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賦:秦人為什么喝「彩」,和《大秦帝國》裡的「嗨」一樣令人困惑!
歷史劇要尊重歷史,讓今天的我們通過耳熟能詳的文藝作品去了解前聖先賢,了解那些幾乎要消失在歷史煙塵中的文化傳承。
看《大秦賦》,發現很多時候他們在喊「彩」,從場景推斷是出於讚許和肯定的意思,類似於我們今天說的叫好,或者喝彩。那麼秦人喊「彩」是不是就是喝彩的由來呢?
喝彩最早是源於賭博的時候擲骰子,呼喝作勢,希望中彩。彩是骰上的標記,賭博的時候擲骰子一面擲一面大叫「彩」「彩」,希望能夠投中。後來用喝彩表示大聲叫好。我們在《史記》等書籍中並沒有發現像電視劇展現的一樣的情景,朝堂之上或者市井之間,遇到開心的、贊同的人或事就大聲喊「彩」。當時表示讚許、同意的應答之詞有「善」,例如《鄒忌諷齊王納諫》中寫道:「王曰:『善。』乃下令。」
由此我們不由想到另一部以秦史為題材的影視作品《大秦帝國》中秦人回答以「嗨」。這讓人不由得和日本人的應答之聲聯繫起來,畢竟在秦始皇時期傳說徐福曾經帶人東渡尋找長生不老的丹藥,而日本受到中華文化的影響淵源頗深。同樣我們更熟悉的不是「嗨」,而是「諾」、「然」或者「可」等應答之詞。例如《觸龍說趙太后》:「太后曰:『諾,恣君之所使之。』」我們聽到的「嗨」音也許是和音韻變化有一定的關係。
雖然看了很多關於《大秦賦》中「彩」的解釋,感覺還是不能使人信服,希望可以看到相關的歷史記載,而不是我們臆想中的秦人的生活習慣。
往期回顧:
《大秦賦》:張魯一版的秦始皇有些出乎意料卻在情理之中!
《大秦賦》:那些可以誤讀為愛情的戰爭詩!
《大秦賦》:從羋月到華陽夫人,這些女人不簡單
紫禁城裡的婚房,清代只有三個皇帝住過!
古代大宅門擺放石獅子風俗起源於何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