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俗語「凳不離三,門不離五,床不離七」,什麼意思,數字代表什麼系文逗趣史原創,未經允許,抄襲必究。
文/板橋
俗語往往都是通俗易懂的,很多時候我們也會在生活裡,或者工作中了解到一些俗語,這些老人的經驗之談,可能我們也會覺得迷信,也會有不靠譜的感覺,但是大部分俗語也還是有很多的道理和學問,這樣就要靠我們自己去發現了。今天說的俗語就是「凳不離三,門不離五,床不離七」,這是什麼意思?這些數字又代表了什麼?
首先「凳不離三」,這個也算是以前古人追求的寓意,很多老木匠在製作家具時,喜歡把板凳這件家具的尺寸都帶上一個「三」,比如一尺三,兩尺三等等。
這就是因為古人覺得三是一個很吉祥的數字,表示忠義,比如桃園三結義等,其次就是「三」通「山」,有著靠山的意思,所以古人就喜歡把這個數字作為末尾。
其次就是「門不離五」,其實也是為了追求一個寓意才儘量把門的尺寸帶上一個五,這個寓意就是五福臨門,所以人們覺得門的尺寸帶上一個五是非常吉利的象徵,寓意很好,因此在製作門時往往用五為末尾。
最後就是「床不離七」,這個和上面說的兩個是一樣,也是說床的尺寸在製做時會儘量帶上七,這是因為「七」通「妻」,床不離七就是「床不離妻」。也是寓意家庭和睦,夫妻感情順利的意思,因此在床的尺寸就講究一個「七」。
其實這樣的俗語也還有很多,但是這類型的俗語就沒必要說迷信不迷信了,這和大家春節掛對聯一樣,都是追求一個好兆頭。
即便大家都知道沒有任何科學支撐,但是絲毫不影響人們去講究這些,因為這只是表達了人們的一種美好嚮往,也是古人觀點的一種反饋,大家了解一下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