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言二拍》中最感人的友情:範巨卿雞黍死生交

2020-12-05 騰訊網

浩瀚的歷史長河中,為我們留下了很多關於友情的故事。比如俞伯牙摔琴;比如劉關張桃園結義等;比如「雞黍之交」。在《三言二拍》中,「雞黍之交」被演繹成了一個可歌可泣的故事——範巨卿雞黍死生交。

漢明帝時期,有一個秀才,名叫張劭。當時漢明帝求賢,他就辭別老母,自己背著書囊,到東都洛陽應舉。晚上投客店時,聽到隔壁房間有人叫喊。他問店小二,隔壁是誰在叫喊。店小二回答:「是一個秀才,害了時症,快要死了。因為瘟病過人,我們都不去看他。」張劭來到隔壁,看到一個人,面黃肌瘦,口裡只叫喊:「救人。」

於是,張劭為他請醫調治,早晚為了端湯端水。在張劭無微不至的照顧之下,這個人的病情得以好轉。他告訴張劭,他叫範式,字巨卿,是楚州山陽人,也是到洛陽應舉的。於是,兩人結為兄弟,範巨卿為兄,張劭為弟。

經過半年的調養,範巨卿的病才好了。但兩人都誤了應試的日期,只好準備各自回家。此時正是重陽節,範式道:「明年重陽,我一定到賢弟家中,去拜見老母,再敘我們的友誼。」張劭道:「哥哥若是來了,我一定設雞黍招待。」

第二年的重陽,張劭早早的就殺了一隻雞,做好了飯,等著範式到來。中午過去了,範式沒有來;紅日西沉了,範式還沒有來。張劭就一直站在村莊口等著。他的母親和弟弟都勸他回去,他說:「範兄不來,我誓死不回。」

一直等到深夜,張劭才隱隱的看到一個黑影隨風而來,認真一看,果然是範式。張劭大喜,道:「我知道哥哥就不會失信的,我早已為你準備好了雞黍,我們趕快回去吧。」

範式也不答話,隨著張劭來到家裡。張劭讓範式坐下,範式卻站著也不說話,張劭又到廚房取出來,早就準備好的雞黍和酒,請範式吃。範式也不肯吃。然後,範式讓張劭退後,告訴他說:「兄弟,我已經不是陽世間的人了,我是陰魂。我回家之後,因為妻子天天嘮叨不休,為了養家餬口,天天忙碌不停。忘了日期,直到今天早上,鄰居送來茱萸酒,我才知道重陽到了,猛然想起來我和你的約定。但從我家到你家,千裡之隔,非一日就能到的。但我若是不按時赴約,又怕賢弟認為我是不守信用的人。前思後想,想起來古人曾經說過「人不能行千裡,魂能日行千裡」,於是,我就告訴我妻子,我死之後,讓她不要下葬,等你去了之後在下葬,然後我就自刎而死。魂駕陰風,特來赴雞黍之約。」說完之後,範式就不見了蹤影。

張劭放聲大哭。次日就踏上路程,卻為範式送葬。等範式下葬之後,他也自刎身亡。

範式和張劭的友情,早就被記載在了《後漢書》中,並留下了「雞黍之交」的成語。歷史上的範式和張劭,雖有雞黍之約,卻並沒有因為忘了日期而不得不以魂赴約;千裡送葬的,也是範式,而非張劭。《三言二拍》中的這個故事,對二人的友情,進行了演繹。也使得這段著名的友誼,更加可歌可泣。這個故事,也從側面反映出來,古人重守承諾的品質。

相關焦點

  • 喵喵讀書 | 範巨卿雞黍死生交
    盼著盼著,重陽節終於到了,汝南人張劭一大早起床,就開始打掃草堂、遍插菊花、宰雞備酒,等他的義兄範巨卿前來赴宴。家裡人看他忙裡忙外,都笑他讓他別著急,他母親勸他說,範巨卿的家在楚州山陽,和我們這遠隔千裡,怎麼能這麼準時的趕到呢,等他來了再殺雞也不遲啊!張劭沒吱聲。母親說的沒錯,可是張劭知道,自己的義兄範巨卿,是何等講義氣的人,即使還剩最後一秒,他也不會放棄相見的約定。
  • 「八拜之交」與汝州的「雞黍之交」
    八拜之交中的第六拜「元伯巨卿雞黍之交」,出自東漢時期的汝州,源自汝人張劭秀才進京趕考的路上。    八拜之交非八拜八個故事溢流彩    成語八拜之交,是古時有交情的兩家弟子謁見對方長輩時的傳統禮節,也稱異姓結拜的兄弟姐妹。
  • 古代形容一個人守信用,常用「雞黍之交」,「雞黍」指的是什麼
    古時候的文學家也為我們留下來了許多 有關友情的詩句,例如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這些,從古到今,友誼便是大家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下面要為大伙兒介紹一個故事,看了以後心裡還是很震撼。想必大家都了解八拜之交吧,下面的主題便是雞黍之交。
  • 雞黍之約:三杯吐然諾五嶽倒為輕
    後來知道典故來歷後,對雞黍二字陡增敬畏感,並對自己的淺薄、惡俗很是自責:世上還有多少文化寶貝,被人無知無畏地當雞屎一樣鄙夷、忽視和遺棄呢?不能不汗顏和警醒呀!  由於遭「文革」毀壞,「二賢祠」如今只剩下遺址了,好在二賢的故事還在村中口口相傳,實誠的美德還是村民最可親可敬的性格。
  • 守諾言的最高境界,雞黍之交:一人為準時赴約,直接自殺
    古代的詩人也給我們留下了很多關於友情的詩句,比如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等等,從古至今,友情就是我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今天要為大家分享一個故事,看完之後內心還是很震撼。相信大家都知道八拜之交吧,今天的主題就是雞黍之交。
  • 成語故事:範張雞黍
    範 張 雞 黍範:範式。張:張劭,二人皆為東漢時期名士。雞黍(shǔ): 殺雞煮黍,在這裡指招待客人的豐盛飯菜。指範式、張劭千裡相會,一起喝酒食雞。比喻朋友之間情深義重。近義詞:氣味相投、情投意合、志同道合反義詞:背道而馳、臭味相投、一丘之貉《後漢書·范式傳》載:「範式字巨卿……與汝南張劭為友。劭字元伯。二人並告歸鄉裡……乃共剋期日。後期方至,元伯具以白母,請設饌(zhuàn)以候之」。範式(又名範汜),字巨卿,山陽金鄉(今山東金鄉縣)人。
  • 雞黍之約 - 雞黍之約_駐馬店網——駐馬店新聞網——駐馬店唯一...
    為了挖掘天中文化的豐厚歷史,傳承天中歷史中的文化精髓,讓更多的天中人了解天中,讓天中文化走出天中,從今日起,駐馬店日報、駐馬店新聞網將陸續推出由駐馬店日報社記者、我市著名文化學者杜平撰寫的《老杜·成語天中》專欄,這是作者繼《老杜走天中》後的又一力作。此欄目每周刊發一至三篇,每篇一至三個成語故事,其中涉獵的中華成語遵循二個原則,一是所輯的成語皆有出處。二是所輯成語或與天中人有關,或是與天中事相連。
  • 二年的上門拜訪之約,範式與張劭感人的雞黍之交
    守護信譽已經成為每個人做人做事的最根本的準則。甚至有的時候,說出去的一個字的分量比千金還要重要,一定要遵守的,也就是我們常說的4個字的成語「一諾千金」。在古代,就有類似的友情存在,也就是接下來要說的雞黍之交。雞黍之交,來源於一個經典的歷史故事,用來指代朋友和朋友相互遵守諾言的友情。
  • 雞黍之交中的範式,還有一個千裡送棺的感人故事,你知道嗎?
    "雞黍之交」,講的是古人守信重義的事,然而主人翁範式還有一出"千裡送棺"的感人故事,你知道嗎?卻說範式為張劭送葬後,又去洛陽太學求學,繼續深造。太學裡全國各地的同學眾多,不能全都認識。後來陳平子患了重病,看著身邊哭泣不止的嬌妻弱兒,不勝唏噓,就對妻子說:"我聞山陽範巨卿信義絕倫,可以託死。我死以後,可將此信及棺木放到巨卿屋前,他必能為護送我及你們母子回歸故裡。"說完,就掙扎著寫了一封信,大意是:旅京得病,不幸短命,念妻兒無力攜櫬歸籍,素仰義士大名,冒味陳請,設法使得返葬首丘,不勝感激等等。
  • 誠信看濟寧丨雞黍之約傳佳話 誠信文化潤蒜都
    濟寧市金鄉縣因範式與張勳的「雞黍之約」成為中國誠信文化的發源地,而在兩千多年的傳承中,「雞黍之約」也已經成為重信守諾、誠信的代名詞。在金鄉,人們以誠信為榮,一諾千金、誠實守信的基因傳承於一代又一代金鄉人的血液裡,誠信的「身影」隨處可見,誠信廣場則是金鄉縣最具代表性的城市名片。
  • 八拜之交——膠漆之交,雞黍之交
    像什麼管鮑之交,生死之交,忘年之交,知音之交咱們都是耳熟能詳的,以前咱們學歷史學語文的時候也學到過,今天咱們來了解的這個就比較生僻了,像雞黍之交,從典故到人物相信知道的人就比較少了。到了那一天,範式如期到來,二人把酒相談,仿佛比一塊學習的時候友情更甚。後來張劭死,下葬時棺木不能下去,直到範式趕到,以酒祭奠,棺木才下去。
  • 我們常說的「八拜之交」,其中的「雞黍之交」是怎麼回事?
    故此有「八拜之交」的說法,「雞黍之交」的故事就是其中之一。雞黍,指的是招待朋友的飯食物。由於元伯和巨卿的一段生死之交的故事,逐漸演變為一段承載了信義和堅守的佳話。元伯和巨卿都是東漢時人。張劭,字元伯,汝南郡人。範式,字巨卿,山陽郡人。兩人在太學遊學時相識並成為好朋友。
  • 發生在咱金鄉的歷史典故——「雞黍之約」,您了解嗎?
    這個典故語出《後漢書-獨行列傳》中範式和張劭的事跡,兩人因此留下了「雞黍之約」的美名。 元伯回答說:「巨卿是講信用的人,一定不會違背諾言。」母親說:「如果真是這樣,果真這樣,我就為你們殺雞煮黍,備菜釀酒。」到了決定的日子,範式果然如期而至。他拜見了張劭的母親,和張劭相聚飲酒,盡歡而別。到了那天,巨卿果然來了,二人升堂互拜對飲,喝得十分暢快後才相互告別。
  • 如雞黍之交、管鮑之交、羊左之交般的朋友
    不欺:雞黍之交朋友之間不欺騙,要守信範巨卿和張元伯在太學遊學是共同成為儒生,並成為了好朋友;後來兩個人共同告假還鄉,範巨卿告知張元伯,兩年後返京,然後去拜見張元伯的父母及家人,並約定了日期;張元伯回家後便把此事告知了母親。
  • 雞黍之約,膠膝之交:古人告訴你,怎樣防止友誼的小船說翻就翻
    不久前陳果老師一個關於友情的講課短視頻火了:《怎樣找到知己好友,取決於你是怎樣的人》。   中國古代有一對朋友被後人稱為「雞黍之約」。說的是漢朝的故事,山陽範式和汝南張劭是好朋友,兩人一起去京城太學府求學,學成後各自回家。離別之際,範式與張劭約定說:「過兩年我去你家,拜見你的母親。」
  • 《三言二拍》:範式之魂,一段同生共死的兄弟情誼
    夜深人靜,忽然一陣風吹草動的聲音,張劭迷迷糊糊中看到黑影中有一個人,定睛細看正是範式。張劭大喜,取出準備好的酒食,然後請出母親與範式相見,結果範式僵立不動,反而以手掩面,吃東西時也只聞味道。張劭見了奇怪,以為是自己招待不周惹得範式不高興,結果範式說了一句話讓他大驚失色。範式說:「我不是陽世之人,只是一個陰魂野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