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家30年的滷麵館,裡外5張桌子,卻能接待上百人,老闆也很無奈

2020-12-06 源鼎珠寶

在北方,麵食是特別受歡迎的,尤其是麵條,在北方的很多城市裡面,都有賣麵條的,只不過每個人做出來的麵條,口味都是不同的,主要是因為麵條的製作方法不同,還有就是用的澆頭也是不一樣的,到南京旅遊的時候,發現了一個麵館的生意特別火爆,對於一個正宗的北方人,這樣的店鋪肯定是不能錯過了,據說這家滷麵館已經有30年的歷史了,但是這家店鋪裡外就只有5張桌子,而且還是我們平時在飯店裡看到的那種桌子,但是一天卻能接待上百人,老闆也表示很無奈。

這家麵館是一對夫妻開的,老闆也算是繼承父業,之前這家麵館就已經很出名了,大家都以為,之前的老闆退休以後,換了年輕的老闆,它的味道肯定會發生改變,但是讓大家沒有想到的是,還是一如既往的好吃,這家麵館的面積是特別小的,裡裡外外加起來也就5張桌子,很多人來吃飯的時候,都沒有座位。不過老闆也很無奈,因為店鋪只有這麼大。

但是每次到了吃飯的時間,有很多的人專門跑過來吃,有一些人還是專門開車過來的呢,被一張桌子上都坐滿了人,只要有空了就會被別人給佔了,大家也都會自覺的拼桌,已經是這個小店的一種特色了,搶座位也是沒有講究的,一定要站在那些快要吃完的人背後,這樣才能夠搶到座位,每次到了吃飯的時間,這家小店都能接待上百人,桌子肯定是坐不下的。

他們為了吃一碗滷麵,都是直接端著碗站在路邊吃,已經成為了這條街的一道風景,而且還給老闆免費做廣告了,看到這種現象,大家就知道他們家的面有多好吃,生意也就越來越黃火,這是最主要的還是老闆做的面味道好吃。而且還很實在,最大的特點就是他們家的滷肉了。

一碗麵條上面都有兩大塊的滷肉,還有滿滿的滷汁,看了以後就讓人流口水了,吃麵的時候,大家恨不得把裡面的湯汁也都喝完了,雖然沒有座位,但是大家都覺得很滿足,有人吃過南京的這家面嗎?

相關焦點

  • 7張桌子手寫點菜 開了30年的山城步道火鍋回來了
    過去一年多,不少遊客打卡山城巷都會被一扇木門上的火鍋菜單吸引,這扇門也成了一個拍照點這扇門內曾是牟登明的家,他的家庭火鍋從屋裡5張桌、屋外2張桌開起,已有30餘年的歷史。一家人後因山城巷重新規劃搬離,今年春節又帶著老重慶的火鍋記憶回歸。點菜還是客人手寫,桌子還是只有7張……山城巷又有了煙火氣。
  • 西安這家專賣葫蘆頭的小店,只有5張桌子,生意好得讓同行眼熱
    這家名叫五味香葫蘆頭的小店,只開了10多年,但是做出來的葫蘆頭味道絕對正宗地道,沒有任何異味,只有葫蘆頭本身的香味,以及嚼在嘴裡的韌勁,讓人感覺吃過之後就難以忘懷。這家門店很小,店裡了只放了五張桌子,主打的就是葫蘆頭小炒和泡饃,飯點的時候,店裡坐滿了人,客人把饃饃掰成小塊放在碗裡,老闆放上粉絲鵪鶉蛋等配料,澆上高湯,再把這葫蘆頭。盛到碗裡,一碗原汁原味的葫蘆頭泡饃就做好了。這碗裡邊放入鹽,胡椒粉,香菜,花椒來提味,還有人放上辣油。
  • 瀋陽這家只有4張桌子的小店,10多年靠一種菜,顧客天天坐滿
    瀋陽人特別豪氣,體現在飲食上,通常特別喜歡吃肉,瀋陽的壇肉很有名,街頭有不少做壇肉的小館,而這家名叫旺角壇肉館,位置很偏僻,店面也很小,只有4張桌子,他家10多年,靠這一種菜,火了很多年。現在他家一份壇肉22塊錢,性價比還是很高的,中午11點開門,一開門店裡已經坐滿了人。到店不用點菜,老闆就知道你吃什麼,一份壇肉一份米飯,再來幾個素菜。
  • 兩江·人間煙火 | 這家吃了40年的川菜館,老闆要退休了···
    這家看起普通甚至有點簡陋的川菜館,味道卻出奇的巴適。據說,水土鎮裡的人都是從小吃到大,可是,最近老闆卻說他要退休了…… 在兩江新區水土高新城的水土老街,緊挨著「鮮兒味」十足的望江樓米線,往上幾十米有一家經營了40年的川菜館—
  • 青島這家5張桌子的小店,一個爐包2.5元,憑什麼火了20多年
    高密爐包是高密有著悠久歷史的一種民間傳統名吃,清朝末年就已經盛行,曾經還作為走親訪友的禮品,高密爐包的最大特點是個頭大,皮子軟,餡多,底部焦脆,香味四溢,高密爐包特別講究,用新鮮的餡料加上上乘的麵粉加工而成,還放入海米,木耳,粉絲等各種調味料,現在高密爐包已成為非物質文化遺產!
  • 寧夏路上只有七張桌子的家常菜館,人均只要30元,翻桌率太高了
    特意找了個工作日的中午約著朋友一起去打卡了這家魯菜家常菜館。跟著導航過去的,店其實就在寧夏路上,靠近大潤發,黃底紅字寫著聚富飯店四個字,大老遠就能看見。小店不大,一共就七張桌子吧。雖然到店都已經是十二點半了,但前面竟然還排了五桌。幸好是中午來的,大部分都是附近的上班族,翻桌率相對快了很多。
  • 天津這家藏在深巷子裡的小館,只有4張桌子1道菜,天天顧客盈門
    天津有一家菜館,開在一個很深的巷子裡,這家小店是名副其實的狗食館,只有4張桌子,憑藉著一道特色菜,天天顧客盈門,想要吃到他家的這一道特色菜,還得提前預約。這家菜館還有一個任性之處,那就是周一的時候休息,去他家吃飯要挑好時間,免得空跑,這家菜館的一道特色菜就是醬肘子,這道醬肘子陪著周圍的老天津人過了幾十年,這家店就是很有名的巷子深菜館,他家的肘子被譽為津門第一肘。
  • 徐州這家小到連張桌子放不下的小店,憑著一塊把子肉,火了18年
    提起徐州的美食,徐州人是如數家珍,地鍋雞、羊方藏魚、霸王別姬等等數不勝數,在這眾多的特色美食中,把子肉是需要濃墨重彩來說一下的,徐州街頭做把子肉的美食店有很多,而這家名叫老六把子肉的小店做出來的,被公認是徐州西區最好吃的把子肉。
  • 開封這家飯館有點靜!除了老闆服務員、廚師都是聾啞人
    除了老闆服務員、廚師都是聾啞人在無聲的世界裡,開封這家飯館的工作人員奮鬥並幸福著□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李聯勝文圖在開封大王屯東街,有一家非常溫馨親切而又特殊的麵館——大同刀削麵館,這家麵館從表面看非常普通,乾淨透亮的店面、整齊淨潔的廚房、100多平方米的屋裡擺放著數十張桌子……但只要你走進這家麵館,你會發現特殊之處,除了老闆是正常人外,這裡的服務員、廚師都是聾啞人。
  • 山城步道老火鍋 30年後回來了
    還是原來的味道,還是原來的老闆,承載著山城巷街坊鄰居味覺記憶的山城步道老火鍋又在老地方重新開業了。過去一年多,不少遊客打卡山城巷都會被一扇木門上的火鍋菜單吸引,這扇門也成了一個拍照點。這扇門內曾是牟登明的家,他的家庭火鍋從屋裡5張桌、屋外2張桌開起,已有30餘年的歷史。一家人後因山城巷重新規劃搬離,今年春節又帶著老重慶的火鍋記憶回歸。
  • 開在廈門巷子裡的川菜小館,生意火爆。每天只接待16桌。任性喔
    今天給大家推薦這家開了20年,但每天只接待16桌的。且在深巷裡的川菜小館 。這家正宗的川渝家常菜,如果沒有提前預定是吃不上的。這店雖然藏很深,的在廈門依舊可以排名第二。因為夠正宗!這家店是開在舊社區深巷子裡,外面基本都是川菜大排檔,雖然「味緣香」招牌很是小眼睛不精的話估計看不到,但很多人看著導航找過來的。店面不會很大,只有8張小桌子,但生意很火爆,老闆跟老闆娘夫妻倆一起經營著,但一天就接待16桌,沒有預約還吃不到的。預約的時候還需要先交100元定金的,所以很多都是熟客。開店20年了,基本沒有過宣傳,店面位置也不好找。
  • 成都這家開在土橋的清真小館,30多年只賣牛肉,飯點店裡坐滿人
    成都是一座名副其實的美食寶藏城市,有很多美味都藏在犄角旮旯蒼蠅館子裡。成都土橋是清真餐館集中之地,這裡有很多的小餐館,環境簡陋,卻常有美味,特別是清真類的食物,非常出色。這家開在瓦片房下的蒼蠅館子名叫回民餐館,別看這家餐館不起眼,已經開了30多年了,店門口掛著分割好的牛肉,所有的菜都是現點現做,貨真價實的食材,讓客人吃著放心,店裡面積不大,只放了五六張桌子,老闆還在店門口擺放了很多的小桌子,一到飯點的時候,這店裡店外全都坐滿人。
  • 南京不起眼的小店,只有6張桌子,35元一份的酸菜魚客人搶著吃
    南京這家不起眼的小店,只有6張桌子,他家的酸菜魚在南京很有名氣,35塊錢一份,客人都搶著吃。這家店就是黑皮酸菜魚,小店很小,非常很不起眼,只是門口有時候會有人排隊讓人側目。店裡環境簡陋,只有6張桌子,收拾得還算乾淨,不起眼的小店有很高的人氣,啥時候來吃都要拼桌,他家的酸菜魚小份的35元,份量很大,兩個人吃不完,最貴的只有85塊錢一份,六七個人吃也夠了。這家店的生意這麼好,為什麼老闆不開分店不加盟呢?
  • 天津這家30年的清真小館,不能喝酒不能點菜,客人吃啥老闆說了算
    這家隱藏在和平區老街裡的清真小館,名叫祥來順回民飯館,門臉特別的小,招牌直接貼在牆上,因為他家的門是黃色的,老天津人喜歡叫它黃門臉,這家店從1990年營業至今已經有30年了,這家店靠近一個古玩市場,店裡做的是清真菜,生意非常不錯。這家店由於是清真小館,店裡不能喝酒,也沒有菜單,客人不能點菜,老闆是根據客人的人數給上套餐,客人吃啥,完全是老闆說了算。
  • 30張紙牌上能站一個成年人
    30張紙牌上能站一個成年人  用不到30張單薄的紙牌竟能託起一個成年人的重量?這不是在玩魔術,這是科技的力量。近日,在浙江大學寧波理工學院舉辦的紙牌承重大賽上看到的這猶如魔術般的神奇力量。幾張小小的紙牌,經過有序地安放,產生讓人意想不到的超常效果。
  • 藏在鐘樓小區20年的滷麵,每天賣出上千碗,到底有多好吃?
    在西安生活的時間長了你就會發現,關中人對麵食是發自肺腑的喜歡,油潑麵,乾拌麵,臊子麵,滷麵……給陝西人一團面,他能給你吃出個滿漢全席。最近,我發現了一家藏了二十多年的滷麵館子:一聽說要去這家,女盆友立馬捨棄了吃火鍋,寧願等著餓到發慌也要吃到這家。
  • 這家餐廳從來不用碗盤,食物直接放桌子,顧客卻吃得津津有味!
    這家餐廳從來不用碗盤,食物直接放桌子,顧客卻吃得津津有味!網羅天下趣事,縱觀世界奇聞。大家好,歡迎收看本期內容。相信大家在出來旅行的時候,經常會選擇當地特色的餐廳,但是今天卻要給大家介紹一家餐廳,他們家從來不用盤子,食物直接放在桌子上,顧客卻吃得津津有味!對於一些餐廳來說,常常會尋找一些有意思的亮點,以此吸引顧客前來吃飯,比如有的餐廳沒有服務員,全機械化與自動化實現了真正的高效餐廳,除此之外還有空中餐廳,位於300米的高空,腳下只有一塊薄薄的玻璃,實在是吃的膽戰心驚。
  • 環衛處20人餐館佔桌催收垃圾清運處理費 稱實屬無奈
    餐館:客人到店  環衛處20人把桌子佔了  據餐館經理歐女士介紹,9日下午5時過,達州市環衛處約20名工作人員到店收垃圾清運費。「這是他們第3次來了,每次都來了約20名工作人員。」據歐女士回憶,上個月來了兩次,他們都沒交錢,第一次,老闆當時同意補交600元錢,但是環衛處說錢沒交夠,沒達成一致。第二次,老闆說交800元,環衛處的工作人員還是說少了。  歐女士介紹,這一次,因為老闆不在,也沒交錢。而沒收到錢的環衛處工作人員索性就坐在店裡不走了。
  • 2兩5元 3兩6元 4兩7元,這家小麵館被贊良心
    門牌號寫著江北建新西路399號附90號,門店不大,僅有二三十平方米,甚至連個店名也沒有,店內有7張桌子,店門口就是老闆煮麵的地方,灶臺上擺放著姜、蔥、蒜、花椒、辣椒等小面佐料。謝老闆今年45歲,四川人,之前在廣東開了10年麵館,一年多前來到重慶開起了這家店,「一年多來價格一直沒變過,小面2兩5元,3兩6元,4兩7元。」而記者走訪了冉家壩、花卉園、大龍山等地多家小麵館,2兩小面價格普遍穩定在6元。
  • 合肥東菜市這家25年老店僅有五張桌子 卻憑一碗土豆片圈粉無數
    一條圍牆已然斑駁的小巷,總能藏著一個熱鬧喧囂的菜市場。菜市場裡某家店門前,擺放著一張痕跡斑駁的長方桌。從盤中冒出的熱氣中,仿佛看到了緩緩升騰的人間煙火氣。不是什麼大餐,是最稀鬆平常的土豆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