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闆創業開「無人看守茶館」 稱不為賺錢賺誠信

2020-12-16 中國新聞網

店門外掛著一塊牌,上面寫明該店實行「自助消費」。見習記者 杜瑜 攝

店內每張桌子上都寫著「隨意給錢」的字條。 見習記者 杜瑜 攝

  沒有服務員招呼,也沒有攝像頭監控,走進店裡,自行泡茶,隨意給錢。這樣的無人看守茶館,你會去消費嗎?昨日下午,記者就在重慶磁器口古鎮發現了這樣一家無人看守的茶館。這樣的茶館方便了顧客,也方便了店主,經營狀況怎麼樣呢?

  自主創業 獨闢蹊徑開「無人看守茶館」

  6月20日下午,記者在磁器口正街找到了這家「無人看守茶館」。門前豎著一塊木板,上面除了「歡迎參觀」四個大字,還詳細寫明這是一個自助茶館,顧客可以自由進出、自由消費、隨意付錢。

  記者走進茶館,看到茶館裝飾古樸,充滿濃鬱的文化氣息。牆壁上掛滿了各式各樣的字畫,每張桌子上都貼著「勇敢泡茶,隨意給錢」的字條。茶館左邊桌子上放著一個玻璃罐,裡面裝著零散的紙幣。

  據茶館老闆蔡頂偉介紹,他今年29歲,老家彭水,初中畢業後參過軍、當過保安、煉過鋼,吃了很多苦。後來才自主創業,在磁器口開了家字畫鋪。有了點盈利後,就覺得可以再投資擴展經營範圍。在充分考慮自己的實際情況後,於去年11月在字畫鋪對面租下一個門面,獨闢蹊徑地開起了這家「無人看管茶館」。

  「平時顧客喝完茶,都是將錢放進玻璃罐中,有幾塊的,也是幾十塊。」店主蔡頂偉告訴記者,他主要經營字畫鋪,無暇兼顧茶館,只能將喝茶所需物件的擺放位置寫在留言條上,自己每天早起燒好5瓶開水放在茶館顯眼處,遊客便可按照紙條上的飲茶指示完成喝茶過程,既方便了遊客,有方便了自己。

  眾多遊客被吸引 但真正消費的卻很少

  「無人看守」茶館在磁器口一開張,新穎的模式便吸引了很多遊客前來參觀拍照。但是蔡頂偉說,磁器口這種人流如織的旅遊地,並沒有為茶館帶來紅火的生意。

  「感覺大多數遊客都還不能接受這種經營模式,雖然每天人來人往最少都要接待上百位遊客,節假日數量還要翻倍,但真正消費的卻只有少數,當然,其中也有喝完茶不給錢的。」蔡頂偉表示,開業7個月來,平均每個月收入只有1000元左右,除開房租、水電等,茶館還未實現盈利,還需字畫鋪補貼。但是蔡頂偉卻表示,茶館做的「隨意生意」「誠信生意」,並沒有想到要賺多少錢,而是要賺「誠信」。

  記者也在茶館待了半個小時,看到有13個遊客進店,坐坐看看,參觀、拍照,但喝茶的卻只有4個人,其中3人自覺付了錢,一個5元、兩個10元。

  那麼,無人看守茶館的這種經營模式到底有沒有市場?該不該放棄?如果繼續,需要如何完善?記者採訪了街坊鄰居、遊客、營銷專家,且來聽聽他們的聲音。

  鄰居:模式雖新穎 但算不上做生意

  對於蔡頂偉開茶館的事,在磁器口做了十幾年副食生意的劉阿姨一開始就不看好。「當時我們還善意地提醒過,就覺得小夥子一個人,開個茶館忙不過來,還不如將字畫鋪經營好。」不過劉阿姨表示,年輕人有闖勁,街坊鄰居都還是很支持,有時還會幫點忙。

  可這茶館一開,劉阿姨等街坊鄰居就表示看不懂了。「思維太開放太前衛,模式太新穎,很多人都不能接受。」劉阿姨說,如果她走進這樣的無人茶館,就不敢消費的,因為這個「隨意給錢」太沒有標準了,給少了店家虧,給多了自己又划不來。

  「總感覺這種隨意,不像是做生意。」房東穆老爺子說,如果讓他經營茶館,就沒得這麼開放,必定是傳統模式,消費必定兌現。

  遊客:是浮華中的小清新 希望能繼續經營

  家住巴南的張敏高帶著女朋友到磁器口遊玩,無意間發現了這家「無人看守茶館」,很是興奮地到裡面參觀拍照,最後自斟自飲,喝起了咖啡。「茶館為遊客提供了自主空間,像家一樣舒服。」

  「其實賺不賺錢到是小事,最主要是能直接反映出市民的誠信度和人品。」大學生遊客王哲表示,現在有不少人愛佔小便宜,「這樣的無人售貨小攤正好可以當作一次實驗,說不定就有些人喝完茶不給錢。

  遊客劉先生則說,茶館提供的是功夫茶,裡面學問很多,現在很多人都不懂,茶館相當於是對茶文化的宣揚。「還是希望能繼續開下去,但店主最好能給遊客更多的提示,比如在牆上貼上功夫茶的製作流程、飲茶要點等。」另外劉老闆也呼籲,前往茶館消費的遊客,喝完茶,別忘了付錢。

  專家:賺的是誠信 還需多方提醒引導

  重慶工商大學商務策劃學院教授強海濤對這個「無人看守茶館」頗為玩味。他說,「無人茶館」通過「自主隨意」的方式向素不相識的顧客傳遞出「信任」的符號,顧客往往也會心領神會,投桃報李。「說到底,這種經營模式確實不在於要賺多少錢,賺的是誠信。」

  但實際情況為什麼不很樂觀呢?強海濤表示,主要是因為現在的整個社會還沒有建立完善的商業倫理,消費者的道德體系也還未完全建立起來。再加上消費者的消費偏好不同,有的就喜歡被服務,有的則自主自助性更強,多方面的因素才導致了 「無人看守茶館」目前的現狀。

  強海濤建議,店主應為自己的茶館定位,找準自己的服務對象,並分析他們的消費心理、消費習慣、消費偏好,然後從裝飾、招貼、標語、警示等設計上進行改造,營造良好環境,通過引導和提示,達到「無人看守」勝似「有人經營」的效果。(見習記者 杜瑜)

相關焦點

  • 茶館一年賺100萬,老闆只用了一招「限定免費」,簡單卻非常有效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這樣一個疑問,茶館怎麼賺錢?特別是在那種很高端的CBD或者是在那些裝修非常豪華的商務大樓裡總有這麼一兩個佔地面積特別大,裝修特別有格調的茶館。這種茶館平時也沒見到幾個人,裡面的營業員基本上也沒啥事幹,但是呢,商場垮了也沒見她們垮,換個地方照樣開。老五一直也比較迷惑,直到去年的一對杭州姐妹花給我揭秘了這個商業套路。
  • 「90後」小夥開「誠信小賣部」一年:沒虧 還小賺了點
    店門口貼著一幅對聯,上聯是「願你用誠實的舵掌航人生」,下聯為「願我用守信的心奠基未來」,店名就叫「誠信」。「誠信小賣部」從去年4月21日開門營業,五六平方米的「方寸」之間,大大泡泡糖、猴王丹、薑糖、跳跳糖、健力寶……諸如此類的懷舊小零食擺滿櫃檯,價錢大多在5角至3元之間,最貴的也不超過10元錢。
  • 開茶館沒多少人,但是老闆卻不怕不盈利的原因原來在這裡
    有的時候我們路過那些比較高級的茶館時,發現裡面的生意並沒有多好,客人也不多,但是這些茶館每天各種各樣的消耗卻很高,那為什麼它們還會接著開下去?這樣每天真的會有利潤嗎?下面就來給大家簡單的分析一下。首先我們要了解它們是通過什麼樣的方式來盈利,開茶館肯定是通過出售茶葉來獲得獲得收益,可不要小看那麼小小的葉片茶葉,它們的價格基本都會翻幾翻,在名貴一點的葉子甚至可以到幾十,裡面的利潤絕非我們這些外行人可以想像的,價格主要是根據品質來劃分。
  • 兩個靠誠信賺錢的小故事,精進你的誠信思維,踏實賺錢!
    兩個靠誠信賺錢的小故事,精進你的誠信思維,踏實賺錢!看懂這兩個故事,不管創業還是做生意,都能讓你認識到誠信的重要性。「開帳單時給我多寫點零件,我回公司找領導報銷後,會有你的好處的。」這位顧客對店主說。但店主卻果斷拒絕了這樣的要求。顧客糾纏道:「我認識的司機很多,會經常來的,你肯定能賺不少錢!」店主肯定地告訴他,這事不管怎樣自己也不會做。
  • 成都有家「無人菜店」:老闆不在 顧客自稱自買
    ,顧客「自助」選購   提起小黑板往門邊一放、取出零錢塞進木桌,老邱騎著電瓶車「揚長而去」……在他身後,菜店門戶洞開,碼放整齊的蔬菜無人看管,不過,這並不妨礙小店營業,有顧客前來買菜,只需自己選好菜、稱重量、記在門口小本上,提菜走人。
  • 大三女生開無人售貨小店 一月虧損千元
    小店開了兩個月,第一個月,保本了,沒虧沒賺,大三女生李嵐(化名)和朋友們都鬆了一口氣,「開店前料想的最壞結果並沒有出現」。嘗試大三女生和朋友預想到了最壞的結果小店的老闆之一,今年大三的女生李嵐,一個星期左右才會去小店一趟,清點一下售賣的貨款,其他時間,小店一直是無人看守狀態。
  • 90後小夥開「誠信小賣部」一年 折射現代人誠信之舉
    無人超市是眼下的新生事物,與眾不同的是,這家「誠信小賣部」既沒有琳琅滿目的生活用品,也沒有安裝看店監視器、自助收銀機等現代超市的必備「神器」,只有一個黃皮紙盒做的投幣箱、一本「誠信」記錄本、兩張「掃一掃」二維碼。店門口貼著一幅對聯,上聯是「願你用誠實的舵掌航人生」,下聯為「願我用守信的心奠基未來」,店名就叫「誠信」。
  • 許家印為老闆賺2億就不幹了,這個女人為公司賺千億卻仍在打工
    他本來只想讓老闆給他漲點工資,卻沒想到老闆只願意給他2000塊一個月,一氣之下他才出來創業。設若當年老闆答應了他的漲薪要求,可能就沒有後來的首富許家印了。事實上,不僅是這些千億富豪,就是大多數普通人打工打得很優秀也會選擇自己創業,真正甘當「打工皇帝」的人是很少的。
  • 大學生創業賺錢 10個月2000元起家狂賺上百萬 他到底是怎麼做到的
    大學生創業賺錢 那還是剛剛當上老闆,一次和客戶合作,財權完全掌握在客戶手中,馬鳴和他的夥伴毫無防範,對客戶很信任,誰知客戶卻不講誠信,將款項席捲一空
  • 2021不是靠努力創業就能賺到錢,好模式定江山,無模式不賺錢
    努力方向不對,依然賺不到錢,現在已經不是產品為王的的時代了,而是以人為本,就要有好的商業模式,建立渠道才能贏賺2021.所以白手起家創業,商業模式準備必不可少,這四個關鍵點你一定要知道1 模式可以解決如何讓消費者找到我相信我的問題在沒有模式的時候,一個企業一般是僱了很多的業務員,去把產品銷售給需要產品的消費者,這種商業行為是找客戶找消費者的階段,過去20年的商業都是這樣的
  • 盒飯無人看守民工自覺付錢購買,一份都沒丟!這些誠信故事不斷溫暖...
    在一些「無人銷售攤點」裡,沒有收銀員,甚至沒有監控設備,全憑顧客「自覺」付錢,但絕大部分攤點都未出現顧客「不付錢走人」的現象,靠的就是買賣雙方的誠信。  這些「無人銷售攤點」設立的初衷是為了節省人力和人工成本,但這更是一道「誠信考題」,考驗著每一位顧客的誠信和公德心。
  • 美女老闆創業開化妝品店,買一送一無人光臨,用這招,9天收款6萬
    如果做生意只賺差價,最多只能成為一個小老闆,而且你的生意會很難做,因為競爭會非常激烈,就像京東,京東是賣家電的,他的家電不賺錢,甚至是虧錢賣,卻從別的銷售來賺錢,並且通過大量銷售帶來的現金流去做金融服務,在金融方面賺錢,這就是大老闆和小老闆的區別。大老闆賺的是人,小老闆就只知道直接去賺錢。
  • 開咖啡館到底賺不賺錢?該怎麼賺?-虎嗅網
    據說90%女生都夢想開一間咖啡館,有陽光花房、書本貓咪、咖啡甜點——優雅地賺錢。創業這些年,碰到不少做咖啡生意的,幾乎所有人都搖著腦袋跟我說會賠得很慘。但我們身邊有那麼多朋友想有這樣一個空間去交流,又有那麼多網紅咖啡館,怎麼可能不賺錢?
  • 佛系賣瓜:30筐西瓜放路邊無人看守,誰吃誰拿,給不給錢全靠誠信
    佛系賣瓜:30筐西瓜放路邊無人看守,誰吃誰拿,給不給錢全靠誠信!最近因為天氣比較炎熱,西瓜成了很多吃貨們首選的水果之一,但因為天氣比較炎熱,很多人都不願意在街頭上售賣西瓜,賣瓜的商販也實在是太過於辛苦,而有些男人卻想出了一個比較獨特的辦法,那就是實現無人售賣西瓜,最近幾天在鄭州一些社區,平均分布著30個無人售賣西瓜店,每個西瓜售賣點都會放一個大框,而且是敞篷的,裡面擺放著一整筐的西瓜,直接放在路邊無人看守
  • 為什麼高級茶館裡一直沒什麼人,卻能夠繼續開下去,還不倒閉?
    為什麼高級茶館裡一直沒什麼人,卻能夠繼續開下去,還不倒閉?有時候我們經過高級茶館時,總會發現裡面的人很少,那為什麼茶館開下去,不倒閉呢?很多時候我們走在街上都會對這個問題產生疑慮,甚至會發現茶館裡的服務員數量要多於客人許多,那麼茶館究竟是怎樣盈利以保證不倒閉的呢?帶著這個問題,我們來簡單分析一下。首先我們需要了解茶館的盈利模式,必須明確的是開茶館就是為了賺錢!
  • 開福這家超市不賺錢只「賺」信心(附開福消費節中獎名單)
    無償給5萬元本錢,賺錢了都給你,虧了算我的,這樣的便宜買賣上哪找?開福區望麓園街道營盤街社區還真有這麼一家「同心」超市,開店不圖賺錢,只為幫殘障人士就業創業「操手藝」、贏尊嚴。3日是第29個「國際殘疾人日」,民建開福區工委、營盤街社區和殘疾人朋友一起為長沙第一家同心助殘超市慶祝5周歲「生日」。5年來,這家暖心小超市幫助50餘名殘障人士掌握就業創業技能。2015年,開福區營盤街社區辦公樓一樓開了一家特殊的超市,30餘平方米的門面內除了陳列食雜日用品,還出售殘障人士做的串珠首飾等手工藝品。
  • 大叔開茶館,用「茶水免費喝」,2個月收款40萬,看懂了你也可以
    茶館更多是傳統文化的載體,很難獲得更大的受眾,生存空間被擠壓,難賺錢。俗話說,樹挪死人挪活,當生意也遇到瓶頸的時候,你要做的,就是做出改變。今天我就給大家分享茶館免費喝茶,結果2個月賺了40萬的一個案例。
  • 年賺百萬的電商老闆為您揭秘:在網絡批發平臺進貨的門道
    新興的網絡平臺,使越來越多的有創業夢想的人,把網上開店作為自主創業的新選擇。網店剛開始一般都是小本經營,所以店主一定要記住低投入、見效快、起步穩的經營原則。開網店,新手賣家剛開始考慮最多的恐怕就是關於貨源的問題。在明確了自己的經營範圍之後,最重要的就是尋找好的貨源,要求商品既要有新意,又要做工精細,價格低廉。
  • 常州一高校開「誠信超市」無人收銀
    2020年12月初,以學生公寓黨支部為載體,常州信息職業技術學院智能裝備學院在學生公寓樓中開出一家「誠信超市」。一個月以來,學生們自覺接受誠信「自考」,超市運營效果良好。「誠信超市」佔地約8平方米,採用無人收銀模式經營。據「誠信超市」負責老師楊雪介紹,「誠信超市」採用無人收銀模式經營,超市將學習和生活用品陳列出來,學生自行選購、誠信支付。
  • 開茶館之前你必須懂的兩個商業知識
    知道自己能夠怎麼賺錢,不一定就能賺到錢,但是會有一個持續發力的方向。相反,有些人賺到錢了,但是卻不知道自己是怎麼賺到錢的,這樣就很容易守不住財,也無法進一步發展。實際這就是絕大部分茶館經營者的過去和現狀:在中國經濟高速上行的階段,搭著不規範經營的順風車賺到了錢,但是始終沒有完成企業化,始終是小作坊/夫妻店,進入到經營越來越規範的現階段,生意越來越做不好。所以,茶館經營者搞清楚茶館的商業模式,非常必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