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康熙朝的曹氏家族的興起與衰落

2020-12-06 歷史有點料

根據現有的史料,康熙帝的皇室保母主要有三個,其一為樸氏。除樸氏外,康熙帝的另外兩個皇室保母分別是瓜爾佳氏和曹寅的母親孫氏。我們就主要就曹寅母孫氏做出主要討論。

曹寅母孫氏「為聖祖保母,二女皆為王妃。」生於明崇禎五年,即後金天聰六年十二月初一日,卒於康熙四十五年。她是康熙帝最為看重的一個保母。關於孫氏與康熙帝早期關係的史料鮮見,對此我們只能根據後來康熙帝對孫氏的榮寵進行推斷。康熙於三十八年第三次南巡期間曾親自接見孫氏,並賜「萱瑞堂」匾額。當時著名的官僚文人馮景、毛際可均都羨為異數。馮景《解舂集文抄》內謂:「康熙己卯夏四月,皇帝南巡迴馭,止蹕於江寧織造臣寅之府。寅紹父官,實維親臣、世臣,故奉其母孫氏朝謁。上見之色喜,且勞之曰:『此吾家老人也。』賞賚甚厚。會庭中萱花開,遂御書『萱瑞堂』三大字以賜。」並且認為「嘗觀史冊,大臣母高年召見者,第給扶,稱『勞福』而已,親賜宸翰,無有也。」康熙帝稱孫氏為「吾家老人」,即「我家的老長輩」之意。這是基於情感上的親密,是從內心深處把孫氏當做了自己的親人。這樣的事情,在當時是前所未有的曠典,足見康熙帝與孫氏感情篤深。

而孫氏在康熙朝的尊崇無疑帶動了其夫族曹氏家族的興起。根據現有史料,曹氏家族有詳細記載和明確譜系的遠祖,可以追述到明末清初的一世祖曹鍚遠。曹鍚遠,又名曹世選。據《八旗滿洲氏族通譜》記載:「曹鍚遠,正白旗包衣人,世居瀋陽地方,來歸年份無考。」而在曹氏的家譜中也有相似的記載,「從龍入關,分入內務府正白旗。」據此推斷,曹世選(鍚遠)只是內務府一個普通包衣。至二世祖曹振彥時,曹氏家族開始在政治上有所作為,不過最初只是憑藉軍功起家。

對此,《清太宗實錄》中有簡略記載:「墨爾根戴青貝勒多爾袞屬下,旗鼓牛錄章京曹振彥,因有功,加半個前程」。朱淡文在《紅樓夢論源》也說到:「曹振彥身任旗鼓佐領跟隨多爾袞轉戰沙場,其家奴身份固然至微至賤,但由於年青機敏勇敢善戰,在長期的徵戰中又與其主子多爾袞建立了較為親密的感情,因而受到多爾袞的賞識和提拔……曹振彥作為多爾袞的親軍,為大清王朝的開國定鼎立下了汗馬功勞,堪稱『從龍勳佐』而無愧。曹氏家族『赫赫揚揚,將及百年』的歷史從此拉開了序幕。」

清朝入主中原之後,曹振彥逐漸轉為地方官吏。順治七年任山西平陽府吉州知州,順治九年任山西大同府知州,並最終仕至浙江鹽法道,鹽法道「秩從三品」,成為清朝中級官員。曹振彥雖已躋身於中級官員,但只是一普通道員,並無世職,相對於龐大的八旗貴族群體來說,曹氏家族並無特殊之處。 曹氏家族真正的飛黃騰達則肇始於曹璽。而曹璽恰恰是孫氏的丈夫,孫氏作為康熙帝的保母享有無上的尊崇,憑藉自己妻子的緣故,曹璽得以於康熙二年被任命為江寧織造。實際上織造算不上真正的官員,官銜品級並不高,只是由皇帝從內務府郎中或員外郎中點派的一項特別差遣,表面上是替皇家管理染織、採辦物資,但卻系欽差官員,可以專摺奏聞,一應監視官場、密保民情、聯絡遺民、結交名士,都在他的秘密政治使命之列。由此可見,織造一職的重要性。

而更重要的是,康熙二年曹璽出任江寧織造還打破了原來江寧織造「於內務府司員內簡用,帶原銜管理」以及「順治初年三年更代,順治十八年一年更代的慣例」。並且,三處織造不限年更代,即「專差久任」。可見,孫氏的保母身份為曹璽升任織造提供了重大契機,而曹璽作為皇室保母孫氏丈夫的身份也為其「專差久任」提供了重要保障。同時孫氏的皇室保母身份也為其後曹璽子侄的連任罩上了一層政治保護傘,使得曹氏家族三世四代得以連任江寧織造。據文獻記載,「璽在殯,詔晉內少司寇,仍督織江寧,」曹璽死後,長子寅繼承父職,在康熙眼裡,曹寅是可靠的保母之子,康熙皇帝自然樂於利用曹寅的這一特殊條件,讓其發揮特殊作用,繼續督織江寧曹寅擔任江寧織造亦是「專差久任」,直至康熙五十一年病逝為止。康熙五十一年七月二十三日,曹寅病故,康熙帝以「曹寅在織造任上,該地之人都說他名聲好,且自督撫以至百姓,也都奏請以其子補缺」,並以「曹寅在彼地居住年久,建置房產,現在已難遷移」為由,一反織造必須由內務府司員中簡派的慣例,特命僅有監生資格的曹顒繼任江寧織造。

而曹顒病故,在康熙帝的直接主持下,曹過繼為曹寅嗣子,並補放江寧織造,給予主事之職。曹氏家族三世四任江寧織造,前後持續時間之長,為清代官制中之異數。實際上這是來源於康熙帝對曹氏家族的信任,而這種信任則更是基於孫氏的關係來維繫的。因此我們才看到,隨著康熙四十五年孫氏的過世,加之維護其家族的最後一位庇護人康熙皇帝的離世,曹家與皇室的紐帶被切斷,關係逐漸疏遠,曹氏家族的衰落成為不可避免的一項事實,曹家昔日榮獲的殊恩異寵也自然隨之煙消雲散。曹家在雍正繼位不久,即被嚴懲,其罪名為「行為不端,織造款項虧空甚多」,但更主要的是還有政治問題,因為他們在某種程度上參與了當時的「立儲之爭」,因而最終在雍正五年被論為「奸黨」,雍正六年新任江寧織造隋赫德又查出曹的衙門旁邊藏有胤禟所鑄六尺高的鍍金獅子一對,由於這是帝王才能享有的東西,曹卻私藏不報,再加之以上種種原因最終導致曹被革職、抄家。但雍正皇帝將曹本人交與怡親王允祥「照看」,保留部分房子和若干人口。自此,曹家在江南將近六十年的生活宣告結束。

曹氏一族在康熙朝有著極大的權力與威望,作為皇帝身邊的重要臣子,曹氏有著無與倫比的地位,但是一朝天子一朝臣的傳統註定了曹氏不能長久繁榮,因此在康熙去世之後,曹氏的地位也就沒有了依靠的勢力,在乾隆朝時期,曹氏家族勢力逐漸衰落,最終消然於歷史。就是所謂的曹雪芹家族的歷史,衰落的曹氏逐漸越來越沒落。龐大一時的家族最終只能成為歷史中的過客。

相關焦點

  • 康熙一朝坐鎮江南的曹家出身包衣,其家族是如何興起的?
    從康熙初年一直到雍正初年,江寧織造曹家坐鎮江南大半個世紀,成為顯赫一時的皇家心腹。但說到底,曹家始終都是內務府的包衣奴才。在講究出身的清代,曹家身份如此卑賤,其家族又是如何興起的呢?曹氏世居北直隸的豐潤,曹家的一支在明代遷至遼東。
  • 清朝一百年家族,被康熙庇護60年,康熙死後,卻被雍正無情抄了家
    清朝康熙年間,在江南地區存在一個家族,深受皇帝的器重一舉成為清朝最顯赫的家族。這便是曹雪芹的家族,在曹家上百年的歷史當中,只有康熙年間是他們的巔峰時期。曹雪芹的老祖是最早向清朝投降的一批人,可以說是受到皇族的信任,但是這時候的曹家遠遠達不到顯赫的地步。
  • 以曹氏和唃廝囉為例,比較漢藏家族「五世而斬」與「綿延千年」
    今日,我們以北宋曹氏與唃廝囉土司家族來進行對比研究,以此來探究漢藏家族究竟存在著什麼區別。 一、在北宋曹氏與唃廝囉土司家族概況中論其可對比性 1.興起時間之對比:唃廝囉土司家族僅略晚於曹氏 北宋曹氏出於真定,晚唐興起。但是真正發達在北宋初期曹彬的手裡。曹彬得宋太祖趙匡胤信任,一生滅南唐、伐北漢、攻遼國,為北宋在統一戰爭中立下了汗馬功勞。
  • 曹雪芹家族有多牛?與康熙情同手足,不亞於《紅樓夢》四大家族
    紅樓夢寫了四大家族的興衰,其中更是對自己家族的映射。曹雪芹所在的曹家在清朝前期受到皇帝倚重,盛極一時,但是到了曹雪芹這一輩,為什麼最後衰落了?曹家的命運真如四大家族一般的悽慘嗎?03眼看他宴賓客順治十一年的時候,福臨出生,也就是後來的康熙。身為正白旗的曹璽的妻子孫氏就被選中成為康熙的保姆。身為康熙的保姆自然是與常人的待遇,作為康熙身邊貼身服侍的人,自然與常人的待遇不同。
  • 三國風雲——曹氏家族的興衰
    導讀:三國風雲——曹氏家族的興衰曹魏政權雄踞北方,佔領了中國的三分之一的江山,曹操的一首周公吐脯,天下歸心,名流百世。曹操,曹丕,曹叡三代在三國的歷史上便是著名的梟雄,曹氏家族可以這樣說它的衰亡從曹叡的死開始,它的興盛起於曹操的文治武功。
  • 康熙的題字見證了曹家與康熙非同一般的關係
    康熙自幼喪母,視乳母孫氏為生母,因而在他即位後,為報答孫氏的保育之功」,封孫氏為「一品夫人」。對於乳公曹氏家族,康熙也厚待有加,給予了種種特殊恩寵。清初,曹氏家族顯赫一時,一家三代四人擔任過江寧織造,從康熙二年(1663年)至雍正五年(1727年)的65年之間,曹氏家族就職江寧織造的時間,竟長達58年之久!曹家在康熙朝的長寵不衰,歸根到底,還是發軔於乳母孫氏對幼年康熙的保育之功。
  • 權勢滔天,清朝第一顯赫的外戚家族「佟佳」氏,曾號稱「佟半朝」
    在明朝萬曆年間的史料記載中,清太祖愛新覺羅·努爾哈赤官方稱呼不叫愛新覺羅·努爾哈赤,而是叫佟努爾哈赤,為啥?「佟佳」氏全族因為積極支持「愛新覺羅」氏並和「愛新覺羅」氏世代聯姻,使得「佟佳」氏成為滿清一朝最為顯赫的外戚家族。「佟佳」氏的組成很複雜,其中有女真人,也有生活在松花江一帶的漢人望族佟姓融合進來,早先在漢人勢大的時候,「佟佳」氏也稱自己姓「佟」,後來滿族崛起後,族中抬過旗的旗人稱「佟佳」姓,沒抬過旗的漢人依舊稱「佟」姓。
  • 固始:乾隆年間曹氏宗譜亮相 現曹操家族世系記載
    乾隆年間曹氏宗譜亮相固始 2010年5月25日,河南省固始縣城關鎮居民曹先生家中珍藏一本清乾隆年間的曹氏宗譜亮相。
  • 曹氏家族的命運史,見證了時代的風雲,激發曹雪芹寫出《紅樓夢》
    但是事實上他們家的家族已經在江寧定居了好幾代,曹雪芹後來因為種種原因出生在南京,當時的康熙身體還非常的健康,並且我們都知道他統治的時間,也是歷史上所有皇帝中,在皇位上坐的時間比較長的。並且他有很多孩子,單單皇子就有二三十個,所以到了他晚年的時候,這些皇子們便形成了各自的派系,互相之間爭奪著權力,而這也是康熙頭疼的一件事情。
  • 宋仁宗並不喜歡曹氏,為何還立她為皇后?她的家族太厲害
    北宋文學家歐陽修說:「曹武惠王,國朝名將,勳業之盛,無與為比。」曹彬死後,曹家並沒有衰敗,他的七個兒子,除曹玘是文官,其他都是武將,以曹璨、曹瑋、曹琮三人地位最高、影響最大。 曹璨是曹彬的長子,宋太宗在位期間,就已經能夠獨當一面,率軍抗擊遼軍,立下不少戰功。澶淵之盟後,曹璨入朝為官,長期擔任殿前都指揮使之職,掌握北宋禁軍十餘年的時間。
  • 司馬家族,桓氏家族,曹氏家族,諸葛家族的恩怨
    司馬家族,桓氏家族,曹氏家族,諸葛家族的恩怨。       先說曹家。司馬家和曹家的關係太複雜了,在這裡咱們只從司馬懿接受曹丕託孤說起。曹丕短命,去世的時候還不到四十歲,比被他廢掉的漢獻帝死得還早。       曹真、曹休是曹氏宗親,司馬懿和陳群則是魏國功臣。託孤的技巧在於,首先要把政權的根本命脈——軍權,放在皇室宗親的手裡,免得被外姓人家把天下給搞走了,所以安排了曹真和曹休這兩個宗親。        但是除了宗親,也要用特別能幹的功臣,來制衡宗親。一方面可以讓這些有才幹的人主管文官系統,治理國家,另一方面也可以壓制住宗親們別的想法。
  • 曹雪芹十年著成《紅樓夢》,幾代曹家家族的興亡史!
    曹璽有一個名叫曹寅的兒子,和康熙一起長大,後來成為了康熙的伴讀。康熙念及家族都很忠心,便對曹氏非常的信任,因此任命曹寅為織造署的郎中。曹寅去世後,曹寅的兒子繼承了官位。康熙實際上也都清楚,他只是念及舊情,沒有調查罷了。即便是大臣們在朝堂上以數百萬元的虧空彈劾曹寅,要求皇帝進行調查,但康熙還是設法平息了這件事。後來,曹寅去世,康熙還繼續讓曹寅的兒子繼續擔任織造署的官職。
  • 康熙6次下江南4次住他家,家產被吃得虧空,最後還被雍正抄了家
    隨清人入關後,逐漸晉升為皇家親信的官吏。曹雪芹的曾祖父曹璽的妻子孫氏,是康熙皇帝的奶媽。康熙登基後,曹璽任江寧織造,直至病故。康熙又命其子曹寅,也就是其曾祖父任蘇州織造,後又繼任江寧織造。我們今天的故事的主人就是曹雪芹的曾祖父——曹寅。
  • 曹氏歸義軍的衰亡:強敵滲透與派系鬥爭
    上回講述了歸義軍與于闐的世紀友誼,提到了曹氏歸義軍的衰落,但只是粗略言之,今日為諸君詳解之。曹氏歸義軍共歷五代人,傳八任節度使,前後長達121年,大體可劃分為三個階段:第一階段,興盛期,從曹議金到曹元忠時期。第二階段:衰落期,即曹延恭、曹延祿在位時期。
  • 曹氏歸義軍的衰亡:強敵滲透與派系鬥爭
    上回講述了歸義軍與于闐的世紀友誼,提到了曹氏歸義軍的衰落,但只是粗略言之,今日為諸君詳解之。曹氏歸義軍共歷五代人,傳八任節度使,前後長達121年,大體可劃分為三個階段:第一階段,興盛期,從曹議金到曹元忠時期。第二階段:衰落期,即曹延恭、曹延祿在位時期。第三階段:附庸期,即曹宗壽、曹賢順時期,歸義軍已淪為回鶻的附庸。
  • 清康熙瓷器款識變化簡述 早期官窯並無年款
    馬末都先生在《馬末都說收藏瓷器篇(下)》一書中認為:「康熙的很多瓷器上有一個特殊的現象:書寫大量的寄託款。比如寫『大明宣德年制』(如圖)、『大明成化年制』、『大明嘉靖年制』,這三個朝代寫得最多。這在我們的想像中是犯大忌的。讀歷史的人都知道,清朝的文字獄非常厲害,尤其在康熙一朝,大量漢人提出『反清復明』。」「當時你要有一絲反清復明的傾向,就被殺頭了。
  • 司馬懿對曹氏家族大開殺戒的時候,為何夏侯家族的人見死不救?
    曹爽當時以為自己投降,家族能夠存活下去,但是回到京城後,司馬懿以曹爽造反為理由殺了曹氏三族,後來還控制曹魏的皇帝曹芳作為傀儡皇帝,為什麼當時手握重兵的夏侯家族的人沒有出面阻止司馬懿的此次謀反呢?其實當時夏侯家族想要出來阻止,但是夏侯家族當時在京城掌控的兵力都早就被司馬懿用郭太后的詔書替換了將領,在外領兵的夏侯家族的子弟中只有夏侯玄掌握著10萬兵馬。
  • 烏雅氏與富察氏兩大後戚家族的結局為何截然不同?
    康熙一朝集中了許多著名的外戚家族,像康熙的外祖家族佟佳氏,太子胤礽的母后家族赫舍裡氏,大阿哥胤褆的母后家族那拉氏,雍正的母后家族烏雅氏,乾隆的母后家族鈕鈷祿氏,等等,都在康熙一朝中集中顯現出來。但這些外戚家族興起的時候很鼎盛,衰落的時候卻也很慘,康熙在世時親自處理掉索額圖和明珠,兩大後戚家族赫舍裡氏和那拉氏,從此衰落,走向了窮途末路,甚至在後世也未能復甦過來,基本上被大清皇室所拋棄。
  • 鐵嶺曹氏後人邀請族人「回家」補全家族遷移史
    首次報導題目:《曹操後人聚瀋陽「輩分」有點亂》  (華商晨報 華商響網首席記者 魏松林)鐵嶺曹操後人曹強和女兒近日建立了一個「曹氏族群」QQ群。  這個QQ群將成為曹氏家族後代交流的平臺。  據曹強女兒曹瀝丹介紹,鐵嶺曹家建立這個QQ群就是希望後人找到曹氏文化的認同感,並補全曹氏家族遷移的歷史。
  • 清代的木蘭圍場是如何衰落的
    劃出了大大小小十餘處圍場,這其中又以1683年康熙皇帝在熱河劃建的木蘭圍場最具有代表性。木蘭圍場由於其得天獨厚的地理位置,和舒爽宜人的氣候條件而深得清朝統治者的喜愛。它興起昌盛於康乾時期,於嘉慶朝開始衰敗,最後消亡於光緒時期。與整個清朝的衰亡曲線高度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