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安五顯鎮三秀山村精細化推進鄉村振興 打造生態文明"鄉學園"

2020-12-14 廈門網

  -三秀山村,鄉村美如畫。

  廈門網訊(記者 黃文水 通訊員 葉少靜 圖/夏海濱)「縣北十裡,三峰秀出」,清代《讀史方輿紀要》記載,同安三秀山也稱「仙人亭山」,自古以來是「同邑之北鎮」。三秀山村就坐落在三秀山下,一進五顯鎮三秀山村,就能看見這樣一副對聯:「山秀水秀人清秀,仁馨智馨家溫馨」。

  三秀山村是鄉村振興市級重點示範村。五顯鎮黨委書記王旭輝說,在區委鄉村振興辦指導下,該鎮持續把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擺在優先位置,堅持規劃先行、分類推進、以點帶面,錨定「業興、家富、村美、人和」方向,尤其以業態導入、環境提升、品牌提煉、基礎夯實、農業創新為抓手,精細化推進鄉村振興,實現「點、線、面」多維度發展,構築「秀美五顯」。近年來,五顯鎮總投入4198.67萬元,完成28個振興項目。

  有機更新

   整治環境提升鄉村顏值

   上榜中國最美休閒鄉村

  走近三秀山裡2號,紅磚圍牆、通透見綠,院裡「同安紅」三角梅花開正豔,院牆上有彩繪,院中有黨員認領的綠地。

  「到了周末,這個院屋就成了遊客的『打卡點』。」五顯鎮鄉村振興負責人王鴦說,今年三秀山村將繼續拆圍透綠,讓13間房屋換新顏。該村人居環境整治等12個項目,也在有序推進並已陸續完成。

  去年,三秀山村榮膺「中國最美休閒鄉村」。據介紹,三秀山村通過整治人居環境等做法,提升鄉村顏值。此前,改造完成4座旅遊公廁,完成農房「平改坡」及裸房整治37棟,建設2公裡分散式汙水管道,實行智能化垃圾分類直運模式等,同時發動村民用好房前屋後,見縫插針「點瓜種豆」,從「被動管理」到「主動治理」,打造「味香、色靚、水好、形美、意境豐」的新農村。

  文化為魂

   打造生態文明「鄉學園」

   推動農旅研學新特色

  上個月,三秀山村股份經濟合作社與廈門齊物社研學教育科技有限公司合作成立運營公司,建設三秀山村的研學教育基地,打造生態文明特色「鄉學園」。

  三秀山村黨支部書記李江陽信心滿懷,他說,三秀山村股份經濟合作社全民參股,全村102戶267人將從中受益。目前全村共流轉土地350畝,提供給5家農業、旅遊、研學企業,同時帶動周邊三個自然村流轉土地50多畝。

  文化為鄉村振興鑄魂。去年,在三秀山村黨支部推動下,在鑫美園推出以中草藥文化為特色的「三秀百草園」項目,種植300多種中草藥,為三秀山村研學、旅遊提供重要載體。

  三秀山下,一個以「農旅研學」為特色的現代鄉村已漸漸成形。

  精準扶貧

   創設職業農民導師制

   為鄉村振興提供人才支撐

  產業興旺是鄉村振興的內生動力。8月8日,明豔林藥用植物創新團隊科研工作站授牌,並舉行新型職業農民導師聘任儀式。

  「鄉村振興,關鍵在人。通過導師制精準扶貧方式,培養脫貧攻堅骨幹力量和農業創業人才。」三秀山村第一書記辜勇志說,依託福建省亞熱帶植物研究所、廈門華僑亞熱帶植物引種園研究員、博士生導師明豔林帶領的科研創新團隊,在三秀山村建立「職業農民導師制」培養模式,培養現代新型職業農民,將為鄉村振興和全面脫貧提供堅強有力的人才支撐。

  華中農業大學農學碩士唐紅玲是「職業農民導師制」的合作者,3年前她來到三秀山村,作為企業的科研帶頭人與明豔林合作,希望拓展山藥產業鏈,提高產品附加值,為三秀山村民、企業帶來更多收益。

  創設職業農民導師制精準扶貧方式,旨在精準培養有文化、懂技術、善經營、會管理的高素質農民。今年9月以來,三秀山村已接待來自省內外20餘批次3000餘人的新型職業農民培訓班。

展開閱讀全文

相關焦點

  • 同安:一塊「紅黑榜」催生鄉村文明新圖景
    10月8日,同安區五顯鎮就如何推進轄區村(居)人居環境整治工作常態化,探索建立了評比、督導、監督及獎懲機制。通過一塊「紅黑榜」,卓有成效地推進了轄區村(居)人居環境的整治提升。  同安區相關負責人表示,這種一查到底、一抓到底、一盯到底的機制,有利於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工作的常態化推進,增強了同安百姓的獲得感、幸福感,也進一步夯實了鄉村振興的基礎,開啟了轄區鄉村文明新篇章。
  • 2020中國最美鄉村百佳縣市名單公布 廈門同安全國第9
    夯實鄉村振興基礎近年來,同安區依託當地綠色生態資源優勢和厚重的人文歷史積澱,大力發展鄉村旅遊、綠色產業,推動「一村一品」特色農業產業布局,德治法治並舉的鄉村治理新模式,一系列卓有成效的做法,夯實了地方鄉村振興的基礎。記者了解到,當前,同安區正著力推進全域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強化特色鎮、試點示範村和旅遊動線試點示範建設,讓美麗鄉村串點成線,連線成片。
  • 廈門生態第一鎮 同安汀溪鄉村旅遊引領鄉村振興
    汀溪鎮黨委書記蔡志宏說,近年來,汀溪鎮在十八大提出的生態文明建設的思想指引下,圍繞「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把鄉村旅遊確立為全鎮社會經濟發展的支柱產業,目前已經是省級鄉村旅遊休閒集鎮,十九大提出的鄉村振興戰略,更加堅定了汀溪鎮做大做強鄉村旅遊的決心和信心。
  • 同安規劃建設歸僑文化特色樣本 打造鄉村振興示範村
    在同安鄉村振興頂村古坑片區內,這種美得純淨、紅得深沉、豔得動人的「同安紅」三角梅,成為同安鄉村「產業興旺」的引擎,為鄉村振興增添亮彩。  記者從同安區獲悉,該區圍繞全市鄉村振興戰略規劃,立足同安實際,堅持規劃引領、項目帶動、試點示範,激發鄉村振興活力。據介紹,2018年同安區在建及新建鄉村振興項目132個,項目總投資約70.25億元。
  • 同安人速看!剛剛,重磅信息透露→→
    五顯鎮、蓮花鎮獲評「省鄉村治理示範鎮」;汀溪鎮入選「全省鄉村振興特色鄉鎮」,軍營村列入「全國鄉村旅遊重點村」,古坑村獲評「2020 年中國美麗休閒鄉村」,省級以上休閒農業示範點數量位居全市第一。生態人文名勝區和金磚未來創新基地全面建設高素質高顏值現代化國際化的富美新同安,突出「創新驅動」和「深化改革」兩條工作主線,緊盯「產業新、百姓富、生態美」三大戰略任務,堅定「創新活區、工業強區、文化興區、生態立區」四大發展定位,致力打造產城融合示範區、未來科技城核心區、鄉村振興樣板區、生態人文名勝區和金磚未來創新基地,全力提升城市綜合競爭力和發展能級,在更高起點上推動全方位高質量發展超越邁上新臺階
  • 鄉建熱點 | 溫鐵軍:疫後時代鄉村振興戰略與生態文明建設的有效銜接
    近些年,各地方政府普遍比較重視鄉村振興和脫貧攻堅的有效銜接,而將生態文明建設作為內涵於鄉村振興戰略中的一項具體工作,沒有將其上升到與鄉村振興戰略至少是同等的頂層戰略高度來認知並強調這後一個「有效銜接」。
  • 秀美瀑鄉煥新顏 ——安順市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紀實
    秀美瀑鄉煥新顏 ——安順市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紀實 發布時間:2018-10-16 15:50:43      來源:安順日報   秀美瀑鄉,振興可期
  • 同安:三產協調發展 建設富美五顯
    看美麗鄉村  典型:垵爐村等  隨著共同締造工作和美麗鄉村建設的持續推進,以垵爐村為代表的一批村莊不斷發生著美麗的變化。  說起同安區五顯鎮,多數人的第一印象是農業鎮。  繼往開來,五顯鎮深入學習貫徹市委全委會精神和區委全委會精神,圍繞「富美同安」的發展定位,創新發展,謀劃「一區三帶、三產協調、聯動發展」的發展格局,以西部濱水宜居新城區、南部高新技術產業帶、中部現代都市農業產業帶和北部生態休閒旅遊產業帶為載體,優化產業結構,促進三大產業協調聯動發展,推動經濟社會跨越發展。
  • 安鄉縣深柳鎮:四「推進」助力鄉村振興
    2020年,安鄉縣深柳鎮緊緊圍繞黨的十九大精神,以整村土地流轉、「4+X」生態產業、鄉土文化復興和環境綜合治理為創新點和切入點,始終堅持質量導向、綠色導向、市場導向,促進農業產業加速轉型,全面貫徹落實鄉村振興戰略。一是整村土地流轉助力鄉村振興。
  • 推進鄉村五個振興 引領中原更加出彩
    以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為導向,大力引導扶持發展有市場前景和開發潛力的農產品精細加工業和鄉村特色服務業,發揮一二三產業融合的乘數效應,著力打造從田間到餐桌、從種植到旅遊,一產強、二產優、三產活的全鏈式發展格局,不斷提高農業供給體系的質量、效益和效率。
  • 因地制宜推進鄉村振興
    原標題:因地制宜推進鄉村振興 如何把中央精神和地方實際結合起來、因地制宜推進鄉村振興,是擺在我們面前的重要理論和現實問題。在鄉村振興中既不盲目模仿也不盲目探索,既充分借鑑成功經驗又不拘泥典型,準確把握因地制宜的精髓和靈魂。總結髮展成效顯著的鄉村經驗,提煉出鄉村振興的共性規律,概括出多樣化的鄉村振興路徑,有利於走出各具特色的鄉村振興路子。
  • 重塑鄉村文化生態助力鄉村振興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提出,堅持把解決好「三農」問題作為全黨工作重中之重,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鄉村振興道路,全面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繁榮發展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推進社會主義文化強國建設。構建鄉村文化生態系統,重塑鄉風文明,實現文化振興,是鄉村振興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關係鄉村持續發展繁榮的內生動力和核心保障。《鄉村振興戰略規劃(2018-2022年)》提出深入挖掘農耕文化蘊含的優秀思想觀念、人文精神、道德規範;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不斷賦予時代內涵、豐富表現形式,為增強文化自信提供優質載體。
  • 安徽廣德東亭鄉打造「騎趣小鎮」,繪就「鄉村振興」新畫卷
    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獲悉,近年來,東亭鄉緊扣「騎趣」主題,聚焦「美麗」經濟,著力打造「騎趣小鎮」,推動鄉村發展振興。目前,東亭鄉已成為長三角頗具影響力的自行車騎行運動及馬術訓練和體驗的目的地。
  • 廣州番禺區統籌推進鄉村振興戰略著實推進農村全面發展
    近年來,番禺區統籌推進鄉村振興戰略,在農村基層治理、人居環境、公共服務等方面卓有成效,著實推進農村全面發展,實現了良好開局。加大衛生投入,大刀闊斧美環境番禺區堅持綠色發展理念,舉全區之力推動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和鄉村振興工作向縱深推進。整合區城管運行指揮中心和區委鄉村振興辦在農村環境衛生方面的巡查力量,聯動開展高頻率的環境衛生檢查,督促各鎮街加快推進「三清理、三拆除、三整治」任務。
  • 江蘇揚州以生態文明引領鄉村振興
    江蘇省揚州市方巷鎮的沿湖村,曾是邵伯湖岸邊窮得叮噹響的「漁花子村」,漁民相繼退養還湖,上岸搞起了漁家民宿、特色餐飲,發展生態文化旅遊產業,大多數漁民年收入超過10萬元,去年獲評「全國最美漁村」,成為揚州生態文明引領鄉村振興的一個縮影。 「綠楊城郭是揚州」,清代詩人留下的千古絕唱,如今成為揚州鄉村振興戰略的「總抓手」、美麗鄉村建設的「新品牌」。
  • 加快城鄉融合推進鄉村振興
    推動鄉村振興方面有什麼進展?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工作開展得如何?近日,晉江開展全市鄉村振興暨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工作調研走訪,幫助各試點村梳理發展思路,協調解決鄉村振興中存在的實際問題。近年來,晉江按照「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總要求,堅持以農村改革激發內生動力,努力走出一條興旺、和諧、美麗的鄉村振興發展之路。去年以來,晉江先後被確定為全國首批鄉村治理體系建設試點示範縣、全省鄉村振興重點縣,英林鎮、磁灶鎮被確定為省級鄉村振興特色鄉鎮,深滬鎮運夥村等20個村被確定為省級鄉村振興試點村。
  • 高水平打造鄉村振興樣板
    浙江省以持續深化「千村示範、萬村整治」工程為抓手,以更大的決心、更高的目標、更強的力度,全面推動鄉村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高水平打造鄉村振興樣板,譜寫美麗中國建設的新篇章。 打造美麗鄉村「升級版」 青山碧水綠道,涓流淺灘廊橋。梯田水稻的成片金黃嵌入在青山綠水之間,構成了一幅深山溝裡的世外桃源景象。
  • 新野縣實施鄉村振興推進城鄉一體發展
    近年來,新野縣將按照「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總體要求,在推進農業融合發展、美麗鄉村建設、農村人居環境綜合整治、強鄉富村工程上全面發力,大力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加快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全面加快鄉村振興步伐。
  • 廣東河源:建設生態宜居美麗鄉村 繪就一幅鄉村振興的新圖景
    2019年以來,廣東省河源市東源縣曾田鎮按照「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總要求,堅持以黨建為引領,以建設生態宜居美麗鄉村為導向,努力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發展理念,緊緊圍繞鄉村振興目標任務,全力推進全域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工作、有序推進省定貧困村社會主義新農村示範村建設、大力推進民生工程建設、努力促進鄉村和諧穩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