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演義》中陶謙三讓徐州給劉備,劉備沒有同意,陶謙是再三堅持,最後劉備很勉強地接受了帶兵駐紮在小沛。
而歷史上陶謙確實要把徐州讓給劉備,他臨終前說,只有劉備能安定徐州。那麼東漢末年群雄並起,軍閥割據,而當時劉備的勢力很小,陶謙為什麼要把徐州給劉備呢?他是怎麼想的呢?陶謙把徐州讓給劉備出於三個方面的考慮:
1.陶謙自己的管理水平
陶謙在中平五年,被委任為徐州刺史,目的是要他鎮壓黃巾軍起義。但是五年後,陶謙就提出來要讓劉備管理徐州,這是為什麼?這五年徐州發什麼了什麼事?
這五年間徐州其實沒發生什麼大事,但是在初平四年時,發生了一件大家都知道的事,就是曹操要為父報仇,攻打陶謙。
這件事看過《三國演義》的人都知道,就是曹操的父親曹嵩路過徐州,曹操要陶謙派人接曹嵩,結果陶謙的下屬貪財,殺了曹嵩,奪了曹嵩的財物。陶謙其實沒讓人這麼幹,但是此時他說不清楚了,也說明陶謙對下屬疏於管教。
陶謙在徐州為官期間,他親近小人,比如曹宏等人,因此徐州政事被荒廢了,徐州的社會也開始亂起來了。
等到他的下屬殺了曹嵩,曹操要來攻打徐州時,陶謙才認識到他自己的管理出了問題,而且他也沒有能力管理徐州了,所以他想找個人來接替他,這就是他後來要讓徐州給劉備的一個主要原因。
2.劉備的潛力
陶謙沒有能力管理徐州了,因此他要找一個人來接替他,那麼他找誰來接替他呢?當然是劉備,為什麼會是劉備?
因為劉備有潛力,劉備有什麼潛力?劉備為人謙和,禮賢下士,又很有志向,所以當時世人都知道劉備有這些特點,而且劉備此時到處逃難,居無定所,只有,張飛,關羽,趙雲等幾個人跟隨劉備,勢力也不大。
所以陶謙認為,劉備來接管徐州,可以改變徐州的現狀,而且以劉備的為人,大家也都會服他,上下級之間的配合也會很默契,劉備能夠治理好徐州,劉備因此也有了自己的根據地。
並且陶謙還想藉助劉備的力量抵禦曹操的進攻,如果獲勝,那劉備就能在徐州立威,因此劉備也能在徐州站住腳。居於這些考慮,陶謙決定把徐州牧的位置讓給劉備。
3.對漢朝的忠心
陶謙讓徐州給劉備還有一個原因就是對漢朝的忠心,為什麼這麼說呢?從他讓徐州給劉備就體現了這一點,因為劉備是漢室宗親,他讓劉備來接管徐州也可以表明他是忠於漢朝皇室的。
當時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陶謙是不支持的,而且,曹操與他有仇後,陶謙是不可能把徐州給曹操了,而且劉璋,劉表已有了自己的地盤,劉備是唯一沒有據地的漢皇室後裔,所以陶謙可以利用讓徐州給劉備來證明自己是支持漢室的。
陶謙其實也希望劉備能復興漢室,打敗曹操等軍閥,所以他才說只有劉備能夠安定徐州,他這句話的意思是劉備也能安定天下,只是當時的形勢不明朗不能夠明說。
陶謙在曹操攻打他時,才意識到自己沒有能力管理徐州了,因此想找一個接班人,那麼把徐州交給誰呢?他想來想去,最後決定交給劉備最為合適。
陶謙想要表達忠於漢朝,就得找一個忠於漢朝的人來接任徐州牧,誰呢?當然是劉備,而且劉備用人的水平高於陶謙,基於這種考慮,陶謙決定讓徐州給劉備了。
陶謙讓徐州說明了,一個公司領導在選接班人或尋找幹部時,要找適合當時公司情況的人,以及有管理能力水平和能服眾的人來擔任,而不是只找業績好,會拍馬屁的人,否則既害了公司也會害了自己。
參考文獻:
《三國志.魏書.二公孫陶四張傳》
《後漢書.劉虞公孫陶謙列傳》
《資治通鑑.漢紀五十二/五十三》
(喜歡歷史就請關注百家號:蕭邦老師的課堂)
作者:蕭邦
圖片:來自網絡
往期文章連結:
劉璋精兵糧足,卻要投降劉備,其中原因令人嘆息
有花木蘭的勇氣穆桂英的魄力這個巾幗英雄憑一己之力保住一方平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