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筠松堪輿作品|考察於都管氏宗祠,板凳定向人丁旺

2020-12-17 三僚風水吉慶堂

「板凳定向顯靈通,人丁興旺在族中,管氏宗祠今猶在,芒筒壩人稱楊公」。於都寬田的管氏宗祠相傳是楊公為管氏家族親自擇卜定向所建,距今已有千年的歷史,是楊公留存下來的作品,十分有考察研究價值。

前幾天和弟子一同前往於都,考察這座有千年歷史的楊公仙跡。這座宗祠由於楊公的關係,知名度很高,每年都有很多海內外的風水愛好者前來考察,想要探尋楊公風水的奧秘。筆者也去過多次,還記得第一次去時還是少年,隨家中長輩同去,當時場景還歷歷在目,如今鬥轉星移,已然作為師者帶著徒弟前往,感慨良多。

我們現在所看到的這座祠堂並非原祠,因洪水衝塌的緣故,清康熙四十五年,在原址上按原朝向重建,並經嘉慶三年、光緒二十年和近代多次重修。

管氏祠堂立向艮山坤向兼寅申,辛水來出午丁口,門樓口測乾水來出丁口。前方橫江環抱,後方來龍長緩有力。前有照,後有靠的格局,去水口有關鎖。根據大概的統計,管氏家族現今發丁一萬多,名符其實的萬丁之族。

從祠堂後方看前面的朝山
從祠堂前面看後方來龍,長緩有力
鳥瞰右側來水口,乾方來水,右水倒左

鳥瞰左側去水口,出午丁口,據說楊公就葬在梅江邊的芒筒壩上,後因水流衝擊,墓沉入河底,不知去向,芒筒壩也改稱為楊公壩

岸邊的石碑
站在祠前看前方梅江和遠處朝山,橫江環

重建的管氏宗祠是磚木結構,風火牆,三廳兩井。祠堂門面為三間四柱三簷牌坊式門樓,門額上嵌陰刻「管氏宗祠」 石匾,門罩上雕刻八仙和各種花卉圖案,門口有一對紅色石獅,被稱為獅子院。

一進祠堂大門便是戲臺,這是下廳,往裡走是天井,天井兩邊各有一座供觀眾看戲的走馬樓,中廳和下廳都飾有藻井。中進的大廳上懸掛著一塊「繼述堂」的匾額,左設「藏經所」,右設「試卜軒」,都是為辦學而設。後進的上廳是祖宗堂,神龕上擺放管氏歷代祖先的神牌,祖宗堂前面還有兩個小祠,左祠是「尚羲祠」為紀念楊公而設,現祠內安放著楊公像,立神位供奉楊公,右祠是「崇功祠」為修祠有功的仲清所設。

門口的一對紅色石獅子
下廳搭建的戲臺,上方飾有藻井,彩繪已
中廳的繼述堂匾額、藻井
尚羲祠裡供奉的楊公像

在古代倫理中,家族觀念相當深刻,祠堂是族人祭祀祖先或先賢的場所。除了崇宗祀祖之用外,管氏宗祠還是楊公村管氏宗族文化活動的主要場所,每逢家族有大事發生,或者重要的節日,族人就會聚集在祠堂。由於以前娛樂活動很少,請戲班子來唱戲就是村子裡的一大樂事了,所以在下廳搭建戲臺,方便使用。

重視子弟讀書家族的祠堂還會附設學校,族人子弟就在這裡上學。越是有財勢的家族祠堂就越講究,高大的廳堂、精緻的雕飾、上等的用材,已經成為家族光宗耀祖的一種象徵了。筆者也曾去考察過的寧都麻田的盧氏宗祠,據說耗資頗多,建設的富麗堂皇。

左側的藏經所,右側的試卜軒
寧都麻田的盧氏宗祠

我們三僚也是祠堂眾多,無一不取風水俱佳之地,福蔭族中子弟,族人受到恩惠發達後就會重修族中的祠堂,維持住好風水。

重修後的三僚虎形祠

修建祠堂是為了整個家族的發展,所以都會請風水師父來看,尋個風水好地,福澤族人。楊公與這座管氏祠堂之間還有故事流傳至今。

鳥瞰管氏宗祠

管姓人為了紀念楊公,在祠堂內設其神位,享受族人的祭拜,在家族祠堂內另設別姓人的神位,是極為少見的。這和三僚曾家的楊公祠一樣,共同供奉著楊公和曾公。

筆者:曾慶良,楊公授曾文辿公一脈第三十九代傳人。

相關焦點

  • 楊公板凳立向建祠的傳說
    在贛州寬田寒信峽芒筒壩「管氏宗祠」內祖宗堂前面有兩個小廳祠,左廊廳為「尚羲祠」,現祠內設有供桌、香爐等敬神用具,供奉楊救貧雕像和「敕封金紫光祿大夫楊公筠松先師」神位。原來祠堂是經風水祖師楊救貧指點朝向建造的,還留下了楊救貧「板登定向」建祠的傳說。
  • 「方志於都」社會上傳說楊筠松(救貧)「死」之謎的真相?
    「天子地」,設宴為楊筠松餞行,在酒中下了毒藥。楊筠松見盧光稠臉色變化,猜測將於己有礙,暗中將一皮口袋置於胸前,飲酒時將酒傾入袋子中。不料這酒毒性極大,很快蝕爛皮囊,將毒液滲至楊筠松胸前。尚未終席,楊筠松推辭不勝酒力退席,盧光稠心知肚明,著人送楊筠松回去休息。楊筠松回寓所取出皮袋,見有毒液滲出,急忙丟掉皮袋出城,乘船夜返回雩都黃憚寺將息。
  • 堪輿傳承名人榜解讀
    丘延翰:我國唐朝時期著名的堪輿大師,聞喜人。相傳其堪輿術授自白鶴仙人。唐玄宗開元中,星氣為異,朝廷患之,遺使斷其山。究其實,則丘翰所作之山也,捕之弗得,詔原其罪,乃詣闕,進圖經三卷(天機書),自撰《理氣心印》。
  • 風水:殿堂級風水大師楊筠松
    本期我們就來聊一聊這被後人尊為風水祖師的楊筠松。 史載楊筠松生於公元834年,名益,字叔茂,今天的信宜市鎮隆鎮八坊村人。家中一共有兄弟三人,楊筠松排行老三。年少時便聰穎過人,喜愛讀書,尤其喜歡讀一些玄學風水之類的書籍。 公元850年,時年十七歲的楊筠松進士及第,用現在的話講就是考上公務員了。
  • 尋龍分金看纏山,風水祖師楊筠松的《撼龍經》究竟有何用?
    然而這句口訣,是出自於風水祖師楊筠松所著的《撼龍經》。《撼龍經》原句是,尋龍千萬看纏山,一重纏是一重關,關山若有千重鎖,定有王侯居此間。這裡也引出了纏山、關鎖的兩個概念。纏山指的是纏繞在其周圍,護衛環抱的其它山脈,其作用就是為了藏風。
  • 江西風水名村於都澄江村,總面積6.6平方公裡,歷史古建築眾多
    澄江村是於都古村中比較特殊的一個,它不僅是一個歷史悠久的客家古村,還與地理堪輿學界的祖師楊筠松、民族英雄文天祥有著千絲萬縷的關係。澄江村村落肌理保存較為完好,一棟棟古民居組成幾大建築群,井然有序地分布在村中的「井」字形古巷兩旁。澄江村位於江西省贛州市于都縣東北部,距葛坳鄉政府6公裡。全村轄15個村民小組,常住人口3020人。
  • 古代流傳下來的(唐宋元明清)風水堪輿書籍
    看風水堪輿資料古籍 石函平砂玉尺經全書 元 劉秉忠著 明劉基解 賴從謙古籍 挨星考注清汪崧-清嘉慶刊本風水堪輿學習看風水堪輿資料古籍 三字青囊經 術數古代哲學周易資料地理鍍金青囊玉尺古 風水堪輿學習資看風水堪輿 古籍古籍
  • 「郭璞」和「楊筠松」也沒有想到,地理風水學會成這個樣子
    中國風水堪輿學淵遠流長,在長期的發展過程中,由於認識的偏重有別,逐漸形成了眾多流派。郭璞與楊筠松在郭璞著作《葬書》之後,楊筠松著作《青囊經》、《憾龍經》、《疑龍經》、《天玉經》、《都天寶照經》等等之前,風水未曾分派,自從楊筠松兩個徒弟曾公與廖公之後,開始逐漸分支落脈,遍地開花。朱元風水在宋朝便出現了一批熱愛者,到了明朝時期,地理風水更是得到了朱元璋的格外重視,甚至建都金陵之時完全按照風水地理之術指導,進而把推向了高潮。
  • 管氏家族簡介
    管仲的後代也姓管,稱為管氏。  3、出自他族改姓。錫伯族瓜爾佳氏,漢姓為管。  得姓始祖:管仲。名夷吾,卒諡敬,亦名敬仲。潁上(今屬安徽省)人,春秋時齊國著名政治家,乃周穆王之後。管仲原輔佐公子糾,並用箭射殺公子小白,公子小白通過裝死才逃過一劫,後公子小白回國即位,即齊桓公。
  • 堪輿風水的發展歷史和分支流派
    風水術在魏晉流傳很廣,產生了像管輅、郭璞這樣的風水宗師,管輅是三國時的平原術士,以佔墓有驗而聞名天下,現在流傳的《管氏地理指蒙》就是其經典之作。晉朝郭璞著《葬書》是風水學發展史上的一個裡程碑,這本書專論陰宅,而且幾乎是所有的後世風水學者必學之書。自晉以來,風水學在我國,特別是東南地區開始傳播。
  • 三僚風水祖師之楊筠松
    提起風水,不得不提起三僚,提起三僚,不得不提起楊筠松。根據明嘉靖 十五年(就公元 1536 年),由董天錫編撰的《贛州府志》中記載:「竇州楊筠松,僖宗朝,官至金紫光祿大夫,掌靈臺地理事。黃巢破京城,乃斷髮入崑崙山。過虔州,以地理術授曾文辿、劉江東。卒於虔,葬雩都藥口壩」。
  • 風水師又稱陰陽先生堪輿家,你知道還有哪些稱謂嗎?
    一.堪輿家 堪輿作為一種術法。首先見於《史記・日者列傳》褚少孫補寫的文字:孝武帝時,聚會佔家問之:某日可取乎?五行家曰可。堪輿家曰不可,建除家曰不吉,叢辰家曰大兇,歷家曰小兇,天人家曰小吉,太乙家曰大吉。辯論不休。以狀聞。這裡開始出現「堪輿家」這一專門名詞。
  • 中國最神秘的「風水堪輿之術」,拋開迷信因素中國領先世界上千年
    也因此,我們經常在小說中看到中國古代的「風水堪輿之術」。那麼,這裡面的「堪輿」所指代的究竟是什麼呢?其實,堪輿就是「天道」與「地道」的統稱,拋開那些迷信因素,我們可以將之理解為早期的天文學與地理學。提起堪輿之術,就不得不提到一個人,他就是生於唐開元年間的堪輿家丘延瀚。丘延瀚發明了堪輿三針,也就是正針、縫針和中針,是最早將指南針投入到地理學應用的學者。當時的磁針有怎樣的形狀,今已不可考。但從史料中的描述來看,這種磁針極有可能是上寬下窄的構造。如《古今注》中就曾將蝌蚪這種生物稱作「玄針」,可見二者之間的形態大同小異。
  • 被譽為堪輿文化第一村的三僚的歷史名人裡居然有文天祥和海瑞?
    贛州城址系楊救貧親自選定,唐天祐三年(公元九○六年),建城後從贛州返回三僚村途中,被人毒害,死在於都寒信峽藥口壩,享年六十七歲。楊救貧在三僚村定居期間,為興、於、寧、贛一帶的百姓堪定陰陽宅址,為人排憂解難,遍閱贛南的名山大川,收曾文辿、廖金精、劉江東等弟子,使原來長期禁錮於皇宮密室的堪輿學廣傳民間。
  • 於都石亭牌樓聯繫方式_贛州惠豐石業
    於都石亭牌樓聯繫方式,贛州惠豐石業,贛州工廠與辦公室門前實景展示。於都石亭牌樓聯繫方式, 文化對石雕藝術固有的情結根深蒂固,在古代深受達官顯貴的追棒,不但視其為一種身份的象徵,更視其為一種精神寄託和生活追求。伴隨著改革開放十年來的巨變,這種追求不斷在廷續和升華。
  • 宗祠是經濟實力的展現——早春考察懷集利鳳梁建公祖堂及宗祠風水
    宗祠是經濟實力的展現——早春考察懷集利鳳梁建公祖堂及宗祠風水曾祥裕 曾海亮曾祥裕風水團隊早春二月深入粵地肇慶懷集沙洲寨考察梁氏宗祠建築風水。但這二個梁氏祖堂和分祠,經濟實力較梁村梁氏更差,復建的建築簡陋,無宗祠建築風格,不倫不類!據介紹,懷集最倩的梁氏宗祠在梁村。等我們考察後再與易友分享!
  • 丹陽管氏再傳千年薪火
    3月29日,丹陽市丹北鎮管山村村委會內熱鬧異常,來自南京、江陰、常州和本地的眾多管氏後人歡聚一堂,共慶新版《管氏宗譜》問世,同時進行了隆重的頒譜儀式。這是時隔94年後,丹陽管氏後人第15次完成編修族譜大任,從而使得管氏千年家族歷史文化史得到了延續。筆者參加了該家族的頒譜儀式,通過採訪獲悉丹陽管氏許多鮮為人知的歷史。
  • 風水祖師楊筠松師父是誰?楊公風水的傳承脈絡是怎樣的?
    現在一提到風水,都首先會想到楊筠松,他所傳下來的也稱之為楊公風水但楊公的風水來自哪裡?他的師父又是誰呢? 我們知道,唐朝末年,天下大亂,楊公從皇宮之中帶出了風水書籍,最後定居三僚,並在此授徒,並整理了很多資料。但說到楊公風水的來歷,卻不得不提到一個人——丘延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