卿感到非常的愧疚,兩人從此之後就成為了很好的朋友。兩人拜別之後,範巨卿回到了故鄉,當時正好是九九重陽節,於是兩人就定下了一個約會,叫做菊花之約。他們相約來年的今日再次相聚,共同賞菊。

所謂光陰似箭,一年的時間轉眼就過去了,張元伯一大早就開始準備著一切,打掃草堂、遍插菊花、宰雞備酒,家人都告訴他說路途遙遠,範巨卿可能會不定期的到來,等來了在殺雞什麼的也不遲,但是張元伯卻不聽,他從早上等到中午,再到傍晚,太陽已經落山了,他等的人還是沒有到來。

但是張元伯相信範巨卿,他覺得一定回來的,於是一個人等到了半夜。皇天不負有心人,張元伯終於等來了範巨卿,兩人都非常高興。但是範面對酒菜卻是一點不敢興趣,也不說話,範終於告訴了張元伯實情,他其實並不是人。

在去年回到故鄉之後,範巨卿就開始做生意,每天都非常的忙,到了九月九這一天才想起了是他們約會的日子,可是路途遙遠已經來不及赴約了。他聽古人說人不能日行千裡,但是鬼魅卻是可以的,於是就直接拔劍自殺了,於是才趕上了赴約。

雖然我們知道世界上有鬼神之說並不可信,但是這個故事卻可以給人內心的震撼,所謂一言九鼎又能幾個人可以真的做到呢,所以說,知己難求,且行且珍惜。

相關焦點

  • 「八拜之交」與汝州的「雞黍之交」
    二人組合的捨命之交也稱羊左之交,說的是二人結伴去求見楚元王劉交,途中遇到了大雪,穿的衣服都很單薄,帶的糧食也不夠吃。左伯桃為了成全朋友,把衣服和糧食全部交給了羊角哀,自己則躲進樹洞中自殺。羊角哀發達之後,夢中聞左伯桃在陰間受惡鬼欺負,便自刎到陰間替左伯桃報了仇。    第四拜被拜的是春秋時期的齊國人管仲和鮑叔牙,出自《列子·力命》。
  • 八拜之交——膠漆之交,雞黍之交
    像什麼管鮑之交,生死之交,忘年之交,知音之交咱們都是耳熟能詳的,以前咱們學歷史學語文的時候也學到過,今天咱們來了解的這個就比較生僻了,像雞黍之交,從典故到人物相信知道的人就比較少了。這就是史上有名的「雞黍之交」友誼可能你覺得講了這麼一大堆,怎麼沒提到「雞黍」這兩個字呢?
  • 雞黍之約 - 雞黍之約_駐馬店網——駐馬店新聞網——駐馬店唯一...
    「雞黍之約」也稱「雞黍之交」、「範張雞黍」,三個成語語出一處,最早見載於《後漢書·獨行列傳》之《範式傳》。後經過晉·幹寶《搜神記》中的《山陽死友傳》、元·宮天挺雜劇《範張雞黍》、明·馮夢龍《喻世明言》之《範巨卿雞黍死生交》等加工和改編,最終成為成語典故。雞黍之約也被譽為中華民族的誠信之源。古人所稱「八拜之交」之一。
  • 二年的上門拜訪之約,範式與張劭感人的雞黍之交
    作為我們國家的優秀品德之一,我們從小就接受這樣的教育,要做一個遵守諾言的人,說出去的話語就要做到。一個國家失去了信譽,就不能發展。一個失去了信譽,就無法生存。畢竟沒有人是傻子,被騙了一次還會繼續信任你。你不遵守約定,等於就是說了謊,時間長了誰還願意做你的朋友呢。守護信譽已經成為每個人做人做事的最根本的準則。
  • 《三言二拍》中最感人的友情:範巨卿雞黍死生交
    浩瀚的歷史長河中,為我們留下了很多關於友情的故事。比如俞伯牙摔琴;比如劉關張桃園結義等;比如「雞黍之交」。在《三言二拍》中,「雞黍之交」被演繹成了一個可歌可泣的故事——範巨卿雞黍死生交。
  • 古代形容一個人守信用,常用「雞黍之交」,「雞黍」指的是什麼
    導言雞黍之交是一個歷史典故,語出《後漢書-獨行列傳》中範式和張劭的事跡,兩人因此留下了「雞黍之交」的美名。古時候的文學家也為我們留下來了許多 有關友情的詩句,例如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這些,從古到今,友誼便是大家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下面要為大伙兒介紹一個故事,看了以後心裡還是很震撼。想必大家都了解八拜之交吧,下面的主題便是雞黍之交。
  • 除了金鄉大蒜,他又雕出《雞黍之約》!
    範張一諾千金、誠懇守信的雞黍之約是我國廣為流傳的誠信故事詮釋著金鄉誠信文化底蘊這段千古佳話你可能在書上讀過,在畫中見過我縣木雕大師王洪倫以刀作筆,立木為紙,將雞黍之約典故中範張守信赴約的經典場景雕刻木上。以精湛的刀工技法成就木雕神奇,用至臻的匠心精神傳承金鄉誠信文化。你有沒有被惟妙惟肖的場景驚豔到?
  • 義利之辯:從雞黍之約講起
    導語:雞黍之約的故事在明清時期廣為流傳,尤其是其中蘊含的誠信精神尤其應為後輩學習。但內中反映的道德標準,今日來看實在有違現實社會的道德觀念,今日試分析之。1.雞黍之約的故事展開正式論述之前,我先將雞黍之約的大致內容敘述一番,大意如下:東漢明帝時有一讀書人張邵,前往京城應舉孝廉,途中在一旅館休息,但是卻聽到隔壁房間發出奇怪的聲音,便去詢問店家,店家說有一人染上傳染病,行將就木,勸張邵遠離此人。
  • 「雞黍」之餐裡的美食文化
    「雞黍」古籍中關於「雞黍」的記載,最早見於《論語·微子》:「子路從而後,遇丈人,以杖荷蓧。子路問曰:『子見夫子乎?』丈人曰:『四體不勤,五穀不分。孰為夫子?』植其杖而芸。子路拱而立。止子路宿,殺雞為黍而食之,見其二子焉。明日,子路行以告。子曰:『隱者也。』使子路反見之。
  • 我們常說的「八拜之交」,其中的「雞黍之交」是怎麼回事?
    故此有「八拜之交」的說法,「雞黍之交」的故事就是其中之一。雞黍,指的是招待朋友的飯食物。由於元伯和巨卿的一段生死之交的故事,逐漸演變為一段承載了信義和堅守的佳話。元伯和巨卿都是東漢時人。張劭,字元伯,汝南郡人。範式,字巨卿,山陽郡人。兩人在太學遊學時相識並成為好朋友。
  • 「雞黍之約」傳唱兩千年 金鄉誠信基因孕育厚道魯商
    相傳,東漢時期,張劭仗義相救趕考途中生病的金鄉人範式,兩人一見如故結為兄弟,定下重陽設雞黍宴相聚的約定,後範式為守信自刎,以靈魂赴約,張劭聞訊後憑弔範式後撞棺而死。這便是著名的「雞黍之約」,而二人當年相約之地便是今天的金鄉縣雞黍鎮。
  • 講好誠信故事 大型歷史劇《雞黍之約》金鄉開排
    講好誠信故事 大型歷史劇《雞黍之約》金鄉開排 2019年05月24日21:30  來源:濟寧新聞客戶端  作者:李愛國
  • 金鄉「雞黍之約」演繹厚道魯商
    ,著力打造「厚道魯商·誠信金鄉」品牌,為當地企業主動適應經濟發展新常態提供了智力支持和思想保證。人人傳唱「雞黍之約」  將入金鄉縣城,國道105兩旁廣場上的「誠信」二字氣勢恢宏,引人注目。廣場中央,張劭、範式人魂拱手拜約的塑像栩栩如生,令人肅然起敬。  東漢時期,張劭仗義相救趕考途中生病的金鄉人範式,兩人一見如故結為兄弟,定下重陽設雞黍宴相聚的約定,後範式為守信自刎,以靈魂赴約,張劭聞訊後憑弔範式遂亦撞棺而死。
  • 喵喵讀書 | 範巨卿雞黍死生交
    家裡人看他忙裡忙外,都笑他讓他別著急,他母親勸他說,範巨卿的家在楚州山陽,和我們這遠隔千裡,怎麼能這麼準時的趕到呢,等他來了再殺雞也不遲啊!張劭沒吱聲。母親說的沒錯,可是張劭知道,自己的義兄範巨卿,是何等講義氣的人,即使還剩最後一秒,他也不會放棄相見的約定。張劭眼巴巴地望著村口的大路,覺得下一秒就能看見義兄的身影……可是,張劭一直等到天黑,義兄範巨卿還是沒出現。
  • 雞黍之約:三杯吐然諾五嶽倒為輕
    二人交情深厚。畢業臨別時,他倆約定,隔年相拜雙親,對方殺雞煮黍招待。  兩年後,「雞黍之約」的日期快到了,張劭請求母親準備好酒菜等候範式。張母說:「已經分別兩年了,金鄉、汝南相距千裡,你怎麼相信這話能當真呢?」張劭回答:「範巨卿是誠信之士,一定不會違約的。」張母說:「果真這樣,我就為你們釀酒,到時殺雞煮黍為他接風。」  到了約定的日子,範式果然如期而至。
  • 發生在咱金鄉的歷史典故——「雞黍之約」,您了解嗎?
    誠實守信,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要求,也是我們每個人的立身之本。從古代開始,我們祖先就看重誠信。曾經有一個很著名的歷史典故,就是形容誠信的。這個典故語出《後漢書-獨行列傳》中範式和張劭的事跡,兩人因此留下了「雞黍之約」的美名。
  • 如雞黍之交、管鮑之交、羊左之交般的朋友
    朋友,當為不欺、信任、互助、知心、不棄者;人生難得真朋友,若已擁有,請倍加珍惜。不欺:雞黍之交朋友之間不欺騙,要守信範巨卿和張元伯在太學遊學是共同成為儒生,並成為了好朋友;後來兩個人共同告假還鄉,範巨卿告知張元伯,兩年後返京,然後去拜見張元伯的父母及家人,並約定了日期;張元伯回家後便把此事告知了母親。
  • 成語故事:範張雞黍
    親愛的朋友們,為了防止大家錯過每天的文章,強烈建議大家把我們「設為星標」!
  • 電視劇中經常說的八拜之交,它指的是哪八種之交,網友:漲知識了
    第三個知音之交知音之交在現在延伸為二者之間有著共同愛好的朋友關係,因為愛好而形影不離。知音之交來自於春秋時期的一個故事。相傳俞伯牙以及鍾子期因為同對音樂的喜歡而成為了朋友。後來鍾子期因病去世,俞伯牙在為他彈奏最後一首樂曲後,就把自己的琴給摔了,從此之後,再也不彈琴,以此來表達他們二人之間的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