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現有的史料,康熙帝的皇室保母主要有三個,其一為樸氏。除樸氏外,康熙帝的另外兩個皇室保母分別是瓜爾佳氏和曹寅的母親孫氏。我們就主要就曹寅母孫氏做出主要討論。
曹寅母孫氏「為聖祖保母,二女皆為王妃。」生於明崇禎五年,即後金天聰六年十二月初一日,卒於康熙四十五年。她是康熙帝最為看重的一個保母。關於孫氏與康熙帝早期關係的史料鮮見,對此我們只能根據後來康熙帝對孫氏的榮寵進行推斷。康熙於三十八年第三次南巡期間曾親自接見孫氏,並賜「萱瑞堂」匾額。當時著名的官僚文人馮景、毛際可均都羨為異數。馮景《解舂集文抄》內謂:「康熙己卯夏四月,皇帝南巡迴馭,止蹕於江寧織造臣寅之府。寅紹父官,實維親臣、世臣,故奉其母孫氏朝謁。上見之色喜,且勞之曰:『此吾家老人也。』賞賚甚厚。會庭中萱花開,遂御書『萱瑞堂』三大字以賜。」並且認為「嘗觀史冊,大臣母高年召見者,第給扶,稱『勞福』而已,親賜宸翰,無有也。」康熙帝稱孫氏為「吾家老人」,即「我家的老長輩」之意。這是基於情感上的親密,是從內心深處把孫氏當做了自己的親人。這樣的事情,在當時是前所未有的曠典,足見康熙帝與孫氏感情篤深。
而孫氏在康熙朝的尊崇無疑帶動了其夫族曹氏家族的興起。根據現有史料,曹氏家族有詳細記載和明確譜系的遠祖,可以追述到明末清初的一世祖曹鍚遠。曹鍚遠,又名曹世選。據《八旗滿洲氏族通譜》記載:「曹鍚遠,正白旗包衣人,世居瀋陽地方,來歸年份無考。」而在曹氏的家譜中也有相似的記載,「從龍入關,分入內務府正白旗。」據此推斷,曹世選(鍚遠)只是內務府一個普通包衣。至二世祖曹振彥時,曹氏家族開始在政治上有所作為,不過最初只是憑藉軍功起家。
對此,《清太宗實錄》中有簡略記載:「墨爾根戴青貝勒多爾袞屬下,旗鼓牛錄章京曹振彥,因有功,加半個前程」。朱淡文在《紅樓夢論源》也說到:「曹振彥身任旗鼓佐領跟隨多爾袞轉戰沙場,其家奴身份固然至微至賤,但由於年青機敏勇敢善戰,在長期的徵戰中又與其主子多爾袞建立了較為親密的感情,因而受到多爾袞的賞識和提拔……曹振彥作為多爾袞的親軍,為大清王朝的開國定鼎立下了汗馬功勞,堪稱『從龍勳佐』而無愧。曹氏家族『赫赫揚揚,將及百年』的歷史從此拉開了序幕。」
清朝入主中原之後,曹振彥逐漸轉為地方官吏。順治七年任山西平陽府吉州知州,順治九年任山西大同府知州,並最終仕至浙江鹽法道,鹽法道「秩從三品」,成為清朝中級官員。曹振彥雖已躋身於中級官員,但只是一普通道員,並無世職,相對於龐大的八旗貴族群體來說,曹氏家族並無特殊之處。 曹氏家族真正的飛黃騰達則肇始於曹璽。而曹璽恰恰是孫氏的丈夫,孫氏作為康熙帝的保母享有無上的尊崇,憑藉自己妻子的緣故,曹璽得以於康熙二年被任命為江寧織造。實際上織造算不上真正的官員,官銜品級並不高,只是由皇帝從內務府郎中或員外郎中點派的一項特別差遣,表面上是替皇家管理染織、採辦物資,但卻系欽差官員,可以專摺奏聞,一應監視官場、密保民情、聯絡遺民、結交名士,都在他的秘密政治使命之列。由此可見,織造一職的重要性。
而更重要的是,康熙二年曹璽出任江寧織造還打破了原來江寧織造「於內務府司員內簡用,帶原銜管理」以及「順治初年三年更代,順治十八年一年更代的慣例」。並且,三處織造不限年更代,即「專差久任」。可見,孫氏的保母身份為曹璽升任織造提供了重大契機,而曹璽作為皇室保母孫氏丈夫的身份也為其「專差久任」提供了重要保障。同時孫氏的皇室保母身份也為其後曹璽子侄的連任罩上了一層政治保護傘,使得曹氏家族三世四代得以連任江寧織造。據文獻記載,「璽在殯,詔晉內少司寇,仍督織江寧,」曹璽死後,長子寅繼承父職,在康熙眼裡,曹寅是可靠的保母之子,康熙皇帝自然樂於利用曹寅的這一特殊條件,讓其發揮特殊作用,繼續督織江寧曹寅擔任江寧織造亦是「專差久任」,直至康熙五十一年病逝為止。康熙五十一年七月二十三日,曹寅病故,康熙帝以「曹寅在織造任上,該地之人都說他名聲好,且自督撫以至百姓,也都奏請以其子補缺」,並以「曹寅在彼地居住年久,建置房產,現在已難遷移」為由,一反織造必須由內務府司員中簡派的慣例,特命僅有監生資格的曹顒繼任江寧織造。
而曹顒病故,在康熙帝的直接主持下,曹過繼為曹寅嗣子,並補放江寧織造,給予主事之職。曹氏家族三世四任江寧織造,前後持續時間之長,為清代官制中之異數。實際上這是來源於康熙帝對曹氏家族的信任,而這種信任則更是基於孫氏的關係來維繫的。因此我們才看到,隨著康熙四十五年孫氏的過世,加之維護其家族的最後一位庇護人康熙皇帝的離世,曹家與皇室的紐帶被切斷,關係逐漸疏遠,曹氏家族的衰落成為不可避免的一項事實,曹家昔日榮獲的殊恩異寵也自然隨之煙消雲散。曹家在雍正繼位不久,即被嚴懲,其罪名為「行為不端,織造款項虧空甚多」,但更主要的是還有政治問題,因為他們在某種程度上參與了當時的「立儲之爭」,因而最終在雍正五年被論為「奸黨」,雍正六年新任江寧織造隋赫德又查出曹的衙門旁邊藏有胤禟所鑄六尺高的鍍金獅子一對,由於這是帝王才能享有的東西,曹卻私藏不報,再加之以上種種原因最終導致曹被革職、抄家。但雍正皇帝將曹本人交與怡親王允祥「照看」,保留部分房子和若干人口。自此,曹家在江南將近六十年的生活宣告結束。
曹氏一族在康熙朝有著極大的權力與威望,作為皇帝身邊的重要臣子,曹氏有著無與倫比的地位,但是一朝天子一朝臣的傳統註定了曹氏不能長久繁榮,因此在康熙去世之後,曹氏的地位也就沒有了依靠的勢力,在乾隆朝時期,曹氏家族勢力逐漸衰落,最終消然於歷史。就是所謂的曹雪芹家族的歷史,衰落的曹氏逐漸越來越沒落。龐大一時的家族最終只能成為歷史中的過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