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二共識」的真正意義

2020-12-10 鬥室飲冰

這幾天,敗退到臺灣70多年的中國國民黨內部一直有檢討聲浪出現。原因當然挺簡單,高雄市罷免案通過,好不容易被韓國瑜攻下的山頭,馬上又要被民進黨拿回去了。三個月後的市長補選,國民黨難以推出強棒人馬,若要強行將就推出,也是被民進黨碾壓,自取其辱。

選輸了要檢討,三省其身,是正途。可是國民黨在臺「立法院」黨團總召林為洲卻提出要拋棄「九二共識」,另提新論述,甚至還異想天開說兩岸是「兄弟之邦」。一個在「立法院」做過幾屆的「立法」委員,提出這樣一個幼稚的想法,不知道內心會不會感到尷尬。國民黨真是人才輩出,把這樣的人拱進「立法院」,還被選為總召集人,實在是讓人們覺得國民黨真的江郎才盡了!

國民黨黨團總召林為洲

國民黨人一直在玩文字遊戲,好像說「九二共識」是九二年發生的歷史實事,已事過境遷,不必重提。現在已是2020年,沒有必要再老生常談,左支右絀,影響國民黨在臺灣的選舉利益。其實「九二共識」總共才38個字 :海峽兩岸都堅持一個中國的原則,努力謀求國家的統一。但在海峽兩岸事務性商談中,不涉及「一個中國」的政治涵義。這是一個多麼智慧的提法,既強調了從憲法層面不可撼動的基本事實,還給國民黨留夠了面子,鑲顆金牙。其實所有的歷史事件,時間軸上的印痕,只是萬物表象,真正具有實質意義的是事件本身。上面38個字,在國家未統一前,是中國大陸政府一以貫之的政策宣示,不是九二年才有,一直都有。只是臺灣在兩蔣時期不願意真心實意的面對兩岸如何統一,只是在內心深處無數次腹語「三民主義統一中國」!

汪辜會談的歷史意義

蔣經國身故後,李賊登輝初試諦聲,因根基未穩,為撫慰一幹內心嚮往統一的黨國元老,與九一年推出「國家統一委員會」和「國家統一綱領」。這為兩岸官方有意快速接觸提供了一個絕佳的歷史窗口,雙方也很快的設立了對口單位「海基會」和「海協會」,它們就成為了名副其實的「白手套」,兩會與九二年在香港舉行首輪事務性協商談判!「九二共識」就是這個時間軸上的一朵浪花,其本質就是兩岸同屬一個中國,無論從大陸方面來講,還是從臺灣方面來講,都堅定認為兩岸是一個不可分割的整體。兩岸同屬一個中國這個事實本身,跟九二年並沒有多大的聯動關係,從新中國成立起,兩岸和平統一就是大陸政府念茲在茲的千秋大業!海峽兩岸絕對不會,也絕對不能分裂,臺灣的位置極其關鍵極其重要,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不能沒有臺灣!

國民黨真是無用之極,從大陸退到臺灣,現在退無可退了,就退掉自己的內褲,淪落到跟民進黨比無恥了!如果國民黨不堅持九二共識,不堅持一個中國,與民進黨何異?如果國民黨不堅持一個中國,共產黨憑什麼跟你談,你們又有什麼資格?進門鑰匙沒有找到,在外面溜達再久也沒用,真沒有想到一個堂堂國民黨「立法院」黨團總召林為洲,玩了一輩子政治,竟然玩出這種水平來了,這基本上可以說是政治白痴了!玩這種文字遊戲,而且還找不到重點,「九二共識」是「九二」重要?還是「共識」重要啊?當然是「共識」重要啊!

國民黨人玩政治若都是這種水平,那真的離死不遠了,當他們退到絕境時,就只能進軍太平洋了,也許那裡真的會是他們的最終歸宿。但它的死去,終究不會攪動一朵浪花!

相關焦點

  • 「九二共識」答問③|為什麼說「九二共識」是兩岸關係的定海神針?
    堅持「九二共識」、反對「臺獨」是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政治基礎。民進黨當局2016年重新上臺後,拒不承認「九二共識」及其核心意涵,否認兩岸同屬一個中國的根本性質,拋出一系列否定「九二共識」的謬論。為幫助兩岸民眾正確認識「九二共識」的來龍去脈及重要意義,特予澄清和駁正。
  • 港媒:「九二共識」雙方都以國家統一為前提
    據香港中評社3月1日報導,臺灣政大東亞所所長王信賢前天受訪時稱,大陸方面近日指出「一中各表」扭曲「九二共識」原意,代表大陸不再允許兩岸政治定位有任何模糊空間,「九二共識、一國兩制」都只是階段性的,目的就是統一。王信賢此一觀點,受到很多媒體重視。
  • 洪秀柱:若國民黨不敢談統一 「九二共識」就是解方
    國民黨改革委員會兩岸新論述淡化「九二共識」為過去式,引發黨內大老不滿。國民黨前主席洪秀柱今提醒,一個政黨若一味考量選票,不顧理念與中心思想,終將會被掃入歷史,國民黨應詳加解釋「九二共識」的核心意義。若國民黨不敢談「一個中國」,也不敢談統一,那「九二共識」就是解方。
  • 張文生:「九二共識」的核心是堅持一個中國原則
    華廣網15日刊載廈門大學臺灣研究院政治研究所所長張文生的文章指出:「九二共識」的生命力在于堅持一個中國原則,體現了海峽兩岸求同存異的理性務實的精神,它的核心意義在於「堅持一個中國原則」,這一點應當為更多的臺灣民眾理解和接受。
  • 無「九二共識」臺灣只能坐困愁城
    香港《大公報》今日發表評論指出,這充分說明了臺當局不承認體現一中原則的「九二共識」,勢必寸步難行。民進黨當局應清楚地意識到「九二共識」絕不是一句「空話」、「口號」,而是臺灣地區行走「國際」的「通關密碼」;不承認「九二共識」,臺灣只能坐困愁城。  評論摘編如下:  昨天第70屆世界衛生大會在瑞士日內瓦舉行。
  • 江啟臣未提九二共識,蔣萬安和「藍委」幫忙緩頰
    中國國民黨主席江啟臣就任時未提九二共識,國民黨中生代「立委」多表達力挺態度。黨團書記長蔣萬安表示,江希望先凝聚黨內和社會的共識,才能拉近兩岸共識,這是非常清楚的。我們畢竟得先重新贏得臺灣社會的信任,才能有意義地去談如何拉近兩岸共識。江並未提到九二共識。對於江啟臣的做法是否會傷害未來的國共關係?
  • 曹駿:「九二共識」不是「一中各表」
    那麼,到底什麼是「九二共識」,「九二共識」是否就是「一中各表」,刪除「一中各表」會否影響到國民黨在臺灣的生存,成為人們必須搞清楚的問題。8月27日,海協會負責人對此發表談話指出,確認「海峽兩岸均堅持一個中國之原則」,對海峽兩岸事務性商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它表明,在事務性商談中應堅持一個中國原則已成為海峽兩岸的共識」。9月,「兩會」秘書長在廈門會面,就堅持一個中國原則的表述問題非正式交換意見,海協會表示,「臺灣方面關於一個中國原則的結論,說明雙方事務性商談中堅持一個中國原則已有共識。
  • 國民黨討論是否修正「九二共識」 洪秀柱示警:準死無疑!
    同時,國民黨改革委員會正在討論是否修正「九二共識」,對此,國民黨前主席洪秀柱表示,若要賦予「九二共識」新的定義或換一個名義,「那就準死無疑」!洪秀柱30日下午出席國民黨革實院記者會,提到國民黨中心思想時,就意有所指稱,國民黨主席主持中常會,都要面對孫中山遺像朗誦總理遺囑,內容中的「求中國之自由平等」,涵蓋整個中國,絕不是只有臺澎金馬,「朗誦孫中山遺囑不是唱歌復誦,而是要想起背後的真正意義。」
  • 看到江啟臣又向「九二共識」靠攏,民進黨的「臺獨」慌神了
    近日,江啟臣接受採訪時,肯定「九二共識」的角色和貢獻,並且指出「九二共識」引發爭論的重點所在,隨後給出解決方案。「九二共識」是兩岸交流與互動時必須遵守的基本要求,堅持以「九二共識」為基礎的友好協商,才能建立一個和諧、平穩的兩岸關係。
  • 兩岸達成「九二共識」
    自1949年國民黨當局逃臺後,海峽兩岸真正意義上的第一次接觸談判是在1986年5月。這是一起因偶發事件引發的兩岸談判,臺灣當局是在極不情願的情況下被拉上了談判桌。海協會負責人隨即對「國統會」的決議文作出回應指出「它表明在兩岸事務性商談中應堅持一個中國原則已成為海峽兩岸的共識,對海峽兩岸事務性商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當然我們不同意臺灣有關方面對一個中國涵義的理解」。該負責人也重申,「在事務性商談中,只要表明堅持一個中國原則的基本態度,可以不討論一個中國的涵義」。
  • 兩岸統一才是必然趨勢,必須堅持「九二共識」
    近段時間,由於民進黨拒絕承認一個中國原則,體現一個中國原則的「九二共識」在臺灣島內被稱為「過時了」。有親自經歷過「九二共識」成長及發展的人表示,「九二共識」是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定海神針,發揮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也是緩解當前緊張局勢、打破兩岸僵局的解方。
  • 旺旺集團董事長蔡衍明:「九二共識」就是「兩岸一家人共識」
    他強調,「九二共識」就是「兩岸一家人共識」,要「以身為中國人為榮」,做中國人根本不丟臉。他大聲喊出「兩岸一家親,我們都是中國人」,期待2019年兩岸要加強溝通,累積互信,「兩岸中國人大團結」。談及「九二共識」遭到汙名化問題,蔡衍明強調,「九二共識」說穿了就是「一家人的共識」,兩岸都是自己人,應該要彼此相挺。臺灣若反對「九二共識」,就是認為臺灣跟大陸不是自己人,「『九二共識』就是我們是自己人、都是同一國的,所以更要相挺」。
  • 專家:蔡英文以「民意」拒絕「九二共識」十分荒謬
    華廣網7月30日刊載江蘇省臺灣研究中心研究員楊平的文章指出,蔡英文所謂的不支持「九二共識」的民意是受到民進黨、綠營長年操弄、裹脅的結果。沒有民進黨、綠營的刻意操弄,島內不會有如此的「民意」。民進黨對少數反對「九二共識」的「民意」應負主要責任。蔡英文依這種「民意」對待、處理兩岸關係,無疑是兩岸關係、臺灣前途的悲哀。
  • 民進黨當局回歸「九二共識」?
    兩岸關係自蔡英文拒絕承認「九二共識」開始便走向緊張對立,再加之民進黨內部有不少一心想搞「臺獨」的頑固分子,在兩岸問題上煽風點火,讓臺海局勢日益緊張。 在這個時候,臺灣島內有明智之士開始呼籲民進黨當局要回歸「九二共識」。
  • 馬英九子弟兵:「九二共識」絕非2020「大選」國民黨失利的原因
    有媒體解讀,國民黨的報告中,「九二共識」已成歷史描述。也有黨內質疑,國民黨新的論述方式與民進黨相似。我建議回歸馬英九執政八年的經驗來看,或許可以找到這些問題的解答。第一,「九二共識」不只是論述,更重要的是具體實踐。
  • 國民黨中常委:「九二共識」絕非歷史,江啟臣應該還會調整
    中國國民黨日前提出兩岸新論述指「九二共識」是歷史,引發黨內爭議。過去經常參與兩岸民間交流的國民黨「立委」兼中常委李德維接受中評社訪問時表示,「九二共識」仍然是現在進行式,絕非歷史。維持「九二共識」也是地方基層許多人士的聲音,畢竟過去國民黨「執政」8年的兩岸關係確實有成效。
  • 不要「九二共識」,國民黨還剩下什麼?
    蔡英文2016年第一任就職演說中曾提到「肯定九二會談歷史貢獻」,以此躲避推搪是否接受「九二共識」的追問。時隔4年,蔡英文早已不再提這舊茬,國民黨竟然又撿起來依樣畫葫蘆。那麼,國民黨未來究竟要不要堅持「九二共識」?建議案通篇對此語焉不詳,留給外界自己猜。
  • 國臺辦:「九二共識」基本事實和全部過程不容置疑
    國臺辦:「九二共識」基本事實和全部過程不容置疑 2016年06月29日 10:27:00  來源:中國臺灣網   中國臺灣網
  • 臺灣實踐大學校長:陸生叫停的真正原因,其實是沒有「九二共識」
    日前,大陸宣布暫停2020年大陸各地各學歷畢業生赴臺升學就讀,臺灣實踐大學校長陳振貴接受香港中評社訪問時分析,如今「九二共識」不復存在,當然就不會有陸生,將來赴臺就讀的陸生數歸零不無可能。陸生不到臺灣的真正原因,其實是沒有「九二共識」,如今「九二共識」不復存在,當然就不會有陸生,所以陸生歸零不無可能。他表示,陸生來臺人數,2009年研修生來臺,當年有2888人,然後逐年增加,2015年3萬4114人是最高峰,此後人數不斷下降,2019年剩7785人。
  • 環球時報:蔡英文不太可能主動接受「九二共識」
    有臺灣評論人士指出,蔡英文是在用「九二事實」代替「九二共識」。   2012年蔡英文與馬英九競爭「總統」職位時,她是公開拒絕接受「九二共識」的,被很多人看成是她輸掉那場選舉的重要原因之一。如今蔡對「九二共識」的態度有了變化,站到既不承認也不否認的模糊位置上。   這帶來了幾個問題,第一是:蔡英文的變化是政策變化,還是策略變化?綜合各種情況看,它更像是後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