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行我show!中國醫院管理案例評選,醫院卓越管理實踐大秀場。
點擊查看社區衛生服務市場增速遠高於其他市場
從渠道貢獻率看,醫院仍然是醫藥市場的主流終端,佔整體市場近70%的份額;第三終端市場依舊維持14%的市場份額及較高的增速,其中,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受公立醫院深化改革等政策利好影響,增速達到雙位數,遠高於其他市場表現。
隨著零差率和分級診療制度的實施,短期內醫院流出的處方將更多地去往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從處方藥品類來看,以抗高血壓用藥、血脂調節劑和糖尿病用藥等慢病藥為主的基礎治療領域藥品在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佔比份額最大,達到44%。
競爭態勢
以基礎治療領域藥品中的糖尿病用藥,抗高血壓用藥和血脂調節劑為例,跨國企業在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的銷售表現優於其它渠道。三大慢病用藥品類裡,輝瑞生產的立普妥、諾和諾德生產的諾和靈30R和阿斯利康生產的波依定在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銷售排名第一。
分級診療制度的深化改革將加速整體藥品市場格局的改變
1、分級診療政策對於提高城鄉居民衛生服務需求的滿足程度,民眾看病就醫的公平性和可及性起到了推動作用;此外,醫聯體的建立、醫保報銷比例的調整、家庭醫生籤約制和慢病管理等領域機會凸顯;
2、慢病管理及其相關配套設施的建立將作為分級診療改革的重要切入點,龐大的多發病、慢性病患者群體將逐漸下沉到基層醫療機構,從而加速了整體市場的格局改變。
北京地區醫藥分開綜合改革成果分析
IQVIA數據統計:今年三季度北京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在抗高血壓藥物,糖尿病藥物以及血脂調節劑這三大慢病用藥的銷售額貢獻率分別達到了29%,31%和25%,相比今年一季度的份額有了較大幅度增長,尤其是降血脂用藥,在三季度的銷售額增速超過八成。
具體分析北京地區抗高血壓藥物的銷售表現,可以看到隨著北京醫藥分開綜合改革政策的執行,抗高血壓類藥品在醫院渠道的市場份額有明顯轉移,約7%的藥品轉承至社區衛生服務中心,該渠道增速高達30%。按藥品生產企業類型看,本土企業的表現不容小覷,總體增長率達5%,高於跨國企業增速。尤其在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市場,本土企業抗高血壓類藥品的市場份額與跨國企業的市場份額相當。
隨著新醫改政策的推進,未來十年將是我國醫藥分家深入實施的十年。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受益於基層醫療體系日益完善和分級診療政策的推進,各大主要品類的增速將會高於醫院終端。而中醫治療市場也會相應隨著基層市場的擴大而快速發展。
近日,以麥斯康萊為代表的第三方醫藥服務平臺也正不斷興起,作為專業的醫藥策劃公司,麥斯康萊也將中醫館項目和一些基層項目納入其中,在全國各地協辦中醫館和中醫診所,幫助原有藥店診所轉型,以疾病為導向,持續推進各類治療項目,也幫助大量有意向開辦診所或中醫館的醫生開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