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俗語「兄弟巴不得兄弟窮」,啥意思,還有道理嗎?答案來了

2020-12-08 豬友巴巴

文/豬友巴巴

在農村,「兄弟巴不得兄弟窮」什麼邏輯,如今還有道理嗎?

在農村生活,人情世故往往要比城市裡複雜,在城市裡,人們流行用「貓眼」看人,可是在農村卻不是這樣!農村的鄰裡關係也是家庭事業發展不可或缺的一項,而在城市中,這種關係就比較的弱化!生活在農村,對於一些上了歲數的老人來說,生活猶如閒庭信步,沒事時走上街頭,去和鄰裡嘮嗑,卻麥地裡看看莊稼的漲勢,這也是很多農村人的生活!

相比城市裡,人與人之間溝通的漠視,在農村,經常會有鄉親聚在一起,聊家常,打撲克,有時也會討論下村裡的新鮮事,也會暢想今年莊稼的收成,當然,相信對於很多農民來說,都會有些俗語比較感興趣!這些俗語,飽含了先輩的智慧,有時是對莊稼收成的展望,有些則是反映了人情生活,比如說「兄弟巴不得兄弟窮」,這句話是什麼邏輯,現在還有道理嗎?

在農村,每當老人談論起這句俗語,都會旗幟鮮明的有兩種立場,一種是肯定的,一種是駁斥的,對此大家是如何看待的呢?今天我們就簡單的分析一下!

第一、【反對駁斥該觀點】

在農村,對於這句話,很多老人認為,應該是「兄弟巴著兄弟富」!理由是,作為親兄弟來說,一母同胞,雖然有「親兄弟明算帳」,但是,一方先富了,也能為兄弟在經濟和基礎上有所幫助,也有利於窮兄弟的創業或者工作,在親情上,相互扶持,在事業上互幫互助,俗話說「打仗親兄弟」,也說明了,兄弟之間是最值得託付的人!怎能巴著兄弟窮的,這樣對自己不利,又有啥好處呢?

第二、【肯定贊成該觀點】

在農村,對於親兄弟來說,雖然在兒時大家親密無間,但是,隨著各自成家,自己也有了子女和生活,因此,兄弟之間的感情也容易出現嫌隙!究其原因,不免有以下的問題!

首先,攀比心態造成的心理的扭曲,貧富之間的差異,俗話說「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對於親兄弟來說,生活水平的不同,心態也出現了偏差,猶如是對於窮兄弟來說,想而未得,很容易出現埋怨,認為是兄弟富了,忘記自己了!也就出現了「巴不得兄弟窮」的問題。其次,父母愛不均,認為兄弟的富是父母造成的,忽略了兄弟自己的努力。貧富之間往往是在賺得了第一桶金後越做越大發展起來的,對於「第一桶金」,有時窮兄弟認為是父母幫襯的,由此產生隔閡,認為父母不均,也就巴不得兄弟窮了!

在農村,「兄弟巴不得兄弟窮」,這句話大家是如何看待的呢?在農村真的有這種說法呢,對於筆者來說,更傾向於「兄弟巴著兄弟富」,即便兄弟之間有嫌隙,但也應該尊重別人的努力,畢竟自己的幸福是自己創造的,與他人無關!

【豬友巴巴】服務三農,專注農村,每日分享農村事,對於今天我們談論的話題,大家是如何看待的呢?歡迎大家留言自己的見解

相關焦點

  • 農村俗語「兄弟巴不得兄弟窮」是什麼意思?看完明白其中「深意」
    農村俗語「兄弟巴不得兄弟窮」是什麼意思?看完明白其中「深意」俗語,在某種程度上確實不如文學那般文雅,但是古代的老百姓們在長期的社會實踐是社會交往中總結出來的規律,流傳至今大部分還是非常有道理的。其中有這樣的一句農村俗語,「兄弟巴不得兄弟窮」,這句話什麼意思,為什麼會得出這樣的一句話,兄弟之間怎麼還會希望對方是貧窮的,這句話現在還有道理嗎?首先我們要弄清楚「兄弟巴不得兄弟窮」這句話到底是什麼意思。這句話是古代勞動人民經過多年的觀察總結出來的一句話,他們發現一個家庭有多個孩子的時候,這些兄弟之間會互相攀比。
  • 農村俗語:「兄弟盼著兄弟窮」啥意思?老祖宗說透「人性」二字
    農村俗語:「兄弟盼著兄弟窮」啥意思?老祖宗說透「人性」二字我們時常聽說一句「清官難斷家務事」,意思就是說一家人自己的事情外人是很難看清的,同時也說明很多家庭的問題其實是比較複雜的。說白了,無非就是人與人之間的相處是否融洽,一家人是否合得來的問題。
  • 常言:兄弟巴不得兄弟窮,這句話有道理嗎?這背後的含義很現實
    常言:兄弟巴不得兄弟窮,這句話有道理嗎?這背後的含義很現實在當今這個社會,要想做到平常心,不去攀比其實是一件很困難的事,真的會有人看到自己的兄弟姐妹很有錢不眼紅嗎?難道真的看到鄰居家突然有錢依舊很淡定嗎?
  • 農村老話「兄弟盼窮,親家盼富」什麼意思,老祖宗的話有啥道理?
    歡迎大家來到《三個老頭》欄目,如想了解更多的農村人和事,請點擊右上方藍色「關注」訂閱!今天要跟大家分享的話題是:農村老話「兄弟盼窮,親家盼富」什麼意思,老祖宗的話有啥道理?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農民的日子越過越紅火。農村的環境也是越來越好。雖然在農村,你感覺不到繁華,感覺不到熱鬧,但是農村的空氣卻是非常清新。農村的空氣自然,沒有什麼汙染,而且,在農村會讓你整個人特別放鬆。
  • 農村俗語『豬來窮,狗來富,貓來開當鋪』,啥意思有道理嗎?
    農民除了日常種地,還喜歡養一些家禽牲畜,以前家家都養豬,好餵又能賣錢,還不要求什麼精湛的飼養技術,年末就是一大筆銀子,以前農村工小偷多,農民家裡經常被賊光顧,養條狗就可以看家護院,而且狗通人性,深的農民喜愛,以前種地糧食多,老鼠也多,貓用來抓老鼠,且貓可愛,因此老一輩農民總結一句俗語『豬來窮,
  • 農村俗語「富不添丁,窮不添女」啥意思,有道理嗎?
    農村俗語「富不添丁,窮不添女」啥意思,有道理嗎?這句農村俗語,在很多地方是這樣說的,「富怕添兒,窮怕添女」,其實意思是一樣的。這句農村俗語是我國古代社會農村的真實寫照,非常符合那個農村社會現實生活,非常貼切生活,但是,在現在這個時代,已經失去它存在的現實意義,成為一個不切近現實的農村古老的俗語,已經被時代所淘汰,已經被農村人逐漸淡忘磨滅了。這句農村俗語,究竟是什麼意思呢?~~「富不添丁」,在有些農村是說「富怕添兒」,是說一個富裕的農家,是害怕多生兒子的。這又是怎麼回事呢?
  • 農村俗語「寧要窮後富、不要富後窮」到底啥意思?又有啥道理?
    導語:農村俗語「寧要窮後富、不要富後窮」到底啥意思?又有啥道理?在農村民間流傳著各種各樣的農村俗語,而這些俗語也廣為人知。這些俗語都是我們的先人通過自己親身經驗總結而來。這些俗語經過幾百年甚至幾千年,還能流傳到現代。
  • 農村俗語「富不離書,窮不離豬」什麼意思,老祖宗的話有啥道理?
    歡迎大家來到《三個老頭》欄目,如想了解更多的農村人和事,請點擊右上方藍色「關注」訂閱!今天要跟大家分享的話題是:農村俗語「富不離書,窮不離豬」什麼意思,老祖宗的話有啥道理?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人們的生活條件變好了,日子也一天比一天好。但現在的年輕人都很喜歡聽老人講話。
  • 農村俗語「哥走侄不親,姨夫不是親」,啥意思?有道理嗎
    農村俗語「哥走侄不親,姨夫不是親」,啥意思?有道理嗎現在的農村建設的好,風光迷人,好多朋友節假日,都會回到農村體驗一下安安靜靜的日子,看看流水聽聽蛙鳴,簡簡單單的放鬆一下心情。農村老人在教育晚輩的時候,經常在要說的話前面加上「俗話說」,時間長了這些話就被稱為俗語。俗語說明的事情很多,有些是天氣,有些是關於周遭人情的,我們來看看這幾句俗語。(一)姐死門檻斷,哥走侄不親看到這段話,加上字面判斷理解起來應該不難。
  • 農村俗語「女人當家、天倒地塌」到底啥意思,有啥道理?
    導語:農村俗語「女人當家、天倒地塌」到底啥意思,有啥道理?我們國家有著幾千年的文化歷史源遠流長,在那時文化水平落後的古代,我們的先人也積累了很多經驗和人生哲理,都通過各樣各樣的農村俗語的形式,一直流傳到現在。而流傳到我們80-90後這一代的時候,大家都接受了良好的教育。
  • 農村俗語:靠老大,疼老三,最不待見是老二,啥意思?有道理嗎?
    生活在農村的朋友都知道,在以前科技信息不發達,人們物質文化生活還比較匱乏的年代,農村的老人們更喜歡用自己的語言和智慧,對一些人情事物做出自己的總結,這也就是咱們所說的農村俗語,在沒有更多獲取信息渠道的年代裡,一些俗語還被當作參考,給人們的待人接物起著指導作用,可見當時人們對於俗語的重視程度
  • 俗語「一親壞,九代敗;人要窮,斷六親」,啥意思?道盡人情冷暖
    農村流傳下來的一些比較經典的老話,通常都是老祖宗日常生活的所見所思的總結,這些老話簡短,有趣,又叫做俗語。俗語或是生活經驗的參考,或是啟迪做人做事,等等,有些老話,乍一聽會讓人不明所以,需要人解釋後才會明白當中的意思。有些聽起來淺顯,易懂,但其中卻蘊含著深刻的道理。
  • 農村俗語「嘴上沒毛、做事不牢」到底啥意思?真的有道理嗎?
    導語:農村俗語「嘴上沒毛、做事不牢」到底啥意思?真的有道理嗎?在農村生活的人都知道,大家沒有圍在一起閒聊的時候,時不時的都會從口裡冒出出句通俗易懂的農村俗語來。似乎這些農村俗語已經是刻在腦子裡的東西一樣。
  • 俗語:「白虎蓋青龍,代代有人窮」有啥道理?你們避諱了嗎?
    俗語:「白虎蓋青龍,代代有人窮」有啥道理?你們注意到了嗎?在我們國家有一種語句特別有魅力。它是廣大勞動人民通過自己的社會經歷和總結的一些經驗得得出的語句,可以非常有趣的說出一些大道理。那就是我們在民間流傳非常廣泛的「俗語」。
  • 農村俗語:「野花進房,家破人亡」,啥意思?有道理嗎?
    農村俗語:「野花進房,家破人亡」,啥意思?有道理嗎?說到這個俗語,我就想起了鄧麗君的歌,唱的是:「雖然已經是百花開,路邊的野花你不要採」。因此來說,這句農村俗語「野花進房,家破人亡」中的野花,就是外面的女人。
  • 農村俗語『人怕臘月生,又怕臘月死』,啥意思?有道理嗎?
    農村俗語之所以流傳千年,肯定有他存在的意義,這些俗語凝聚著先人們的智慧,由於是農村俗語,所以書本上很少能看見,生活在農村,就會發現這些俗語無時不刻的被傳誦著,比如這句『俗語人怕臘月生,又怕臘月死』,啥意思?有道理嗎?
  • 農村俗語:「兄弟分家莫為鄰,女兒出嫁別同村」是啥意思?
    老李的這種「堅持」著實讓兩個兒子想不通,因為,現有的宅基地上建造有一座兩層小樓,是足以能夠滿足兄弟倆的居住需求的,還幹嘛要那麼麻煩地讓其中一個兒子搬出去居住呢?其實,老李也知道兩個兒子想不通,於是,便開口說道:我們農村有句俗話----「兄弟分家莫為鄰,女兒出嫁別同村」。
  • 農村俗語:老人是條龍,向誰誰家窮,啥意思?有道理嗎?
    生活在農村的朋友都知道,以前科技信息不發達人們物質生活還比較匱乏的年代,農村老人們更喜歡用自己的智慧和語言,對一些人情世故做出自己的總結,這就是咱們平常所說的農村俗語,在沒有更多獲取信息渠道的時候,一些俗語還被當作參考,給大家的待人接物起著指導作用,可見當時人們對於俗語的重視程度,
  • 農村俗語「美女賣笑千金易、壯漢窮途一飯難」啥意思?有啥道理?
    導語:農村俗語「美女賣笑千金易、壯漢窮途一飯難」啥意思?有啥道理?現在社會經濟在快速發展,而人們的生活節奏也變得更緊巴。而在農村生活卻是另一番風景,農村生活節奏慢、在慢生活節奏下心裡的壓力也能得到很好的釋放。
  • 俗語:「人抖窮,樹抖死;男抖窮,女抖賤」,啥意思?有道理嗎?
    俗語:「人抖窮,樹抖死;男抖窮,女抖賤」,啥意思?有道理嗎?文/江南煙雨夜行人一個人的生命短暫,最長的也不超過一二百年,但是他對現實生活的體會和總結卻可以通過語言文字流傳千年。中國悠悠歷史長河中,許多人的許多智慧,化為文字和語言,流傳下來,最終匯集成一個成語、俗語、歇後語。相信大家在生活中都會聽到一些俗語,比如「百聞不如一見」,淺顯地說明了實踐的重要性。不過很多俗語因為時代的變遷、社會環境的變化,變得不再適用於有很多針對當時的社會現象所作的俗語已經不適用於現代社會了,但是其中所蘊含的哲理,卻依然有一定的指導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