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器械出口分析:波蘭市場潛力巨大,中國企業應抓住商機

2020-11-19 騰訊網

醫療器械產業是生物工程、電子信息和醫學影像等高新技術領域複合交叉的知識密集型、資金密集型產業。2017年,我國醫療器械出口扭轉下跌趨勢,但是出口產品仍以低值耗材、中低端產品為主。縱觀全球市場,中東歐尤其是波蘭醫療器械市場近年來增長迅速,極具吸引力,值得出口企業重點關注。

行業現狀:按摩器具出口額最高,行業陷入低價競爭怪圈

醫療器械的特點是產品間差異極大,既包括止血海綿、一次性注射器這類較簡單的產品,也包括醫用磁共振成像設備這類複雜的大型設備。因此醫療器械的發展受相應國家基礎工業發展水平影響很大,美國、歐洲、日本等地由於發達的工業基礎和多年的技術積累,長期處於世界的領先位置。

相比之下,我國醫療器械工業基礎薄弱,規模較小,發展較為滯後。2017年我國醫療器械出口總額217.03億美元,同比上漲5.84%,扭轉了近年來的下跌趨勢。但是在診療設備、醫用耗材、口腔器材、保健康復、醫用敷料等五大細分領域中,我國醫療器械出口優勢仍集中在保健康復、醫用敷料等中低端、具有價格優勢的常規產品,佔據我醫療器械出口總額的44.5%。

在以CT、核磁共振等為主的大型設備領域,由於全球市場長期被跨國公司壟斷,我國高端產品的技術水平和綜合性能相比發達國家還有較大差距,臨床使用時間較短,國際市場認可度較低,對外出口目前仍處於弱勢。

與此同時,我國醫療器械行業低價競爭問題日趨嚴重,依靠降價提量以拉動出口額增長趨勢明顯。2013-2017年我國醫療器械出口均價下降明顯。分析其中的原因,主要是因為全球貿易保護主義抬頭,個別國家通過增加關稅、提高準入門檻、增加監管頻率等方式,限制了我國醫療器械產品輸入,導致我國醫療器械產品在國際市場上的競爭加劇。

市場分析:波蘭醫療器械進口依存度極高,中國企業有望分一杯羹

隨著全球人口自然增長,人口老齡化程度提高,以及發展中國家經濟增長,長期來看全球範圍內醫療器械市場規模將持續增長。2016年全球醫療器械銷售規模為3868億美元,預計 2022年將超過5200億美元,年均複合增長率5.10%。

從區域來看,歐美日等發達國家和地區的醫療器械產業發展時間早,對醫療器械產品的技術水平和質量要求較高,市場需求以產品升級換代為主。而新興市場裡,中東歐市場近年來增長速度較快,產品普及需求與升級換代需求並存,是全球最具潛力的醫療器械市場之一。

為什麼中東歐市場最具潛力?首先是需求旺盛。長期以來,中東歐各國經濟依附於西歐發達國家,其中部分國家醫藥工業基礎薄弱,大部分醫療器械產品依賴於進口。當前,波蘭、保加利亞、匈牙利、捷克等國家貿易環境穩定,市場需求日益增長,與我國醫療器械企業的貿易往來日趨頻繁,貿易額不斷提升。2011年,中國與中東歐醫藥貿易總額7.7億美元,2015年增長到15.2億美元,5年間增長了近一倍。就醫療器械產品來看,2015年,我國出口到中東歐市場的醫療器械以醫院診斷與治療設備、一次性耗材和保健康復產品為主,相關出口額分別為1.77億、1億和0.9億美元,合計佔我國對中東歐醫藥商品出口總額的33.2%。

其次是具備區位優勢。雖然中東歐醫療器械市場規模偏小,但該地區具備良好的區位優勢,對歐洲醫療器械市場有一定輻射作用,國內醫療器械企業通過中東歐繼而進一步打開歐洲市場,不失為一條值得考慮的路徑。

最後是醫療支出不斷增加。隨著人口老齡化不斷增長,中東歐國家的醫療支出不斷上升。僅波蘭而言,在過去的五年內,醫療支出增加了22%,2016年達到300億美元。匈牙利同期醫療消費增加25%,達到95億美元。其他中東歐國家增長速度相同。除了人口結構的因素,經濟因素也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個人財富的不斷增加使得人們有了更多閒置資金花費在醫療健康方面,近年來多數中東歐國家失業率不斷下降,達到歷史最低點,整體經濟環境十分明朗。

哪個中東歐國家醫療器械市場需求最大?答案是波蘭。波蘭位於歐洲的中心,是歐盟第六大國家,人口3850萬。波蘭是中東歐地區最大的經濟體,擁有最多的人口,同時也是中東歐最大的醫療器械市場。作為「一帶一路」的戰略位置和跨歐洲運輸走廊的一部分,開展業務極為便利。目前,波蘭醫療器械市場上74%的產品是從英國、德國、美國進口的,中國在波蘭的醫療器械進口佔比中相對較小,未來的增長潛力很大。

波蘭現有醫療器械生產企業400~500家,其中多數是員工在10人左右的小微企業,主要產品是一次性壓舌板等中低價位產品。雖然有些醫療器械生產商也能提供中高端產品,如植入性醫療器械、整形外科器具等,但是其90%的醫療器械原部件、原材料都來源於進口。

值得注意的是,波蘭的醫療器械市場準入機制並不是十分透明。國外企業通常需要通過當地代理商或貿易合作夥伴才能順利通過產品認證。另外,醫療器械行業的生意關係不可能通過一次交易就完全結束,接下來還有售後服務及維修等問題,所以波蘭的代理商通常希望供應商能提供長期服務的承諾。

在波蘭,醫療器械與其他商品一樣,價格是決定用戶是否採購的最主要因素。而且,醫院是否需要購進某種醫療器械,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醫生的推薦意見。所以,國外企業往往需要通過當地代理商、貿易合作夥伴與醫生群體建立良好的溝通合作關係,以便向醫生及時提供新產品信息。

相關焦點

  • 中國70%的醫療器械市場被國外企業瓜分
    隨著經濟社會發展,中國已成為繼美國和日本之後世界第三大醫療器械市場,並將在3-6年內成為世界第二大市場。國外醫療器械和藥品的市場份額比例為4:6,而中國現在是1:9。目前全國17.5萬家醫療衛生機構的醫療儀器和設備中,有15%左右是1970年代前後的產品,有60%是1980年代中期以前的產品。
  • 波蘭與中國貿易潛力巨大 中歐班列優勢凸顯
    儘管今年與往年相比阻礙重重,但他們仍決定克服困難參展,來上海參加進博會尋找商機。」日前,第三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舉行期間,波蘭駐華大使賽熙軍(Wojciech Zajczkowski)在接受《中國對外貿易》雜誌專訪時表示。物流、環保以及創新產業有廣泛合作機會2015年,波蘭與中國籤訂了共同支持「一帶一路」倡議的備忘錄。近年來,兩國在「一帶一路」框架下合作穩步推進。
  • 醫療器械行業技術特點及發展現狀分析
    全球及中國醫療器械市場的快速發展,給中國本土的醫療器械製造企業提供了良好的發展環境,中國醫療器械產業已初步建成了專業門類齊全、產業鏈條完善、產業基礎雄厚的產業體系。經過近 30 年的發展,國內企業已能生產絕大多數常用醫療器械產品,但在高端醫療器械市場,國內企業與國際大型企業相比仍存在差距。
  • 這些國產醫療器械,機會來了|醫療器械|IVD|企業|-健康界
    中國的優勢是將技術變成市場接受的產品方面,而且隨著投入的增加,教育和科研的進步,中國的創新能力正在迅速提高。可以確定,第四次工業革命中國通過成熟的工業化進程和計算機網絡快速發展緊緊抓住了第四次工業革命的「繩索」。
  • 代理模式下 中國85%的醫療器械企業為什麼做不大?
    再比如,在中國一次性醫用耗材之鄉——揚州頭橋鎮,目前有生產企業96家,經營企業52家,產品近200種,員工數量6200人,市場營銷人員近5000人,但目前僅有一家企業應稅銷售過億元,大部分都在幾千萬元甚至幾百萬之間徘徊,主要產品集中在極為低端的一次性醫用耗材上,包括麻醉包、穿刺包、鎮痛泵等一次性耗材。
  • 義大利醫療行業展望中國市場,積極加速出口優勢醫療產品
    伴隨2015年中國醫療健康產業投資論壇拉開帷幕,義大利對外貿易委員會攜手本國優質展商參加了於15日開幕的第73屆中國國際醫療器械(春季)博覽會,以獨特的視角分享了義大利對現今中國醫療行業發展的觀察和預測,並對義大利將繼續在中國加速出口優勢醫療產品做出了積極展望。
  • 2014中國醫療器械行業發展藍皮書(全文)
    第一章  2014年中國醫療器械政策綜述第二章  2014年中國醫療器械行業發展綜述第三章 中國醫療器械市場發展分析第四章 2014年醫療器械行業投資併購分析第五章 醫療器械行業存在的問題分析第六章 醫藥器械產業發展前景展望
  • 內窺鏡國內外市場規模分析及預測、重點企業分析(附報告目錄)
    在硬鏡市場,由於其核心光學技術要求較高,我國的醫用領域市場主要被國外品牌佔領。以美國、德國、日本等發達國家為首的內窺鏡微創醫療器械品牌以其先進的製造加工能力、領先的創新工藝水平、完備的產品系列及強大的品牌效應佔據我國內窺鏡微創手術醫療器械市場的主導地位,尤其是三甲醫院等中高端市場。
  • 醫療器械企業如何提升營銷效率?做好這幾點...
    與全球平均水平及其他金磚國家進行對標分析,結果顯示中國醫療器械價格和SG&A指數實際上均高於全球平均水平。雖然這可能是由於銷貨成本隨著更多本地企業進入市場而有所降低,但中國的比率仍高於其他金磚國家水平。隨著按項目收費和統一招標等政策的推廣,醫療儀器/耗材公司將面臨巨大的價格壓力。
  • 華為阿里加速布局醫療器械 AI智能醫療是新風口
    日前,中國藥品監督管理研究會與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聯合發布的《醫療器械藍皮書:中國醫療器械行業發展報告(2019)》(下稱《報告》)指出,我國醫療器械生產企業主營收入在2018年達到6380億元,中國已發展成為全球第二大醫療器材市場。預計2021-2022年將突破萬億元。   政策利好之下,醫療器械市場也成為華為、阿里、百度等科技巨頭爭先入局的領域。
  • 醫療器械企業的核心競爭力在哪兒?要麼狠抓技術
    現在我們聊聊醫療器械這個行業,個人對於這個行業是非常看好的,它跟藥品比有什麼特殊的地方呢?第一點,醫療器械跟發達國家的相比,顯然中國是更落後的,落後意味著潛力和空間;第二,從國家一系列的政策來看,要鼓勵醫療,社區診所,那麼最受益的是哪個方面呢?
  • 醫療器械+人工智慧,新風口來了?
    醫療器械由此成為關注熱點。  在醫療器械領域,我們的技術水平長期以來並不佔優勢,並且高度依賴進口。但如今,在人工智慧應用上,經歷了疫情的「大練兵」後,智能影像診斷、遠程醫療等,讓中國積累了更多自己獨有的經驗。  未來,醫療器械+人工智慧,是否具有某種彎道超車的可能性?而上海在邁向科創中心的過程中,又能在這個潛力無限的創新領域抓住哪些機會?
  • 行走在中國的德國企業:中國市場潛力巨大
    「從交通技術的角度,這些東南亞新興市場對我們就像在家門口一樣。」德國亞洲經濟圈協會副主席拉爾夫·溫特曼特爾(Ralph Wintermantel)說,21世紀將屬於亞洲,許多亞洲國家已成為新的世界工廠,德國企業必須依靠更智能化的服務來謀生。  越來越多德國企業和機構關注亞洲經濟的發展。在眾多亞洲國家中,中國是多數德國企業和機構最感興趣的國家。
  • 傑成醫療高端醫療器械出口美國和加拿大
    (原標題:傑成醫療高端醫療器械出口美國和加拿大) 中國經濟新聞網訊
  • 進賢縣醫療器械產業約佔國內市場銷售份額的40% 正朝「千億產業...
    該產業從最初模仿起步,到規模發展,再到集群發展,經過30多年的不斷發展壯大,現有醫療器械生產企業136家,其中規模以上企業24家,5家國內醫療百強企業,產品涵蓋Ⅰ、Ⅱ、Ⅲ類1000多品種,其中「洪達」牌一次性無菌輸液器榮獲中國名牌產品,有15個商標榮獲江西省著名商標。有洪達和益康2家年產值超過10億的龍頭企業,也有鵬翔、美格爾、科美等一批發展潛力巨大的企業。
  • 借鑑| 國際醫療器械龍頭企業發展路徑分析
    美敦力持續併購擴大業務版圖,終成全球最大醫療器械供應商(一)企業概況美敦力公司成立於1949年,已發展成綜合性醫療器械公司,主要產品覆蓋心律失常、心衰、心臟瓣膜置換、體外心臟支持、微創心臟手術、血管疾病、惡性及非惡性疼痛、運動失調、糖尿病、胃腸疾病、泌尿系統疾病、脊椎疾病、神經系統疾病、五官科手術治療等領域。
  • 眼科醫療深度報告:上遊藥品和器械需求巨大,下遊醫院整合快
    眼科行業產業鏈:上遊藥品和器械需求巨大,下遊醫院整合加快上遊:眼科用藥和眼科器械&耗材眼科診療領域處於「缺醫少藥」的狀態,眼科藥物和眼科器械&耗材市場空間 巨大。而 醫生資源相對緊張,特別是在發展中國家,但全球老齡化進程加快,各類眼病 患者數量不斷增長,未來對於治療性眼科藥物和眼科器械的需求日益增強,眼 科 藥物和 眼科器 械的市 場空間 巨大。全球眼科產業鏈上遊市場包括眼科器械 &耗材、眼科藥物、視力保健(主要是 隱形眼鏡及護理液)被大型跨國企業壟斷。
  • 醫藥和醫療器械行業發展逆勢而上 人才市場求賢若渴
    -- 翰威特發布2009年度中國醫藥和醫療器械行業全面薪酬福利評估結果 上海2009年11月17日電 /美通社亞洲/ -- 全球著名人力資源管理諮詢與服務外包公司翰威特最新發布的2009年度中國市場醫藥和醫療器械行業薪酬福利評估報告(以下簡稱「翰威特報告」)顯示,醫藥和醫療器械行業受金融危機影響較小。
  • 惠泰醫療:致力於成為國際化高端醫療器械企業
    惠泰醫療致力於成為立足國內、放眼全球的高端醫療器械生產廠家和系統服務商,將優質的心內科介入產品提供給國內和國際更多的醫生使用,讓更多的患者享受更高品質、在經濟上可負擔得起的醫療產品和服務,打破國際品牌在中國市場和國際市場的壟斷格局,減輕國家醫保支付壓力,引領國內同行業公司一起良性發展。
  • 中國基層醫療市場潛力巨大
    中國醫院管理案例評選,醫院卓越管理實踐大秀場。分級診療制度的深化改革將加速整體藥品市場格局的改變1、分級診療政策對於提高城鄉居民衛生服務需求的滿足程度,民眾看病就醫的公平性和可及性起到了推動作用;此外,醫聯體的建立、醫保報銷比例的調整、家庭醫生籤約制和慢病管理等領域機會凸顯;2、慢病管理及其相關配套設施的建立將作為分級診療改革的重要切入點,龐大的多發病、慢性病患者群體將逐漸下沉到基層醫療機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