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格瓦拉」們熱鬧的賠本生意
一位觀眾正在利用在線售票終端伺服器列印電影票。本報記者 和冠欣攝
電影《變形金剛4》上映之初,一則新聞被淹沒在影迷的狂歡聲中:由於上網購買該片電影票的觀眾過度扎堆兒,一度導致一些在線購票網站陷入癱瘓。在這部好萊塢大片瘋狂的吸金過程中,包括格瓦拉生活網、時光網、貓眼電影在內的一批在線購票網站,成了重要的幕後推手。僅以格瓦拉為例,經由該網站銷售的《變4》電影票,高達180餘萬張,勢頭非常勁爆。但是,就在業內人士忙著預言傳統影院門店將受衝擊時,「格瓦拉」們自己卻坦言,在線購票業務目前還不是一個賺錢的行當。
在線購票業務在瘋長
電影在線購票業務最早出現在2007年。看購網總經理丁海玉是最早一批「吃螃蟹」的人之一,據他回憶,當時該網站推行了網上訂座業務,但是由於當時電影市場尚未像今天這樣火爆,這項業務看起來有些超前。2010年上映的《阿凡達》出現了一票難求的情況,讓電影在線購票業務一下子火了起來。格瓦拉的創始人劉勇早有預料,從影院那裡預留出一部分電影票,以遠低於黃牛票的價格放給網站會員,使得這項業務一下子火了起來。
同樣是在2010年,網上還掀起了一場「團購大戰」,包括淘寶、百度在內的巨頭都紛紛加入戰局,競爭十分激烈。「團購是一種與影院間較淺層的合作,主要是價格戰,而且還有一些不方便之處。」格瓦拉副總裁顧瑩說。如今的在線購票網站,大多靠手機APP來打江山,用戶掏出手機一點,周圍3公裡各家影院的排片馬上出來,輕輕鬆鬆購票。
今年,在線購票業務更是出現了爆發式增長。如《哥斯拉》《變4》等大片,在線購票量都極為可觀。據格瓦拉統計,其年收入從2010年的1700萬元,增長到去年的8億元,每年都會有超過300%的增長,預計今年可突破15億元。如此驚人的發展速度,遠遠超出傳統院線門店的業務增速。有業內人士預測,今年格瓦拉、貓眼電影等在線購票網站的銷售額,甚至有可能會超過作為國內院線龍頭老大的萬達院線。
數十萬售票員要下崗?
在線購票業務的爆發式增長,無疑會影響到傳統院線的門店售票模式。顧瑩強調,在線購票業務可以幫助影院提高運營效率,與傳統院線是雙贏關係。可院線人士感受到的,卻是對方帶來的威脅。去年,萬達院線的票房收入為31億元,而格瓦拉和貓眼電影這兩家網站的電影票銷售總額就達23億元,從影市上分走了一大杯羹。
新影聯院線前副總經理高軍就認為,電商網絡對於電影事業來說,是攪局者、投機人。「設想以後,中國電影院沒有了售票處,數十萬的電影從業人員要下崗。」高軍如此評價這些網絡同行,「他們改變了原來的遊戲規則。」UME影院集團董事長吳思遠也指出,現在網上買票比在影院買票便宜,這很不正常,會對影院售票帶來威脅。
在業內人士看來,傳統院線自身的制度缺陷,很可能是「格瓦拉」們「侵入」市場的軟肋所在。中國現有30多條院線,只有萬達一家是完全依靠資本聯結的直營院線公司,其他院線公司和影院之間則多是加盟關係。這些加盟影院在協議到期後可以隨時換東家,院線自身的基礎不夠牢固。而大量新建影院為了吸引觀眾流量,也會選擇跟格瓦拉等網站合作。
去年,格瓦拉、時光網、貓眼電影、美團等推行在線購票業務的網站,售票額已有40億元左右的規模,約佔市場總額的20%。業內人士估算,該業務在未來三年還將保持高速發展的勢頭,有望達到50%以上的市場份額。這意味著傳統院線的銷售額,不久將被在線購票所超越。甚至有人預言,在並不久遠的將來,電影院可能將不再設賣票窗口。
一張票賺不到4角錢
就在上月底,格瓦拉再次獲得2億元融資,三輪共獲融資已近4億元。不過,只有這些網站自己最清楚,在線購票業務看似風光,目前卻是在賠本賺吆喝。
在線購票網站拿到的電影票價格,通常是院線定製的最低票價,遠低於門店零售價格。通過在線售票終端伺服器列印的票面,下方通常會印「服務費3元」的字樣。據了解,這3元服務費中,有1元要繳納給合作公司,再刨去向購票用戶發送的信息提示費用等,每張票的毛利只有4角錢。如果再扣除系統維護更新等成本,其實就是個只賠不賺的虧本生意。
「格瓦拉在線售票數量很大,但沒有利潤,賣票不掙錢還可能賠錢,用低價營銷來擴大盤子。」在丁海玉看來,格瓦拉是想先做大規模,再去尋找盈利空間,但這有很大的風險,「這種行業不允許有多大的利潤空間,賣一張票不可能賺10元錢。你用低價格吸引了客戶群,養成了這種消費習慣,一旦你漲價,客戶就會流失。」
各大院線也不會坐視銷售額流入「格瓦拉」們的口袋,隨時會集體反擊。「現在各大影院自己也賣會員卡,也有網上訂座,為了維護自身的利益,會控制跟格瓦拉的合作。」丁海玉說,目前格瓦拉每年有超過300%的增長,完全不符合一個行業的正常發展規律,如果沒有利潤空間,一旦資金鍊斷裂,很可能會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