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時代社會主義法治建設的重大成果——專家解讀民法典的意義及實施

2020-12-11 新華社

新華社北京7月31日電題:新時代社會主義法治建設的重大成果——專家解讀民法典的意義及實施

新華社記者白陽

今年5月,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這部總共1260條的法典,是新中國成立以來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

在31日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的民法典及其實施有關情況吹風會上,多位民法專家表示,民法典是我國新時代社會主義法治建設的重大成果,它完善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將對依法維護人民權益、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產生重要作用。

(小標題)一部具有鮮明中國特色、實踐特色和時代特色的法典

中國法學會黨組成員、學術委員會主任張文顯說,我國民法典是一部理念先進、體例科學、結構嚴謹、內容完整的法典。它系統整合了新中國成立70多年來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長期實踐形成的民事法律規範,汲取了中華民族5000多年優秀法律文化精華,借鑑了人類法治文明建設有益成果,是一部具有鮮明中國特色、實踐特色和時代特色的民法典。

張文顯高度肯定民法典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中的地位和作用。他認為,民法典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基本法律」,對推進全面依法治國、加快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對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鞏固社會主義基本經濟制度,對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依法維護人民權益、推動我國人權事業發展,對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都具有重大意義。

(小標題)切中社會熱點凸顯人民需求

高空拋物墜物怎麼追責、夫妻共同債務如何劃分、業主權利如何保障……專家認為,我國民法典的一大特色,是充分反映了人民群眾關切和社會需求。

「我的房子70年後怎麼辦?」這是許多業主的心頭事。民法典延續了物權法的有關規定,明確住宅建設用地使用權到期之後自動續期的規則。中國法學會副會長、學術委員會委員王利明認為,「自動續期」強化了對老百姓的財產保護,給老百姓吃了一顆「定心丸」,有利於「恆心恆產」的形成。

針對性騷擾認定難、監管難的問題,民法典規定了性騷擾的認定標準,明確了機關、企業、學校等單位的防範和處置義務。王利明表示,民法典對性騷擾行為確定了三個標準:首先,性騷擾行為可以以文字、圖片等形式表現出來,通常是犯罪行為以外的違法行為;其次,它是指向特定人而不是泛泛的,這個特定人既可以是男性,也可以是女性;第三,該行為必須違背了受害人的意願,不符合其利益。

在物權編中增加居住權有關規定,在侵權責任編中對高空拋物墜物侵權規則作出修改完善,在繼承編中修改相關規定適應老齡社會發展,在婚姻家庭編中細化對夫妻共同債務的認定規則……中國法學會學術委員會委員孫憲忠認為,民法典不僅在法律層面作出了重大技術創新和制度創新,還是國家治理層面上的重大更新。

(小標題)讓民法典在全社會「落地生根」

民法典實施後,一些民事領域的單行法將不再有效。孫憲忠表示,在相關法律的銜接上,物權法、侵權責任法、婚姻法等領域還存在需要清理的司法解釋,最高法、最高檢等部門目前已經在著手這項工作。

張文顯說,從民法典通過到實施有7個月的準備期,在此期間,立法機關要對同民法典規定和原則不一致的法律法規和有關規定進行清理,及時明確法律規定含義和適用法律依據;司法機關要抓緊完善相關民事司法解釋,使之同民法典保持一致;行政機關要以民法典為標尺規範行政管理和行政執法行為,促進行政執法與民法典的有機對接。

「民法典是與老百姓『距離最近』的法律。我們要廣泛開展民法典普法工作,讓民法典走到群眾身邊、走進群眾心裡,充分發揮民法典堅持主體平等、保護財產權利、便利交易流轉、維護人格尊嚴、促進家庭和諧、追究侵權責任等價值功能。」張文顯說。(完)

相關焦點

  • 民法典的頒布實施具有劃時代的重大意義
    民法典是新時代走向繁榮強盛的重要標誌綜觀世界各國,編纂法典是具有重要標誌意義的法治建設工程,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走向繁榮強盛的象徵和標誌。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把全面依法治國放在「四個全面」戰略布局中謀劃推進,開啟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建設新時代。在這樣的歷史條件下,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作出了啟動民法典編纂的決定。
  • 貫徹實施民法典 推進法治中國建設
    這為推進全面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指明了方向。即將於2021年1月實施的民法典,是調整我國民事法律關係的根本大法,是市場經濟的基本法,是實現人民群眾美好幸福生活的重要法律保障。我們要認真學習、深刻領會全會精神,學習好、貫徹好民法典,為到2035年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提供堅強法律保障。
  • 專家解讀民法典的意義及實施
    民法典是新中國成立以來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是新時代我國社會主義法治建設的重大成果,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中具有重要地位,學習宣傳貫徹實施好民法典,是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的重要任務。為了更好地宣傳、推進、保障民法典實施,《人民公安報》社邀請中國政法大學教授卞修全、東南大學法學院教授孟鴻志、中國人民公安大學法學院教授劉文三位法律專家,聚焦學習貫徹實施民法典,著重從民法典對公安機關的深遠影響以及民法典與公安機關職責任務密切相關的規定等方面,充分結合公安機關執法實踐,對民法典的學習、實施進行深入解讀。
  • 彭清華:深刻認識頒布實施民法典的重大意義 推動民法典全面有效...
    原標題:深刻認識頒布實施民法典的重大意義 推動民法典全面有效實施更好保障人民合法權益 本報訊(記者 張守帥)7月2日,省委理論學習中心組舉行專題學習(擴大)會,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政治局第二十次集體學習時的重要講話精神,集中學習《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省委書記彭清華主持會議並講話。
  • 專家解讀民法典的意義及實施:回應時代需求 滿足人民需要
    來源:人民日報原標題:回應時代需求 滿足人民需要(權威發布)7月31日,國務院新聞辦舉行吹風會,邀請中國法學會黨組成員、學術委員會主任張文顯,中國法學會副會長、學術委員會委員王利明,中國法學會學術委員會委員孫憲忠介紹民法典及其實施有關情況
  • 充分認識實施好民法典的重大意義
    5月29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就「切實實施民法典」舉行集體學習,習近平總書記對學習宣傳民法典、推動民法典落實提出明確要求。實施好民法典,需要充分認識民法典在保障人民權益實現、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以及提高我們黨治國理政水平等方面的重大意義。
  • 21條措施,有效推進民法典的實施!
    5月28日,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表決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將於2021年1月1日施行;5月29日,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十次集體學習了民法典,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切實推動民法典實施,以更好推進全面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更好保障人民權益」。
  • 偉大時代 偉大法典——談談中國民法典的內容和意義
    於飛(中國政法大學民商經濟法學院教授)5月28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通過。次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以「切實實施民法典」為主題進行了第二十次集體學習,習近平總書記主持並作重要講話。編纂民法典是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提出的重大立法任務,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作出的重大法治建設部署,具有重大意義。
  • 聚焦民法典 | 於飛:中國民法典的基本內容和偉大意義
    隨著《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的正式頒布,中國政法大學官方微信也開闢了專欄,邀請來自法大的專家學者,解讀新中國第一部民法典的相關重要知識點,敬請關注!中國民法典的基本內容和偉大意義民商經濟法學院院長 於飛2020年5月28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通過。
  • 習近平:充分認識頒布實施民法典重大意義
    習近平在中央政治局第二十次集體學習時強調充分認識頒布實施民法典重大意義 依法更好保障人民合法權益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是新中國成立以來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是新時代我國社會主義法治建設的重大成果
  •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民法典解釋的意義和限度
    編者按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高度重視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法治建設,中共中央印發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法治建設立法修法規劃》強調,要用5到10年時間,推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全面融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
  • 《民法典》與體育微宣講|民法典的出臺有多重要?權威解讀來了
    2020年5月28日,第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三次會議審議通過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對體育領域來說意義重大。從即日起,由湖南省體育局指導,紅網體育特開闢「《民法典》與體育微宣講」欄目,試圖從法律的角度宣講《民法典》與體育的熱點問題,為大家參與體育活動提供法律服務。民法典的出臺有多重要?
  • 羅湖 統一戰線大講堂舉辦首期專題學習會 解讀《民法典》意義和...
    本報訊 (深圳僑報記者 謝青芸) 6月19日,由羅湖區委統戰部舉辦的統一戰線大講堂第一期專題學習會議召開,會議邀請市政府專家顧問黃德華、民革廣東省委會高層協商專家委員會委員劉學分別就《民法典》、新冠肺炎疫情對深圳產業鏈供應鏈的影響及對策進行專題解讀。羅湖區委常委、統戰部部長吳歡出席會議。
  • 自治區黨委理論學習中心組專題學習《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全面依法治疆開創新時代法治新疆新局面陳全國主持 肖開提·依明努爾蘭·阿不都滿金王君正李鵬新出席11月22日上午,自治區黨委舉行理論學習中心組集體學習,深入學習領會習近平法治思想,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和中央全面依法治國工作會議、第三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談會精神,專題學習《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 學思悟行:加強青少年民法典教育
    2020年5月28日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審議通過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以下簡稱「民法典」),作為新中國成立以來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是新時代我國社會主義法治建設的重大成果。習近平總書記在十九屆中央政治局第二十次集體學習時強調,要把民法典納入國民教育體系,加強對青少年民法典教育。
  • 杜集區舉行《民法典》知識講座
    11月30日上午,杜集區在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舉行新時代美好杜集大講堂《民法典》知識講座。杜集區委常委、宣傳部長劉學清主持。杜集區人大常委會主任王建輝,區政協主席慄紅等區幾大班子領導參加;邀請安徽大學法學院副教授、法學博士王亞軍進行《民法典》授課,作主題內容解讀。
  • 徒法不足以自行,民法典的生命在於實施!
    民法典的頒布,為立法、執法、司法、守法等提供了基本遵循,標誌著我國全面依法治國翻開了新篇章、拉開了新帷幕、邁開了新步伐。《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的編纂和頒布具有重大的歷史意義和現實意義。民法典是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重要裡程碑。
  • 15個要點,讀懂總書記這堂民法典「公開課」
    2020年5月28日,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審議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這是新中國成立以來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是新時代我國社會主義法治建設的重大成果。第2天下午,習近平總書記就主持了以「切實實施民法典」為主題的十九屆中央政治局第二十次集體學習,並發表重要講話。
  • 民法典,熱詞背後的法治力量
    如果要評選今年的法治熱詞,「民法典」可謂當之無愧。從審議、出臺到即將實施,民法典的每一步都牽動著無數國人的心。宣示權利、明確義務、保障自由、確立準繩,「從搖籃到墳墓」,民法典呵護著每一位公民。  立善法於天下,則天下治;立善法於一國,則一國治。
  • 習近平:充分認識頒布實施民法典重大意義 依法更好保障人民合法權益
    充分認識頒布實施民法典重大意義 依法更好保障人民合法權益  習近平  5月28日,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審議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這是新中國成立以來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是新時代我國社會主義法治建設的重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