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迅:輿情就是警情 持續淨化網絡空間

2020-12-08 青島頻道

「輿情就是警情,我們要不斷加強網上巡查,一旦出現涉及公民切身利益、合法權益等網上輿情,我們會迅速進行研判,並根據情況開展工作。」16日下午,記者在八大關賓館採訪到今年兩會的特邀政協委員—青島市公安局副局長趙迅。

青島市公安局副局長趙迅

  魯網青島4月17日訊 「輿情就是警情,我們要不斷加強網上巡查,一旦出現涉及公民切身利益、合法權益等網上輿情,我們會迅速進行研判,並根據情況開展工作。」16日下午,記者在八大關賓館採訪到今年兩會的特邀政協委員—青島市公安局副局長趙迅。

  近年來,隨著網絡信息化的程度不斷加深,網絡安全成為公眾關注的焦點問題。對此,趙迅提到,嚴厲打擊網絡犯罪、持續淨化網絡空間是公安機關的工作重點。除了加強網上巡查,利用新技術手段打擊竊取個人信息等網絡犯罪之外,市公安局還開展了淨化網絡進校園、進社區等活動。「通過這樣一些面對面的知識普及和事例演示,告訴中小學生和社區居民加強自我防範意識,提高網絡信息辨別能力,不聽、不信、不傳播網絡謠言。」趙迅表示。

  另外,記者還了解到,2016年青島市公安局將嚴厲打擊「盜搶騙」侵財犯罪作為一項重要的業務職能目標,針對影響群眾安全感的多發性侵財犯罪,深入開展打擊「盜搶騙」犯罪專項行動,組建市、區(市)兩級打擊「兩搶」、盜竊等專業隊,提高專業化打擊能力,偵破入室盜竊、扒竊案件同比分別提高3.6%、12.3%,搶劫、搶奪、盜竊汽車案件同比分別下降29.5%、29.1%、44.1%。針對電信網絡新型犯罪,深入開展打擊治理,於今年9月建成青島反電信網絡詐騙中心,破獲電信詐騙案件同比提升3.9倍,成功阻止和快速止付電信詐騙案件640餘起,為群眾避免和挽回經濟損失760餘萬元。

相關焦點

  • 趙迅:推動智慧教育教學在林芝迸發力量
    「設備不缺就是缺人,我要盡我所能幫助他們」2019年8月,來自東莞沙田教育管理中心的人事幹部兼信息技術調研員趙迅來到西藏林芝市八一中學,從山清水秀的嶺南腹地,到寒冷廣袤的西藏高原,頭暈、缺氧、心跳加速、血壓升高等等高原反應讓他一度害怕自己無法堅持下去;然而,當走上講臺,看到孩子們淳樸純真的眼神,趙迅老師又有了咬牙挺下去的動力。
  • 加強網絡涉軍信息引導 營造涉軍輿論清朗空間
    中國軍網直面挑戰和難題,加強網絡涉軍信息引導,努力營造網絡涉軍清朗空間,探索出了諸多經驗,也引發了對加強網絡涉軍信息引導的諸多思考。關鍵詞:中國軍網;網絡涉軍信息;輿論引導當前,依法管網治網進一步加強,網絡輿論環境持續淨化,網絡生態日趨良好,網上正能量更加強勁,主旋律更加高昂。
  • 九大網絡輿情傳播規律及成因探析
    編者按:據法制網輿情監測中心觀察,2017年以來,網絡輿情傳播的九大規律不斷凸顯:媒體大量跟進報導同類事件探究背後深層原因、跨領域熱點輿情事件引爆速度快、同理心效應促使網民紛紛袒露同類遭遇、「未閉環」的輿情事件引發網民持續追問
  • 趙迅:勇挑全校信息課程大梁 助力藏區構建智慧校園
    學生合照(中間黑衣墨鏡為趙迅)「去年7月,單位為此舉行『送別會』。同事們都對我援藏教書表示肯定,不少人表示不舍,但我還是要去,因為這是我一直都想做的事情!」1月18日,趙迅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援藏教書是他一直的夢想,如果沒能抓住這次機會,或許會留下遺憾。
  • 新媒體環境下高校網絡負面輿情引導研究
    手機網民已佔網民總數的絕大部分,隨之帶來的則是三微一端平臺使信息傳播的時間和空間距離無限縮小。高校學生身處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形成成熟的階段,容易受到外界影響。本文從網絡負面輿情入手,旨在研究加強引導的措施,清朗高校網絡空間。
  • 2014年的中國網絡輿情「拉一拉就是朋友,推一推就是敵人」
    人民網輿情監控室提供的數據顯示:2009年網絡輿論對政府的認同度最低,其中湖北鄧玉嬌案的認同度為1.4、雲南「躲貓貓事件」為2.0。2014年內蒙呼格吉勒圖案再審,網民的政府認同度達到了3.33。——人民網輿情監測室秘書長祝華新「我們的立場是坐北朝南——屁股坐在政府這邊來解讀民意。」 人民網輿情監測室秘書長祝華新手下有近一百名輿情分析師,他們平均年齡不到30歲,共同特徵是「對網際網路如數家珍」「熟悉體制內語言」「會做數據分析」,「很少出身名校」。有關體制的問題,「80%的大學生、研究生都答不出來」,這讓祝華新傾向於用「偏才」、「怪才」。
  • 劉強:檢察機關涉檢網絡輿情的應對與引導
    同時,應對網絡輿情進行綜合分析,了解民意民情,反映民意民願,妥善處理政治生活中出現的各類網絡輿情危機,使網絡成為檢察機關服務於黨、國家和人民的有力工具。另外,檢察機關偵查案件的對象是國家機關工作人員的職務犯罪,尤其是貪汙賄賂型犯罪,在當前反腐網民關心度高漲的背景下,這些涉檢案件比一般的案件更加容易引起網民的關注,凡是涉及權力因素的事件,往往容易形成網絡輿情甚至網絡聚集性事件。二是持續時間相對較長。
  • 新媒體時代政府引導網絡輿情的挑戰及出路
    一、網絡輿情的概念及特徵 (一)網絡輿情的概念 網絡輿情是指在一定的社會空間內,通過網絡圍繞中介性社會事件的發生、發展、變化,民眾對公共問題和社會管理者產生和持有的社會政治態度、信念、價值觀,是較多民眾關於社會中各種現象、問題所表達的信念、態度、意見和情緒等表現的總和。
  • 濱州電信網絡詐騙警情播報⑬
    濱州電信網絡詐騙警情播報⑬ 2021-01-13 17:1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觀察丨「杭州女子失蹤案」,「破圈」的網絡輿論亟待淨化
    7月23日晚上杭州市公安局發布警情通報,稱案件取得重大突破,失蹤女士的丈夫有重大嫌疑,已對其採取刑事強制措施。有網友大吃一驚,表示沒想到闢謠後通報居然是一樣的內容,並表示如此反覆反轉的消息,感覺像是過山車。
  • 光明公安全力維護社會平安穩定 全區警情再創歷史新低
    在區「兩會」及「光明半馬」等一系列重大安保工作中,光明全警出動,確保重大活動井然有序;積極化解社會不穩定因素,未發生重大群體性事件和暴恐事件。在打擊違法犯罪方面,光明公安重拳出擊,先後開展「驕陽」「春雷」等專項行動,持續推進光明區社會平安穩定。在此基礎上,光明轄區警情再創歷史新低:110刑事治安總警情同比下降9.1%;治安、盜竊警情同比下降12.6%、21.7%,社會治安環境持續好轉。
  • 濟南市政協委員呂凌雲建議:淨化網際網路空間 築牢未成年人網絡安全...
    1月12日,濟南市第十四屆五次會議上,濟南市政協委員呂凌雲就如何淨化網際網路空間,築牢未成年人網絡安全屏障的問題接受了記者採訪。呂凌雲認為,當前網際網路平臺存在諸多問題和安全隱患。網課學習板塊、動畫動漫產品、直播及短視頻網站、惡意彈窗、即時通信工具群圈和論壇社區等環節存在危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價值導向不良的有害信息,網路遊戲平臺實名制和防沉迷措施落實不到位、誘導未成年人充值消費等影響青少年上網安全的問題依然嚴峻,未成年人沉迷網路遊戲、網絡不良信息、網絡不良社交等問題突出,嚴重影響青少年身心健康成長。
  • 縣域網絡輿情發展態勢及應對策略
    本文以該縣級市為例,通過調查網絡輿情現狀和發展趨勢,分析研究網絡輿情處置應對中存在的問題及影響因素,繼而提出對策建議,以期為維護縣域良好的網上形象和網絡輿論環境,營造和諧穩定的網際網路環境,提供些許參考與借鑑。
  • 消除司法輿情的負面影響
    破壞網絡生態,引發輿情信任危機。司法輿情處置不力會助長網絡輿情中的非理性表達,滋生蔓延負面情緒,不利於網絡理性聲音的傳播,一些分辨能力相對較弱的網民更成為網絡謠言和極端言論的傳播者和受害者,從而破壞網絡生態。
  • 武漢警方發布6月份電信網絡詐騙警情分析
    女性受害人高於男性 警情最高街道47人被騙5日,記者從武漢警方公布的6月份電信網絡詐騙警情分析中了解到,6月份,武漢警方受理的電信網絡詐騙警情中,女性受害人佔比56%,高於男性。發案最高的東湖新技術開發區關東街,有47人被騙。
  • 智庫|突發公共事件中,網絡輿情的4大應對策略
    突發公共事件網絡輿情治理的法律制度不斷完善。近幾年來,國家不斷完善網絡內容治理,為了營造天朗氣清的網絡空間,對法律法規中滯後於網絡發展的內容進行修改、完善和補充,出臺一系列法律法規加強網絡輿情治理的制度建設。
  • 2月110刑事治安總警情降19.9% 疫情期間涉疫電詐警情1034起
    原標題:2月110刑事治安總警情降19.9%疫情期間涉疫電詐警情1034起,深圳警方提醒復工復產企業從正規渠道購買防疫物資深圳特區報2020年3月7日訊 記者昨日從市公安局獲悉,2月份我市110刑事治安總警情同比下降19.9%
  • 平塘農商銀行室舉辦網絡輿情培訓會
    12月10日晚,平塘農商銀行在總行3樓會議室舉辦網絡輿情培訓會,邀請新浪網貴州區域司馬飛總經理作《商業銀行聲譽風險與輿情應對》專題培訓。平塘農商銀行各部門、網點負責人及通訊員90餘人參加了培訓。
  • 民主與法制網2020年輿情觀察分析報告_輿情案例_民主與法制網 國家...
    在2020年民主與法制網輿情觀察分析報告中,囊括了各行各業,如涉及教育行業的有《西安六十六中學「殺師案」輿情觀察》《涉教育熱點事件輿情觀察:個案背後謹防群體危機》《監督疲軟,信息通道被人為堵塞 ——貴州大方拖欠教師工資案輿情觀察》《陝西鎮安7.1億豪華中學輿情觀察》等等;涉及民生領域的有《「直播帶貨」助力扶貧輿情觀察》《南方暴雨「車輪戰」輿情觀察:防汛進入戰時狀態洪災無情人有情》
  • 立體流程提升網絡輿情引導時度效——地方政府危機事件網絡輿情...
    本文在堅持實用性、可操作性、綜合性等原則的基礎上,結合三年多來在輿情一線工作的經驗以及選取的100起地方政府危機事件網絡輿情應對方法,通過線上線下調研,融合輿情技巧和政府工作具體流程,適應輿情發展的3.0特徵(常態化、大數據監測分析引導)以是否正面回應為切入點,形成一個地方政府危機事件網絡輿情應對引導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