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打造25公裡中軸線 山頂建標誌性構築物(圖)

2020-12-20 搜狐網

  25公裡中軸線鼓勵步行 南起深圳河北至觀瀾的深圳中軸線將形成城市重要公共空間

  深圳新聞網訊 深圳哪座山的山頂是俯瞰城市絕佳的觀景平臺?是蓮花山頂?梧桐山頂?還是……昨天,市規劃局向媒體解讀了《深圳中軸線整體城市設計研究》。該規劃提出,我市將重點打造南北長25公裡、東西寬1-3公裡的城市中軸線,高標準建設大腦殼山城市森林公園,在山頂建設能俯瞰全城的標誌性構築物。

  大腦殼山將建最佳觀景臺

  市規劃局城市設計處副處長黃偉文說,登高樓看深圳,有地王和賽格的樓頂開放觀光。

但地王、賽格畢竟商業化了些,領導貴賓一般被安排到蓮花山頂,可以在中軸線上俯瞰中心區。

  「蓮花山不算高,海拔只有97米,北面還有個大腦殼山,可以眺望特區和特區外的龍華新城,但現在還未成氣候,缺乏人氣。」黃偉文說:「比較有人氣的是筆架山和大南山,但從這兩山看四周,住宅為主的城市景觀又顯得平淡了點,玩攝影的寧願上梧桐山。但梧桐山上風雲變幻,很多時候看不到山下的風景。」

  在《深圳中軸線整體城市設計研究》中,梅林和龍華之間的大腦殼山被規劃成我市最重要的城市觀景平臺。據了解,大腦殼山海拔385.4米,是觀瀾河的源頭。規劃提出,利用大腦殼山特殊的區位條件,塑造成為中軸線承上啟下的關鍵節點,以生態、城市觀景為主題,高標準建設大腦殼山城市森林公園,塑造城市旅遊觀光新節點。

  中國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深圳分院副院長朱榮遠認為,大腦殼山頂觀景平臺將成為深圳未來絕好的觀景平臺。

  打造25公裡中軸線

  規劃認為,深圳中軸線將成為深圳新的城市象徵之一,是城市重要的公共空間系統、交通走廊,以及可塑城市特色和印象的地區。中軸線將以福田中心區中軸線為基礎,縱向聯繫並重組山、河、城、海、口岸等重要城市空間資源,形成能夠全面體現深圳城市特徵與精神氣質的代表性空間。

  據介紹,深圳中軸帶的總體空間策略將主要體現在南北拓展,建立整體連續的城市「景觀軸」空間感知。深圳中軸帶南(深圳河)北(觀瀾)全長超過25公裡,遠遠超出人正常的視覺感知距離(據了解,人的正常視覺感知極限為7公裡,1500—3000米可感知景觀全貌,300—1500米以內可感知建築群體的形態)。

  該規劃提出,以現有中心區中軸線為基礎,構建中心區「山海景觀軸」,同時重點做好梅林—大腦殼山段、龍華新城段、龍華老城段、觀瀾河段等4段核心景觀軸線建設,每段核心景觀軸長度在3公裡左右,符合人的視覺感知能力。

  建立多層次軸線觀景設施

  規劃將地鐵4號線作為聯繫整個中軸帶空間的交通主軸,完善包括快速交通、軌道、地區公交、自行車、步行在內的多種交通支撐體系。規劃還提出,建立不同層次的軸線觀景設施,形成「空中觀光+步行體驗」為特徵的軸線空間體驗,包括登山看軸線(蓮花山、大腦殼山等),坐軌道看軸線(4號線龍華、觀瀾高架段),水上看軸線(觀瀾河)等。

  規劃還提出,將統籌考慮中軸線的建設時序和重點。目前,中心區中軸線已經基本建成,近中期主要依託中心區與深圳南北兩大門戶(福田口岸與深圳龍華新客站)的發展帶動,密切結合皇崗村等舊村改造和新區建設強化軸帶空間聯繫。遠期依託觀瀾河流域優越的生態條件,打造以觀瀾河生態軸為核心的信息—生態軸帶空間。

(責任編輯:塔立那)

相關焦點

  • 深圳新城市象徵 中軸線構建「深港都市圈脊梁」
    —龍華中心—觀瀾中心為軸心的景觀帶將呈現在市民眼前;  ■深圳中軸線南北長約25公裡,重組中部地區山、河、城、海、口岸等重要資源,進一步豐富和完善城市特徵與內涵 本報記者 丁蕩新 通訊員 王海江  不久的將來,一條以福田中心區—龍華新城—龍華中心—觀瀾中心為軸心的景觀帶將呈現在市民眼前……記者昨日從市規劃局了解到
  • 深圳城市中軸線 美景一線牽
    從蓮花山頂可俯瞰市民中心廣場。 位於深圳中軸線右側的深圳圖書館,藏書豐富、讀者眾多。 深圳中軸線位於以福田中心區中軸線為基礎的蓮花山腳下,而從這條中軸線以蓮花山頂為中心向南看,它串起整個城市的精華——市民中心、CBD商務區、會展中心、深圳中心書城、圖書館、音樂廳、少年宮、深圳市當代藝術館及城市規劃展覽館、蓮花山公園、鄧小平同志雕像等標誌性建築,和亞洲最大地下火車站及城市軌道交通設施於一體的立體式換乘綜合交通樞紐段。它已成為政治、經濟和文化相融合的中心區域。
  • 政協委員建議打造深圳中軸線
    有政協委員建議在灣區機遇下謀劃、規劃中軸線,通過深圳的龍華區,分別向南北延長,南邊延長到香港,成為一個深港合作的中軸線,而北邊延長到惠州和河源,形成一條產業上的「中軸線」。    打造中軸線,營造城市精神空間    對於什麼是城市的「中軸線」,深圳市政協委員、北京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陳可石解釋,中軸線實際上是城市營造的精神空間,例如故宮在北京的中軸線上,凱旋門在巴黎的中軸線上,深圳也理應營造一條中軸線。
  • 福田欲打造深圳的「太平山頂」纜車直達安託山
    在深圳「建設先行示範區、創建強國城市範例」的目標定位下,站在改革開放前沿的福田如何實現「宜居宜業宜遊」,此次發布的福田區未來整體城市設計方案從頂層設計的角度描繪了一幅「未來福田」畫卷。改造福田北片區的山脊公園帶,將單一遊玩線路的山脊公園改造成為適合全民的多級難度的遊玩線路,同時設置山頂場所設施、公共到達、眺望點以及對入口街區實施改造;通過跨街綠地改造,由北至南連接福田南片區的深圳河及周邊溼地綠灘,起到山水連接的作用,打通生物遷徙的道路,生態環境保護更為深入細緻。二、建設公園鄰裡生活圈,營造國際一流的福田特色人居環境。
  • 拍下25公裡長深南大道做成全景圖 攝影達人留下特別的深圳時光
    &nbsp&nbsp&nbsp&nbsp原標題:拍下25公裡長深南大道做成全景圖&nbsp&nbsp&nbsp&nbsp攝影達人留下特別的深圳時光&nbsp
  • 深圳中軸線將誕生又一「深南大道」
    深圳新聞網訊 近日,備受市民關注的梅觀高速清湖南段市政化工程全線開工建設,梅觀高速成為深圳市內首條市政化改造的高速公路,項目計劃於2024年上半年完工。改造完成後,這條長約8公裡的道路將成為深圳中軸線上類似「深南大道」的又一條景觀大道,不僅將大幅提升梅觀高速與周邊路網的聯通能力,加強深圳中部對外快速交通功能,有效緩解交通擁堵,改造後的城市快速路景觀質量也將大大提升。
  • 古都北京的標誌性建築之一,中軸線上的鐘鼓樓
    北京鐘鼓樓位於北京南北中軸線的北端,是元、明、清三代都城的報時中心,也是北京的地標性建築之一。「在北京城中軸線的最北端,屹立著古老的鐘鼓樓。鼓樓在前,紅牆黃瓦。鐘樓在後,灰牆綠瓦。鼓樓胖,鐘樓瘦。在城市鐘鼓樓的建制史上,北京鐘鼓樓規模最大,形制最高,是古都北京的標誌性建築之一,也是見證中國近百年來歷史的重要建築。印象中鐘鼓樓是一座樓,今天才知道是遙相對應的兩座樓。費力爬上感覺是九十度的六十節臺階,在鼓樓上遠望北京中軸線,景山,北海,CBD建築群。值得全世界朋友參觀旅遊。
  • 深圳5年實施方案已落地 抓住深圳中軸線上最後的機會窗口!
    更有分析稱,儘管深圳將在土地政策上有所改革,預計到2025年深圳住宅用地佔比會提高到25%甚至30%,從而可以起到部分抑制高房價的效果。然而,深圳獲得一系列的利好實際上也會持續支撐著深圳的房價。而最犀利的觀點則是——基本等於變相直轄,如果不是深圳已經強限購 這會深圳房價要彪了!
  • 建成後將成深圳中軸線「深南大道」
    項目建成後,這條長約 8 公裡的道路將成為深圳中軸線上又一條"深南大道",不僅可以大幅提升與周邊路網的聯通,有效緩解交通擁堵,也將加強深圳尤其是深圳中部的對外快速交通功能。項目南起原梅林主線收費站,北至石清大道與清湖立交之間,全長共計 7.98 公裡,採用城市快速路標準,將原有的雙向 6 車道擴建為雙向 14 車道,其中,設雙向 8 車道主路,設計速度 80 公裡 / 小時,雙向 6 車道輔路,設計速度 40 公裡 / 小時,同時設置 7 處互通式立交,新增 9 座人行天橋。項目建成後,梅觀道路通行能力將提高一倍,曾經被高速路阻斷的短途公交也可以上路。
  • 打造文學之城,需有標誌性人物矗立深圳
    打造文學之城民眾閱讀是基礎    說到當下文學,我想說一說深圳文學。深圳文學在當下中國文學整個結構當中它的地位是非常重要,今年(2015年)深圳建市35周年,上個星期我來過一次,作協召開建市35周年的討論,討論深圳文學的現狀與未來。當時大家提出一個文學口號,這個文學口號可能是一個文學理論家提出來的,叫做「要把深圳建成文學之城」。
  • 深圳寶安區委書記黃敏:今年寶安將打造十大中心
    人民網深圳2月1日電(呂紹剛、陳育柱)1月31日,深圳六屆人大二次會議召開。深圳市人大代表、寶安區委書記黃敏在小組討論會上表示,寶安區今年將打造政務服務中心等十大中心,服務經濟、服務企業、服務社會、服務民生。 「寶安的短板,要引起我們的警醒。」
  • 深圳地鐵22、25、27號線將來 龍華一帶的招標結果已經公布
    深圳地鐵22、25、27號線將來 龍華一帶的招標結果已經公布5月24日深圳公布了一些地鐵的招標結果就是深圳市城市軌道交通22、25、27號線龍華段線站位及場段方案研究中標公告。按照深圳市龍華區公共資源交易中心公布的資料顯示本單位組織實施的深圳市城市軌道交通22、25、27號線龍華段線站位及場段方案研究項目已完成評審。根據《深圳經濟特區政府採購條例》及其實施細則的規定現將項目評審的相關情況及結果公示。基本代表深圳的地鐵22號線25號線27號線是經過龍華的地鐵。
  • 福田中心區建築導覽 幫你讀懂深圳中軸線
    來源: 深圳新聞網-晶報市民參觀深圳市當代藝術與城市規劃館。晶報訊(記者 戴潤超/文、圖)深圳,我們在這座城市生活、工作、行走,對它似乎再熟悉不過。但你真的了解深圳嗎?你可知地表之下,一個新的深圳正在延伸……15日,20名市民朋友跟隨著城市規劃專家導師李明的指引,從深圳市少年宮出發,參觀、探訪分散在福田中心區「深南大道+中軸線」的城市中心建築,尋路福田中心區地下城,開啟「城市之心」建築博覽之旅。
  • 北京中軸線的傳承與發展
    傳統中軸線的北延南伸南起永定門中心點,北至鐘樓的中心點,全長達7.8公裡的北京傳統中軸線被稱世界城市建設史上的奇蹟。這條中軸線,匯集了北京古代城市建築的精髓,見證了北京城的滄桑變遷。20 世紀80 年代末,北京將亞運會場館建在中軸線的北延長線上,這是傳統中軸線第一次向北延伸。20世紀80年代初北四環亞運村一帶還是一片荒地,亞運會選址於此,就是考慮到北土城以北離城市主要環路和放射幹道較近,到機場方便,保留用地面積較大。
  • 北京中軸線上的公園——景山公園
    景山公園位於北京市西城區景山前街,坐落在明清北京城的中軸線上,西臨北海,南與故宮神武門隔街相望,是明、清兩代的御苑。公園中心的景山為堆土而成,曾是全城的制高點。 (圖 在故宮博物院仰望景山)景山公園遊覽示意圖。
  • 北京中軸線申遺保護存在多處難點 反對大拆大建
    北京中軸線平面圖(資料圖片)  本報記者 喬 欣  編者按:北京中軸線南起永定門,北至鐘樓,全長約7.8公裡,從南往北依次坐落著永定門、正陽門、天安門、端門、午門、它是北京城市構圖的核心,也是目前我國保存最完整的一條城市中軸線,被稱作「世界城市建設史上的奇蹟」。如今,北京中軸線申遺工作正式啟動,本報將從中軸線保存現狀、相關保護規劃制定、申遺文本撰寫等方面持續關注其申遺工作進展。  保護工作存在多處難點  今年6月,北京市文物局宣布北京中軸線申遺工作正式啟動。北京中軸線保護進入了一個新階段。
  • 深圳地鐵新規劃16條線路總長四百公裡
    深圳地鐵新規劃16條線路總長四百公裡 2015-12-02 16:
  • 香港太平山/山頂——稱得上是香港的標誌性景點之一
    山上有柯士甸山道公園和山頂公園,有國際知名度頗高的「姻緣道」,有讓人驚心動魄的棧道等。山上還建有雄偉壯觀、新穎別致的山頂纜車大樓。遊太平山者也可去「老襯亭」不遠處的「獅子亭」與「明仁亭」,亭下懸崖築有曲徑回欄,以供遊人駐足賞景,是太平山最佳旅遊點之一。登臨其頂,可俯瞰整個香港島、大嶼山、南丫島、九龍群山等。
  • 「搭積木式」建保障房 大國工程「建」證深圳成長
    深圳光明新區長圳項目工地一片火熱建設圖景,這是我國在建規模最大的裝配式公共住房,8位院士將其科研成果注入其中,像「搭積木」一樣「拼」出萬套保障房。「好技術應該用於提升人民幸福感,讓人們享受到科技進步帶來的』紅利』。」院士孟建民說。特區成立40年,成就了從小漁村變身為一座全球城市的「深圳奇蹟」。
  • 元大都中軸線和明朝北京城中軸線是同一條線?
    長約7.8公裡的北京中軸線,貫穿著元明清三朝的42座古建築,串聯著宮苑壇廟和胡同街巷。本版特約北京市文物保護協會理事陸原,為讀者講述中軸線上曾經發生的系列故事。  永樂元年(1403年),燕王朱棣攻佔南京奪取皇位以後,將北平府升格為北京順天府,北京這個地名由此而誕生。