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價到底是漲還是跌都牽動人們的心,而代表房價未來趨勢的無疑是一線城市房價的變化。因此,百城新建住宅價格指數對北京、上海等十大城市樣本調查結論一公布,就引發人們的關注。
從這十大城市調查的房價結果看,有三大未來趨勢值得我們關注:
第一大趨勢,從十大城市目前的房價漲跌數據看,房價仍然具有一定的上漲趨勢
曾經有專家說,買房的秘訣有三:地段、地段還是地段。而一線城市的房價更具有代表性和趨勢性的意義。
從十大城市房價調查的結果看,2020年11月,十大城市新建住宅平均價格已達28441元/平方米,同比上漲高達4.42%,漲幅較上月擴大0.27個百分點;其中,成都以同比上漲8.96%的幅度位居10城之首。在十大城市中,北京樣本均價43529元/平方米,同比上漲1.01%,環比上漲0.51%;上海樣本均價50097元/平方米,同比上漲6.62%,環比上漲0.35%;廣州樣本均價22755元/平方米,同比上漲4.13%,環比上漲0.23%;武漢同比上漲5.13%,環比上漲0.12%;同比上漲5.13%,環比上漲0.12%;杭州同比上漲8.47%,環比上漲0.93%;南京同比上漲4.89%,環比上漲0.85%;成都同比上漲8.96%,環比上漲0.52%。上面7個城市無論是同比還是環比都呈現上漲趨勢。天津和重慶一漲一跌,天津同比下跌0.37%,環比上漲0.38%;重慶同比上漲3.38%。環比下跌0.06%雙跌的城市有一個,深圳同比下跌0.01%,環比下跌0.31%%。新房價格整體處於上漲趨勢。
如果以樓市資本論的觀點,新房市場的價格主要取決於新拍地價,絕大多數以上漲為主,更能代表市場情緒的是二手房價格,就以此觀點進行分析。11月十大城市二手房均價為37558元/平方米,環比及同比均持續上漲。深圳二手房價格環比上漲1.65%,在10個城市中漲幅最大;同比更是上漲18.69%,亦排在10城之首。上海環比和同比漲幅分別為1.21%和5.98%;廣州環比上漲0.62%,同比上漲1.86%;北京二手房環比、同比漲幅分別為0.02%和0.12%;成都和南京二手房同比漲幅分別達到5.49%和5.13%。天津同比和環比都呈下降趨勢,分別下降0.85%和0.38%;重慶和武漢一漲一跌:重慶同比下跌0.42%,環比上漲0.18%;武漢同比上漲0.61%,環比下降0.03%。
近幾年來,關於房價下跌的聲音不斷出現,甚至關於房價大幅度下跌的報導也經常見諸報導,我們不否認這個現象的存在。但從十大城市的房價表現看,我們仍然可以得出一個趨勢性的結論:十大城市的房價仍然處於緩慢的上升通道之中。這一點一定要明確,否則就會對房價趨勢做出錯誤的判斷,從而決策失誤。
第二大趨勢,從十大城市目前的房價漲跌數據看,新建住房價格與二手房價格的倒掛現象到底說明了什麼?
房價市場可以分為新建住房和二手住房,一般的傳統認知是新房的價格肯定要高於二手住房。但是從十大城市的房價看,卻發現一個特別有趣的現象:新房和二手住房的價格倒掛,即二手住房的價格高於新建住房的價格。
根據調查的數據顯示,2020年11月十大城市新建住宅平均價格已達28441元/平方米,同期二手房均價為37558元/平方米,二手住房價格比新建住房價格高32.06%。從具體的城市看,情況也大致如此。
北京二手住房的樣本均價是67207元/平方米,新建住房樣本均價為43529元/平方米,二手住房比新建住房價格高54.40%;上海二手住房的樣本均價是55011元/平方米,新建住房樣本均價為50097元/平方米,二手住房比新建住房價格高9.81%;廣州二手住房的樣本均價是35161元/平方米,新建住房樣本均價為22755元/平方米,二手住房比新建住房價格高36.52%;深圳二手住房的樣本均價是73854元/平方米,新建住房樣本均價為54344元/平方米,二手住房比新建住房價格高35.90%;天津二手住房的樣本均價是25404元/平方米,新建住房樣本均價為14887元/平方米,二手住房比新建住房價格高70.65%;武漢二手住房的樣本均價是18642元/平方米,新建住房樣本均價為13017元/平方米,二手住房比新建住房價格高43.21%;杭州二手住房的樣本均價是34553元/平方米,新建住房樣本均價為28082元/平方米,二手住房比新建住房價格高23.04%;南京二手住房的樣本均價是34700元/平方米,新建住房樣本均價為23723元/平方米,二手住房比新建住房價格高46.31%;成都二手住房的樣本均價是17766元/平方米,新建住房樣本均價為11760元/平方米,二手住房比新建住房價格高51.07%;重慶二手住房的樣本均價是13279元/平方米,新建住房樣本均價為11185元/平方米,二手住房比新建住房價格高18.72%。
從上面可以看出,十大城市完全是二手住房價格高於新建住房,天津倒掛最嚴重,二手住房比新建住房價格高70.65%,北京二手住房比新建住房價格高54.40%,成都二手住房比新建住房價格高51.07%。上海倒掛的最少,二手住房比新建住房價格高9.81%。這說明了什麼問題?
最可能的邏輯是,二手住房的區位更好,而新建住房的區域比二手住房的區域更遠離城市核心區。這也能解釋為什麼上海倒掛的不嚴重,因為上海的區位差異不明顯,而北京的新建住房基本都不在核心區,而是大部分在房山區、豐臺區、門頭溝區和朝陽區。也可以得出一個結論:好區域的住房價格下降是困難的,而上漲的可能比較大。
第三大趨勢,作為粵港澳大灣區的龍頭城市的深圳房價均價居全國城市第一位,而杭州和成都等準一線城市漲幅較大值得關注
一般我們認為,北京上海廣州深圳四大一線城市,甚至大多數人可能會認為,北京和上海的房價應該是全國最高的。但數據卻告訴我們,事實並不如此。
從十大城市的房價數據看,粵港澳大灣區的龍頭城市深圳同比漲24.95%,目前均價81757元/平米,位列第一。位於珠三角的寧波和杭州分別以18.04%和16.19%的漲幅位列第二和第三。
深圳二手住房的樣本均價和新建住房的樣本均價分別為73854元/平米,新建住房樣本均價為54344元/平方米,雙雙位列全國城市房價第一位。有人可能會認為是粵港澳大灣區的發展潛力讓人充滿了對深圳房價未來的想像空間,也有人覺得是因為深圳的人太有錢了,以2019年深圳2.6萬億的GDP計算,只有1343萬常住人口,人均20萬元位居全國第一。如此看來,深圳房價及漲幅雙雙位居第一,也算是實至名歸。畢竟房價是靠錢來支撐的。
杭州房價均價33817元/平米,漲幅16.19%,也成為房價漲幅較大的城市,與杭州網際網路經濟風生水起有關,而杭州連續三年人口淨流入全國第一也成為房價上漲的重要因素。有觀點認為,杭州樓市正在從局部過熱向全面均熱過渡,因為杭州真正的投資預期仍然處於上升的時期,整個市場還沒有真正的走向平穩。
成都房價均價17331元/平米,漲幅8.58%成為房價上漲較高的城市有些難以理解,畢竟成都是一個沒有經濟熱點的城市,但今年以來,成都由於樓市熱度持續火爆,已經出現眾多熱門樓盤一房難求。只能說,成都的房價仍然處於大城市的價格窪地,補償性上漲可能是其中的原因。
從十大城市的房價變動情況看,可以得出一種趨勢性的結論,無論是全國性房價還是70個中心城市的房價,其房價代表的趨勢是一致的,即仍然處於房價上漲趨勢之中。(麒鑑)圖片來自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