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謝你來過!15歲少年離世捐獻遺體,家人:也算是對社會有所回報

2020-12-18 北晚新視覺網

近日,德州15歲的周巖坤,因患白血病不幸離世。患病之初,他曾得到社會各界的援助,卻始終未能好轉。生前,周巖坤曾表示「想把個人捐出去」。他去世後,家人按其心願將遺體無償捐贈,用於醫學教學研究,「這樣孩子也算對社會、國家有所回報」12月8日晚,德州市樂陵市的15歲少年周巖坤因患白血病不幸去世,根據他生前的願望,家人對他的遺體進行了無償捐獻,少年的生命以另一種方式得以延續。

這位年僅15歲的少年最後的告別,是在樂陵市人民醫院的太平間舉行的。周巖坤的父母痛心地呼喊著他的名字,哭幹了淚水。姐姐周真真和周揚含淚替周巖坤籤下遺體(角膜)捐獻志願書。

山東省紅十字會、樂陵市紅十字會、樂陵市人民醫院工作人員以及周巖坤的親人好友30多人,集體向周巖坤的遺體三鞠躬,為周巖坤送行。他的遺體被山東大學齊魯醫院接收,用於醫學教學研究事業。

「有太多人幫助過巖坤,希望通過捐獻遺體,讓巖坤以另一種方式延續著生命的價值,這也算他對社會的一種回報吧!」 周巖坤的母親楊鳳琴動情地說,「我替孩子感到驕傲,也希望遺體捐獻會幫助更多像巖坤這樣的患者,更希望能幫助醫學界在白血病領域有所突破,讓其他孩子遠離這種病!」

周巖坤家住樂陵市雲紅街道任蘇村,生前就讀於東辛店中學,在學校,他是老師眼中品學兼優的學生,而在家裡,他也是一個懂事孝順的兒子。

2019年12月,厄運突然降臨到了這位少年身上。「當時巖坤在醫院抽血化驗後確診為白血病,我們一家人都崩潰了。一年來,為了給他治病,家裡不但花光了積蓄還四處借債,還籌集了愛心款12萬元,東辛店中學捐款13000多元,村裡組織捐款26000多元,社會上的愛心救助給了我們希望和生活的勇氣。」周巖坤的父親周玉祥感恩地說。

「巖坤得了這個病以後,表現得很鎮定,一直積極治療,積極生活,從沒想過自己會活不下去了。一系列的化療,他都沒喊過疼。他越不喊疼,我心裡就越疼。」 周玉祥哽咽道。

周巖坤查出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起初家人瞞著周巖坤為他治療,慢慢的他也有所察覺,便跟姐姐說起了遺體捐獻的事。

周巖坤姐姐 周真真:想在他生命的最後時刻能做點什麼,所以他就想把個人捐出去。父母也同意了這個決定,畢竟孩子有個人的想法。

周巖坤父母平時以務農為生,家中兄妹三人,周巖坤是最小的。患病以後,他一直積極配合治療,樂觀面對生活。即便忍受著疾病的痛苦,他也時刻為家人著想。

周巖坤的姐姐 周真真:到最後還說,你給我打的什麼藥,我只要止疼的,其他的我都不打,他就怕治不好了,就想減輕父母的負擔。

在周巖坤被確診為白血病後,他身邊的親朋好友,以及周巖坤所在學校和社會各界都通過各種渠道、各種方式向周巖坤一家送去慰問和關懷。但是一年來,周巖坤輾轉樂陵、濟南等地尋求醫治,病情始終沒有好轉。12月8日19時30分,周巖坤因搶救無效病逝。他的遺體被山東大學齊魯醫院接收,用於醫學教學研究事業。

周巖坤的父親 周玉祥:在醫院裡守護他的時候,看到好多家庭都讓這種病魔折磨得生活不下去了,所以看到這種現實情況,我們一家人都比較贊同孩子的意見,無償捐出去,也算是對社會,對國家有回報。

周巖坤,謝謝你來過!

網友評論

網友:他留下了愛和希望

(原標題:15歲少年離世捐獻遺體 一路走好!)

來源:北晚新視覺綜合 央視新聞 網友評論

流程編輯:u021

相關焦點

  • 讓生命以另一種方式延續 樂陵15歲少年捐獻遺體
    」12月9日,因患白血病離世的樂陵15歲少年周巖坤遺體告別儀式在樂陵市人民醫院的太平間舉行。現場,姐姐周真真和周楊含淚替周巖坤籤下遺體(角膜)捐獻志願書。他的遺體被山東大學齊魯醫院接收,用於醫學教學研究事業。「有太多人幫助過巖坤,希望通過捐獻遺體,讓巖坤以另一種方式延續生命,這也算他對社會的一種回報吧!」
  • 山東15歲少年無償捐獻遺體
    「孩子雖然離開了我們,但這樣做也算是對社會的一種貢獻......」12月9日上午10點,在樂陵市人民醫院捐贈儀式現場,數日未歇的父親周玉強提起剛剛過世的兒子,悲傷不已。12月8日晚上8點,年僅15歲的樂陵少年周某某因搶救無效病逝。
  • 「輪椅兄弟」去世捐獻遺體 15歲妹妹要扛起一家希望
    2015年,哥哥熊仕華因「假肥大型肌營養不良」在成都去世;2019年10月,弟弟熊仕淵因高燒一病不起,後不幸離世。在生命彌留之際,兩兄弟做出了相同的選擇——捐獻眼角膜和遺體。如今,曾經的五口之家,只剩下患有骨癌的父親、58歲的母親和正在讀初三的妹妹。希望都落在了妹妹一個人身上。未來怎麼走?15歲的妹妹熊仕琴感覺肩上的擔子很重,同時又感到迷茫。
  • 老人去世自願捐獻遺體:人走了也要回報社會
    原來,老夫妻倆幾年前就決定要一起捐獻遺體,吳金華說:"我們老了,但身上總還有可取的東西,我們想一起把它送給社會。"同樣的,今年8月,四川省一名叫做王義的老人,通過自願捐獻遺體完成了自己人生最後的一個心願。王義老人享年97歲,她也是目前四川省遺體捐獻工作中,實際捐獻年齡最大的志願者。
  • 18歲患癌女孩離世捐獻遺體,母親高考當天發文緬懷 曾輕鬆籌上求助...
    來源:中國網科技2020年5月14日,病魔還是殘忍地奪去了那位漂亮的18歲女孩的生命。在她最後的時間裡,她委託父母在她去世後將她的遺體捐獻出去,而她帶著人們的愛,帶著輕鬆籌上近7千位愛心人士的愛永遠離開了我們。
  • 湖南高三女孩陳薇薇:彌留之際捐獻遺體,昔日笑容令人心碎
    那個永遠定格在18歲的生命一位媽媽,在高考這天想起了自己的女兒:「女兒,今天是高考日,你苦讀了十一年卻沒能如願參加高考,生前是媽媽的希望,走後是媽媽的驕傲!兒來一程,母念一生。」在生命彌留之際,薇薇委託父母,將自己的遺體捐獻出去,因為她覺得自己患的淋巴瘤是比較複雜的一種癌症,這樣的身體或許有研究價值。自己已經深受病痛折磨,希望其他家庭不用再承受這種痛苦。5月15日凌晨,陳媽媽顫抖著雙手在女兒的遺體捐獻單上按上了手印。隨後,陳薇薇的遺體被運往永州職業技術學校醫學院。
  • 肅寧男子張紀祖昨日捐獻遺體
    據肅寧縣紅十字會工作人員袁媛介紹,張紀祖今年53歲,是村裡的五保戶;他的弟弟張紀國今年47歲,是村裡的低保戶。二人均沒有家庭、沒有子女,一直相依為命,並在2014年同時籤下協議,自願在身後捐獻遺體。張紀國告訴記者,哥哥張紀祖16歲時,從房頂上跳下來時傷到了腿,可他怕父親生氣,一直不敢告訴家人,延誤了治療,並因此患上了強直性脊柱炎。張紀祖在22歲時癱瘓在床,而張紀國在27歲時也患上了強直性脊柱炎。10多年前,他們的母親去世後,張紀國除了種地,還要照顧癱瘓在床的哥哥。
  • 是什麼讓曾經的「癮君子」自願捐獻遺體回報社會?
    「我想捐獻遺體,回報社會!」 老王的弟弟走過來,向哥哥交待了父親的臨終囑咐,並告訴他:「這次你能出來父子見最後一面,全靠中致社工蔡軍老師的熱心細緻的幫助,將來回歸社會後,一定要聽社工的話,將毒癮戒掉!」 短短兩個小時的見面很快就過去了,我和禁毒辦的同志一道將老王送回了強戒所,此舉得到了老王及其家屬的深深感謝。
  • 與爸爸同「肝」共苦的4歲小女孩去世,捐獻角膜遺體留大愛
    現在你走了,爸媽決定讓你也能幫助更多的人......」9日上午,家住益陽市的鐘煒,緊緊抱住剛剛過世的女兒,悲傷難抑。與爸爸同「肝」共苦的4歲小女孩南南不幸去世了,家人決定捐獻其角膜遺體,讓人生最後旅程感受眾人溫暖的孩子,留愛人間。
  • 15歲白血病少年因遺憾未能為社會做貢獻,去世後將遺體捐贈
    在眾多處理方式之中,遺體捐贈是最少的,但也是最讓人敬佩的。記住這個名字,他叫周巖坤,山東樂陵人,享年15歲。他將自己的遺體捐贈。他已經走了,但是他以另外一種方式讓人們在心裡記住了他。12月8日,周巖坤走了,家人遵循他的意願,將他的遺體無償捐贈用於醫學研究。生前他曾表示:「學業未完成,沒為社會作出貢獻,希望捐獻遺體貢獻微薄力量。」缺舟:一個人的力量或許是微薄的,但是積沙成塔,集腋成裘。
  • 生前積極陽光戰病魔,死後捐獻遺體回報...
    來自聊城陽穀的27歲青年鐘太,在彌留之際決定捐獻遺體回報社會,以此表達了他對生命最終的詮釋和回答。幾天前,在聊城市退役軍人醫院的一間病房裡,記者見到了病床上的鐘太。此時的他身體臉龐塌陷、渾身骨瘦如柴,不時發出呻吟中。可見,病痛無時無刻不在折磨著這位年輕小夥。
  • 15歲少年留愛人間 捐獻器官救助六人
    (由家屬提供)昨天上午,在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二醫院一間手術室內,在場人員向手術臺上一位15歲少年深深鞠躬致敬。這位少年來自揭西,他叫陳欣。十多天前,他因意外頭部受重傷陷入深昏迷。經搶救無效,在他的生命即將走向終點前,家人替他做出了無償捐獻器官的決定。
  • 萬全一對老夫婦志願捐獻遺體,18年前曾捐獻兒子遺體
    萬全一對老夫婦志願捐獻遺體,18年前曾捐獻兒子遺體 2020-07-05 20:1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遺體捐獻,一些你不知道的背後故事
    2005年3月3日下午3時,曾文甫老先生的遺體,被推進了四川大學華西醫學中心第一教學樓,以供教學時解剖之用。曾文甫,中國第一位通過公證捐獻遺體的老者,在他89歲之際,曾文甫先生完成了人生中的最後一個願望——人生當以獻身為至樂。
  • 瑞安一家五口登記捐獻遺體 中國紅十字會相關負責人「點讚」
    吳永安一家人合影,前排右為陳錦紅、左為吳雷,後排中間為吳永安、左為吳萍、右為吳雲。在親人的陪伴下,陳錦紅和小兒子吳雷在遺體捐獻表格上鄭重籤下了名字。自此,這一家五口全部完成了遺體捐獻的相關程序。  在整個瑞安市,遺體捐獻登記在冊的為11人,吳永安一家就佔了5名。「『全家總動員』式的遺體捐獻此前從未聽說,吳家人的精神值得稱道!」獲悉這一情況後,中國紅十字會相關負責人也不禁「點讚」。究竟是怎樣的家庭,能在「生死大事」上如此開明?記者來到瑞安,試圖解開這個謎。
  • 長沙65歲老人車禍離世捐獻遺體角膜:「當我離開,讓愛留下」
    隨後,家人與湖南省紅十字會取得聯繫,按照王老生前遺願:「當我離開,讓愛留下」,老人將自己珍貴的眼角膜捐贈給湖南省紅十字角膜捐獻愛爾眼科接收站幫助他人復明,遺體則捐贈給中南大學湘雅醫學院供醫學研究和教學。  按照王老生前的囑咐,一切從簡。在簡樸而神聖的遺體告別儀式之後,王老被順利的接回中南大學湘雅醫學院,大家終於完成了老人身體康健時經常念叨的心願。
  • 8位老兵登記遺體捐獻!重慶紅會許下一個承諾…
    11月15日,重慶抗美援朝聯誼會的志願軍老兵聚會時,進行了集體遺體器官捐獻志願登記手續辦理。重慶市紅十字會也向他們承諾:百年之後,把捐獻者老兵們的名字刻在同一塊碑上,讓戰友們還能繼續「在一起」。11月15日,這天的聚會又多了一份意義。老兵們都領到了抗美援朝七十周年紀念章,佩戴在胸前,又整齊地穿上了軍裝。和往常不同的是,聚會多了一個活動:辦理遺體器官捐獻志願登記手續。
  • 特殊成人禮:女孩18歲生日無償獻血登記捐獻遺體
    這個大一女生送給自己的「成人禮」異常另類:一份捐獻遺體和器官的《申請登記證》,一份《無償獻血證》。昨日,瀋陽晚報、沈報融媒記者採訪她時,這名善良的女孩淡淡地說:「爺爺走了,他捐獻了遺體和器官;爸爸也登記捐遺了,還經常無償獻血。我這麼做,也是為了感恩。」  驚人 18歲女孩大膽舉動  一雙水汪汪的大眼睛,圓圓的臉龐,掛著具有親和力的微笑。
  • 漢中25歲女孩患癌離世 遺體捐母校用作醫學研
    感動  患癌女孩離世 遺體捐給母校  7月5日,25歲的漢中女孩吳思因惡性腫瘤全身擴散離世。根據她生前遺願,家人捐獻了她的眼角膜,並將遺體捐獻給了她的母校中南大學湘雅醫學院。人們為這個年輕生命的逝去感到惋惜,也為她獻身醫學,無私奉獻的精神感動。
  • 首例宜豐籍遺體器官捐獻,將助3名患者新生……
    3月10日凌晨,宜豐縣人民醫院ICU(重症醫學科),因腦幹出血搶救無效的王某,生命定格在47歲。在宜豐縣紅十字會的見證下,醫院的器官移植專家立即為其手術,成功獲取1個肝臟、2個腎臟。進行莊重的遺體告別儀式後,醫生懷揣這份人間大愛,星夜兼程,為等在病床上的器官移植手術患者續上生命的火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