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有城區宣布,管好班級微信群!當晚9點半到次日7點,家長不在群裡...

2020-12-11 教育信息速報

這段時間,「家長群」上了熱搜。11月10日,杭州市教育局舉辦「家校攜手共同成長——杭州市家校共育座談會」,邀請了來自各區的多位家長代表、教師代表等,一起探討如何減輕學生、家長負擔。杭州市教育局收集了不少信息,就有不少問題涉及家長群:一是家長群太多:釘釘一個群,微信一個群,班級一個群,年級一個群,甚至還有小隊一個群;二是考試、作業情況在家長群裡公開點名,組織各種競賽,給學生、家長帶來較大的心理壓力。

針對家長群的問題,濱江區教育局出手了。今晚,「濱江教育發布」微信公眾號上發布了《濱江區學校班級微信群公約(試行稿)》,分家長篇和教師篇。

家長篇

1.遵守公序良俗。群內言論要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未經考證的社會傳聞或對學校教育教學的個性化意見,不在群內發布。杜絕發布商業廣告、募捐、求投求轉等與教育教學無關信息。為避免信息覆蓋,杜絕刷屏,若非老師要求,一般不用回復。

2.遵守班級規則。群內實行家長實名制,未經班主任同意,不擅自邀請學生、非本班家長等無關人員進群。尊重每個人合理的表達權利,若出現意見相左,不強求一致。

3.表達理性訴求。群內用語溫和理性,避免過激性、煽動性的言論,自覺維護班級群的教育屬性,不發無關信息。

4.理解老師的忙碌。當老師未及時回覆信息時,請多份耐心,安心等待。緊急事情可擇時致電,以便及時解決問題。

5.欣賞他人孩子。群內成員都應以寬容、發展的眼光看待每個孩子的成長,學會欣賞其他孩子的優點,做一個充滿正能量的家長,為孩子做出表率。

6.把控交流時間。群內信息主要發布教育教學等通知,若非十萬火急,在當晚9:30到次日7:00的休息時間,儘量不打擾老師。

教師篇

1.約定班級規則。班主任是班級群第一責任人,負責群成員實名制、聊天監管、違規提醒刪除等。

2.發布合理信息。教師要有強烈保護學生個人隱私的意識,不得在群裡公布學生成績排名(分數)、優劣對比、表揚少數等信息。若非情況緊急,信息發布的時間一般控制在當天21:00前,重要信息儘量通過書面或電話通知,確保每一位家長知曉。

3.進行多元評價。教師在群裡多做共性問題的討論和評價,多表揚、鼓勵學生,表揚的涉及面儘可能廣,角度儘可能多元。

4.分清作業邊界。家庭作業,宜當面布置,不讓家長轉告,重要學習資料儘可能直接提供給學生,不建議在群內要求家長列印資料,不要求家長批改作業並在群內上傳。

5.堅持理性溝通。教師和家長因溝通不暢而引起負面情緒時,教師要先保持冷靜,積極尋求其它合適的解決途徑,忌在群內洩私憤式的抱怨,忌有損教師自身形象的對話。

6.維護網絡純潔。不發布與教育教學無關的任何信息,包括時政評論、商業廣告、募捐籌款、紅包求投等。

《公約》經過反覆醞釀

這份《公約》,經過了反覆醞釀。為了擬定這份《公約》,濱江區班主任研究院集區內德育中心負責人、名班主任工作室領銜人等,聯手濱江區社區教育學院反覆調研,徵詢了區內近百位中小學家長及班主任的意見與建議,同時還得到了省市德育專家的建議,最終擬定。

快報記者今天晚上採訪濱江區教育局,相關負責人說,這份《公約》同時下發區內各學校,主要以引導為主,希望能起到淨化網絡環境的作用,提升家校教育合力。

【來源:都市快報】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家長群變「壓力群」怎麼辦?杭州濱江區試行班級微信群公約!來看...
    浙江新聞客戶端訊 前段時間,「壓垮成年人只需一個家長群」的話題衝上了微博熱搜,閱讀量高達7.6億。當微信班級群變成「壓力群」,怎麼辦?近日,杭州市濱江區開始試水班級微信群公約,為家長和老師在微信群的言行提供制度指引,探索解決家長群變壓力群共性難題的方法。 據了解,濱江班級微信群公約分為家長篇、教師篇,各6條約定。 「我們之所以試行建立公約,是想要探索解決班級微信群變『壓力群』的共性難題。」
  • 孩子姥姥早上四點半微信群裡說句話,群裡家長表示心累
    家長微信群本來也只是為了老師方便通知班級事情,方便學校和家長的聯繫,可是總會出些無釐頭的事情。早上還在睡著,被微信的提示聲吵醒,原來是孩子的班級群裡,一位同學的姥姥發了一句「祝老師節日快樂!」看了一下時間,早上四點半,估計這位姥姥有早起習慣,而且還在第一時間向老師表達敬意,雖然時間不妥,但對老師表達謝意也無可厚非。
  • 杭州濱江區試行班級微信群公約,教師要強烈保護學生個人隱私
    杭州市濱江區教育局11月27日晚通過官方微信號「濱江教育發布」推送《濱江區學校班級微信群公約(試行)》,以「家長篇」和「教師篇」兩部分,對家長和老師在使用班級微信群時的言行分別作出規範性約定。該公約由濱江區教育局辦公室和濱江區社區學院家長學校共同發布。
  • 杭州濱江區給班級微信群立公約
    如何避免班級微信群成為「誇誇群」「壓力群」?近日,杭州市濱江區試水班級微信群公約,為家長和老師在微信群的言行提供規則指引。據了解,公約分家長篇、教師篇,各6條約定。其中,教師篇包括約定班級規則、發布合理信息、進行多元評價、分清作業邊界、堅持理性溝通、維護網絡純潔等;家長篇包括遵守公序良俗、遵守班級規則、表達理性訴求、理解老師的忙碌、欣賞他人孩子、把控交流時間等。「我們之所以建立公約,是想要探索解決班級微信群變『壓力群』的共性難題。」
  • 點了個贊,班級群裡被踢出,孩子還被「穿小鞋」?
    教室要裝修,需要家長交錢據柯師傅說,9月中旬,班級的微信群裡發了一則通知,說是教室要裝修,需要家長交錢。柯師傅:裝修學校裡,窗簾要換,牆壁要搞一下,好像什麼都要搞,把教室搞的乾淨一點,在討論到底要交多少錢,一開始提出來要交600塊,家長們都反對太多了,後來減到300塊,我老婆就說了,這個事沒必要叫我們來出錢的,因為這是公立學校,不可能叫學生出錢的,也有好多家長在說。柯師傅說,就因為反對裝修的費用由學生家長承擔,當天晚上,他老婆被踢出了微信群。
  • 家長微信群需要「約法三章」
    規定發布後,群裡不僅安靜了許多,還有家長專門打來電話表示感謝。可見,只要老師把形成共識的「約法三章」公布到家長群,並不時提醒家長注意,家長微信群完全可以「風清氣朗」。此外,家長微信群中存在的一些問題也提醒我們,在享受網絡平臺帶來的便利時,也不能忘記面對面家校溝通的重要性。老師與家長、家長與家長,在教育問題上的看法本就有不一致,很多事情更是無法在微信群中說明和解決。
  • 不到10分鐘,浙江7名家長中招!班主任馬上群裡@所有人
    網絡騙子真是無孔不入,日前東陽發生一起先以「發福利」從學生處騙取家長群二維碼潛入群中,再假冒「班主任」轉發學校通知,以購學習資料行騙的網絡詐騙案,僅僅10分鐘不到,就有7名家長被騙。 10月15日中午12點20分左右,東陽城區某中學家長微信裡突然出現了「班主任陳老師」轉發的一條學校通知,說是學校要收取季度資料395元和5元的複印費,讓家長們發兩個紅包交錢,每個200元,共計400元。
  • 開學第一天,班級群裡就出現了「馬屁精」,該怎麼辦?
    「馬屁精」開學了,沉寂已久的班級群裡,又活躍了起來。現在大家都用微信了,為了溝通方便,尤其是小學一年級的學生家長和老師,之前大家都互不認識,因此,剛一報到,就會立即把班級微信群先建立起來。這樣,老師在群裡發送一些開學注意事項,或者學校的通知,都很方便,現在基本上每個班級都會有微信群,老師、家長都在裡面。
  • 禁止班級群公開成績排名 這個一定得有
    教師要有強烈保護學生個人隱私的意識,不得在群裡公布學生成績排名(分數)、優劣對比等信息……日前,杭州濱江區試行《班級微信群公約》,以加強學校班級微信群管理工作。實際上,在班級群、家長群公布學生成績排名,這種現象並不多見,很多教師會自覺避免這種情況的發生,但是,不敢保證每個教師尤其是班主任都能夠從保護學生隱私出發,堅決不在群裡公布學生的成績排名。不在群裡公布成績排名,理由是多方面的。一則,成績屬於學生個人隱私,不在群裡公布成績排名,是尊重學生、尊重家長的表現。
  • 幼兒園家長微信群九條群規引熱議 切忌向老師奉承拍馬
    ­  其實,這些群規也揭露了家長微信群的各種問題,記者採訪多位家長了解到,家長群除了是溝通群,還可以衍變成「募捐群」、「馬屁群」、「廣告群」等任意形態,給家長們帶來困擾。微信群的主要用途是便於老師發布通知使用,促進家校聯繫,然而有的家長表示,有些老師通過微信向家長募集物資,要求家長打掃教室、維修物品,在群裡公布孩子成績,給家長們增加了精神上和經濟上的負擔。
  • 解決家長退群,需要多點開誠布公的溝通
    一位家長抱怨,自己下班回家要忙著批改作業、輔導功課,承擔了老師應負的責任,不堪重負決定退群,該視頻引發不少家長的共鳴。不少家長最怕班主任在班級微信群裡單獨@自己,說明又有什麼沒有做到位,誠惶誠恐,顏面盡失。全國婦聯的一項調查顯示,40%以上的家長覺得無力輔導孩子作業。
  • 杭州濱江區試行班級微信群公約:教師要保護學生隱私,不得公布成績...
    據浙江省杭州市濱江區教育局消息,該教育局和濱江區社區學院家長學校近日共同推出了《濱江區學校班級微信群公約(試行稿)》(以下簡稱《公約》),以加強學校班級微信群管理工作。  其中,對於教師合理髮布信息的約定中,提出教師要有強烈保護學生個人隱私的意識,不得在群裡公布學生成績排名(分數)、優劣對比、表揚少數等信息。
  • 班級群裡家長有多奇葩?還以為是在幼兒園,看班主任如何霸氣回懟
    聊到興起時,她直接打開手機聊天記錄給我看她的班級群。 有一句話說得好,「幼兒園老師受的氣,全都被一年級老師給找回來」這可是一點都沒錯,沒想到溫溫柔柔的表嫂,懟起人來是一點都不留情,面對那些奇葩家長,也只有這樣嚴厲的老師才能治得住他們。 班級群裡家長有多奇葩?
  • 班級的家長群除老師外全員禁言,怎樣?為什麼一些老師不敢這樣做
    學校的班級群全員禁言,只有群主(班主任)可以發言,這種做法實在是太高了,這樣一來,班級群就真正成了通知群,即使有個別有問題的家長也會找班主任私聊,私聊可以讓問題不擴散,不擴大,儘可能少的減少不良影響。去年,我校小學部一年級有個家長,在班級群質疑老師,留的作業多,孩子急得哭。老師很無奈,說:「根本就沒留那麼多作業啊,只是將生字寫一遍,組詞讀兩遍,怎麼會多呢?」家長不依不饒說:「孩子並不是這樣說的,現在八點了還在抄課文,飯都不吃。」老師就說:「那你告訴孩子,老師沒留過這項作業,不用寫了。」
  • 小學生數學題,老師發到班級群,家長:我家孩子肯定不會做
    小學生數學題,老師發到班級群,家長:我家孩子肯定不會做孩子學習成績的好壞一直是家長關注的重點,雖然國家現在提倡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可是在學校,臨近考試的時候,語文數學英語就會佔用我們美術課體育勞動課的時間,來複習語文,家長和老師認為只要成績好才能出人頭地
  • 西安兩會提案|「家長微信群」存在諸多弊端 急需規範
    提起家長微信群,有學生的家庭一定不會陌生。家長微信群可以方便老師和家長之間的溝通,但也有一些難以迴避的弊端。  西安市工商聯為此提交了一個集體提案:呼籲加強對家長微信群的監管,以免家長微信群成為攀比、趨名逐利甚至詐騙的溫床。
  • 中國家長群焦慮鏡像
    孩子小哲的第一次月考成績不理想,他被數學老師拉進了一個數學輔導群。「說得不好聽點,就是後進生群。」石茂說。老師每天會在這個群裡布置額外的作業,比如10道加減法,孩子做完後,家長拍照發到群裡。  「我就是想讓他享受快樂童年,所以沒給他報幼小銜接。但是一開學就傻了眼。」
  • 小學班級群聊天記錄,有的家長被認為是馬屁精,網友回復個個精彩
    對於家長來說,孩子在上學的時候,老師一般都會建立一個家長群。正是因為這個群的存在,有的家長就被人批評為是馬屁精,但是也有人認為,這只是家長禮貌的一種體現。很多人就不太喜歡家長一直在群裡誇老師,謝謝之類的話說個不停。
  • 老師,您是如何利用班級群進行高效家校交流的?
    @江蘇省常熟市第一中學 蔣金娣:新聞表達 大大小小的班級活動有不少,每一次活動我都要製作新聞(文字+圖片)上傳到群裡,家長們感興趣了,隨之而來的就是主動要求為班級活動做點事。
  • 家長憤怒退群上央視,班主任:我想撤群
    這位家長的憤怒從屏幕噴湧而出,湧到了央視。央視新聞點評:家長批改作業是老師的缺位。有一說一,並非全國的老師都讓家長批改作業。比如烏衣所在地區,老師就沒讓家長批作業。烏衣想說,這些人啊,真是唯恐天下不亂。這不是把家長們的焦慮無限放大了嗎?天天宣傳的結果只能讓家長更焦慮。其實關於家長群這個問題,大家應該理性看待。家長群就是科技不斷發展的那麼一個副產品。我們不妨把它當成一個幫助家長和老師共同教育孩子的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