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氣越來越熱,今年啥時候入伏?還要熱多久?答案來了

2021-01-21 騰訊網

最近這幾天相信大家明顯感覺到天氣越來越熱了,我國很多城市也正式開啟了「烤爐模式」,比如說長沙、西安這幾天中午室外氣溫都直逼40℃,因此身邊很多朋友都紛紛叫苦不迭。今天早上吃早餐的時候,店裡面碰到一位小姑娘,大概二十三四歲,在和旁邊的人聊天,說入伏了就是熱。但是實際上今天還沒有入伏呢,因為農村有句老話叫做「夏至三庚是頭伏」,今天距離入伏還有半個月時間,因為今年入伏時間是7月16日。

可能說道這裡很多的朋友依然一臉懵逼,不知道這個「入伏」是怎麼來的,自己手機上日曆也沒有啊,下邊老張就給大家說道說道:

「夏至三庚是頭伏」這句話的意思是說夏至過了之後第三個「庚」日就是入伏的第一天,那麼什麼叫做「庚」日呢?原來啊,咱們老祖宗古代人記日子可不是現在咱們用的星期,而是用的天幹地支來記日子,這個咱們可能很多人一下子也看不明白,下面老張就詳細的給大家說說:

十天幹分別為: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

十二地支分別為:子、醜、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咱們古人喜歡把天幹和地支依次組合在一起算年份,比如說甲子年、甲丑年……乙子年、乙丑年……直到最後一個癸亥年,依次類推這樣一個周期下來剛好是60年,2019年咱們是己亥年,亥是豬,所以就是豬年,2020年咱們就是庚子年,子是老鼠,所以今年就是鼠年。

咱們老祖宗在日期上邊也用天幹地支的計數方法,但是和年的計數方式略有不同,按照的是甲子、乙丑、丙寅……癸酉、甲戌、乙亥……這樣的計數方法,所以天幹是10天一個輪迴,地支12天一個輪迴,天幹和地支加起來60天一個大輪迴。

說到這裡相信大家都明白了,那麼下邊我們來看入伏,由於今年夏至這一天是6月21日,當天是【庚子鼠年 壬午月 乙未日 】,那麼咱們順著老黃曆往下看:

輪到的一個「庚」日就是6月26日【庚子鼠年 壬午月 庚子日】;

第二個「庚」日就是7月6日【庚子鼠年 癸未月 庚戌日】;

第二個「庚」日就是7月16日【庚子鼠年 癸未月 庚申日】;

到這裡截止,總算湊夠了三個「庚」日,所以今年就是7月16日【庚子鼠年 癸未月 庚申日】這一天入伏,7月16這一天也就是頭伏的第一天,那麼接下來中伏、末伏又是咋回事呢?大家繼續往下看:

頭伏10天:7月16日——7月25日;

中伏20天:7月26日——8月14日;

末伏10天:8月15日——8月24日;

也就是說今年三伏天的最後一天就是8月24日,但是朋友們別太高興了,因為咱們農村自古以來就有「三伏加一秋」的說法,這個「秋」指的就是「秋老虎」,那麼秋老虎多少天呢?秋老虎不長,一共10天,也就是咱們8月25日到9月3日這10天是秋老虎。

雖然夏至之後太陽開始從北回歸線往赤道移動,但是咱們北半球地熱積累的越來越多,因此反而接下來會越來越熱,因此大家注意做好防暑、防曬準備,今年最熱的時候還有15天到來,而末伏和秋老虎一般是最熱的二十天,大家要做好心理準備。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

相關焦點

  • 夏至到,俗語「夏至三庚數頭伏」,今年哪天入伏?入伏哪天最熱?
    今日夏至,人們談起夏至總是會首先想到三伏天即將來臨了,夏至雖然是標誌著夏天的來臨,但卻不是一年中最熱的時間段,一年中最熱的時間段是三伏天,人們總是對極端天氣有著特別重視,所以從古代開始就一直有「夏數三伏、冬數三九」的說法,畢竟這兩個天氣對人們的生活和身體影響最大。
  • 接下來還要熱多久?「秋老虎」啥時來?答案來了
    這也意味著,天氣也將又熱轉涼,莊稼也將進入豐收的季節!眾所周知,立秋也有「三侯」,一曰涼風至;二曰白露生;三曰寒蟬鳴。每逢立秋節氣的到來,總是給人以「悲秋」「秋涼」的感覺,心底也滋生起涼意,但是,雖然立秋節氣來了,可是,如今仍處於三伏天,那麼,接下來還會熱多久呢?秋老虎還會來嗎?
  • 「夏至三庚數頭伏」,16日入伏,今年啥時候最熱,哪天出伏?
    導讀:「夏至三庚數頭伏」,16日入伏,今年啥時候最熱,哪天出伏?這幾天南方的降雨也陸續結束了,取而代之的是炎炎烈日了。降雨一停,太陽出來了,酷熱天也就開始了。其實在這周四,還有一個比較重要的日子,那就是入伏了。為何說今年有兩個「中伏」呢?啥時候最熱呢?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很多人都知道三伏天,但是卻不明白「伏」到底是啥意思。關於伏天的說法,在秦漢時期就已經盛行了,其中伏就是「藏伏」的意思,表示的是陰氣受到陽氣而被迫藏伏了。一年中有三個伏,分別是頭伏、中伏和末伏,這也是一年中最熱的一段時間。
  • 夏至到了,俗語「夏至三庚數頭伏」是啥意思?今年啥時候入伏?
    導讀:夏至到了,俗語「夏至三庚數頭伏」是啥意思?今年啥時候入伏?一晃眼的功夫,2020年已經過去一半了,進入六月下旬以後,迎來了今年的第10個節氣——夏至。今年的夏至節氣是在6月21日,那夏至節氣到了,俗語「夏至三庚數頭伏」是什麼意思?今年是哪天「入伏」呢?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夏至在古代也叫「夏節」、「夏至節」,古代是當作一個重要的節日來過的。當太陽運行到了黃經90°時就迎來了夏至節氣,其時間在每年公曆的6月21-22日,而在僅能是6月21日。夏至節氣有三候:一候鹿角解;二候蟬始鳴;三候半夏生。
  • 農村俗語「夏至三庚數頭伏」啥意思,2020年啥時候入伏?答案來了
    芒種剛過,這天氣也是一天比一天熱,今天我們這裡的氣溫直接飆升到38度,雖然距離三伏天還有一段時間,但是這氣溫絲毫不輸三伏天。芒種過後下一個節氣便是夏至,在農村有「夏至三庚數頭伏」的說法,那麼今年什麼時候入伏呢?
  • 白露將至,「過了白露節,夜寒日裡熱」啥意思?天氣還要熱多久呢
    同時,白露節氣是一種自然現象,就是在晚上或者早上的時候可以看到霧氣騰騰,特別是山坳間更是明顯,外面露天的植物葉片上已經開始掛晶瑩剔透的露珠了,這也是白露節氣之後,天氣涼爽的原因。今年的白露節氣在9月7號,今天已經到9月1號了,到白露節氣已經不到一個星期的時間了。
  • 小暑後迎三伏,2020年什麼時候入伏?什麼時候最熱?看完有數了!
    「冬有三九,夏有三伏」,今天是二十四節氣中的小暑節氣,三伏天是一年之中氣溫最高、溼度最大的時候,出現在小暑和處暑之間。雖然大家都知道三伏天最熱,但是因為每年入伏的時間都不固定,三伏天的天數也不固定,很多人都不知道什麼時候入伏?最熱的時候又是什麼時候,那麼今年什麼時候入伏呢?
  • 農村老話「熱在三伏,冷在三九」,今年啥時候數九,啥時候最冷?
    導讀:農村老話「熱在三伏,冷在三九」,今年啥時候數九,啥時候最冷?時間過得飛快,隨著節氣的改變,寒冷的冬天已經到來,農村有句老話叫做「熱在三伏,冷在三九」描述的是一年之中,最為寒冷和最為炎熱的時間段。關於什麼時候數九,民間也是說法頗多,老話叫做立夏三庚入伏,立冬逢壬數九,說的是立夏之後的第三個庚日,開始進入三伏天,而立冬之後逢壬數九,難道是冬至之後遇到壬日才開始數九嗎?其實事實不是這樣的,冬乃春天之母,沒有冬天談何來的春天?
  • 農村俗語「夏至三庚數頭伏」,啥意思?今年什麼時候入伏呢?
    今年的夏至節氣是在6月21日,而進入夏至節氣之後,夏天最熱的一段時間就將到來。因為夏至之後,過一段時間就要入伏。在農村裡面,老人們經常講三伏天是最熱的,也是最難熬的。而三伏天到底什麼時候來,是有一定講究和規矩的,在農村俗語裡面講「夏至三庚數頭伏」,那麼這句話是什麼意思呢?有沒有道理呢?一般來講,三伏天通常是30天,分別是頭伏、中伏和末伏。
  • 今日夏至,俗語「夏至三庚入伏」,啥意思?看看今年哪天入伏?
    今天是父親節,同時也是二十四節氣的夏至,二十四節氣在我國已經有了2000多年的歷史,最早在周代的時候,人們就通過土圭測日影的方法確定了最早的四個節氣,這個節氣之中就包括夏至,至的意思就是達到的意思,所以夏至的意思就是說,夏天已經來臨了,夏至這一天白晝的時間最長,太陽的角度最高,古人非常看重夏至這個節氣
  • 剛進5月天氣就這麼熱,今年三伏天是時候?多少天?看完有數了
    雖然剛剛進入到五月中旬,但是這天氣卻越來越熱,很多地區都已經突破35度高溫,很多人會問,現在是不是已經進了三伏天。眾所周知,三伏天是一年中最熱的階段,人們既盼望三伏天的到來,又害怕三伏天。盼三伏天的到來是挺過三伏天,天氣就會涼快起來,害怕三伏天是因為三伏天實在是太悶熱了,想想就讓人害怕。那麼今年三伏天是什麼時候呢?很多人不知道什麼時候是三伏天,是因為入伏的時間並不固定,三伏天的長短也不一樣,有的年份三伏天是30天,而有的年份則是40天。我們先來看一下三伏天是從哪天開始。
  • 雙春年遇上閏4月,今年啥時最熱?「三伏天」何時到來?答案來了
    2020年是雙春年,而且是閏4月,目前正處在農曆閏4月中,而端午節也比以往來得更晚一些,記得以往6月初就會迎來端午節,但今年卻來得遲一些。按理說閏四月的話,天氣會熱得更遲一些,很多人也在感慨夏季的炎熱。不過真正到熱的時候,其實就是在「三伏天」,那麼什麼時候才會迎來「三伏天」呢?
  • 2020年閏四月,最熱的「三伏天」啥時候來?這份時間表收好了
    最近的天氣,是越來越熱了。在芒種過後,很多地區就迎來了「三夏時節」,氣溫也是在變高的路上一去不復返。但今年的情況不同,今年是閏四月,按理來說,天氣熱得會比較晚,具體怎樣算呢?今年的三伏天什麼時候到呢?今天,我們來說一下。
  • 一年中最熱的時候到了!廣東正式入伏,「超長待機」40天!
    一年中最熱的時候到了!廣東正式入伏,「超長待機」40天!今天(16日)廣東正式入伏而且今年的「三伏天」是加長版的40天!未來幾天關鍵詞:熱江門酷熱天氣持續未來一周依然是曬曬曬+熱熱熱偶有短時陣雨但擊不倒高溫夏日炎炎,溫高少雨需注意用火用電安全張葉青 攝
  • 伏天到,「伏包秋涼悠悠,秋包伏熱得哭」啥意思?兩者有啥區別?
    導讀:伏天到,「伏包秋涼悠悠,秋包伏熱得哭」啥意思?兩者有啥區別?今年小暑節氣以後,氣溫整體較往年來說要偏低一點,大部分地區小暑節氣的時候是比較涼爽的。不過這種涼爽的日子也即將要結束了,因為一年中最熱的一段時間——三伏天到來了。
  • 「夏至無雨三伏熱」啥意思?今年的伏天熱不熱?古人的經驗之談
    導讀:「夏至無雨三伏熱」啥意思?今年的伏天熱不熱?古人的經驗之談在6月21日迎來了夏至節氣,並且今年的夏至節氣還是父親節重合了,同時在昨天不少地區還出現了「日全食」的現象,一時間就昏天黑地了。當時筆者村裡的一些老人開始還以為會下一場特大的暴雨,畢竟已經幹了很長一段時間了,這個時候很需要一場雨水。然而,想不到的卻是「日全食」。那夏至節氣已經到了,俗語「夏至無雨三伏熱」是什麼意思?今年哪天入伏,伏天熱不熱呢?我們從古人的經驗之談中來找找答案。夏至三庚數頭伏夏至節氣到了,那也就意味著伏天就要到了。
  • 今天入伏,俗語說「入伏有6怕」這指的是哪6怕你知道嗎?
    最近這幾天的天氣是越來越熱,可能很多人由於比較忙,就會覺得這天氣是一天比一天熱,其實天氣越來越熱也是有原因的,啥原因呢?其實這個天氣越來越熱也是到了一個天氣了「入伏」了,老話叫冷在三九,熱在三伏,這句話就是明顯的對比了,大家都知道,一年中最熱的天氣就是在三伏天,最冷的天氣就是在三九天,所以這兩個天氣也是不同季節中的極端天氣,今天是7月16日,農曆的五月二十六,雖說入伏不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節氣,可是大家對於入伏的時間還是比較在意的,那麼在農村裡,就有老人說了,入了伏後有6怕,那麼到底是哪6怕呢?
  • 三伏天入伏第一天朋友圈發什麼好?吐槽天氣超熱的搞笑幽默說說
    今日入伏的第一天,天空撥雲見日,陽光似乎是特意上線來應景滴呀,不過~別以為出太陽就沒雨了,要知道這個季節,變天翻臉往往是分分鐘都在上演的事情哦  依舊下雨天,溼漉漉的空氣,好舒服。今天是入伏第一天,據說今年是加長伏天——40天。  入伏第一天,從昨天麻麻就囑咐我不準吃涼的,喝溫水。保護身體,共勉之。
  • 今天入伏,「伏包秋涼悠悠,秋包伏熱得哭」啥意思,2020哪天立秋
    今天是7月16日,要是在以前,人們已經能感受到炎炎夏日了,由於全國多地持續一個多月的降雨,現在的天氣不僅不熱還很涼快。在農村,老人們常說三伏天是一年中最熱的階段,現在這黃總天氣是不是離三伏天還有一段時間呢?其實今天就是三伏天的初伏了,今年的三伏天有40天,三伏天的時間是7月16日到8月24日。
  • 2020年三伏天時間表圖片 今年的三伏天入伏出伏日曆
    2020年三伏天時間表圖片 今年的三伏天入伏出伏日曆時間:2020-07-07 11:58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2020年三伏天時間表圖片 今年的三伏天入伏出伏日曆 小暑不算熱,大暑三伏天,小暑期間正逢三伏的頭伏,今年的入伏時間是7月16日,一年中最熱的時候就要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