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智慧家居控,內容原創,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前段時間深圳的住建局局長提出說要向新加坡學習他們的住房制度,那麼新加坡住房有什麼特點呢?我們一起來嘮嘮。
聊新加坡,怎麼也繞不開香港,很多人都說,新加坡像是香港的一個鏡像。
為什麼會這麼說呢?
首先他們倆面積差不多,新加坡有719.1平方公裡,香港則是1106.34平方公裡;在人口這塊也差不多,新加坡564萬,香港745萬;再說說地理位置,新加坡坐擁馬六甲海峽,來往船隻無數,掌握國際航運流通的咽喉,香港則把守著珠江三角洲,我們整個廣東甚至全中國都是它的腹地。
而不僅於此,他們在經濟上也有共通點:它們都位列「亞洲四小龍」,同樣從20世紀60年代開始開始享受全球化帶來的紅利,一舉成為金融中心城市。優勢一樣,連劣勢也相通,同樣由於地理位置,島面積狹小、資源匱乏,食物都需要外界輸送,一瓶一塊錢的冰露在香港要五塊。
而對於我們今天這篇文章要聊的房價,過去二者也差不多。但08年以後就開始有了變化。截止2019年,香港的名義房價指數上調了22.9倍,而新加坡僅增加10.9倍。
而且在2019年三月份的統計數據顯示:香港的人均住房僅13.3㎡,也就是說每年平均就只加了0.1㎡。但是18年的新加坡公開資料顯示,他們的人均住房面積約30㎡,這可比香港多了兩倍不止,新加坡他們的住房自有率高達91%,可以想見居住環境也要優於香港。
新加坡之所以沒有出現和香港一樣的高房價,在很大程度上歸功於新加坡的組屋制度建設。
首先我們來看看這個國家令人羨慕的「組屋制度」。
什麼是組屋制度呢?它類似於我們國家的經濟適用房,就是由政府投資修建,然後他們同意定價,再加上一些補貼手段和極低的利率。
一般來講,新加坡的二手組屋,是同一地段公寓價格的二分之一,而新組屋會更加便宜,更便民的是,如果你家庭月收入低於5000新幣,還可以再額外獲得政府的住房補貼!這些舉措很大程度上實現了人人有房。
你以為新組屋這麼便宜,他們肯定炒房炒瘋了?NoNoNo!新加坡政府為了打擊這種炒房客,規定了綜合家庭收入超過每月12000新幣的人無法再購買,只有每月家庭收入在1萬以下的才有資格申請新組屋。
什麼?你房子太小想賣了換個大的?
那工作人員一定會勸你想清楚喔!你們房子才買沒多久,現在賣了稅費可是很高的喔!
所以通過上面所述的這麼多措施,新加坡極大地保障了人們的住房需求。
那新加坡這種「兼濟天下」的制度是怎麼由來的呢?
可以說是經濟促使的,我們之前說過新加坡的地理位置得天獨厚,19年新加坡人GDP6.52萬美元的時候,我們才剛破萬。他們被馬來西亞驅逐後艱難生存,失業率高達14%,只能靠著工業化活下去。
好在接受M國代工廠訂單,經過長期修煉已經開始朝著「自動化、機械化、電腦化」奔近了,90年代已經可以從研發到產品設計及生產再到國際銷售一條龍作業。並且躋身「亞洲新工業國」行列。
得到這麼大的經濟成就除了自身優勢和對外友好交流及上文提到的組屋政策外,還有值得一提的,就是反腐。
1969年推行的預防腐敗相關政策,表明了對腐敗行為的零容忍。除此之外,他們的「貪汙調查局」十分出名,效率極高,雖然他們反貪局人員只有香港廉政公署的十分之一,但成功很突出。
而新加坡最著名的「高薪養廉」制度可以說是在經濟下大大降低了官員貪腐的可能。像新加坡的總理李顯龍年薪折合人民幣約兩千多萬。
哈哈,不過還得說一句,這政策只限於部長及以上官員,普通公務員還是打工仔哈。
所以說,新加坡的房價沒有出現像香港一樣的天價,是有它獨特的因素在裡面的。
好啦,今天的分享到這裡就結束了。還好內地地大物博,現在經濟發展也朝著二、三線城市去了,再加上現在的時代,交通出行、吃喝玩樂都很方便,在哪裡都能過好,買房壓力沒這麼大。希望各位看官能早日買到心儀的房子,有什麼想法可以在評論下方說出來哦!
關注「智慧家居控」,每天學習專業有用的家居、裝修知識,讓家更溫馨!如果這篇文章對你有用,記得給我們點讚並分享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