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節的來歷與傳說 端午節全國各地的習俗

2020-12-13 安徽門戶網站

端午節的來歷與傳說(圖片來源:暱圖網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端午節的來歷與傳說

關於端午節的來歷,時至今日至少有四、五種說法,諸如:紀念屈原說;吳越民族圖騰祭說;起於三代夏至節說;惡月惡日驅避說,等等。迄今為止,影響最廣的端午起源的觀點是紀念屈原說。在民俗文化領域,我國民眾把端午節的龍舟競渡和吃粽子都與屈原聯繫起來。傳說屈原投江以後,當地人民傷其死,便駕舟奮力營救,因有競渡風俗;又說人們常放食品到水中致祭屈原,但多為蛟龍所食,後因屈原的提示才用楝樹葉包飯,外纏彩絲,做成後來的粽子樣。

端午節習俗

吃粽子於門上插艾或菖蒲驅邪,系長命縷,飲雄黃酒或以之消毒,賽龍舟等等。粽子又叫「角黍」、「筒粽」,前者是由於形狀有稜角、內裹粘米而得名,後者顧名思義大概是用竹筒盛米煮成。端午節吃粽子,在魏晉時代已經很盛行。這種食品是在每年端午和夏至兩個節日裡食用。

相關焦點

  • 端午節的來歷和習俗 端午節是紀念屈原嗎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端午節的來歷和習俗 端午節是紀念屈原嗎 從小,長輩們就告訴我們農曆五月初五是端午節,端午節是中國的傳統節日,在這一天我們要包粽子吃,喝雄黃酒,還要在門前懸掛艾蒿來去惡闢邪,而且還有賽龍舟可以觀賞。
  • 端午節的來歷和習俗 關於端午節的歷史淵源
    但是今年,高考和中考卻在端午節之後,這就意味著考生要先慶祝完端午節,才參加考試。今年的端午節是在6月25日,關於端午節的來歷和習俗,你了解些什麼呢?具體和小編一起來看看吧!  端午節的來歷和習俗  端午節起源於古代百越崇拜龍圖騰的部族——百越族用於拜祭龍祖的節日。
  • 端午節的來歷和習俗是什麼?
    端午節的來歷和習俗有哪些呢?從小到大,我們只知道端午節是為了紀念屈原,也只知道端午要吃粽子,划龍舟,那麼端午節還有一些其他的來歷和習俗,你知道嗎?端午節的來歷和習俗之紀念屈原此說最早出自南朝梁代吳均《續齊諧記》和南朝宗懍《荊楚歲時記》。
  • 端午節的來歷由來是什麼 端午節傳說故事有哪些?
    農曆五月初五是端午節。古稱重五,與九月九日稱重九之意相同。又稱「端五」或「端陽」。是我國民間傳統三大節日(春節、端午、中秋)之一,受到全國各地普遍的重視。》》2015端午節放假通知安排時間端午節的來歷由來  「端」是開始的意思。《風土記》裡說:「仲夏端午。端者,初也。」
  • 關於端午節的來歷和民間習俗傳說
    新東方網>學前>幼兒教育>趣味學習樂園>學前班英語>正文關於端午節的來歷和民間習俗傳說   農曆五月初五端午節,是我國最大的傳統節日之一。
  • 端午節的由來和習俗有哪些?
    我國的傳統節日——端午節即將來臨,端午節是為了紀念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的傳統節日,國家為了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在2008年一月一日列入國家法定節假日,並列入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偉人之名人盡皆知,傳統節日全民共享,小編來給大家介紹一下端午節的來歷和習俗。
  • 重溫端午節的來歷、屈原的傳說故事和習俗「巧手荷包話端午」
    「巧手荷包話端午」一、活動目的:通過端午節主題活動的開展,重溫端午節的來歷、屈原的傳說故事和習俗活動,感受濃鬱的傳統文化氣息;二、活動主題及相關信息1、主題:「巧手荷包話端午」;2、時間:2020年6月23日下午3:00;3、地點:經典匯三、活動流程1、話說端午節,感受傳統文化的氛圍;2、團隊下半年的活動計劃、分工和目標;
  • 【雲賞端午】端午節的來歷和習俗
    【雲賞端午】端午節的來歷和習俗 2020-06-23 20:5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2020端午節是幾月幾日放假安排 由來來歷傳說習俗有哪些?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2020端午節是幾月幾日放假安排 由來來歷傳說習俗有哪些? 端午節,作為我們比較重要的傳統節日,許多人都知道是農曆五月初五,可是不是太清楚是公曆幾月幾日,幾天小編就分享下,順帶說說端午節的來歷由來,端午節的習俗等等。
  • 端午節的來歷和習俗你了解多少?
    端午節的來歷和習俗你了解多少?時間:2020-06-25 10:13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端午真的是因為紀念屈原嗎? 端午節的來歷和習俗你了解多少? 端午節到了,在此先祝大家端午安康。
  • 關於端午節的來歷和習俗
    端午節的來歷 農曆五月初五,俗稱「端午節」。端是「開端」、「初」的意思。初五可以稱為端五。農曆以地支紀月,正月建寅,二月為卯,順次至五月為午,因此稱五月為午月,「五」與「午"通,「五」又為陽數,故端午又名端五、重五、端陽、中天等。
  • 端午節的來歷故事屈原 關於端午節起源的傳說
    據現代考證,關於端午節的來歷,有著很多不同的傳說。其中,流傳最廣的就是端午節是為了紀念愛國詩人屈原。故事到底是怎樣的?一起來看看吧!  端午節的來歷故事屈原  公元前278年,秦軍一舉攻破楚國都城,眼看著家國覆滅,卻無力救國的屈原痛心不已
  • 端午節的來歷和習俗,不只是屈原故事、划龍舟和吃粽子,還有更多
    端午節的來歷和習俗,不只是屈原故事、划龍舟和吃粽子,還有更多文/@成長新視點端午節,是中國傳統節日,歷史悠久,來歷傳說多樣,習俗更多多彩。最深入人心的來歷,是與屈原有關的故事;流傳最廣泛的習俗,主要是划龍舟、吃粽子、喝雄黃酒和掛艾草(菖蒲)。
  • 中國傳統節日端午節是幾月幾日?端午節的來歷習俗
    傳統節日端午節幾月幾日端午節,為每年農曆五月初五。據《荊楚歲時記》記載,因仲夏登高,順陽在上,五月是仲夏,它的第一個午日正是登高順陽好天氣之日,故五月初五亦稱為「端陽節」。此外端午節還稱「午日節、五月節、龍舟節、浴蘭節、詩人節」等。端午節是流行於中國以及漢字文化圈諸國的傳統文化節日。
  • 關於端午節的來歷、習俗和傳說!第3個傳說只有百分之五的人知道
    端午節,為每年農曆五月初五。據《荊楚歲時記》記載,因仲夏登高,順陽在上,五月是仲夏,它的第一個午日正是登高順陽好天氣之日,故五月初五亦稱為「端陽節」。此外端午節還稱「午日節、五月節、龍舟節、浴蘭節」等。端午節是流行於中國以及漢字文化圈諸國的傳統文化節日。
  • 端午節的真實來歷
    因此,有許多相同的習俗不足為奇。舉個例子來說,端午節是中、日、韓三國都會過的一個重要節日。那麼端午節是如何來的呢?傳說屈原同志殉國以後,楚國的老百姓聽到信息,非常悲痛,紛紛湧到汨羅江邊去憑弔屈原。漁夫們划起船隻,在江上來回打撈他的身體。有的老百姓拿出為屈原準備的飯糰、雞蛋等食物,「撲通、撲通」地丟進江裡,想讓魚龍蝦蟹吃飽了,就不會去咬屈大夫的身體了。其他人見後紛紛仿效。
  • 端午節的由來及習俗
    端午節起源端午節的由來與傳說很多,以下我為大家介紹四種:源於紀念屈原據《史記》記載,屈原是春秋時期楚國大臣。源於紀念伍子胥端午節的第二個傳說,在江浙一帶流傳很廣,是紀念春秋時期(公元前770--前476年)的伍子胥。伍子胥名員,楚國人,父兄均為楚王所殺,後來子胥棄暗投明,奔向吳國,助吳伐楚,五戰而入楚都郢城。當時楚平王已死,子胥掘墓鞭屍三百,以報殺父兄之仇。
  • 端午節來歷50字 2018端午節的由來作文200字端午節黑板報內容
    端午節來歷50字 2018端午節的由來作文200字端午節黑板報內容 今年6月17日,是西方的父親節;6月18日,是中國傳統的端午節。中西方兩個節日不期而遇,會碰撞出什麼樣的故事呢?農曆五月初五為端午節,又稱端陽節、午日節、五月節、艾節、端五、重午、午日、夏節。雖然名稱不同,但各地人民過節的習俗是相同的。端午節是我國二千多年的舊習俗,每到這一天,家家戶戶都懸鐘馗像,掛艾葉菖蒲,賽龍舟,吃粽子,飲雄黃酒,遊百病,佩香囊,備牲醴。
  • 端午節來歷50字 2018端午節的由來作文200字端午節黑板報內容|端午...
    端午節來歷50字 2018端午節的由來作文200字端午節黑板報內容時間:2019-06-07 07:56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端午節來歷50字 2018端午節的由來作文200字端午節黑板報內容 端午節,又稱為五五節,因為端午節是在農曆的五月五日,是三個重要的中國節慶之一
  • 端午節由來與傳說介紹 端午節習俗盤點:賽龍舟吃粽子
    自2008年起,端午節被列為國家法定節假日。2006年5月,國務院將其列入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2009年9月,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正式審議並批准中國端午節列入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成為中國首個入選世界非遺的節日。  端午節的由來  傳說一:紀念屈原 傳說屈原死後,楚國百姓哀痛異常,紛紛湧到汨羅江邊去憑弔屈原。漁夫們划起船隻,在江上來回打撈他的真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