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房價再創新高,組屋破百萬、私宅六千萬

2020-12-12 新加坡眼

疫情背景下,新加坡國內生產總值持續下滑。但房市卻逆勢飄紅,房屋銷量連續攀升,價格也屢創新高。

近日,先是宏茂橋一屋齡9年的五房式單位賣出了100萬8888新幣的高價,緊接著蘇菲雅路兩個毗鄰的永久地契私宅項目,以6200萬新幣的價格合併出售。

(宏茂橋百萬組屋外觀。圖源:谷歌地圖)

宏茂橋一處的組屋售出該區歷史最新高價原因有三:

一、位於25樓以上的高樓,視野開闊,碧山公園就在眼下,甚至能看到國慶焰火;

二、靠近規劃中的地鐵線——跨島線,徳義站就在附近;

三、房子面積大,是少有的五房式單位,面積121平方米。

蘇菲雅路處的私宅總面積超過2000平方米,周圍均為私宅項目。

(蘇菲雅路私宅外觀。圖源:谷歌地圖)

該私宅項目於今年8月啟動出售計劃,預示價格為6400萬新幣。屋主將兩個毗鄰的私宅合在一起出售是為了讓開發商可以獲得更大的地段面積,後續開發時能有更多靈活性。

根據新加坡房地產聯合交易網(SRX)11月公布的數據,各類非有地私宅轉售價全面上揚。除了本地買家的強勁需求,外國買家也對新加坡房市充滿熱情。

新加坡政府的統計數據顯示,今年8月以來新私宅銷量連續四個月攀升,其中外籍人士(包括持新加坡永久居民)購買了193個單位,創下兩年來新高。

具體國籍的官方數據沒有發布,但有相關海外房產投資中介認為,拉動外籍人士購房增長的主力仍是中國人。

房價持續攀升,你還撐得住嗎?評論區分享一下吧~

相關焦點

  • 去年新加坡私宅轉售總交易量上揚18.1%
    《聯合早報》1月13日報導:新加坡私宅轉售市場在冠病疫情期間仍具韌性,去年12月轉售價環比連漲五個月,全年同比增加1.4%,總交易量更是上揚18.1%。市場分析師認為,12月向來都是樓市淡季,但由於國際旅遊限制令未解除,許多新加坡人去年底呆在國內,帶動轉售市場持續回溫。
  • 深圳要學新加坡?這概率有多大?
    去年開始,深圳樓市非常火熱,房價一漲再漲,引起很大關注。最近深圳住建局局長提出,深圳房地產市場或拋棄香港模式,學習新加坡模式。新加坡,可以說是健康房地產市場的代名詞,很多人想到國內房價太高,就希望有新加坡那樣的保障房住。
  • 深圳特區40周年之際,提出學習新加坡住房模式令人鼓舞
    深圳市住房和建設局黨組書記、局長張學凡在深圳房地產盛典暨行業綜合評價發布會上講話時提出,新加坡是學習榜樣,將來要讓60%的市民住在政府提供的租賃或出售的住房中,此消息一出,立即引起社會熱議。新加坡住房是啥模式?準福利模式。
  • 借用新加坡模式,淺談理性房價!
    我們今天就從一個普通人的角度來淺談房價。世界上有一個指標叫房價收入比,世界銀行的標準是5:1,聯合國制定的標準是3:1,現實中,美國是3:1,日本是4:1,發達國家最高的是雪梨8.5:1,紐約7.9:1,東京7.9:1,倫敦6.9:1,新加坡5:1,首爾7.7:1。那中國的房價收入比是多少呢?我們來看下。
  • 詳解住房保障三模式:新加坡、香港、內地有何不同?
    新加坡模式:居者有其屋  新加坡在上世紀60年代初也曾通過興建廉租房的方式解決中低收入階層住房問題,但從1964年開始推行「居者有其屋」計劃,鼓勵中等收入和低收入階層購買建屋發展局興建的組屋,建立起與多數發達國家以公共租賃或房租補貼為主截然不同的住房保障制度。截止2016年,高達82%的公民居住在組屋裡,住房自有率和組屋自有率均在90%以上,不可謂不成功。
  • 11月英國房價漲幅再創新高!黑石1100億日元於再投日本房地產
    知情人士透露,在此計劃下,如果企業高管參與了能給英國帶來重大經濟回報和促進商業投資的高價值交易,他們將不需要自我隔離,甚至無需進行檢測。此外,表演藝術專業人員、電視製作人員、記者和新近籤約的高級別運動員也有望被納入此計劃。
  • 香港灣仔29平米房價890萬港元,樓市每月都在創新高
    香港灣仔29平米房價890萬港元,樓市每月都在創新高 王迎暉/經濟參考報 2018-04-02 11:18
  • 香港、新加坡和德國的住房制度比較研究(聯訊證券李奇霖、常娜)
    新加坡的住房體制也是層次分明,是以公共住房為主,私人住宅為輔,包括「廉租房—組屋—執行共管公寓」和「公寓—有地私宅」並行,為公民、永久居民和海外投資者提供住房。  公共住房制度:組屋的價格是每平米5000新幣左右,家庭月均收入中位數是8666新幣,房價收入比是4.5,一般居民家庭4.5年就可以購買一套組屋。
  • 新加坡住房政策有何優勢?
    通常來說,收入分布為正偏態時,即中低收入群人相對較多,高收入人群相對較少但富裕程度較高時,平均數大於中位數。如2018年,新加坡的家庭平均收入高出新加坡家庭中位數收入34%。根據國家統計局,2018年全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為28228元,人均可支配收入中位數為24336元,平均值高於中位數16%。
  • 同樣是寸土寸金,為何新加坡卻沒有出現和香港一樣的高房價?
    首先他們倆面積差不多,新加坡有719.1平方公裡,香港則是1106.34平方公裡;在人口這塊也差不多,新加坡564萬,香港745萬;再說說地理位置,新加坡坐擁馬六甲海峽,來往船隻無數,掌握國際航運流通的咽喉,香港則把守著珠江三角洲,我們整個廣東甚至全中國都是它的腹地。
  • 新加坡最值得玩的地方就是聖淘沙,動物園,植物園,烏節路
    新加坡最值得玩的地方就是聖淘沙,動物園,植物園,烏節路,魚尾獅了。那兒的人素質很好,交通不會發生擁堵,還有,個人覺得新加坡的組屋制度特別好新加坡的房產有組屋、執行共管公寓,私人公寓和有地住宅四種。一般的新加坡籍工薪家庭,基本上可以花私人公寓三分之一,四分之一的價格向政府申購新組屋,新組屋住滿五年便可轉讓,二手組屋的價格比新組屋價格略高,但是相對私宅來說,也是非常的划算。新加坡私宅的價格跟中國的一線城市差不多,所以,中國人如果看了新加坡組屋的價格,會覺得他們相當幸福。
  • 瀋陽樓市2020年12月第一周數據出爐,二手房房價再創新高
    現在老有人鼓吹瀋陽房價是個房價窪地,說是瀋陽新房房價不斷上漲,樓面價也在上漲,瀋陽房價肯定要再創新高。只是這個人這麼說的時候,故意隱藏了瀋陽二手房市場的情況。他說的都是新房市場,就算新房房價漲得再高,私人買下來再往出賣的時候就會變成二手房,二手房房價的漲跌才是購房者需要考慮的重要因素。
  • 新加坡人口密度是中國的54倍!它是如何做到人人有房的
    房子,寄託著中國人最大的眷戀,也承載著最深的幽怨,尤其是在這個大城市房價恨不能突破天際的時代。蝸居、蟻族等因房子而誕生的詞語已經屢見不鮮。 然而,放眼全球,我們發現,北京上海的房價竟然並不算高。世界上房價最高的地方,是僅比梵蒂岡大一點,世界面積第二小的國家——摩納哥。
  • 新加坡經濟最近到底行不行?為啥你看不明白!
    在這樣的大背景下,新加坡的經濟表現也優於金管局的預期。   各種跡象都顯示經濟已開始復甦,除了GDP,也反映在股市和樓市兩方面。   去年新加坡股市取得五年來的最好表現,海峽時報指數上揚18%,今年開年以來表現也不俗,節節攀升。有分析師認為,本地股市今年可能再漲8%至10%,預測今年底海指將介於3600多點至3900點之間。
  • 比新加坡發達的國家大把,為何中國那麼多名人偏要爭相移民「彈丸小...
    新加坡的前景如何?  跟蹤全球城市房價漲跌榜,我們會發現經濟鮮有負增長的新加坡,在過去14個季度,房價卻持續下跌,地產行情慘不忍睹。2016年第四季度,新加坡房價同比跌幅高達2.6%,是全球房價下跌最兇的地區之一。過去三年多內,香港房價屢創新高,新加坡房價卻下跌11%。
  • 深圳想學新加坡住房制度、購房政策、建組屋!
    政府對房價的控制 一是新加坡組屋的售價與人均收入嚴格掛鈎。 再來就是首付之後的貸款了,一是政府定息利率貸款,二是銀行貸款。另外,新加坡公積金制度也是比較完備的。以2008年為例,員工繳納20%,企業繳納14.5%。
  • 從新加坡政府租屋看國內長租公寓發展模式
    新加坡私宅市場規模主要由私營房地產公司負責新加坡私宅規模持續增長,截至 2016 年,私宅存量規模已超過 35 萬套。新加坡統計局編制的私宅價格指數在 2013 年 3 季度的高點以來,已連續錄得超過 13 個季度的持續下滑。從組屋、私宅規模與常住人口同比增速來看, 2013 年以來,常住人口同比增速維持低位走平,而私宅和組屋的規模同比增速則上升,說明住宅的供應速度超過了需求,新加坡住宅市場出現了一定程度的供過於求,導致了私宅價格指數回落。
  • 香港臺灣新加坡樓市紛紛告急,看來地產沒有長盛不衰的密碼?
    酒店房價近日呈插水式下跌,原因是早已預留房間的香港接待社,因訪港旅行團大減,無客人入住,唯有將已預留的酒店房間賤價出租,彌補損失。業界形容這種情況前所未見,建議港府推出短期措施協助。新北市方面,林口受社會住宅、Outlet熱度退燒以及機場捷運利多出盡影響,導致房價下跌,有屋主持有不到1年虧逾200萬元(46萬人民幣)出場。
  • 新加坡政府嚴控房價 已經實現「居者有其屋」
    本周四,新加坡金融管理局(央行)在其年度報告中表示,自2009年推出的房地產降溫措施已有效遏制住宅價格上漲,同時稱這些措施仍有必要繼續實施下去。管控不放鬆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爆發之後,美聯儲實施量化寬鬆政策,導致大量外資湧入新加坡,推動新加坡的房價一度飆升逾60%,一躍成為亞洲房價第二高的城市。
  • 深圳要學習新加坡房產模式?我有幾點疑問……
    截至2016年,高達82%的公民居住在組屋裡,住房自有率和組屋自有率均在90%以上。1、新加坡是546萬人的新加坡,深圳是14億人的深圳,怎麼學?新加坡人口546萬人,土地面積719平方公裡,是香港人口和地理面積的75%和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