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初,受客觀因素影響,房地產市場成交量大幅下滑,部分城市二手房交易量跌幅超過50%。對此,不少專家都認為房價很可能出現下跌。可事實證明,房價真的很難降低下來!房價不僅沒降,反而全國房價突破了10000元每平。#房價#
房價越來越高,多數剛需已經對「房價下跌」有些失望。畢竟,從目前的情況來看,有許多人依然熱衷買房投資,房價似乎依然有較強的上漲空間。特別是,廣州、深圳、上海等一線城市,不少樓盤房價有進入10萬元一平的可能。
當然,房價如果再無休止上漲,或許將帶來一系列麻煩。對這一點,國家也已經留意到了。比如,前段時間發布的《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明確指出,堅持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定位,租購併舉、因城施策,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
從國家的表態來看,未來5-10年,房地產市場「房住不炒」的主基調不會改變。更為關鍵的是,「租購併舉」將逐漸成為樓市的供需常態,不同城市也將「因城施策」調控樓市,房價大起大落的可能性越來越低。
三四線樓市調控輪番啟動,房價或開始下跌
在這樣的大環境中,房地產市場不僅供需關係將發生改變,市場邏輯也將改變。特別是,近期不少三四線城市開始「因城施策」,發布各自的樓市調控新規。對此,不少當地買房人直言房價可能開始下跌。
首先,9月份,長春、成都、瀋陽等二線城市發布樓市新規,抑制房價過快上漲目的明顯。其次,10月份以來,江蘇徐州、浙江寧波、台州、紹興等三四線城市也開始進一步收緊樓市調控,這表明從上至下的調控體系已經形成,房價上漲的「政策」窗口已經關閉。
此外,中指院發布的《中國房地產2020年市場總結及2021年趨勢展望報告》指出,2021年,房地產調控整體仍將保持連續性和穩定性,短期內限購、限貸、限售等政策難現明顯放鬆。這意味著,未來一段時間不少城市限貸、限購和限售仍將持續,房價上漲空間越來越小。
除了調控收緊,「三道紅線」也給當前的房地產市場帶來很大的變化。目前,開發商為了不踩線,都已經開始拼命地降負債。如何降負債?降價賣房回款,毫無疑問是當前開發商的首選項。因此,短時間內開發商有「降價賣房」的需求,房價整體下跌可能性較大。
如果說,三四線城市陸續開始收緊調控,意味著樓市進入了「冬天」。那麼,未來房產稅、空置稅和遺產稅紛紛落地,到時候房地產市場將徹底進入「結冰期」,房價上行壓力將更大,不少支撐不足的城市房價將不可避免的下跌!你覺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