梓慶削木為鐻,鐻成,見者驚猶鬼神。魯侯見而問焉,曰:「子何術以z為焉?」對曰:「臣工人,何術之有!雖然,有一焉。臣將為鐻,未嘗敢以耗氣也,必齊以靜心。齊三日,而不敢懷慶賞爵祿;齊五日,不敢懷非譽巧拙;齊七日,輒然忘吾有四枝形體也。當是時也,無公朝,其巧而外骨消;然後入山林,觀天性;形軀至矣,然後成見鐻,然後加手焉;不然則已。則以天合天,器之所以疑神者,其是與!」——《莊子·達生》
▲莊子的畫
前言
中國古往今來有很多能工巧匠,因為心思細膩又手巧所以能夠製作出很多精巧的東西,最具代表性的就是魯班,魯班是中國很有名的匠人是木匠的祖師爺。
▲《魯班經》
魯班的徒弟當時也將魯班的記憶全部用文字記錄下來了,形成了一本書叫做《魯班經》,而在魯班經中就有一句話叫
凳不離三,門不離五,床不離七,棺不離八,桌不離九
作為祖師爺的訓導,木匠們都把這句話牢牢的記在心裡,如果朋友們認識老木匠的話,有可能聽到過這句話,那麼這句話到底代表什麼意思呢?
凳不離三說的就是要和睦相處
這其中所說的三實際上是凳子的長度,一般都會取三。這是什麼意思呢?古代很常見的一種凳子是長條形狀的,這種凳子使用起來方便能供幾個人一同使用。木匠在做這種長凳的時候,它的長度沒有特殊的要求,但是不管做多長都要以三結尾。
▲長條凳子
比如說做一尺三寸或者是三尺三寸,總之後邊的結尾要選擇三。至於為什麼選擇三,是取其良好的寓意因為劉關張「桃園三結義」是三個人,而這種長條凳也是供給很多人一同使用,就用了這個典故,寓意著大家坐在一起要互相幫助和睦相處,互相成就。
門不離五娶一個吉祥的寓意
跟上面所說的結尾用三類似,做門的時候結尾需要用五作為尾數,就是取一個諧音意味著五福臨門。中國人一直都講究好意頭,所以在門的尺寸上以五為結束,要的就是這樣一個好意頭。
▲木質的門
而五福中涵蓋長壽、發財、健康、品德以及善終幾個層面,在中國人心中這五樣東西都是一個家庭非常想要擁有的,門作為家庭的入口能夠把這五樣東西全部都接納到家中,一定會給一家人帶來幸福和安康。
床不離七寓意夫妻美滿生活安穩
在中國古代是非常看重婚姻的,一個家庭想要家族興旺,必須娶到旺夫的妻子,這樣才能夠綿延子嗣,讓家族變得壯大。因此在床的尺寸上也取了一個七的諧音,數字七與妻子的妻同音,這也代表了打造這一張床為了找到妻子的美好願望。
▲劇照
床不離七就是床不離妻,這就意味著兩個人生活的會十分幸福美滿,一個家庭夫妻生活安穩是最重要的,只有夫妻兩個人相敬如賓把日子過好,家裡才會變得美滿幸福。
見棺發財積福子孫的棺不離八
一般中國古代木匠做木工活都沒有確切的尺寸,都是按照需要做最適當的尺寸,但是棺材確實有一個具體的尺寸就是做八尺。因為在《易經》中,代表大地的坤卦對應數字就是八,中國一直講究人,死後要入土為安所以棺材的尺寸定為八尺就非常的合理。
▲見棺發財
中國人講究因果,死後也希望給子孫積德積福,而且八這個數字一直在中國的文化中就象徵著發,這與見棺發財有異曲同工之處。
桌不離九才能長長久久
這種桌子說的是中國古代使用的吃飯的桌子,在桌子的尺寸上最後一位數也會選擇九,九在中國文化中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數字,他有非常好的寓意代表著天長地久。吃飯的桌子選擇九作為尾數,就是希望一家人能夠長久的聚在一起享受天倫之樂。
▲《老酒館》劇照
總結
因為社會不斷的發展,生產力也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已經很少有需要木匠打的這些木匠活了。但是這些規矩卻不能忘記,這些話裡不但蘊含了美好的祝願,還有一些古人總結的生活的道理在其中。
【參考資料】《魯班經》、《易經》
【圖片來源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